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讯写作技巧

竹林碧雨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来自中青报)<br><br><br>  但不可否认,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br><br>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本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br><br>  写好人物的基本要素是谢湘给我的题目,我想到哪写哪,今天讲“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但大部分都没有案例。<br><br>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br><br>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br><br>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br> <br>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br><br>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br><br>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br><br>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br><br>  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干部不转业,却干得津津有味,他做了很多事。具体到写这篇报道,怎么组织材料?怎么让主题不散?作者就围绕着一个“痴”字,所有的材料主体性非常强,就围绕这个字,他写出来就不会散。<br> <br>  冰点周刊还有丛玉华写的“抠门谢老太”。这个人省吃俭用,抠到一个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报道写她一生的“抠”和死之前的“不抠”。我在组织材料时始终围绕着谢老太怎么抠,怎么省这一个点上。所以一千五百字的篇幅,最好能用两个字或一个字来概括,你写的东西才不会散乱。<br><br>  我曾经写过的一个公务员,就写他两个字——本份。他身上可能还有其他个性,但我就围绕着他的本份写。<br><br>  像刘元写的“傻得出奇的红娘”,一辈子无偿给人当红娘,不收费。<br><br>  上述几个人物我认为可以概括的几个字都是这个时代稀少的品质。他们身上的这种品质非常稀少。写人物就是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br><br>  三是人物报道切忌写成人物小传。 <br><br>  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最多。我们冰点也有这种问题。人物报道人人能写,写好最不易。其中一个最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人物报道写成人物小传。大家生怕漏掉这个人的某一时期或某一段。他少年时怎样,童年时怎样,就写成了小传。这是我们最常犯的错误。我把这种人物概括为履历式人物。凡是这样写人物报道的,都是采访时自己脑子里的主题意识非常弱,自己没有很成型的想法,让被采访对象牵着鼻子走了,只是有文照录。<br><br>  当然,并不是早年的事情不可以写,关键是怎么找到早年发生的事情和今天报道之间的关联,找到与主题的关联。我特别怕改稿时看到一写上了点年纪的人,就是初中时怎样,青年时怎样,文革时受了什么委屈等等,这是人物报道最常见的毛病。<br><br>  四是学会用故事和细节刻画。 <br><br>  一个人的行为和语言构成他的性格。我们写一个人不能让记者自己出来,这是常见的毛病。比如这人怎么勇敢、坚强或懦弱,都是记者给贴的标签,其实即便是写,也应该用他自己的行为来写,记者不要自己站出来说这个人怎样,跳出来给人物贴标签,像“这个勇敢的汉子”,“这个柔弱的妇女”等等。你要使用他自己表现出来的行为和他的语言。<br><br>  记者采访时不要老注重他怎么说,要注重他的行为,研究行为,因为行为才能表现出他的个性。<br><br>  五是人物报道切忌仰视被采访对象。<br> <br>  比如采访有权有势或一些大老板,最忌讳的是仰视,当然也不能俯视。最好的是平视。只有平视才能和他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心态才健康。仰视不可能做到客观。特别是采访有名望的人,甚至要有意识的解构或打破他在公众前的神秘形象。要把他拉到普通人的行列。<br> <br>  冰点传奇栏目是写普通人物不普通的一面。写有名望的人的时候就要展示一些他的弱点,这种东西往往最代表一个人的本质。<br><br>  六是我们不要做被采访对象的传声筒。<br> <br>  他说什么我们也说什么,我认为这是最偷懒的人物报道模式。我最厌恶的是“他说”,“他说”,“他又说”,一篇文章大段地引用被采访对象的话,甚至连这人说早年是从哪哪毕业的都引进来。并不是说访谈这种体裁不可用。访谈体一定要非常慎重地用。像法拉奇都是用的访谈体,用的是够份儿的,只有在恰当的时候找到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这时才可以用访谈体。像徐百柯写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都是用的访谈体。恰当的时候恰当的话题出来了。<br><br>  七是一个好的人物报道通常用三种方式交叉写作来完成。<br> <br>  一种是陈述,一种是描写,一种是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言语。我最怕的是记者在写作时一陈到底,这样的报道容易特别沉闷。如果你能用描写、陈述和引语三种方式交叉出现,文章就不容易沉闷。<br>  谈到描写,一种是记者直接采访时目睹的,另一种是找到目击者请他描述当时的情景,然后再还原场景,还原场景然后陈述。一般新闻主要是叙述为主,但一定要交叉使用描写和引语。特别是你的报道很长时,更要交叉用。一陈到底就简直使人无法读下去。<br><br>  八是把人物置放到特殊场景中去表现。<br> <br>  特殊场景构成特殊的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场景。江菲写过一个修钢笔的人,一个老的手艺人的职业伦理。记者写他时就把他放在他的钢笔铺里。<br><br>  包丽敏写的“通往功名之路”,一个研究法律的人,北大的,他常年在下面普及公民意识和法律知识,他利用假期七天去贵州山区普及法律常识,他的举动很有象征意义。他平常做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事情。这稿子我细讲一下,对大家以后会有启发。<br><br>  我们把他贵州之行做为整篇文章的重轴。他平常做的大量的事情作为背景,在叙述贵州之行时不时插入他平常做的事情,作为背景,而新发生的有象征意义的乡村之旅作为重轴。既有新闻意义又不是很孤立的行为。冰点大量尝试了这样一种报道手法。<br><br>  九是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使用。 <br><br>  这看起来是非常小的方面,但确是在人物或其他报道中用得最烂而且是最不恰当的。什么东西能成为引语?不是这个人说了什么话都能成为引语。<br><br>  首先能作为引语的必须是这个人说的具有个性化的话,只有他才会说这话,带着他身上明显的个人烙印。而且一定要短小精悍,千万不能一引几百字。甚至几十字都长。<br><br>  第二,引语当然不排除陈述和表达他的观点,必须是非常鲜明地表达被采访人的观点。<br>  第三可能大家意识不到,引语还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在文章的上下衔接时可起到一种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避免让文章一陈到底。陈述时让被采访人自己出来说,使整个文章发生了节奏上的变化,衔接起上下两段。<br> <br>  十是在写人物方面要追求细节。<br> <br>  这里想说一下人物称谓的变化。写一个人物不要用同一称谓,要不断地变。比方用她,或用她的名字,或用能够代表她职业特点的称谓,总之要不断的变化称谓,让你的叙述不沉闷。不要通篇都是“她”,称谓要灵活转换。<br><br>  十一就是引语后面一般会有“他说”或前面有“他说”。<br><br>  “他说”这个讲究很多,这都是细节,但对提升一篇文章非常有用。有时会“津津乐道的说”,有时会“突然跳起来说”。这里有的会把称谓放在前面,有的放在后面。这个变化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被采访对象,要细致观察。我认为这对提升你的写作很有用处。<br><br>  十二是尽量少用小标题。<br> <br>  冰点写人物五六百字时,我不用小标题,小标题是一种偷懒的表现。当无法驾驭琐碎的材料把它变成整体时才会用。一个好记者会根据性格逻辑或其他因素组织材料,不是没办法把这几段融和起来时就用小标题。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缝制高手。<br><br>  十三我认为很重要。采访一个人物要采访二十个人,最少应该采访十个人。<br><br> 我们不可能设想写一个人,不采访他周围的人。被采访人经常意识不到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所以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当然冰点也很难做到这点。只能做到采访两三个人。<br><br>  美联社记者为了写纽约市长,他首先把市长传记看了,所有报道这个市长的看了,然后根据材料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然后他要求跟着市长走一个星期,一直把这个星期走完,他才坐下来跟市长谈。谈完后材料无限庞大,他自己觉得挺满足,开始整理材料,写出一个六千多字的报道,题目叫“抓住大树”。<br><br>  冰点好多人物也做不到这点,但最少应该采访四五个人,不能采访一个人就开始写。很多东西写不到位,除了技巧大多都是采访不到位,问题就出在采访上。<br><br>  十四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的问题,但还是要说。好的记者要培养自己独特的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文体。<br><br>  这只能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冰点给记者提供一个范围,提供十个不同类型的人物报道,让他们根据这个东西来悟,究竟为什么好,讲不出来,只能揣摩它,这当中有叙事的节奏、语言等等,这种说不出来的东西只能靠悟。<br>  <br>  当然,你把前面讲到的都做到了,好记者写完东西不署名大家都知道是你写的。新闻这种东西就是手工作坊,不是流水线,一对一。好,我就说这么多。<br><br><br>(本文根据中青报业务座谈会发言记录整理) 从玉华:冰点人物写作的技巧<br><br>从玉华,《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资深记者、编辑。代表作品《一个母亲最后的力量》《多余的十五年》等。<br><br>11月2日,从玉华应邀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深度报道”课程上与大家分享冰点周刊人物写作的技巧。没有在现场的小伙伴们,跟着刺猬君一起学习学习吧~<br><br>视角:不一样的眼光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br><br>从玉华讲座的开篇便讲了一个颇具哲理的故事。<br><br>在从玉华的小女儿眼中,小白兔的眼睛之所以是红的,是因为它赛跑输给了乌龟,所以哭红了眼睛。而事实上,小白兔长着纯白的皮毛、红红的眼睛,是因为它体内“根深蒂固”的白化病基因让它与“色素”绝缘,如此一来,那眼睛中的红色只不过是血的颜色罢了。<br><br>同样一只小白兔,在小朋友和成年人眼中的形象迥然不同,原因就在于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不同。“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待新闻,看待新闻这个行业的眼光,你用什么样的眼光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颜色。灰色可能很丑,也可能很美,关键在于大家如何看待灰色。”从玉华说。<br><br>赵涵漠去德国的时候,别人问她,你们特稿记者是写什么的啊?赵涵漠想了很久回答,是写悲剧的,是写死人的。新闻很灰色,记者很灰色,很多人物也不都那么主旋律,很多都是被忽视、被遗忘、被屏蔽的人和事,冰点不是热点、焦点,是用冰的方式传递思考,看起来灰,其实是有色彩的。<br><br>聚焦点: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br><br>“人物报道非常难做,这个难就难在‘人’本身。虽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这样一个尺度,因为‘人’拥有比西直门立交桥还复杂的内心,因此,我们谈论‘人物报道’时可能仅仅只会触及‘人’之皮毛。如何走近‘人’正是我们想要探讨的问题。”<br><br>从玉华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为例,讲述了自己对于人物报道和报道中的核心人物选择的观点。<br><br>写新闻其实是在写背景,《冰点》在时代大背景中寻找一个又一个不起眼的“冰点人物”,这些人物看似微不足道,可他们全都来自时代大背景;也正是这些小人物,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仅有丛林法则,还有一种普世价值。这些“冰点”人物的故事可能很微小,他们本身可能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他们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时代。<br><br>从玉华以《回家》一篇稿件为例来诠释自己的观点。汶川地震发生以后,冰点没有从宏观上来报道这个悲剧事件,而仅仅选取了一位父亲将自己遇难儿子的尸首从北川中学一路背回家这样一件具体的事。地震发生后,国人很关心灾区同胞如何回家的问题,而冰点从小处入手,用这样一个“小”故事打动了很多人。这正是所谓的“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看起来,我们总是在找一个个的‘点’,我们在写一个个的人;其实,我们在写大背景、大时代、大中国。”<br><br>如何寻找有代表性的人物<br><br><br>新闻图片可以是很好的线索。像《北京最后的粪桶》《拐点》这样的优秀报道,线索均来自图片。<br><br>选择图片是要看图片本身是否有故事、是否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看图片表现的内容与“我”是否有相似性。遇到了好图片,还要努力去寻找图片中的人物。<br><br>以《拐点》一文为例,当那张一个男人举着“前方砸车,日系绕行”的牌子的图片在网上疯传时,冰点的记者立时想到,穷尽一切方式去联系他,而不是等待、旁观。如此,才有了这篇优秀的报道。<br><br>如何采访:提问要像求圆周率π一样<br><br><br>要做一个好的采访,大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br><br>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要做好前期的相关知识储备;还要“穷尽周边”,即尽可能地采访更多的周边人物。比如,人物杂志的《北京零点后》一文共有110个信源。<br><br>其次,采访时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不要试图一味用尖锐、犀利的问题去挖掘爆点,过分地刺激有时可能适得其反;好的采访应该是“你大我就大,你小我就小”,用平视的视角去采访。对弱者不匍匐,对强者不仰视。<br><br>以柴静采访李娜为例,柴静说:“ 她(李娜)说话率真敏感,面对挑衅,一定激起水花,这个水花看上去好看,但有时会把一个人的实质掩盖了,人们消费这个水花,只为像看喷泉一样刺激,悦目。我对她之前也有水花四溅的印象,一交谈就知道错了,还好不至于蠢到再找几块新石头砸进去,只能把原来的碎石搬开一点,让真实的她流淌出来。”<br><br>第三,追问以求得细节,细节让报道充满力量。提问要像求圆周率π一样,要无限精确下去,尽可能地用细节还原场景、环境。<br><br>《用胡子死磕一份红头文件》一文的主人公孟浩用胡子表明自己的立场,要求公开39条。记者采访中并没有去问他一些如何与体制对抗的问题,而是去问他胡子这么长吃饭是否方便、胡子有多少公分长、长到了衬衫的第几颗纽扣等问题。这些问题让一个硬性的时政报道变得柔软、有节奏、有人情味儿,也让文章因为细节而充满力量。<br><br>第四,采访要放到环境里头去谈。