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丽乡村邵武和平古镇:走进和平古镇 穿越千年时光。</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位于邵武南部,建置始于唐朝,是福建省历史最悠久的古镇之一。</p><p class="ql-block">和平旧称“禾坪”,取地势平坦和盛产稻谷之意。唐代越族先民在此拓土定居,繁衍生息。史上入闽三道之一的愁思岭隘道就在和平镇境内,是中原文化进入福建的纽带、桥梁。</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古镇内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不仅有城堡、谯楼、分县衙门,由明末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袁崇焕題写塔名的“聚奎塔”,闽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和平书院,还有许多庵庙宫观、祠堂及义仓,更有近300余幢明清民居建筑,是中国保留最好,最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之一,被誉为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境内保留完整的600多米长的古街,素有“福建第一街”之称。</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近200间青砖琉瓦、雕梁画栋、气派非凡的明清时代豪华民宅,一条长达半公里的青石板土街和数10条卵石铺砌的古巷道。</p> <p class="ql-block">“洁石镜明非打锉,但凭千载万家鞋。”街面每隔100米就有一个用条石铺成,状似棋盘的图案,当地人称其为棋盘石。</p> <p class="ql-block">棋盘石有何作用呢?传统的说法是:和平历代都有大量的人士中科举或在外做官,他们衣锦还乡,荣宗耀祖,骑马或坐轿回来,进入城堡,每到一块棋盘石就停住,下马或下轿稍停片刻,以显示他的荣耀和光彩。</p> <p class="ql-block">古街两旁分布着近百条纵横交错呈网状的古建卵石巷道,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古民居鳞次栉比,既有中原古风,又具地方特色,堪称古民居的瑰宝。东门街两旁老房子挤挤挨挨,多为砖木结构 街面铺设石板,块块光滑。</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许多传统的民间的民风民俗依旧传承下来,如傩舞、三角戏、民间曲艺、节俗、婚俗以及游浆豆腐、织造腰机布等等。</p> <p class="ql-block">和平游浆豆腐的制作工艺堪称中国一绝,它是用老的豆浆作为酵母,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的石膏与囱水,是纯绿色食品。和平的油炸豆腐别有特色,有诗赞道:“温柔玉板满盘鲜,扑入油花唱又颠 金甲披身香四逸,千烹万煮总缠绵”。</p> <p class="ql-block">和平还有“旧市三禁碑”,禁止乱设摊点的石碑。狮形山下的护林碑,碑高1.2米,底宽0.43米,呈自然三角形。碑文曰:“合市公白,不许盗砍松杉竹、砍柴、挖笋,违者鸣官究治。”据老人说,此碑是明代所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从中可以看出,三百年前的古镇居民就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p> <p class="ql-block">和平主街两面近百条的小巷在高墙间蜿蜒,古朴、幽静、深邃,却蕴涵着勃勃生机。有诗写道:“壁剪裁天地,地幽碧落奇。巷深苔藓盛,天小白云稀”</p> <p class="ql-block">每一条古巷都有一个名字,每个巷名都有一个由来。其中最宽处只有75公分,最窄处只有50公分的巷子,叫和气巷。因为两个人在巷子中相遇,必须同时侧身,相互谦让才能通过,故名“和气巷”。</p><p class="ql-block">潘家巷,封火墙高耸,因巷子里的住户大多姓潘而得名。潘家巷中间有一弯折,站在巷口看,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走进去看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春”。</p> <p class="ql-block">近百条巷子,纵横交错,犹如迷宫,陌生人走进去非常容易迷路,极具挑战性。</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读书求学氛围浓郁,文风炽盛,人杰地灵。从唐代到科举废除时,和平出了137名进士,被誉为中国“进士之乡。</p> <p class="ql-block">逃离城市的喧嚣来和平古镇吧!</p><p class="ql-block">在和平古镇里,穿街走巷,感受一片生机勃勃之景</p> <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岁月静好 ,挡不住的风情依旧。</p><p class="ql-block">和平古镇,享誉久远 ,再续芬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