吉林市世纪广场的新变化

刑警007

<p class="ql-block">世纪广场上建起京剧艺术公园</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日,天气晴好。早晨,我走吉林大桥到江南世纪广场踏查更新改造后的新变化。</p><p class="ql-block"> 吉林市世纪广场及世纪之舟2023年9月启动维修加固工程,并于今年3月15日复工更新改造施工,到国庆节前整体基本竣工,但施工人员还在抓紧善后细节处理。</p><p class="ql-block"> 世纪广场位于吉林大桥南岸吉林大街西侧,始建于1999年10月,南北长900余米、东西宽200余米,占地面积228公顷,所用地块原属江南公园范围。</p><p class="ql-block"> 世纪之交,国家和省、市都迎来改革开放的高潮,吉林市也有必要修建一处反映城市特色的建筑物,表达发展的意愿和进步的决心。于是世纪广场和世纪之舟以市博物馆和江南公园为背景,携手国旗平台、商展广场、音乐喷泉、望江高地等建筑群,赫然出现在 “城市之眼”江城广场的江对岸,成为与江南公园和市博物馆“三足鼎立”的文旅阵地,并后来居上跃升为第一地标物。为此,江南公园“牺牲”(砍伐)胸径20厘米以上大树2300余棵,人们惜(戏)称“江南公园砍半”。</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吉林市的流行语是“松花江盖盖,河南街夹馅;解放大路加段,江南公园砍半”。这种“酸甜搅和(huo)”的口味,记述了当年市政建设的进程,也记忆了当时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感触,似乎都不是很赞成这些“破旧立新”的举措。</p><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世纪广场之前江南公园就因建博物馆的前身“江南敬建展览馆”和“江南滑冰馆”被占用了东北角江南大街以西林地。同时,人们忽略的还有世纪广场不仅是游览休闲场地,还是紧急避险、躲避灾害、战时防空的巨大人防工程。广场北部地下商城“五代广场公园”巨大的正圆形天窗和多处通风口、进出口,至今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p><p class="ql-block"> 吉林市的人防工程自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起,特别是1969年“珍宝岛战役”以来始终没有放松。周边有山就有防空洞,改革开放后按照“平战结合”的方针,在城市重要部位开发一系列地下空间。“人防办”这个和平时期低调得几乎不为人知的政府部门,多年来默默尽责,他们的工作成果提醒市民务必时刻保持风险意识,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p><p class="ql-block"> 五柱形结构的世纪之舟餐饮观光塔是世纪广场的地标物,长、宽、高各50米,整体为正立方体,寓意公正、公平、公开。顶部悬挂一艘总重达12吨的由四块三角形钢板艺术化拼接的红油漆帆船造型,寓意吉林古称“船厂”,也可以联想为中共 “一大”会址南湖红船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2016年以来,吉林市和丰满区主管部门对世纪广场多次维护。在广场西北部增建儿童游乐沙坑和两个铁网足球场,实施绿化美化,满足市民和游人需求。但由于东北严寒、温差骤变,地面石板隆起破损,外墙瓷砖浸水剥落,世纪之舟成为危建。</p><p class="ql-block"> 这次世纪广场和世纪之舟全面改扩建。其中,最瞩目的变化是红帆船艺术造型落地安置在原建筑的东北角,不仅消除因高悬欲坠而令人望而生畏的危机感,还可使人们近距离观赏它的风采,触摸它的质感,并从它张扬的姿态中汲取昂扬向上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因“舟”已落地,原载舟的五柱观光塔更名为“大东华堂”,并在底层圈建“世纪广场商业街”。顶部观光层重新修整后国庆节假期免费对市民和游人开放,人们在广场上排起蛇形长队分批次登顶观光。令人遗憾的是广场南部高层民居建筑“世纪景苑”的高度阻挡观光塔的局部视野,连夜景拍照也无法摆脱它的背景干扰,这让我深感“一山不容二虎”的直言有道理。</p><p class="ql-block"> 这次世纪广场南部改造增加了铺装柏油路面的汽车专用道,将江南公园“狍跑奇遇记”主题彩门前移,并以柏油路面区划出的博物馆前广场石板地面的界限,还根据群众要求添加了广场照明设施。但是,地面玻璃条线灯设计欠妥,毁坏石面,安装粗糙,不可长久,等待的将是冬季破损后陷鞋跟、崴脚踝。</p><p class="ql-block"> 这次世纪广场北部改造工程是最大的看点,在地下商城“五代广场公园”的地面上,即原世纪广场的望江(松花江)台地上,横空出世了“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并于今年国庆节正式开园,对市民和游人开放。</p><p class="ql-block"> 京剧艺术公园的主体建筑分为东西两处,东部是座原装古建筑戏楼,名曰“响盈大东”。楼前为露天剧场,摆放八仙桌和长条凳供游人品茶看戏、休闲聊天。