在合适的环境中采访,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比如,采访一位农民,在田地里,可能比在咖啡厅里效果要好得多。<br><br>做稿子要寻找、创造“意象”<br><br><br>冰点的写作有一个特色,就是意象。<br><br>意象是一种写作的抽离,一个文章的结构。《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二十二条军规就是这样一个意象,《肖申克的救赎》中藏在圣经里的锤子,《辛德勒的名单》里穿红衣服的女孩,包括我们前面讲的拐点,也是一个意象。拐点是一个隐喻和抽象,当记者在前方采访的时候,编辑部已经想好这个标题了,就要赋予文章这个意思。<br><br>这个意象就是我们写作中的一个把手,是文章的一个结构线。这个意象又不是立马能够得到的,是长期思索的结果,你对这件事情背后的社会背景、运行的规律、人性的因素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你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物,才能够找到这个意象。<br><br>都说新闻只有一天生命,但作品如包丽敏、李润文的《无声的世界杯》,我觉得这篇稿子已经活了八年了,我相信它还可以再活八年。一篇有力的特稿是能够超越新媒体的。新媒体的技术越先进,马化腾的速度再快,内容永远能超越光速的。<br><br>06年世界杯的时候我们通过《广州日报》的一张照片,一些农民工在看世界杯,但是大屏幕没有声音,所以他们自己带着录音机去听。当时《南方周末》发现说这个图有料,我们就写这个屏幕,去写这个无声的世界杯。当光着膀子的农民工从工地下来,提着啤酒,在一块非常豪华的屏幕前面,带着自己的录音机去拼凑声音,这就是他们的广场,他们的陆地,他们的世界杯。全世界都在写世界杯,我们写的是这样一个群体。或者说这块无声屏幕,是沉默的农民工群体的一个象征。这块屏幕就是密码,就是结构。文章不停地走远,又不断回到这块屏幕,就像把一个个珍珠串起来一样,意象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br><br>冰点:精致的阅读和去典型化的人物报道<br><br><br>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杜涌涛(注: 中国青年报社原副总编辑)的《写好人物的十四条》,直到今天,这仍然是很多记者写人物稿之前的必读篇目。杜涌涛对冰点的态度就是“精致的阅读”,这就是冰点的价值观,也是我们操作的法则。<br><br>冰点其实像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作坊,我们都说自己是手艺人,如果有人写稿的时候背景没有化开,文章比较粗糙,上下过渡、起承转合不自然,我们就说,你做得太差了,我们要求你的文字处理起来没有线头,没有瑕疵。<br><br>如果你们以后还是从事新闻行业,希望你们每一件作品出来都是“香奈儿”。讲究的新闻写作就是一门技术活,讲新闻写作可能一个学期都讲不完。但是有一点想强调,写人物就是在写个性,而不是写小传;就是要写人物的特质,而不是写人物小的时候怎样、长大怎样、年老了又怎样。<br><br>好的典型人物报道应该是“去典型化”的,记者要去写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有了细节,人物就不会典型化、脸谱化,所以写人物,要找个性、冲突、人物特质。<br><br>以《贾立群牌B超机》为例:<br><br>贾立群是一位B超机大夫,不会做饭洗衣,常忘了去车站接孩子,掏错门卡,总找不到老花镜放在哪儿。办公室也乱成一团,还不肯让人帮他收拾。有时候忙起来,他甚至会穿着两只不一样颜色的袜子去上班。<br>但一坐到B超机前,他就变成了外科同事口中的“阑尾炎确诊标准”、内科同事口中的“B超神探”、患儿家长口中的“贾立群牌B超机”。<br><br>这个行当是灰色的,但也注定是很明亮的<br><br><br>很久以前我采访过一个叫陆智昌的香港人,他在银行内工作,非常白领。但他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于是他开始做书皮的设计,并为此专门去法国学美术设计。<br><br>这个人对文字很有敬畏感,他每次做书皮前,都要把手洗得非常干净。他做过很多书,比如杨绛的《我们仨》。我问他为什么要改行,他说他特别相信鲁迅说的,出版能够改变这个国家。<br><br>我当时印象很深,我不知道我能改变什么,做新闻做久了就会有种无力感,因为你不知道自己可以改变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在我眼里,这个行当是灰色的,但注定也是很明亮的。“如果报纸有一天注定消亡,那么先于报纸消亡的一定是责任和理想。”这句话听起来很悲伤,但没有责任和理想,这个行当是很难做下来的。<br><br>这个行业是在发生很多变化,载体会变,渠道会变,样式会变。但是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相机由胶片变成数码,技术上的革命对内容和本质是没有改变的。著名摄影记者贺延光说:“对事情的思考比按下快门更重要”。按下快门是一件很简单的技术和动作,最难的是什么时候按下快门。人物报道也是这样的。你的思想,你对人物深度的采写,重要性不弱于渠道。<br> 关注“冰点”人物的报道<br>2024年06月 作者:姚赣南 来源:华文融媒云 责任编辑:前进者<br><br> 本文提及的“冰点”人物,是相对于“热点”人物而言的,指的是那些普通的小人物,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生活状况怎样?有着怎样的遭遇?这是值得关注与报道的。近年来,不少媒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值得称赞。如何进一步做好“冰点”人物的报道,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供参考。<br>  记者和通讯员在进行人物报道时,除了要关注领导干部、科学家、教师、劳模、明星等人物外,还要努力关注“冰点”人物和小人物。这里所说的“冰点”人物,是相对于“热点”人物而言的,指的是普通底层民众。做好对他们的报道,效果好,意义大。<br>  “冰点”人物报道逐渐增多<br>  “冰点”人物和小人物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有的可能还面临贫困、失业、教育不足、健康问题等多种挑战。<br>  近年来,有关反映农民工、拾荒者、环卫工人、高楼清洁工、外卖小哥、独居老人、流动商贩、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失业者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的媒体还开辟了凡人小事、凡人微光等栏目。<br>  《江南都市报》曾发表《我是“蜘蛛人”》一文,报道了高楼清洁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br>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发表《桂红带我走近殡葬工》、《跟随农民工回家过年》《我在井下“当”矿工》等通讯,写的是殡葬工、农民工、矿工的生存现实状况。<br>  《人民日报》曾发表《擦鞋者说》《押猪四日》《老郭脱贫记》,反映的是擦鞋个体户、押运活猪的女工、农村贫困户等普通劳动者的经历与变化。<br>  这些报道写的都是小人物,由于文章情真意切,内容扎实,获得广大读者好评与关注。<br>  有学者认为,“典型报道对象的变化,反映了‘以人为本’、关心人、重视人的社会意识逐渐成为主流意识,反映了典型报道由单一向多样、由宣传教育向既注重宣传教育又注重反映社会全貌,为人们提供真实生活全景的转变。”<br>  报道“冰点”人物的意义<br>  新闻报道关注社会最底层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br>  首先,媒体通过报道底层“冰点”人物,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有助于提高社会对这些小人物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br>  其次,“冰点”人物的境遇,有的是社会的“痛点”“难点。”通过报道,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第一手资料,帮助政府有关部门更好地理解社会底层的需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br>  第三,这样的报道可以激发公众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鼓励人们采取行动,参与爱心慈善活动或社会服务,帮助改善底层人物的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br>  这样的报道对年轻一代也有教育意义,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多元性,了解在社会上不仅有老板、大款、明星、网红,还有许多底层的人需要关注与帮助。青少年应当从小就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动员社会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br>  如何报道好“冰点”人物<br>  对“冰点”人物的采访报道,记者和通讯员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br>  人民日报的一位女记者在采访押运活猪的女工时,4天之内,她闯过了臭气冲天的“气味关”、猪嚎虫咬的“睡觉关”、尘大车晃的“吃饭关、”强度很大的“干活关”,终于圆满完成采访任务。<br>  北京的一位年轻通讯员在采访拾荒者后说:“从‘垃圾村’回来,我都没有胃口吃饭,只想洗澡,恨不得把自己扒层皮才能把‘垃圾味’彻底除去。几天的烈日暴晒,我们的皮肤都晒黑了……从这一次的调查报道中,我们体会到了调查性记者的辛苦,明白了新闻稿背后的艰辛。”<br>  记者和通讯员在开展社会底层人物的报道时,一定要深入到底层人物生活的社区和环境中去,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点”。要舍得花时间与他们相处,倾听他们的故事、经历、梦想和困境,相互建立信任关系,以获取更真实、深入的信息。要运用良好的采访技巧,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通过讲述具体人物的故事,使报道更加生动感人。<br>  在采写中,必须坚持报道的真实性,不夸大也不掩饰,客观地记录和反映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以全面展现底层人物的现实生活。报道不仅仅聚焦于困难和问题,也要展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坚韧和人性的美好。<br>  注意挖掘细节是作品成功的关键。要关注他们生活与工作中的细节,关注那些能体现他们性格、处境和情感的小事情。这些细节的描写能让报道更生动、更有感染力。<br>  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始终保持尊重的态度,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和感受。一定要避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应当展现出共情,体现对底层人物的同情和关怀,避免冷漠和歧视。在采访报道中,要注意语言的选择,避免使用带有歧视或贬低的语言和词汇,尊重被采访者的隐私和尊严,避免侵犯他们的个人权利。<br>  必要时,采访报道可以引入不同人的观点和看法,如家人、朋友、专家、社区工作者等,以丰富报道内容。还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br>  “冰点”人物的报道是媒体报道的重要选项,值得长期关注并及时组织好选题策划,使之持续开展,呈现有深度的报道。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br>刘国昌<br>  人物通讯是常见的一种报道形式,媒体人爱写,人们也爱看。好的人物通讯,在我们工作、生活中确实发挥着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br>  然把人物通讯写好并非易事。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让人厌,那种材料不生动不具体的长文沒人看。只有个性鲜明、事迹突出的通讯,才能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br>  那么,如何才能把这类人物通讯写好呢?结合下面题为《“京城的活雷锋”:孙茂芳》一文(以下简称“孙茂芳”),讲一点自己的体会。<br>  努力写出“这一个”<br>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要努力识别“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意思是说,要充分掌握人的特点、个性。这一理念,对我们写好人物十分重要。<br>  “孙茂芳”一文,写出了“这一个”。大家知道,现在道德模范人物不少,事迹不同,各有特点。采写这些人物一定要注意抓其特点。稍不注意很容易写得雷同、缺乏特色。<br>  作者对这个问题很注意,采写时紧紧抓住了孙茂芳是个“副政委”、又一直坚持“学雷锋做好事”这个特点,认真采访,精心进行描述。文中不是一般地写孙茂芳如何做好事、作报告等,而是重点写照顾王炎老人、高志云两位老人的事例(详件例文)。这些事例新鲜、具体、生动,浓墨重彩,把孙茂芳“这一个”道德模范人物的特点呈现在人们面前。<br>  挖掘“这一个”的特殊材料<br>  作者在文中例举的材料,对写出孙茂芳“这一个”道德模范人物是个有力的支撑。据了解,孙茂芳身为副政委,口才很好,讲了很多事情。但作者进行认真梳理,把特别能表现这个人物的材料(照顾两位老人的材料)仔细核实、补充,努力做到具体生动。<br>  常有这种情况,记者采访后得到了很多素材,写稿时不忍割舍,恨不得都写进去才好。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有舍才有得,舍掉那些不必要的材料,突出那些能说明问题的材料,才能把人物写得更出彩。<br>  由此可见,在采访中,挖掘新鲜、生动、有特色的材料,甚为重要。有位资深记者曾言:“没有抓住有特点的材料,就不能写好人物通讯。”可谓经验之谈。<br>  行文布局,简详得当<br>  从这篇稿子看,结构呈“枣核状”,即两头小、中间大。开头、结尾部分属于“简”,而中间骨干部分属于“详”。这样的安排是合适的。<br>  开头部分介绍人物基本情况,如年龄、单位、职务,荣誉称号等,而结尾部分讲退休后情况。这些都是必要的,简写即可。重点是把中间的骨干部分写详、写足、写好。<br>  以上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孙茂芳”这篇人物通讯。当然还有其他方面,但主要是这三点。写人物,务必抓特点,抓特殊材料,这是最为紧要的。<br>  以上所写,供大家参考。期待进一步互动、交流!<br>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br>  例文<br>“京城的活雷锋”:孙茂芳<br>文 闽<br>  “不为名,不为利,就图用自己一生孝敬老人的行动启示每一个人,让雷锋精神成为我们中国的一种特色,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里的道德丰碑”。<br>  这话说得何等的好啊!<br><br>  说这话的人叫孙茂芳,人称“京城的活雷锋”。<br>  孙茂芳1942年10月出生,1964年入伍,1965年入党,曾是全军著名的河上勇士“十人桥”班的班长,退休前曾任北京军区总医院副政委。他坚持40年如一日,学雷锋,做好事,像儿子对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5位孤寡老人和8位生活困难老人,向他们倾注了浓浓的亲情与孝心。他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位退休军人的情怀与操守,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精神世界。<br>  一、我就是您的“儿子”<br>  我就是您的“儿子”。这是孙茂芳照顾王炎老人17年间常说的一句话。<br>  王炎老人无儿无女,多病缠身,且脾气古怪,对谁都存有戒心。孙茂芳最初开始照顾他时,他总怀疑孙茂芳动机不纯,别有所图。孙茂芳就用一颗孝心去温暖他。闻到老人长时间没洗的脚散发出阵阵臭气,孙茂芳就小心翼翼地把老人畸形的脚趾一个个掰开,用温水清洗趾缝里粘糊糊的脏物。老人70多岁的时候,脚趾溃烂流脓,孙茂芳搀着他去医院看病取药,还帮他搞卫生、做家务。<br>  老人87岁那年得了白内障,孙茂芳背着他到医院住院,守在病床整整15天。老人眼睛恢复光明,说孙茂芳头发白了,孙茂芳深情对老人讲,“头发白了也是你的儿子,孝不分青丝与白发。”王炎老人曾骨折卧床4年,孙茂芳每天去老人家中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就这样孙茂芳凭着真情真意,终于彻底感动了老人。