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邢台市南大郭小学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事业发展中心组织编写的《家长成长课堂》丛书,按年级开展每月一课时的线上家长课堂,每学期四课时,每学年共计八课时,旨在为家长赋能,引领家长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span></p> 第二课主题 主题重要性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自理能力是评价孩子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会生活、能自理也是孩子进行学习和创造的前提与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使孩子养成做事 有始有终的习惯;有助于锻炼孩子勇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的抗挫折能力,使孩子获得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和价值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生活初始阶段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关键期。家长要抓住这一时机,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牢固基础。</p> 案例及分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姐活得很累,但她之所以"累" ,是因为她替孩子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在这种面面俱到、无微不至的细心呵护下,孩子的自理能力消失了,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形成了事事依赖家长的不良性格。造成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正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家长都知道孩子今后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世界,自己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辈子,孩子必须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现今的孩子都是家中的"珍宝",很多家长恨不得帮孩子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对孩子的爱。也有的人认为"树大自然直" ,现在孩子还小、不懂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打理自己。甚至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经常丢三落四,他在前面做,你在后面收拾,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亲自做省事。这些不正确的观念自然会导致家长事事包办代替,剥夺孩子锻炼生活自理能力的机会,造成孩子依赖他人的性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家长溺爱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等祖辈老人爱孙心切,对孩子较为溺爱,总怕孩子磕着、碰着,"这事我来","那事别动"。这些家长在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丧失了锻炼成长的机会。不仅刷锅、洗碗等简单的家务劳动不会做,甚至连洗脸、穿衣这些基本生活也由家长代劳。天长日久,孩子不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也失去了自我动手的意识,甚至写作业时铅笔掉在了地上,本来自己弯下腰就能解决的问题,也要伸着脖子喊:"奶奶,帮我把铅笔捡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家长的教育方式过于粗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溺爱相反,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太高,过于苛刻,当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要求时,就会遭到严厉的指责、训斥甚至体罚。孩子为了避免因做不好事情而被指责为"没用的东西""废物", 自然就会畏手畏脚,患得患失,不敢尝试做任何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孩子怕出错</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怕当众出丑、爱面子是人之常情,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阶段的孩子,其自尊心正处于迅速发展期,但行为能力相对滞后。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敏感, 他们既想做一些事情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又怕做不好而招来讥讽或嘲笑,所以有时干脆坐享其成,等着别人来为自己服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孩子缺乏服务意识和劳动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加上家人的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的不良观念和支配意识,遇事习惯于"等""靠""要" ,缺乏必要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劳动观念,认为自己的生活理所当然要由家长照料,家长做家务劳动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己作为"小宝贝"就该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甚至连自己该做的事情也要让家长代劳。</p> 了解孩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您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请按下列各项内容认真观察自己的孩子,符 合孩子行为的选"是";不符合孩子行为的选"否"。每题选"是"计 1 分,选"否"计 0 分。得分较高,说明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得分较低,说明孩子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和责任意识需要加强培养。</p> 给家长的建议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提高孩子的责任意识,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强化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缺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心疼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受苦" ,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二是家长怕麻烦,认为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早就替他做好了;三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他事情,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他做。这种过度的关爱只能造成孩子低能甚至无能。要知道,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自理是自立的前提,也是独立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技能。孩子只有从小学会自理,长大后才有可能成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开创性人才。忽略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教育方式,既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长自己。因此,强化家长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从卫生保健方面的自我服务入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及早对孩子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服务能 力,不仅可以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此,家长应该注重对孩子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使孩子养成常剪指甲、常洗 头,勤换内衣、勤洗澡,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习惯,克服咬手指甲、挖鼻孔、随地吐痰、乱扔杂物等不良习惯,做一名卫生、整洁、文明、 自理的好学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对于孩子的自理行为,家长要以鼓励、肯定为主</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孩子年龄小,认知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自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对此,家长不应指责孩子,更不能惩罚孩子,而首先应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对于孩子出现的错误,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便提高自理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孩子参与自理生活的自觉性、 积极性,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帮助孩子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自理生活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四、家长要学会"偷懒"并"放手"</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偷懒"是指孩子能做的事,要让他自己做,家长不要越俎代庖;应该由 孩子自己做而孩子不会做的事,家长应"袖手旁教" ,不要代替。所谓"放手"就是敢于让孩子尝试,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没有第一次就不可能有第二次。至于哪些事该由孩子来做,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共同制订规划。孩子做得好,可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在奖励孩子时,应以精神奖励为主,以避免把孩子变成物质的"奴隶",养成不给钱和物就不做事的不良习惯。孩子如果表现不好,家长可以 采用一些必要的惩罚措施,如让孩子重新做一次或剥夺孩子当天看电视或上网的 机会。这样做,能让孩子对自己的不良表现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行为上有所改正和提升。</p> 大作业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的作业是为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设计的。家长可以每天抽出10分钟,与孩子共同完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一阶段: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和乐趣(7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小袋鼠鲁鲁》,看图画书《浣熊妈妈》,然后和孩子讨论故事内容,问问孩子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做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和孩子一起读《一袋花生》的故事,和孩子讨论故事内容,让孩子知道劳动会让人感到快乐,做自己能做的事更快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和孩子一起学唱歌曲《劳动最光荣》,和孩子讨论歌词内容,让孩子知道劳动是一件很光荣、很自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记录孩子对劳动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四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五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六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七天: ____________________</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7天)</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和孩子一起商定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并教给孩子方法,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学会放手。孩子能做的事情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以给予指导,将任务细化,并给孩子做示范,但一定不要包办代替,给孩子机会,让其独立把事情做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观察孩子做的家务劳动,选一两个亮点进行表扬,表扬一定要具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选一件家务活动和孩子共同完成,如晾衣服、剥花生、烤面包等。在这个过程中,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和孩子聊天,让孩子说一说这些天学会了哪些与生活自理相关的本领,学会这些本领有什么好处。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开展竞赛。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比一比谁做得好、做得快,如比赛穿衣服、刷牙、洗脸等。利用孩子喜欢竞争的心理,让孩子从中获得乐趣、自信和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为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可以从以下表格中的内容着手,孩子能做到的画“√”,并记录孩子每天的进展情况。</p> <p class="ql-block">(注:表格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阶段:帮助孩子总结和巩固好习惯(14天)</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上一阶段的训练内容再次练习,巩固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1.和孩子一起讨论,总结前一阶段各种活动的开展情况,反思哪些做得好要继续保持,哪些做得不够好需要改进。</p><p class="ql-block"> 2.给孩子发展的空间。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的工作任务,就应该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的工作范围。比如,当孩子已经熟练地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后,那么在家长的指导下,就可以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p><p class="ql-block"> 3.家长可以写一写孩子做家务的趣事,或者给孩子录音,让孩子说说家务劳动中有趣的事,并放给家人听,和家人一起分享做家务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4.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旅行、夏令营等,放手让孩子来安排,让孩子体验自己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是件非常自豪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5.开展角色扮演游戏。家长扮演孩子,孩子扮演家长,互相观察和评价,让孩子从不同角度理解怎样能把家务做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6.为进一步观察孩子自理能力的进展程度,可根据孩子的表现在下表中打分。1表示完成得很不好,2表示完成得一般,3表示完成得较好,4表示完成得很好。</p> <p class="ql-block">总编:贾少卓</p><p class="ql-block">审核:张鲜丽</p><p class="ql-block">编辑:吕莎莎</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