楼后为演员备戏化妆、歇息空间。露天剧场周边有宽敞的活动空间,并有小吃购物、上妆打卡、休闲如厕等建筑物。</p><p class="ql-block"> 开园以来,京剧广场上最聚人气的就是新兴园现场烹制锅包肉的窗口。每天都有人起早去在开业前就排起百米长队,等待一品“吉林市国际锅包肉大赛”金奖厨师所在“中华老字号”名店的锅包肉滋味。</p><p class="ql-block"> 看着孩子们附在八仙桌上,用牙签扎起纸盘中晶莹剔透的锅包肉送入口中,那表情的享受、那眼神的诡秘、那嘴角的甜美,我的口水也止不住地连咽几口。联想自己像他们这般大时,只有过年才能吃点肉,而锅包肉的概念直到四十岁之后才知道。</p><p class="ql-block"> 京剧公园西部是座典型徽派建筑物,名曰“吉林京剧出科博物馆”,将展陈吉林名人牛子厚与京剧名家叶春善培养出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历史故事与文物,现在尚未开馆。此博物馆国庆节刚刚主体落成,布展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牛子厚和叶春善这两位京剧鼻祖级人物的青铜塑像已经竖立在博物馆门前广场上。同时,在馆的西南侧还特别修建了表现京剧“水袖”造型的蓝色底曲线形水渠。</p><p class="ql-block"> 京剧作为中华“国粹”家喻户晓,京剧“票友”(非职业京剧爱好者)对其更是关爱有加。1790清乾隆五十五年乾隆皇帝80大寿,安徽老艺人高朗亭率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贺寿。当时京剧的名称还没有形成,仅以安徽来的戏曲演出班子“徽班”指代之。此后,徽班吸收各剧种的精华,唱、念、做、打,形成超越其它独树一帜的新剧种,又因在皇帝脚下的京城形成故名“京剧”。</p><p class="ql-block"> 那么,吉林为什么能成为京剧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 首先,源自1901清光绪二十七年,吉林巨商牛子厚,为满足母亲的爱好,从北京请来京剧班子在吉林德胜门外自家独资开办的康乐茶园演出。</p><p class="ql-block"> 当时正值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市面萧条。牛子厚去自家在北京开的源升庆银号出差,看见许多京剧艺人流落街头,靠烤地瓜、卖瓜子、卖冰糖葫芦维生。即通过因失业在打磨厂看门的京剧演员叶春善,把北京原四喜班的演员和其他失业艺人凑成戏班子,来吉林演出兼为母亲办堂会。 </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四喜班让吉林人对京剧大饱耳福眼福,牛子厚遂拟创办喜连成科班,为京剧培养接班人。但是,遭遇“日俄战争”,1903清光绪二十九年,即将叶春善率领的戏班子送回北京。并于1904清光绪三十年,正式在北京办起喜连成科班,后更名富连成戏曲学校。培养出大批京剧演员,包括梅兰芳、周信芳等世界级著名京剧艺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同时,1912年民国后,以北京、上海、东北为中心,京剧逐渐形成“内江派”、“外江派”和“山派”(山海关外)三大派系,彼此既取长补短,又相互竞争,各树一帜,关键是都有各自的“名角和绝活”。</p><p class="ql-block"> 其中,“山派”的代表人物石斌奎1903年生于福建,九岁拜师傅唐景云学戏改艺名为唐韵笙。十三岁出道技艺超群,碾转上海、天津来到东北。十八岁定居吉林,与北山玉皇阁艺人出身的和尚悟澈成为挚友,与其学到广泛知识和技能,成为学识渊博、能书擅写、编演皆通的名角。 </p><p class="ql-block"> 1926民国十五年,24岁的唐韵笙以“最优等长靠短打勇猛英俊全才武生”的声名,走红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为吉林超过沈阳成为东北京剧重镇添砖加瓦。</p><p class="ql-block"> 还有,吉林人喜听、爱看京剧,涌现出大量京剧票友。从伪满洲国的官员到解放后的普通市民都有知名的京剧业余爱好者,这些票友的存在和活动,使京剧在吉林打下深厚的群众基础。乃至梅兰芳、周信芳等在抗美援朝战争前后,都曾来吉林募捐演出一周以上。我的吉林一中语文老师李汉章就是知名的京剧票友,他八十大寿时曾盛装登台唱戏,并获增他的回忆录《流年拾贝》,让我受益匪浅,而步师后尘。</p><p class="ql-block"> 京剧公园东部的古戏楼和清懿(yi)堂由吉林市圣鑫酒庄捐赠,原由圣鑫酒庄从江西乐平迁建至吉林丰满,为镇庄瑰宝。房产原主人吴泽(1826--1884)清朝官员,颇得曾国藩和左宗棠赏识。两座古建筑系典型徽派风格,白墙黛瓦、雕梁画栋、技艺精湛。此次平移迁建世纪广场,体现圣鑫酒庄心怀与格局,也让文物观瞻与实用相结合,更加提升古建历史与现实价值。</p><p class="ql-block"> 至此,喜连成京剧艺术公园的建成开园,成为今年世纪广场更新的最大亮点!</p><p class="ql-block"> 作者:退休警官 王家富</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