<br>  老人91岁那年,要立遗嘱,执意把一笔存款和一座四合院的私房全部赠给孙茂芳。但孙茂芳坚决婉拒了。他动情地对老人说:“我愿意伺候您一辈子,但决不要您一根草。”<br>  二、“这是托党的福,托好人的福!”<br>  北京军区总医院附近住着一位叫高志云的老人,1980年孙茂芳在搞军民共建工作中得知老人无儿无女,老伴又去世了,生活很贫寒,十分同情老人,就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为老人送饭11年。正月初一送饺子,正月十五送元宵,端午节送粽子,八月十五送月饼,老人生日送蛋糕,只要老人高兴,孙茂芳就努力去做。<br>  有一次,老乡从宁波带了4只鲜海蟹给孙茂芳,孙茂芳煮熟后先为老人送去一只。老人到85岁牙齿没了,孙茂芳又为老人送稀粥,送豆腐,感动得老人常把眼泪落在饭碗里。老人觉得孤单了,孙茂芳送去电视、收音机;老人脚痛了,孙茂芳买来按摩器为老人按摩两个月,直到老人能下地走路;1991年国庆节前夕,老人无意中说自己30年没去过天安门了,于是国庆节那天,孙茂芳借了一部轮椅,和全家人一起,把老人推到天安门,一路走了5个多小时,老人高兴得没合过嘴。老人逢人就说“这是托党的福,托好人的福”。老人去世后,每年清明节,孙茂芳都要带领子女为老人扫墓。<br>  三、人老志不老<br>  退休后的孙茂芳,更迎来了生命中最繁忙的时节。他人老志不老,以一名普通社区居民的身份,继续书写着学雷锋、做好事的人生乐章,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投身于营造社区新风尚的事业中。他在自身继续照顾一些孤寡老人的同时,组建了“树新风,孝敬老人联络网”网站,带动一些青少年实践孝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每月和青少年网友为卧床老人理发,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一位老人的女儿在美国因此每年给孙茂芳发贺卡表示感谢。他还坚持每年定时领着小学生“学雷锋义务打气队”服务路人,用雷锋精神滋润着一颗颗幼小的心田。<br>  毛主席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孙茂芳是做了一辈子好事的人,难能可贵。<br>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他这样的人,赞美他这样的人。让我们伸出手臂,恭敬地向他敬礼! 四条“铁律”,助你掌握人物采访写作<br>2017-05-05 桂杰 新闻与写作<br><br><br>人物写作在报纸上独具魅力,是最吸引读者眼球的题材之一。而在这其中,文化人物写作又是报纸版面的黄金题材。纵观众多报纸,尤其是都市报的文化版或者是娱乐版,更多的是歌星、影星或者超级女生这样的人物占据主要位置,但是对于一个有品味的报纸来说,文娱版、读书版,同时也需要重量级的学术泰斗和文坛巨擘。<br><br>  现在,版面上很多有关文化人物的写作,可以称之为“亚人物”写作。也就是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物写作,或者缺少人物写作应有的魅力。总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br><br>首先,必须写出和人物会面的现场感<br><br>  例如,一位记者在有幸采访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之后,曾经写过这样一段文字:<br>  已经86岁的罗兰依然像少女一样的怕羞和爱美,她对记者说:“千万不要提我的年龄呦!”而当旁边的摄影记者要给她拍照的时候,罗兰赶紧起身照镜子整理衣服,并向我们询问:“这衬衣领子是翻在外套外面好还是塞进去好一些!”<br>  谈话中的罗兰始终面带微笑,偶尔含一颗小话梅,声音轻柔且美好。“这是我第十七次来大陆,我小时在天津念书长大,抗战时在天津,所有的成长和青春时期大部分在天津,天津比我真正的老家关系还要密切。”罗兰每次回来都要去天津市,那种感觉让她觉得像回家。<br>  这篇采写罗兰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很多人都对记者描写她的这样一段文字印象颇深,《作家文摘》等报刊还转载了这篇文章。写出和人物会面的现场感在人物写作中十分重要,没有现场感,人物就不能从纸上走到读者心里去,就不能鲜活和光彩起来。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实际上很多记者或者作者是做不到的。还有一些记者把新闻发布会当成现场来写,其实会削弱人物的个性,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永远不是真正的现场,采访任何一个成功人士或者文化名流都必须争取是专访,争取单独和他面对面。<br><br>其次,一定要有精辟、精彩的观点<br><br>  尤其是在很多文化人物的采写上,记者们挖掘的最主要东西就是人物的观点或看法。但是很多采访看过之后却让人印象不深,因为没有一两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或者观点的文章不可能精彩。<br>  获1996年普得策新闻奖的《她把所有的15万美元都捐给了一所大学》,是一篇“好人好事”的报道,作者塑造新闻人物的方法同我国处理类似题材的手法有很大的不同。作品对人物性格是这样刻画的:“六年级时她便辍学开始工作。一辈子没有结婚,没有小孩,也没学过开车,因为没有什么是她特别想去的。”;“她谈起死亡,平淡得就好像在说下午可能有一场雷雨。对她来说,捐赠是为了防止不测发生,就像下雨时要关上窗子以免雨淋湿床罩一样。”;“她毫不在意她的小黑白电视只能收到一个频道,因为她很少看电视;她还常常抱怨电费太高,也从不订报纸,因为她觉得太贵了。”<br>  以上这些话语使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了多面性,人物形象立刻变得丰富、立体化了,对于我们写人物颇有启示。<br><br>第三,要有对所写的文字和文化人物负责任的态度<br><br>  2007年2月16日的《文汇读书周报》头版头条是这样一篇文章《杨绛谈热门题材“钱锺书”》,文章第一段写道:“现在写钱钟书的人很多,这是一个热门题材。”“写钱钟书要有根有据,要严谨。”这是著名翻译家杨绛先生拿到自己校订过的新版《第一才子钱锺书》样书时告诉记者的。<br>  在这篇文章中,还多次写到这样的细节如“杨绛还细心向记者指出了新版此书与初版的不同之处”,“杨绛笑着对告诉记者”等等。记者乍看此文时,不由大惊,如此生动和活灵活现,仿佛与杨绛真的坐在一起面对面了一样。难道一向低调的杨绛真的接受了这位记者的采访?后来,通过对比出版社发出的新闻参考资料后,才知道,书中这些所谓的现场采访都是记者杜撰的,是无中生有的杜撰。杨绛对于记者的此种做法也相当不满,认为是对她的极大不尊重,她甚至嘱托出版社千万不要再到报纸上做各种涉及她的宣传。<br>  记者写文化人物,如果没有一个有责任心的态度,如果不对自己所写的文字有天然的敬畏,那么他的采访写作绝不会成功。<br><br>第四,标题必须精妙贴切<br><br>  现在的人物类采访的标题,用得最多的就是人物的观点,比如:《郝明义:工作不能只是为赚钱》,《黄永玉:说我是鬼才才是见鬼》等,类似这样偷懒的标题在报纸上随处可见,有文化味儿和书卷气,甚至诗意的标题却并不多见。<br>  例如,2003年2月,相声大师马三立去世的时候,各报铺天盖地的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当时天津的每日新报,为追忆马三立的文章起的标题是《大师走了,相声哭了》,短小传神,令人难忘。而我在2001年2月14日上曾经发表过一篇专访著名歌手腾格尔的文章,题目是《腾格尔:午后嘶鸣的苍狼》,腾格尔开演唱会的时候已经年过40岁,而他曾经搞过一个乐队就叫做“苍狼”乐队,因此,这个问题也显得比较贴切。<br>  著名诗人、作家赵丽宏曾经写过很多人物,其中有几个人物的标题非常有文化气息和诗意。比如,追思冰心一文的标题是《不熄的暖灯——怀念冰心》,而写著名作家、原人民日报副刊部主任袁鹰的文章的标题是《尚有情怀似旧时》,写悼念作家柯灵的文章题目是《应是屐痕印苍苔》。<br>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优秀的标题直接体现出报纸的智慧。可以说,一个饱含文化含量的文章标题能够传达给读者更多的信息,为文章增色。<br><br>(本文根据中青报业务座谈会的发言整理,转载时有删改)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br><br>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br>  先说对话<br>  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br>  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叫老钱》,文章回忆了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途经乐山市,在市委就餐时,市委宣传部长举杯:“我敬钱老一杯”,“别叫我钱老,叫老钱”,钱李仁同志说时,谁也未在意,以为是客气话。饭桌上交谈时,时而还有“钱老”的称呼。<br>  当四川日报总编举杯又说出“钱老”时,“不要叫我钱老,叫老钱!这是第三次纠正你了,达成协议。”这段对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钱李仁老社长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br>  善用人物语言,最大的妙处在于使文中的主人翁活起来,是描写刻画人物思想境界、心态、爱憎、个性的最好手法。<br>  《人民日报》发表的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的长篇人物通讯《公仆本色》,值得借鉴。<br>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平级调动,又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领导与郑培民谈话,刚一谈起去艰苦地区工作的重要性,郑培民笑了:“请直说吧。”<br>  短短一句话,仅仅四个字,充分展示了郑培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br>  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br>  又是一句话,寥寥六个字,再一次体现了郑培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高尚品德。此时此刻,人物不说话,无以揭示其精神境界,多说一句话,便是拔高张扬之嫌,如此已恰到好处。<br>  再说细节<br>  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是“零件”、“细胞”。只有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零件”、“细胞”,细节才能像珍珠一样在通讯中闪闪发光。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都很注意具体形象的细节提炼和运用。<br>  最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写的《印象:范敬宜》,对老范“爱吃‘大食堂’”、“在小餐馆寒酸请客”、“选读者来信上头条”、“‘打的’赴会”、“有个村官兄弟”等五个细节进行具体描述,生动活泼地介绍了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同志的风采和人品,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敬、可亲、可信的人物站立在我们眼前。该文在《金台唱晚》推出后,转载率很高。<br>  三说动作<br>  此外,动作的描述可以让人物活起来。在《“爆炸大王”陈火金》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br>  “家里遭了小偷,警察让他看一下是否丢了什么东西,他的第一个举动竟然是‘一头钻到床底下’,看看他悉心收集起来的那些‘破图书、破资料’还在不在,把两位警察搞得哭笑不得”。<br>  就这一个“钻”的小细节,把陈火金这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一旦工作起来就近乎“癫狂”的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br>  充分运用好对话、细节、动作的描写,能够使报道的人物鲜活和灵动起来。<br>   你知道写好人物故事的这些秘诀吗?<br><br>一篇好的人物报道,需要有对话、细节、动作这三个要素。运用好这三个要素,就能把人物写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br>  先说对话<br>  精彩的对话,不仅是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展现内心世界的需要,而且最能反映其思想品格、价值取向、精神本质,给人以教育和启迪。<br>  前不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记者部原副主任王学孝写的《别叫我钱老,叫老钱》,文章回忆了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钱李仁途经乐山市,在市委就餐时,市委宣传部长举杯:“我敬钱老一杯”,“别叫我钱老,叫老钱”,钱李仁同志说时,谁也未在意,以为是客气话。饭桌上交谈时,时而还有“钱老”的称呼。<br>  当四川日报总编举杯又说出“钱老”时,“不要叫我钱老,叫老钱!这是第三次纠正你了,达成协议。”这段对话,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钱李仁老社长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br>  善用人物语言,最大的妙处在于使文中的主人翁活起来,是描写刻画人物思想境界、心态、爱憎、个性的最好手法。<br>  《人民日报》发表的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的长篇人物通讯《公仆本色》,值得借鉴。<br>  湘潭和湘西,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平级调动,又是“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领导与郑培民谈话,刚一谈起去艰苦地区工作的重要性,郑培民笑了:“请直说吧。”<br>  短短一句话,仅仅四个字,充分展示了郑培民崇高的精神境界: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br>  郑培民一上任就问:“哪个村子最穷啊?”随后,就去了叭仁村。<br>  又是一句话,寥寥六个字,再一次体现了郑培民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高尚品德。此时此刻,人物不说话,无以揭示其精神境界,多说一句话,便是拔高张扬之嫌,如此已恰到好处。<br>  再说细节<br>  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是“零件”、“细胞”。只有选择具体、生动、形象的“零件”、“细胞”,细节才能像珍珠一样在通讯中闪闪发光。有经验的记者在采写人物通讯时,都很注意具体形象的细节提炼和运用。<br>  最近,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蒋铎写的《印象:范敬宜》,对老范“爱吃‘大食堂’”、“在小餐馆寒酸请客”、“选读者来信上头条”、“‘打的’赴会”、“有个村官兄弟”等五个细节进行具体描述,生动活泼地介绍了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范敬宜同志的风采和人品,让我们看到一个可敬、可亲、可信的人物站立在我们眼前。该文在《金台唱晚》推出后,转载率很高。<br>  三说动作<br>  此外,动作的描述可以让人物活起来。在《“爆炸大王”陈火金》中有这样一个小细节:<br>  “家里遭了小偷,警察让他看一下是否丢了什么东西,他的第一个举动竟然是‘一头钻到床底下’,看看他悉心收集起来的那些‘破图书、破资料’还在不在,把两位警察搞得哭笑不得”。<br>  就这一个“钻”的小细节,把陈火金这位自学成才的工程师一旦工作起来就近乎“癫狂”的行为表现的淋漓尽致。<br>  充分运用好对话、细节、动作的描写,能够使报道的人物鲜活和灵动起来。<br>   <br><br>要帖着人物写<br><br>作者:周湛军<br><br>  沈从文在谈到小说人物写作时说:“要贴着人物写。”这句话很适合于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百姓典型人物的写作。<br>  写好老百姓典型人物不容易。只有“贴着人物写”,人物形象才能生动活泼,才能扣动百姓的心弦。<br>  一、在细节刻画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br>  要看到,百姓典型的塑造和重大典型不同。重大典型事迹突出,可着笔的地方多。而百姓典型如果没有深入细致的采访、凝练可信的刻画,就容易流于平庸,人物形象无精打采,引不起读者的兴趣。<br>  因此在人物的细节刻画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br>  1、真实。新闻人物,特别是百姓典型,就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细节只有真实,才能把人物画准画像。<br>  2、简洁。要用简笔,切勿繁复,特别是关键描写,白描勾勒寥寥几笔,精炼准确。<br>  3、质朴。百姓典型来于基层,质朴是平民底色,不可拔高,不贴标签,客观平实。<br>  二、用多处生动的细节打动读者<br>  例如,“身着旧衣,头戴草帽,左手拎着蛇皮袋,右手拿个枝剪,眼睛盯住地面,常被人当成拾荒的。”这是笔者对盐城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于延球的刻画。<br>  这位江苏沿海植物学的奠基人,30年如一日奔波在沿海荒滩沼泽,为成百上千植物“立传”,并建立了江苏沿海唯一一座植物库,为江苏沿海植物资源和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br>  这样一位教授,默默无闻地奉献,把荒野当书斋,才有如此反差的形象。该稿以多处生动的细节打动读者,让读者看到一个可敬可亲的平民教授形象,获得2014年度江苏副刊好作品一等奖。<br>  再如,“戒备严!病人隔离在病房,医生戴着乳胶手套,袖口扎得不透风,隔离帽、口罩、防护服、靴子,和防化兵一样。”这是1981年春,吴育珍来到医院报到时看到的情景。“鞋带松了。我刚弯腰,一位医生大声制止,并迅速拿剪刀将拖在地上的那截小心翼翼地剪掉。”<br>  这是笔者采写的麻风病防治专家吴育珍当年的工作生活环境,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这位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医学院大学生,在这个一般人避之不及的“危险地带”一待就是34年。笔者着重描写“典型”的工作环境,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精神世界。<br>  还如,“啪啪……老孟粗黑的手指捻开几粒红皮花生,放进嘴里。”(《孟凡昌:再苦的日子也能炒香》)70多岁的韦老太高兴地说:“好在你们来了。这蒜一天变不了钱,我就一天睡不着!”说着抓一把糖塞给郭兴云。(《大丰百户三峡移民成致富带富双典型》)“11月28日早上8点多,冷亚妍走“在田埂上,草上的露水把她的鞋面打得湿而亮,她喜欢这样的感觉。”(《在田野里洒下青春的汗水》)……这些细节,从多角度描摹人物,丰满了人物形象,彰显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为成功塑造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细节刻画,进一步开掘了典型的现实意义,更深一层展示了人物高尚的情操,让读者对百姓典型产生了深深的敬意。<br>  平凡的人物给我们最多的感动。普通百姓中隐藏许许多多平常而不平凡的人物,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时代的创造者和引导者,这也是我们报道百姓典型的意义所在。<br>   抓住特色 写出个性<br>——评获奖通讯《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追记湖南桂东县教育局局长胡昭程》<br><br>作者:周胜林<br><br>  人物通讯是新闻媒体长盛不衰的一种文体,宣传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是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如何使笔下的先进典型、先进人物独具魅力、绽放异彩,是一件艰难的工作,为之付出辛劳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br><br>  光明日报2001年2月5日头版头条通讯《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追记湖南桂东县教育局局长胡昭程》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其可学可取之处,主要就是抓住了人物的特色,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这位教育局长的特色是什么?个性是什么?从实的方面说,是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办出发达地区的水平;从虚的方面说,就是“一腔热血倾教育,两袖清风为人民”。实的方面的特色和个性,具有强烈的对比色彩,给人印象深刻,令人惊叹和佩服;虚的方面的特色和个性,作者把“一腔热血”和“两袖清风”相映衬,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通过一个典型人物有力地宣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讯的作者就是紧紧抓住这些特色和个性,展开生活的画面,写出了人物的事迹、思想和风采,极富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这是通讯取得成功的根本之点。<br><br>  据介绍,作者是在参加一次湖南省组织的素质教育采访团活动时,偶然与身患绝症、处在弥留之际的胡昭程同日返回桂东县而关注起这一闪光题材的。因为胡昭程的事迹和成就,正好扣住了当前社会上绷得很紧的一根弦———我国广大落后贫困地区如何赶上先进发达地区的问题,而教育,正是基础和关键,这一题材又与光明日报的任务和使命十分贴切,所以,作者下决心抓紧抓好抓出亮色来。作者从主人公工作单位到县委、县政府,从主人公的家庭到医院进行了深入细致、全方位多侧面的采访调查,谈事实、谈细节,抓本质、抓特色,在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了鲜明、突出、富有时代感和现实针对性的主题思想。<br><br>  作者在表现“一腔热血倾教育,两袖清风为人民”这一主题思想时,既有实打实的叙述,又有情中情的描写,二者结合,有血有肉。所谓实打实的叙述,是指以过硬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如:“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人们说这是他生前随身携带的三件宝贝。”这是胡昭程为学校建设选校舍、检查质量所常用的,具体形象,可感可触。<br><br>  “女儿胡婷中专毕业,指望父亲在教育部门安排就业,可父亲没有这样做,直到胡昭程去世前一天,女儿还在待业。”“这几年桂东教育基础工程投资数千万元,胡昭程办建筑公司的弟弟却没有争到一分钱的业务,胡昭程对弟弟说:‘你到别处竞争,不要挨我桂东教育工程的边。’”“局长当了多年,买房子的时候,他家仅有3000元积蓄,只好找银行贷款。”尤为动人的是,通讯中有一段极富人情味的描写:<br><br>  胡昭程的家有6口人,当教师的妻子,80高龄的父母和两个孩子。记者想看看他的全家福。悲伤的妻子张彩云竟拿不出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不是我们感情不好,是老胡太忙太忙了。”张彩云的话饱含泪水:“人家成双成对散步,看电影,而我总是站在窗前等他、盼他回家吃饭。晚上回得晚,一大早又走,双休日从来不休息。1994年涨大水,家里进两尺深的水,打电话通知他,他不回家,在乡下抗灾。我两次得肺病住院,他也不在家。直到这一回,他在长沙动手术,我陪他。他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你看,现在我病了,才有机会在一起。”<br><br>  作者用笔简而情意浓,读到这里,谁能不动情、惋惜、敬佩和感叹!人物形象就在这情深意长的描述中自然地升华、闪亮、放出异彩!应当指出,上述这些叙述和描写都是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针对性的,质朴的叙述和深情的描写中蕴蓄着理性的思考,文章的生命力即在于此。可以看出,作者的立场、思想、感情、价值取向、趣味品位等等,都尽在其中了。由此也可以悟出:人物通讯采写的根本问题,不仅仅在于采访,也不仅仅在于写作,而在于作者和先进人物心灵的共鸣。<br><br>  这篇通讯的最后一段,写这位教育局长最后一次检阅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的排练,特地嘱咐再加一面大鼓,以增加雄壮的气氛。“寒风凛冽,一位教师心疼地给局长披上围巾,另一位教师含着眼泪为局长撑开雨伞。胡昭程忍着剧烈的疼痛,挺立着,犹如一棵不倒的松树。人们怎会想到,这竟是胡昭程壮丽人生的闭幕式!”这就再一次为人物定格、塑像,给人们留下永远难忘的印象。作者通篇用事实说话,选材精当,语言质朴,富有节奏感和感染力。<br><br>  (作者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br><br>教育局长的好榜样<br><br>——追记湖南桂东县教育局局长胡昭程<br><br>本报记者 唐湘岳<br><br>  编者按 作为贫困县的教育局长,胡昭程不是怨天尤人、无所作为,而是扎扎实实、艰苦奋斗,硬是把贫困地区的教育办出发达地区的水平。胡昭程是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榜样。新春伊始,工作在教育及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千头万绪,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像胡昭程那样一腔热血倾事业,两袖清风为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 <br><br>  地处湘粤赣边界的桂东县,是国家和湖南省贫困县。然而,这里的土地上却有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这里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3%,巩固率达99.9%;初中生入学率100%,巩固率达98.1%。<br><br>  贫困地区办出了发达地区的教育!然而历尽艰辛,用自己的生命参与创造这一奇迹的桂东县教育局长胡昭程,却在2000年12月21日走完了他52年的人生里程。父老乡亲们敬仰他、怀念他。一幅挽联诉说出了人们对他的评价和思念——“一腔热血倾教育,两袖清风为人民”。<br><br>山区教育的奇迹<br><br>  1994年,胡昭程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一个大胆的改革方案:调整学校布局,重新规划布点学校107所,撤并81所学校。 <br><br>  桂东县的学校80%是干打垒校舍,危房面积曾上升到3.5万平方米,这些干打垒校舍要全部改造,至少需要1亿元资金,桂东的财力无力承受。 <br><br>  胡昭程认为:“穷县办教育,更要讲效益。撒胡椒面不如攒紧拳头。”可一些乡村干部不愿撤校,怕影响自己的形象。胡昭程耐心做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解释教育规律,讲清教育投资与效益的关系。学校调整布局一举成功,学校数减少了近一半,校均规模扩大了1.5倍。桂东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通过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受到教育部、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br><br>  胡昭程认为,学校无小事,事事关育人。为了规范教学,全县从校长到炊事员都建立了岗位职责,对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教学时间都有具体要求,并实行检查通报制度。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全县学校提出了校园环境“四化”、“十无”要求:绿化、美化、硬化、净化;无破门窗、无破课桌、无垃圾、无乱写乱画,无放养禽畜……制订了《桂东县学校管理六条规定》。 <br><br>  几个教师第一次出山,好奇地俯在铁轨上倾听火车的声音,这深深触动了胡昭程。他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行“走出引进、开放办学”的教育思路。为此,该县先后与清华大学附中、附小,北京朝阳中学,湖南师大,郴州市一完小签定了帮教协议。10余年来全县派出45批516名教师去北京“学艺取经”,600多名教师到长沙和郴州拜师学艺。还邀请北京和长沙的专家学者来桂东讲学示范。引进或自创教改实验课题,在全县形成了大教改大教研的氛围。教师素质得到提高,143名教师收回了请调报告。 <br><br>一腔热血倾教育<br><br>  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人们说这是他生前随身携带的三件宝贝。 <br><br>  这几年全县新建扩建近百所学校,每所学校的选址、划线、验收,胡昭程都要到场。为了给每所学校选择合适的地点,他像当年的焦裕禄一样跑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进入施工阶段,他每到一所学校都先拿出规划图看施工是否走样,再掏出卷尺量一量房子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然后拿出指南针,看采光通风是否合理。1997年兴建县一中校舍,胡昭程亲自带人采购瓷砖,他对质量不放心,对500万块瓷砖一箱一箱地检查,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整整用了12个小时。胡昭程说:“教育的钱来之不易。我们要把一分钱掰作两分钱花,大手大脚是对人民犯罪。”桂东的教育经费发挥了最大的效益,创造了数千万元基建工程没有招待费的纪录,先后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贷款、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香港苗圃行动等多方资金的支持。 <br><br>  县教育局党组书记邓兴南说:“没有人不钦佩胡昭程的为人。有了成绩总是归功于群众,工作的失误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每次评先进他把指标让给别人。1999年郴州市授予他‘十佳教育公仆’称号,颁奖仪式上,他却没到,而是上山慰问教师去了。” <br><br>  胡昭程的家有6口人:当教师的妻子,80高龄的父母和两个孩子。记者想看看他的全家福。悲伤的妻子张彩云竟拿不出一张完整的全家福。“不是我们感情不好,是老胡太忙太忙了。”张彩云的话饱含泪水:“人家成双成对散步,看电影,而我总是站在窗前等他、盼他回家吃饭。晚上回得晚,一大早又走,双休日从来不休息。1994年涨大水,家里进两尺深的水,打电话通知他,他不回家,在乡下抗灾。我两次得肺病住院,他也不在家。直到这一回,他在长沙动手术,我陪他。他说,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你看,现在我病了,才有机会在一起。” <br><br>  胡昭程认为,教育局长是教育形象的活广告。群众信得过教育局长就信得过教育局,信得过教育局就会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他告诫家人和同事:“我们桂东沙田是毛主席当年亲自颁发《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地方。我们一定要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不以权谋私。” <br><br>  妻子张彩云患病后不适合上讲台了,局里照顾她调换轻松一点的工作,胡昭程知道后,硬是追回了调令,继续让她当班主任。女儿胡婷中专毕业,指望父亲在教育部门安排就业,可父亲没有这样做,直到去世前一天,女儿还在待业。 <br><br>  这几年桂东教育基建工程数千万元,胡昭程办建筑公司的弟弟却没有争到一分钱的业务,胡昭程对弟弟说:“你到别处竞争,不要挨我桂东教育工程的边。” <br><br>  胡昭程下乡从来不领补贴,局里造了个节假日加班的补助表,胡昭程挥笔划去自己的名字。他拒绝了基建工地发给他的长筒雨靴,坚持穿自己的鞋子在工地上奔忙。偶尔因私事坐公家的小车,他把汽油费交到财务室。局长当了多年,买房子的时候,他家仅有3000元积蓄,只好找银行贷款。 <br><br>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br><br>  近年来,胡昭程经常感到腹部隐隐作痛,但只是悄悄用手按住,无暇顾及。直到2000年9月28日,他才趁到省教育厅汇报工作的机会,去医院检查,诊断为:巨块型弥漫型晚期肝癌。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他把不幸瞒住亲人,全身心投入最后的冲刺。 <br><br>  从9月28日到12月21日,短暂而又漫长的84天,他时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多次到省教育厅、体委和郴州市政府、教委汇报工作,亲自指挥郴州市青少年运动会在桂东召开的筹备工作,向省里递交了关于改造桥头和大塘乡校舍危房的报告。 <br><br>  10月20日深夜,他被一阵风雨声惊醒,赶紧爬起来,在窗前踱来踱去,焦虑不已,他给县教育局的同志打电话,叮嘱仔细检查校舍的危房,千万不要出问题。 <br><br>  11月2日,他由妻子搀扶着来到即将竣工的县一中运动场,最后一次检查工程质量,可他再没有力气扯动那熟悉的卷尺。他最后一回检阅运动会开幕式团体操排练,并嘱咐再加一面大鼓,增加雄壮的气氛。寒风凛冽,一位教师心疼地给局长披上围巾,另一位教师含着眼泪为局长撑开雨伞。胡昭程忍着剧烈的疼痛,挺立着,尤如一棵不倒的松树。人们怎会想到,这竟是胡昭程壮丽人生的闭幕式! <br> 如何提升人物通讯写作能力<br>作者:刘清霞 <br><br>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体现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亦十分重要。南宁师范大学刘清霞的文章《从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谈当下人物通讯写作提升的策略》,结合八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人物通讯类作品,总结人物通讯写作的技巧及策略。本刊特编发精彩内容,以飨读者。<br>  人物通讯就是以通讯的形式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反映其行为、事迹和生活,再现其精神境界、人生轨迹和生存状态,从而达到教育启迪或监督批判、警示社会的目的的通讯。优秀的人物通讯是时代的需要,也体现时代的要求。当下人物通讯如何写出时代特色,引起读者共鸣,成为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选取八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人物通讯类作品,通过从选材、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分析比较上述获奖作品的共性与特色,总结出提升人物通讯写作的策略。<br>  一、选材方面<br>  (一)主题选择策略<br>  1.时代性<br>  以上八篇作品都紧密围绕中国“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这说明人物通讯在报道主题的选择上,要体现出当下时代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使命,以及主人公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为完成任务使命而付出的努力和行动。这样的主题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进而引发共鸣,成为受读者喜爱的作品。<br>  值得注意的是,时代是动态发展的,在一定时期或某个时间段内成为社会热点的突发性事件,也需要对其进行密切关注。<br>  2.正面性<br>  以上八篇获奖人物通讯虽然报道的人物和事迹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地都从各自的视角反映了主人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呼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弘扬了社会正气,具有十分显著的正面性特点。<br>  (二)人物选择策略<br>  1.示范性<br>  从《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到《荒漠上,与草共生的英雄》,从《一颗石榴籽根红土地》到《爬行的人也能顶天立地》,从《大山深处走出最美“古丽”》到《谁是老李》……这些获奖的人物通讯,在人物的选择上都体现了同一个原则——选择具有示范性的平凡人物作为报道对象。<br>  这些获奖的人物通讯,在人物的选择上都体现了同一个原则——选择具有示范性的平凡人物作为报道对象。示范性本质上是平凡性与榜样性的结合和统一,选择具有示范性的人物作为报道对象,能够使读者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吸引读者的兴趣,并能激发读者向榜样人物学习的热情。<br>  2.特殊性<br>  人物选择的特殊性能大大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提高文章的传播力。<br>  (三)事迹选择策略<br>  1.先进性<br>  人物通讯的主人公都是现实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感人事迹。在这些事迹中,一定要选择那些能与报道主题的时代性相呼应、体现人物先进性的事迹。<br>  2.代表性<br>  人物通讯由于篇幅所限,在报道主人公先进事迹时需要对相关事迹进行取舍。这时要注意选择先进事迹中最有代表性的事迹,从而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性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br>  二、人物刻画方面<br>  人物通讯既需要保障其作为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还要体现其作为“文学新闻“的生动性的特质。人物通讯写人离不开写事,综合运用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外貌描写及直接引语的写作手法,增强通讯的生动性,达到更好的人物刻画效果。<br>  (一)细节描写<br>  成功的细节描写不仅会使读者对人物的印象更深刻,提高文章的可读性,让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面貌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还可以使场景更生动,令读者恍若置身其中。<br>  (二)环境描写<br>  现在文学作品之中,环境描写常用于烘托故事氛围或为某些情节做铺垫。而在通讯写作中,环境描写往往可以给读者深刻的代入感,将读者带入相对应的情境和情感之中。<br>  (三)外貌描写<br>  运用外貌描写可以将人物形象生动呈现,使读者与人物更亲近。<br>  (四)直接引语<br>  直接引语是人物通讯写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引用人物的经典、重要话语可以准确无误地传达其所思所想所感,在有限的篇幅内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心声。恰当的直接引语可以增添文章的可信度,深化人物通讯的主旨。<br>  三、语言运用策略<br>  人物通讯作为新闻的体裁之一,其语言必然以真实为首要标准,真实的标准既包括准确地引用人物的话语,也包括清晰叙述人物的重要经历及传达人物的真实面貌。<br>  (一)运用平实的语言<br>  平实的语言不仅可以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亲切与温情,还能满足大众的阅读需要,使其不受知识文化的限制。但由于流行语的寿命很短,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以及很多流行语都是某些特定群体或特定环境使用的,不利于人物通讯的全媒体传播,所以,人物通讯作为新闻体裁的一种,应当谨慎使用流行语。<br>  (二)运用准确的动词<br>  新闻报道,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都是在叙述动态中的事,使用准确的动词能够自然带动故事发展,让读者跟着你的文字起伏跌宕。准确的动词可以让人物的动作浮现在读者面前,增强感染力。<br>  (三)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br>  修辞手法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美感,还可以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恰当的使用引用、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语言生动且富有趣味。<br>  结 语<br>  人物通讯是新闻众多体裁中的一大重点。首先,选材应注重主题的时代性和正面性,尽量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人物,并选择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的事迹。其次,刻画人物时应充分运用多种修辞与描写手法。最后,应使用平实的语言,运用准确的动词,辅以恰当的修辞。 人物通讯要有理性和体现人性 <br>——评关于军医吴孟超的四篇通讯<br>陈力丹<br><br>我国很多报纸在2011年4月26日这一天,同时发表了各自记者写的关于军医吴孟超的长篇通讯。显然,这样规模化地报道一位年届九旬的老人,是一次有组织的宣传活动。当我把手里有的《文汇报》、《京华时报》、《新京报》、《法制晚报》关于吴的通讯的报纸版面用PPT展示给本科生看时,课堂上不由地发出一阵轻微的惊讶声。这四家报纸关于吴的报道的标题分别是:<br>《文汇报》头版真头条的主标题《“手术室是我这辈子的战场”》,副标题比较长:“年届90的吴孟超院士,昨天又完成了两台连台手术。他说,肝癌是我今生最大的敌人,为了入党誓言和从医誓言,我要一直战斗下去”。该报9版关于吴的通讯为单句主标题《吴孟超以心灵温暖心灵》;<br>《京华时报》的通讯为单句主标题《医者吴孟超:开刀是我的爱好》;<br>《新京报》的通讯主标题《军医吴孟超:我的敌人就是肝癌》,副标题“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被朱镕基称为‘国宝’,89岁的他仍活跃在手术室”;<br>《法制晚报》的通讯,肩题“年近九旬‘宝刀不老’神奇手指‘摸着就能做手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孟超”,主标题《倒在手术台上是最大的幸福》。<br>让人无法接受的90岁老人为别人做手术<br>现在的本科生已经是90后了,他们看到这一组通讯标题不由地发出一阵惊讶声,说明这些通讯的标题“导向”与他们的认识差距过大。问题当然不在于吴,而在于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思维陈旧,尚不能依照当代的主流价值认识和道德标准来叙事。<br>从一般人的生活常识来掂量“90岁老人一年为病人做颇为复杂的肝癌手术200台”这个事实,有点理性和人性的人会审慎行事,至少不宜毫无保留地赞美这个“奇迹”。人有生命周期,90岁高龄的老人,早该颐养天年了,如果一个90岁的人为我或我的亲属开刀,即使他的医术很高明,我也会很不放心。估计多数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对于老人本身,对于病人,都是不负责任的。写文章要有基本的社会衡量标准,不能为了宣传某个东西不顾及一般人的常理。即使他本人愿意做,而且身体尚好,也不宜突出这样的事情。<br>同时,得知这个事情的人也有权利质疑吴孟超单位的领导:你们怎么能够让一位年届90的老人仍然每天上班,而且几乎每天做连台手术呢?从中国人的道德传统角度看,这样的事实是不宜大力宣扬的。面对这位可敬、可贵的老人,单位的领导应该在生活上给予最高级别的照顾,同时要千方百计地让老人的医学遗产传给下一代人。老人最大的心愿,恐怕不是多做一台手术,而是他的专长能够最大限度地留给后人。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报道,才是既理性又人性的。<br>特别是《倒在手术台上是最大的幸福》这样的标题,给人的印象是没有人性。吴本人可能真的说过,那是他对自己职业的钟情和热爱,可以理解,但作为传媒的记者,你是把关人,要有分寸的把握。宣传性的新闻通讯的作用,无非是要提倡某种精神,但把“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是最大的幸福”作为传播的核心观点,谁能学,谁敢学?何况倒在手术台上可不是单纯个人的事情,还有连带的病人呢!这样的思维方式,是“文革”时期典型人物通讯的特色之一,追求把事情、观点说绝了,语不惊人誓不休,当年就遭到读者的私下嘲笑。这种思维30多年后再现,需要我们好好反思一下,这是为什么?<br>一位本科生评价这段话说:“这虽然是出自吴孟超本人的一句话,但是我们不得不怀疑作者的价值倾向,就是鼓励大家都在工作岗位上奋斗到人生的最后一秒,否则你的一生就不是幸福的。”<br>深入采访的好传统没有继承好<br>既然是通过新闻传媒来宣传,那就要遵循胡锦涛说的,“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把人物通讯的新闻价值体现出来,通过新闻的形式达到宣传的目的。但从这四篇通讯看,基本没有时效(时间跨度68年)、没有主体事实(从工作到吃饭睡觉,甚至睡觉的钟点、饭量、酒量都写到了),没有提炼出能够统领通讯的主题。同时,有的通讯还存在政治化的“装靴戴帽”现象。<br>四篇通讯中,三篇的主题用一句话概括,即他爱好开刀。动手术是吴的职业,把某人喜欢自己的职业作为人物通讯的主题,等于没有主题。《文汇报》的大标题似乎有主题,但文章从六个方面写吴,事无巨细,几乎什么都写到了,“心灵温暖心灵”这个主题,看完了全文也无法强烈感觉到。<br>所有的作者显然都旁观了4月16日吴做手术的全过程,可能是受这唯一看到事实的影响吧,九旬老人做手术都成了通讯作者们着力渲染的,作者们顾不上想想这个主题是否适当。更有意思的是,读了这几篇通讯,除他做了1.4万台肝癌手术、除了他方方面面做得很好的琐事外,我不知道吴的基本情况,他从哪里来?基本的社会经历,怎样走上了学医之路,什么时候入的党,他因什么成果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等等。这些新闻的六个W,必须交代的,却大多在通讯里没有交代。留下的唯一印象是:一个90岁老人仍然每天上班做手术,他是个好人。<br>通过这些通讯,我可以感受到吴是一位有各方面特色的好人,但无法聚焦:他是谁?当年的雷锋,有明显的聚焦点;80年代北京的报纸报道一位公交车女售票员,标题至今我清晰地记得:《一路微笑》。当年报道人物的记者,与报道对象相处多日,真正熟悉了,才可能提炼出适合当事人的通讯主题。而这次关于吴的报道,似乎只是一次性的集体采访,听听看看吴说了什么和正在做什么,加上官方提供的文字材料,回去就各自写文章了,一写就是上万字,一两个整版,几乎把知道的东西全搭上去,这是造成通讯没有真正主题的根本原因。我们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深入实际采访的好传统,现在还有几个记者在继承?<br>生硬的政治套路遗迹<br>吴孟超是医生,不是政治家。他的党员身份只是他很多身份的一个,这几篇通讯的目的之一,是宣传共产党员模范作用。其实,只要在某个地方说明他是共产党员就可以了,用不着刻意着墨,否则弄巧成拙。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只在第一句里提到他是加拿大共产党(毛选第二卷第一版为“加拿大劳工进步党”,后改)党员。然而全文下来,读者自然能够将白求恩的政治身份与他抢救伤员、对技术精益求精联系起来。采用政治标签式的方法,用单一因果关系说明问题,效果常常是相反的。<br>《文汇报》头条消息的副标题中“为了入党誓言和从医誓言,我要一直战斗下去”,把政治与从医搅到一起,很难令人信服,世界上不是共产党员而医德高尚的人有的是。《文汇版》通讯版的中心位置,安排了通讯中没有的一段文字:“我这一生有三条路走对了:回国、参军、入党。如果不是在自己的祖国,我也许很有钱,但不会有我的事业;如果不在人民军队,我可能是个医生,但不会有我的今天;如果不是加入党组织,我可能会做个好人,但不会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份子。而从医,让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这段话可能他说过,但报道与否,传媒是把关人。这段话逻辑上不能构成必然的联系,发表出来给人的印象只有一个:蹩脚的政治宣传。<br>吴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中走过来的人,他的词汇中习惯使用敌人、战斗、战场、最大幸福等等,带有过去时代的痕迹。记者采访有闻必录,但是写作和发表就要考虑现在的时代背景,不宜使用他的原句,在征得他同意的前提下,要改换为当代的语言来表达他的意思。例如《京华时报》的通讯和通讯的提示框中突出告诉读者,“他视毛主席为‘心中的红太阳’”。这显然是不妥的,与党的宗旨相悖,也没有必要提及。<br>文学方式描绘科学要谨慎<br>吴孟超是外科医生,做手术是严肃的科学技术事项,采用文学的笔调描述科技,要十分谨慎。《法制晚报》肩题中的“宝刀不老”、“神奇手指”,行文中“他是一位医术高超的神刀手”等等,不宜这样讲。<br>《新京报》的通讯这样描述吴决定从事肝脏外科的那一刻:“当裘法祖[吴的老师]说道中国肝脏外科还是一片空白时,吴孟超忽然眼界大开,手术刀似乎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与一个个庄严生命的联接。”关于吴做手术,该通讯这样描绘:“在这里,手术刀会悄然割掉肿瘤,无声无息。在这里,手术成功的病人脸色会逐渐红润,原本僵硬的肢体会重新恢复活力,富有弹性。在这里,生命延续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文汇报》的通讯这样描述吴90高龄坚持做手术:“吴孟超每天都会亲临战场。不是当指挥官,而是做一名荷枪实弹的战士,用自己的双手向肝癌发起歼灭战。”<br>动手术是严肃的科学技术问题,不宜用文学想象和打仗做比喻。<br>值得肯定的一点<br>尽管对这几篇通讯有很多批评,但与过去的报道相比,这几篇通讯还是有进步的,即没有把吴孟超写成神。各报的通讯,写出的这个人,仍然是生活中的人,他的老人的特征写得颇为明显,缺点是没有从一般老人的特征中抽象出“这一个”。各家的通讯写了很多吴的生活细节,是贴近生活的,问题在于没有从中提炼出适当的通讯主题。虽然有的通讯多少带有政治宣传的色彩,但与过去同类的人物通讯比较,还是少多了。<br>  深入采访、了解中国当代历史、站在当代的高度、记着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是以后写好人物通讯必须做到的几点。 写人物要多从常理出发<br>作者:谢 雨 来源:老记说事<br><br> 曾在人民日报读到一个村医的故事。某地有位村医乐善好施,多年间收下的欠条金额有40多万元。而这么做的原因,只在最后点了一句,“能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心里就觉得踏实。”到底为何觉得踏实?收下巨款欠条,村医一家生计怎么办?当地政府有没有采取帮助措施?读者难免产生疑问。无论是写故事还是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其“外在表象”,更要立体揭示“所以然”,这样,情节才显得真实可信。<br>  在这方面,《申纪兰的根与本》(人民日报2007年3月3日1版)一文可圈可点。申纪兰1973年担任山西省妇联主任,1983年辞职,许多报道都没有讲出具体原因只是简单地赞扬她“不图名、不图利”。这样解释,似乎也说得通,毕竟先进人物“境界较高”。而山西分社记者安洋在采访时多想了一层、多问了一句,便挖掘出了申纪兰的真实想法:“我文化不高水平差,怕误了工作,我一天不劳动心里就发慌,怕在城里待不住。”记者把申纪兰的话写进了报道,不仅没有让申纪兰的形象打折扣,反而让情节更加顺理成章、人物更加可亲可信。<br>  云南分社徐元锋的《老县长素描》(人民日报2014年12月23日4版)一文,便有不少看似意外、实则合理的生动情节。<br>  比如:“这么多人来采访,你怎么看?”<br>  “不高兴”老县长高德荣提高嗓门说:“典型再多,经济发展上不去也不行!”报道中加入人物“反常”却真实的言行,增强了他的个性,令人物形象更加丰满。<br>  人物因为真实而可敬,故事因为真实而可信。写人物、讲故事时,要多从常理出发,多从读者的认知逻辑出发。<br>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挖掘真实细节,塑造精彩形象<br>作者:华文融媒云 来源:赵亚洲<br><br>  典型人物报道作为新闻写作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向读者展示个体的特质、经历和意义。它们需要通过精心的挖掘和生动的叙述,将人物的故事传达给读者,让他们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本文将探讨写作典型人物报道的一些方法,为读者们提供一些参考。<br>  一<br>  选择合适的典型人物<br>  在新闻报道中,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人物是至关重要的。这些人物可以是在某一特定领域独树一帜的人,也可以是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出独特品质的人物。选取这样的人物,可以更好地引发读者的共鸣,使他们更加关注和关心这个事件。<br>  1、了解报道目的,突出个体与背景的关系<br>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报道的目的是什么。典型人物报道可以是为了展示个人的鲜明特质,也可以是解释社会现象或传达特定价值观点。了解这一点将有助于确定选择哪种类型的人物。<br>  2、挖掘“典型”的内涵<br>  典型人物应该代表一定的特质、角度或阶层。他们的经历和行为是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一类人的特点。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他们能够通过代表性人物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社会问题或命运。<br>  3、选择出众但平凡的个体<br>  典型人物报道不仅仅关注那些富有特殊能力或地位的人物,更应选择那些看似平凡却有着感人故事的普通人。他们的生活见闻、磨难和成就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使报道更具有吸引力。<br>  二<br>  挖掘真实细节<br>  1、了解新闻人物的背景<br>  写一篇好的典型人物报道,了解新闻人物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包括个人履历、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他们的经历和成就。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这些都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素材。<br>  2、从多个角度获得人物细节<br>  除了从新闻人物本人处获得信息外,还可以采访他们的亲友、同事、上下级等人,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br>  在采访过程中,要善于引导被采访者分享他们与新闻人物的互动经历,以及对其个人特质和能力的评价。此外,要注意观察被采访者的非言语表达,例如姿态、表情和语气等,这些也能提供有关新闻人物的重要线索。<br>  3、研究新闻人物的言论和行为<br>  通过查阅他们的演讲稿、书籍、文章、社交媒体等,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还要留意他们的行为举止,包括公开场合的表现、个人选择和决策等,这些都能够揭示他们的真实性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br>  4、进行背景调查和核实<br>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需要鉴别。我们需要通过多个来源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核实和比对。只有经过细致的核实工作,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新闻人物的真实细节,避免错误和误导。<br>  三<br>  塑造精彩形象<br>  1、突出人物魅力和特质<br>  一个好的典型人物应当具备独特、鲜明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仅应该包含人物的身份、经历和成就,还应该揭示人物的独特魅力和个人特质,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价值观,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杰出之处。<br>  2、丰富性的描写手法<br>  巧妙地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如对话、对比、对立等,能够给人物形象注入更多的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与人物产生共鸣。<br>  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将人物的特点和经历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尽量使用感官形容词,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参与感。<br>  3、注重平衡,全景展示<br>  不应只关注个体的优点或缺点,而是要全面展示人物的经历、挣扎和成长。这种平衡的描写将使报道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容易让读者与之产生共鸣。<br>  在展现个体特质的同时,我们也应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从而将典型个体与普遍现象相结合。通过这种方式,读者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个体,还能从中走向对更广泛问题的思考。<br>  在写好典型人物报道时,重点在于选择合适的人物、挖掘真实细节和塑造精彩形象。通过深入挖掘人物背后的故事,以及丰富描写手法的运用,我们能更好地向读者呈现一个鲜明的形象。希望本文能对读者们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有所参考和启发。 采写典型人物,要展现人格魅力<br>作者:王 博 来源:老记说事<br><br>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个性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所以才会有千差万别的个体和异彩纷呈的世界。<br>  新中国成立以来,雷锋、焦裕禄、谷文昌、史来贺、孔繁森、郭明义、黄大年,还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钟南山等先进人物,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br>  所谓典型人物,是指那些具有鲜明特点的个性,同时又能反映出特定社会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会关系发展的某些规律性和本质方面的人物形象。<br>  典型人物采写时,既要善于发现代表人物个性的语言、穿着、行为、事件,又要从描写、叙事、对话、场景、冲突中,深层次探究人物心理、思维、表达、处事的个性成因,让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光彩照人。<br>  焦裕禄任兰考县委书记的第二天,就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br>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br>  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查风口,探流沙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也就是他带头下去冒雨涉水,观看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br>  这样的叙事、语言、场景,展现出“风火型”求实个性。<br>  同样是求实,廖俊波在担任拿口镇镇长时面临百年不遇特大洪灾的灾后重建,他挨家挨户探访情况,很快就把受灾的几百户都走了个遍。<br>  廖俊波没有领导架子,对年长的永远称呼“老师”“大姐”,对年轻的,他像朋友一样平等对待。从不以怒生威,以官压人,总是春风化雨,以诚化人,从中展现出“温和型”个性。<br>  典型人物的共性一般都带有阶级性,而且带有某一时代、民族、地域、阶层的人物所共有的属性。<br>  黄久生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从外出打工支模、摆线、砌砖、看图纸,从小工做到了大工,从班长变身队长,成长为中建七局公司年轻的项目部经理。<br>  从1986年起,黄久生每年给村里的孤寡老人置办年货,投资200多万元在家乡建起一所敬老院,成为全镇700位老人共同的“儿子”。他说:“我在小时候绝望时尝到了别人帮助我获得的那一种幸福那一种快乐,我也想让别人尝上被帮助后获得的那种幸福那一种快乐。”<br>  个性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事业的成功,人生的辉煌,既是人格魅力的展现,更是个性使然。<br>  当焦裕禄得知自己的孩子没买票就看戏时,就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同时要求全县党员干部“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br>  同样的“较真”也体现在廖俊波身上。他对提着东西上门的客商说:“你来找我,我把你当成朋友,现在你提着东西来看我,我要是收下,我们就不是朋友关系而是利益关系,你这么做是把我们的关系看轻了,这么做不仅是侮辱你自己也是侮辱了我。”<br>  典型人物都是孕育在典型环境当中的,而不是剥离后独立存在的。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虽然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但力透纸背的都是时代的脉搏、时代的精神,展现出人心之美、人格之美、人性之美。 做人物一定要把人做“活”<br>2024年07月 作者:金石明 来源:金石洞明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前进者<br><br> 现在编辑部老是说不知道做什么选题,我请编辑部把每月的江西上榜的“中国好人”的材料找来,既然能当选“中国好人”的人物必有“特别”之处,请记者去做做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要求:不拔高,不贴标签,不设主题。<br>  记者采访就是去了解人,了解真实的人。他的事迹可以当切入点,因为是好人,要想办法真正直击到他们内心深处的“善”,从“人”看“善”,从“善”看“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真实的人。<br>  要让所有的人看看善良的本性给世界带来的美好,让不爱做好事的人觉得自己也该做点好事,让老是想干坏事的人羞愧难当。这是做这类题材传播可能带来的社会效果。<br>  我的同事被我的“奇谈怪论”逗笑了。<br>  记者采写人物其实是不太好做的,往往被固定的思维控制,一做好人就觉得这一定是完美的人,一写坏蛋,就是千夫所指,完全忽略人的复杂性。<br>  人物本身只有自然呈现,才是真人,既不是神,也不是鬼。那样才可信。<br>  在人物报道中,尤其是电视人物报道中,装得“好”与“不好”都令人生厌。既然能上好人榜,你却采回一个寡淡无味的人,好人的人性美好没能用故事体现,没能捕捉到人物言行的细节流露出的内心世界,说明你的人物做得失败。<br>  这个人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千万不能只用文字,用解说就把他推到了可以贴到墙上,让人“景仰”的高度。要把一个人“说”成一个“神”其实是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而真要展现一个有血有肉,七情六欲的好人就没那么容易了。<br>  用真好人把坏人比下去,直至坏人越来越少,或谁都不想当坏人。那媒体就做着功德无量的事情。<br>  做人物报道,《都市现场》有个专栏,叫“好山好水好人”,但真正做出的好的人物报道实在不多,关键在人物的故事,人物的细节不能让人“共鸣”、“共情”,没法产生所谓的“情绪价值”,所以,其传播力有限。<br>  所以,记者要去深入挖掘故事,在采访中直击人物的内心,抓到人物言行的不容易被人注意的细节,才可能呈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最怕的就是拍了几个画面,问了几句话语,收了点材料,草草收场。这样的人物一定是“平面”的人物,丢在人群里,没有区别。<br>  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外国媒体代表团观看当时我们做的著名画家的人物专题,问了一个问题:这个人死了吗?回答是:没有。对方很奇怪地问:那为什么不让他说话?<br>  所以,做人物一定要把人做“活”。<br> 写人物通讯,抓住这几点<br><br>人物通讯是对新闻人物的事迹、性格、精神面貌加以描述与评价的新闻体裁,是通讯写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熟练地加以掌握。<br>  从优秀的人物通讯中可以看到,只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便可以确保我们的报道能够生动真实地呈现被采访者的形象和故事。<br>  第一要点:到现场采访<br>  现在网络发达了,通过网络视频或电话也能进行人物专访,但不宜过多提倡。除特殊情况外,记者应当坚持到现场采访,与新闻人物近距离交流,这是写好人物通讯的必要步骤。现场采访会让我们更具有切实感和感性的描述。同时,当采访者跟我们共处的时间越长,我们对他们的故事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br>  著名记者彭子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只身探访被网禁的“七君子”之一史良,并写下《“堂姐”史良会见记》,昭示“七君子”被捕真相。在1945年8月,毛泽东扺达重庆那一天,彭子冈用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的事实,完成了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人物写作,写出了《毛泽东先生到重庆》这一名篇,轰动了大后方。有人评价说,这篇通讯是“作者把眼睛当成摄像机,用笔形象还原了经典历史场景,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br>  同样,著名记者魏巍、穆青坚持到现场采访,才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名篇。<br>  第二要点:设好问题<br>  采访前,记者需要事先准备问题,从而才能更好地引出被采访者的故事。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让被采访者讲述他们难忘的故事,而不是仅仅回答我们已经想好的问题。如果我们的问题能让被采访者更加自然、深入地讲述他们的故事,我们的报道就会更加真实和生动。<br>  设计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是读者不知道的和所关心的。著名记者斯诺当年赴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前,就设计了几十个问题。他在《西行漫记》中有两段文字这样写道:<br>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同其他地方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有哪些地方相象,哪些地方不同?旅游者问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是不是喝汤的时候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是不是在皮包里夹带土制炸弹。<br>  共产党怎样穿衣?怎样吃饭?怎样娱乐?怎样恋爱?怎样工作?他们的婚姻是怎样的?他们的妇女真的象国民党宣传所说的那样是被“共妻”的吗?<br>  带着一系列“感到兴趣而未获解答的问题”,斯诺走上了赴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之路。<br>  第三要点:多写新的情况<br>  人物通讯的目的之一就是让读者了解新的情况。因此,在写作过程中,记者需要多写一些新的情况,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被采访者的故事。背景材料可以用,是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这个人物。但是,也不能用得太多,以避免喧宾夺主,冲淡了新闻性。同时,在报道中进行访谈时,记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为故事进行注脚和升华。<br>  例如,人民日报记者在采访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时,就从当晚看北京人艺话剧说起,进而谈到诗歌、戏曲、中外文化交流,写出了《外交部长的戏剧情结》这篇人物通讯。<br>  又如,人民日报记者在采访著名漫画家方成时,也是多写近期的事:去医院治牙偶遇、赠记者刚出的新书、近来日常起居规律等。文中再穿插以往成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br>  第四要点:注意细节<br>  我们在阅读优秀人物通讯时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文中都安排有细节。细节让故事更有可读性,更有深度。在进行采访、拍照、录音等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细节,并对细节进行简洁、准确的描述。我们可以写述被采访者的穿着和发型、周围环境的气氛,并描述被采访者的语调、感觉和表情。<br>  在《毛泽东先生到重庆》一文中,彭子冈写下了毛泽东刚下飞机时的细节:<br>  “很感谢”,他几乎是用陕北口音说这三个字,当记者与他握手时,他仍在重复这三个字,他的手指被香烟烧得焦黄。当他大踏步走下扶梯的时候,我看到他的鞋底还是新的。无疑这是他的新装。<br>  这些细节的描写,使人物真实而可敬可亲,读起来很有意境。<br>  第五要点:写得可信可亲<br>  在写作过程中,记者需要确保人物通讯让读者产生真实感,能够相信我们的报道。因此,在报道中,我们需要尽量减少未经证实的传闻和内容,而是根据被采访者的话语和事实进行清晰、准确、真实地描述。<br>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对采访者的关注,让读者觉得我们描绘的人物是值得信任、可亲近的。任意拔高是人物通讯写作之大忌,假大空的语言是写作失败的重要原因。<br>  小结:<br>  好的人物通讯需要到现场采访、设好问题、多写新的情况、注意细节并写得可信可亲。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物报道才能更加真实、生动,引起读者的关注并产生共鸣。 人物报道,不是越长越好!<br>2024年05月 作者: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br><br> 提起人物报道,第一印象就是“大稿”“特稿”,几千字起步的那种。<br>  然而,在新京报首席编辑胡杰看来,人物报道不在于文章长短,关键在于采访对象的内在性格、外在特点要跃然纸上,一定要把人物做透,做到淋漓尽致,同时要有真实感、画面感,让读者有兴趣看下去,这些才是人物报道采写的难点。<br>  精炼:删繁就简见真功<br>  好的文章,要懂得做减法。<br>  一名成熟的记者,在写人物稿之前,手中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和资料。比如要写2000字的稿件,至少要准备出三倍的素材,就是6000字的东西,然后再从里面选例子、选故事。<br>  采访到的很多内容、素材有时可能是同质的,同样的例子,选一两个就好,列举太多,反而使文章变得累赘冗长。<br>  比如我写牛玉儒的人物报道时,给自己定下了目标:要尽可能地采访一切与牛玉儒有关的人和事,争取采访到每一个当事人。<br>  在11天里,我采访了牛玉儒的生前好友、同事、下属、家人、秘书、司机,呼市、包头和通辽的普通群众,还包括曾与牛玉儒因为拆迁问题有过误会的村民、就医医院的医护人员……<br>  整个过程,采访的有名有姓的人士就达近百人,采访笔记用完了两个采访本。在最终完成的作品中使用的每一个素材、每一个细节,都是搜集到的第一手材料。<br>  但因为报道的篇幅有限,许多素材最后都没能用到文章中,可这些素材为我提供了充足取舍的空间,从而在后面的写作中游刃有余。<br>  细节:除了细节还是细节<br>  普利策奖得主德宁。L.布朗的经验是:“我经常喜欢以人物细节开头,以某种紧张拉开报道的序幕……我一直以来关注的就是如何吸引读者,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将他们带入报道。”<br>  场景细节、人物细节都是人物稿件比较吸引人的写法,不管是开头还是主体部分,都是细节取胜。<br>  好的细节是流动的、有生命力的、过目不忘的,它决定了文章的引力、推动力。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都隐藏在选择的细节中。<br>  细节最重要的来源在于两个,除了提问的技巧,主要靠记者对采访对象和现场的观察。<br>  例如《张扣扣被判死刑:父子和两个破碎的家》这篇报道,新京报记者采访张扣扣的父亲时,通过拉家常打开话题,问了一句你穿得少冷不冷?张父说不冷,里面穿着毛衣,记者看了一眼,毛衣已经破烂不堪,是他的妻子20多年前给他织就的。就是这个细节,和这张照片,成为所有同题报道中的独家亮点。<br>  人物报道的结尾<br>  我喜欢用人物或者事件细节来结尾,在稿件呈现中,有两种效果:一是戛然而止,二是意味深长。<br>  戛然而止的,如《63岁的女高校长和“大山里女孩”们的高考季》一文的结尾:<br>  课间操结束后,女孩们齐声朗诵了一首诗,是张桂梅最喜欢的《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br>  余韵绵绵、意味深长,如下面稿子的结尾:<br>  302房的大门上,还贴着一副手写的对联,上联是“长空盈瑞气”,“瑞气”两个字被封门的胶带遮去大半。下联已经斑驳模糊,没有人再关注这五个字到底是什么。<br>  它本来是,“大地遍春光”。<br>  --《隔着一扇门对峙的491天》<br>  最后总结几句我写作人物稿件的心得:<br>  人物写作,最见功力的是白描。在人物写作里,白描其实是场景的呈现能力,是最见功力,也是最难的地方。看到什么写什么,然后再修改完善,个人更倾向于真实呈现,文字朴素,干净、简练,不卖弄,不华丽,反倒更能打动人心。<br>  尽可能展示人们的动作,展示并讲述。文本多用简单句、短句,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用具体细节取代形容词。不要说这头大象是庞然大物,而要说它重多少吨,身高多少。<br>  平实客观,不要出现主观色彩的词汇,像“竟”“惊”“居然”等,我们追求的是客观平实内敛的语言风格,简单纯粹,不渲染,不夸张,不做作。<br>  将专业术语翻译成读者能理解的通俗语言,去掉所有套话和虚词。<br>  一篇文章至少写三稿,采访时就要开始构思,而不是提笔时候再想。<br>  不要怕冒险,尝试新风格。不愿意冒险的记者其实要冒最大的风险,那就是平庸。<br>  总之,要写好人物报道,没有什么捷径,就是多写、多练、多感觉。 如何修改一篇人物通讯(附原稿和思路)<br>2024年07月 作者: 来源:NEWS全媒体采访与写作 责任编辑:前进者<br><br>原稿<br>  李清泉:“赣州模式”的主导者<br>  ——记局劳动模范、中建五局江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赣州片区营销负责人李清泉<br>  “赣州模式”美名传,营销先锋李清泉!<br>  他是五局在江西区域的营销先锋,成功打造了“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小股权带动大合同”的“赣州模式”,主导拿下了中建系统第一个经营性停车场项目、中建系统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五局体量最大的特色小镇项目,合同额超百亿,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一年一步新跨越。<br>  “搞营销,要有家国情怀”<br>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没道理不把家乡建设好,不为老乡们谋福祉,搞市场也要有家国情怀”,李清泉说到。<br>  2013年12月,在西安工作了10年的李清泉毅然回到了江西,加入了中建五局江西分公司,一直在赣州从事营销工作。<br>  彼时的中建五局江西分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转型发展考验:营销任务严重不足,且在手任务不足,全年合同额不到10个亿,特别是赣州区域自2009年承接滨江、爱丁堡项目后,由于多方面原因退出了赣州市场。<br>  面对严峻的形势,初来分公司的李清泉深知身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全力改善分公司的经营状况。<br>  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感,李清泉充分调动市场资源,紧抓重点项目,亲力亲为,2015至2019年,五局在江西赣州区域中标合同额分别为 1.23亿元、2.22亿、45.4亿、31.9亿、10.8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br>  特别是2017年,赣州区域中标了中建系统第一个经营性停车场项目——赣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PPP项目、五局最大的特色小镇项目——赣州南康家居小镇PPP项目等,连创中建集团和局“首个”、“最大” 接单佳绩,助力了分公司昂首跨入百亿江西序列;2018年,承接了中建系统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2019年主导承接了赣州南康医养结合项目一二期项目、赣南大道西延项目等,助力分公司首次获评局明星区域分公司,用优异的成绩给分公司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其个人也获评了局“优秀营销经理”“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br>  走出“投资依赖”的舒适区<br>  “如果还是靠以前的营销模式,那我们会重走老路,五局在赣州的话语权将岌岌可危”。<br>  2018年以来,面对PPP业务全面收紧、金融监管从严以及央企降杠杆的严峻形势,这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br>  李清泉带领团队研究政策导向,迅速转变以往仅靠投资拉动规模的发展方式,走出“投资依赖”的舒适区,积极寻求投资转型。<br>  2018年,李清泉在与赣发投进行深层次对接,了解到赣发投有从财务投资向实业投资进行角色转变的诉求、想做强做大企业资产的诉求。<br>  这是我们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良机,必须得抓住。李清泉上报公司寻求支持,积极联动股份公司、局投资部、投资公司、地产公司,结合蓉江新区、经开区亟需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诉求,为其设计由赣发投作为社会资本方、五局作为施工方,联合共同投资、共同分享施工利润的小资金撬动大项目的商业模式。<br>  “赣州模式”得到了业主方的高度认可。仅2018年下半年,由赣发投牵头先后中标了赣州蓉江新区项目、赣州G105项目,实现中标合同额约36亿元,五局仅投入资本金0.68亿元,实现“小资金撬动大项目”杠杆比1:38。<br>  “赣州模式”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并积极在土木公司其他区域进行推广,借鉴“赣州模式”的成功实施,2018年,土木公司在广西、江苏等区域新中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4个,合同额约75亿元,实现“小资金撬动大项目”杠杆比1:69,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长期动能。<br>  潜移默化感染着团队的每一个人<br>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管前一天晚上接待到多晚,李总第二天总能早早来到办公室”,赣州营销部高级经理毛松海说到。<br>  无论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学习中,李清泉都能以身作则,为同事作出了表率。对李清泉来说,时间仿佛永远不够用,他只恨不能把时间给掰开,把一小时当两小时用。<br>  赣州蓉江新区项目是中建系统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在决定投标之处,在面对新领域一片空白的时候,从何处着手,让大家犯了难。<br>  “我已经55岁了,但在退休前的5年,仍抱有严重的危机感,追求更优秀的成绩才能心安理得的坐在这里,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们才不会被淘汰,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做到”。李清泉重视对同事们说到。<br>  面对难题,李清泉身先士卒,主动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去相关单位考察,吸取经验,更加细致地做好营销和投标工作,更加深入地做好业主工作,以出色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业主的信任,最终保证了项目顺利落地。<br>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br>  在面对营销新手,李清泉做到手把手带徒教学,主动谈心,疏导他们走出迷茫,融入市场部的集体。<br>  李清泉说:“我不能容忍自己的团队有人一直的迷茫下去。”他以个人亲身经历给大家上课,言传身教。<br>  搞市场,首先要自信,其次要善于交流。在每次接待上,李清泉将商业交际礼仪运用到了实际的人际交往中,怎么敬酒才能说服对方,怎么表达才能说到别人心坎里……<br>  如此潜移默化感染着每一个人,大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提醒着进步。<br>  困难面前,他勇于担当;激流险滩面前,他身先士卒。作为营销负责人,李清泉不仅为公司深耕了市场,还将一如既往在营销战线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实现“百亿江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br>  改稿<br>  “赣州模式”的创造者<br>  ——记中建五局劳动模范李清泉<br>  他成功打造了“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小股权带动大合同”的“赣州模式”,主导拿下了中建系统第一个经营性停车场项目、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五局体量最大特色小镇项目,合同额超百亿元,引领土木江西分公司一年一步新跨越,也为中建五局闯出了一条新路子。<br>  他就是中建五局劳动模范,江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赣州片区营销负责人李清泉。<br>  另辟蹊径,走出“投资依赖”的舒适区<br>  “如果还是靠以前投资拉动的营销模式,那我们会重走老路,五局在赣州市场的话语权将岌岌可危。”这是李清泉在经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br>  2018年以来,面对PPP业务全面收紧、金融监管从严以及央企降杠杆的严峻形势,李清泉意识到营销工作必须另辟蹊径。也就在这时,五局提出了“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小股权带动大合同”的经营新思路。<br>  直白说,就是用小钱拿大项目,思路很好,执行不易。你出小钱,大钱谁出?即使有人出大钱,凭什么把大项目给你?但李清泉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走出“投资依赖”的舒适区,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br>  李清泉和团队深入研究政策,又和地方政府、大投资商进行对接,寻找合作可能性。找政府是为了项目,找投资商是为了钱。一开始多次碰壁。直到遇见赣发投,赣发投透露了从财务投资转向实业投资、做大企业资产转型的愿望。<br>  一场大戏,在李清泉穿针引线下上演。他联动的单位和部门有中建股份,五局投资部、投资公司、信和地产公司,蓉江新区、经开区等,设计了赣发投为社会资本方、五局为施工方,共同投资、分享施工利润的商业模式。多方达成共识。<br>  “赣州模式”得到业主方高度认可。五局发挥综合投资运营优势,赣发投发挥资本优势,优势互补,所向披靡。仅2018年下半年,先后中标赣州蓉江新区项目、赣州G105项目,合同额36亿元,五局仅投入资本金0.68亿元,杠杆比为1:38。<br>  “赣州模式”受到土木公司和五局高度重视,借鉴“赣州模式”,2018年土木公司在广西、江苏等区域新中标“小资金撬动大项目”4个,合同额约75亿元,杠杆比为1:69。<br>  “赣州模式”为企业降杠杆趟出了一条新路。李清泉也因此被评为中建五局2019年度劳动模范。<br>  “追求更优秀的成绩才能心安理得”<br>  李清泉是江西人,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江西人,没道理不把家乡建设好,不为老乡们谋福祉,搞市场也要有家国情怀”。<br>  2013年12月,在西安工作了10年的李清泉加入中建五局土木公司江西分公司,一直负责市场营销工作。<br>  彼时,江西分公司面临着严峻考验:任务严重不足,全年在手任务不到10亿元。受命于危难之际,初到分公司的李清泉深知身上担子之重、责任之大,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期望,全力改善分公司的经营状况。<br>  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感,李清泉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从一亿多元起步,逐步打开局面,创造了百亿江西的奇迹。尤其自2017开始渐入佳境:<br>  2017年中标中建系统第一个经营性停车场项目的赣州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PPP项目,中标中建五局最大特色小镇项目的赣州南康家居小镇PPP项目。<br>  2018年承接中建系统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br>  2019年主导承接赣州南康医养结合项目一二期项目、赣南大道西延项目,分公司首次获评局明星区域分公司。李清泉被评为中建五局“优秀营销经理”和“优秀共产党员”。<br>  2018年承接的赣州蓉江新区项目是中建第一个过江隧道项目,在决定投标时,他们面对的是一片新领域,不知从何处着手。<br>  面对难题,李清泉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去外考察,学习别人的经验,回来后细致做好营销和投标工作,终于以出色的专业水平和足够的诚意打动了业主,赢得了项目。<br>  李清泉重视团队建设,平时手把手带徒教学,更主动找他们谈心,疏导他们走出迷茫,融入集体。他常对年轻人说:“我已经55岁了,仍抱有严重的危机感,追求更优秀的成绩才能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要有不怕困难的精神,我们才不会被淘汰,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做到”。<br>  李清泉说:只有在市场上领先对手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他一直在努力。<br>  改稿思路<br>  一、提供知识,聚焦特点:“赣州模式”。把原稿中的第二部分提到第一部分。<br>  二、彰显精神:“追求更优秀的成绩”。从原稿中提炼出企业需要弘扬的精神。<br>  三、突出导向:“小资金撬动大项目、小股权带动大合同”。投资业务发展的方向。<br>  四、尽量精炼:删掉价值不大、内容空洞部分。减少410字。 <br>情到深处方感人<br>——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情切切,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br><br>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人物通讯《情切切,意绵绵——亲人眼中的郑培民》一稿,被评为通讯二等奖。这篇通讯的成功,从写作上来说,有如下几点特色值得学习和借鉴。<br> 一是人物语言富有特色。近几年来,新闻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有所改进,但仍有众口一腔之感。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要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就要在人物语言的个性上下功夫。即选用人物语言中的“异形件”,而不是“通用件”。这篇人物通讯在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好的,文中使用的独白、对话和旁白,都比较有个性,符合人物的文化程度、身份、地位和性格。如文中写的:“在我的家里,有一样东西最没有,那就是钱;而有一样东西却是最多的,那就是爱”;“你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你看,你的照片跟随着我不是已经漂洋过海了吗”,等等,都比较贴近人物的个性特征。<br> 二是细微之处见精神。细节是人物通讯的血肉。要选取有特点的细节,写出有别于其他人的“这一个”。有特点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人物通讯中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份。这篇人物通讯,选用最能反映富有人情味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高尚情操。如文中郑培民同夫人手挽手漫步并赋诗一首的情景、郑培民出差前后摆放与夫人结婚照的动作、在路边寻一小店吃饭、靠服硝酸甘油坚持工作等,读来平易亲切、真实可信,一位良师、知音、楷模的形象,便矗立在读者面前。<br> 三是情到深处方感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欣赏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时,往往会感到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冲击着你的心扉。这种力量就是作品的内在魅力,而以情感人就是这种魅力的具体表现。我们知道,新闻打动人心的基础是真实而具体的事实。然而,记者那些准确表达事实而又富有情感的语言,那些依据事实而发的带有情感的谈吐,都会与读者的心灵发生情感的碰撞。<br> “作者不动情,读者何以动情”。看看著名记者穆青成功的经验:他在谈到采访焦裕禄的感受时边哭边说,会场上也一片抽泣声。他说,记者的感情是始终溢于胸中,时时流露笔端的。正因为他与主人翁架起了深知深解的桥梁,才使读者交织在感情的漩涡之中,深受感动和教育。由此可见,记者的感情、笑声、哭声,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只有把人物的事迹融进记者的血液,从记者的血管里流出来,才算得上记者的作品。<br> 这篇人物通讯的成功,就在于作者从郑培民同志亲人的角度切入,大胆舍弃与主题无关的素材,叙述集中,避免了一般通讯大而全的弊病。在作品中,记者精心选择了“吟诗”、“写信”、“退钱”等几个生活气息浓郁的情节,大量使用短句,用简洁的笔墨和浓烈的情感塑造了一个关爱家人、勤政廉洁的高级干部形象。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少读者通过打电话或其他渠道对报社和作者说,“看到了一个感情丰富、血肉饱满的朋友郑培民”,而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领导郑培民”。情到深处方感人。这正是这篇通讯的成功经验。<br><br>  附原文<br>情切切 意绵绵<br>——亲人眼中的郑培民<br>本报记者 蒙志军<br> 月光如水,花影摇曳。<br> 今年1月的一个深夜,郑培民同志的夫人杨力求挽着培民的手,幸福地漫步在花间小径。刚刚处理完手头一大堆事情的郑培民一身轻松。兴之所致,他赋诗一首:“手拉手,户外走;说说话,散散心;情切切,意绵绵;身体好,永相伴。”<br> 杨力求在心中默默地念着,甜蜜的感觉弥漫了她的全身。<br> 过了一会,郑培民不经意地问道:“力求,刚才我的那首诗,你还记得吗?”<br> 杨力求不假思索地背诵了出来,一字不差。<br> “那你能不能和一首呢?”依旧是不经意的样子。<br> 这下可难倒了杨力求,文化程度不高的她脸一下子红了。她在心中发誓,不管有多难,不久一定和出来。<br> 然而,世事难料。转眼间,幸福的一对阴阳两隔。那个美丽的夜晚,却成了杨力求心中永远的痛。<br> 在杨力求的记忆中,他们这个温馨美满的家,是郑培民最引以为自豪的。她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说:“在我的家里,有一样东西最没有,那就是钱;而有一样东西却是最多的,那就是爱。”一张和杨力求1973年3月拍的结婚照,已经伴随郑培民走过了千山万水。每次出差前,他都会用一个手掌大小的镜框将照片细心地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行李箱中。回来后,又取出照片,端端正正地摆在书柜里。他曾开玩笑地对杨力求说:“你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你看,你的照片跟着我不是已经漂洋过海了吗?”<br> 在杨力求的心目中,郑培民是个坚强的人。每次下农村,他不愿意到高级宾馆、酒店吃饭,而是经常到路边寻一小店,几碟小菜也吃得很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郑书记把这当作了既了解民情、又不惊扰当地政府的两得之举。那还是郑培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在路边店吃饭,由于饭煮得太硬,司机、秘书都不愿吃,郑培民却不嫌弃,吃了好几碗。当晚,郑培民觉得身体不舒服,一个通晚都没睡好觉。他以为感冒了,第二天一早找了几粒感冒药吃了。然而没想到,服了一个星期的药,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秘书提醒他:很可能是那天在路边店吃了太硬的东西导致胃痛了吧。于是又连续吃了两天胃药,病情这才好转。那晚,郑培民在电话中的一句“我好想家”,让电话那端的杨力求哭成了一个泪人儿。杨力求知道,丈夫绝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体而影响工作,只在实在顶不住的时候,才会对最亲密的妻子表露压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思想啊!<br> 妻子眼中的郑培民,是个好丈夫,在儿子的眼中,郑培民则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他人生成长的道路。如今已是博士学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郑海龙说:“我有一个好父亲,他总是在我彷徨的时候给我引导,在我动摇的时候给我信念,在我骄傲的时候给我鞭策,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鼓励。”在海龙的心中,父亲没有亲眼看到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br> 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郑海龙有过厌倦与退缩,是父亲的一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与其留给你财富,不如留给你创造财富的能力。读书,就是在积累创造财富的能力,你一定要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奋力进取。”今年元旦,在海外作短期学习的海龙收到父亲的一封信,信上说:“海龙,看了妈妈给你的信,我有三点感慨:一、儿行千里母担忧;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立功、立德、立言,抓紧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没想到,这竟成了一位父亲给独生子最后的谆谆教诲。<br> “父亲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几年前一个暑假,海龙一个人在家。郑培民一位老同学前来拜访,见人不在,撂下一个信封就走。海龙掂了掂信封,沉甸甸的,估计有几千元钱。郑培民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拿起电话筒,约老同学到家里来吃饭。饭后,郑培民从屋里提了一对酒,送给老同学。临到同学的车即将开动时,郑培民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了4个字:“钱在酒中。”<br> 当时的场景,海龙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父亲就是这样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怎样的。”<br> 1990年5月,郑培民从湘潭市调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走前,他将自己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撰写理论文章所得的1700元稿费,全部上交组织,儿子央求他:“爸爸把钱留下,给家里买个冰箱吧!”向来温和的郑培民斥责道:“这些都是大家劳动的成果,怎么能归我一个人呢?”两年后,郑海龙才等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冰箱。搬冰箱的工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你们家第几台冰箱啦?”当郑海龙告诉他这还是第一台时,那位工人愣了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br> 郑培民有个散步的习惯,儿子当然也成了陪伴他散步的最好的伙伴。郑海龙还清晰地记得,患有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的父亲,在散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心绞痛而停下来服用两粒硝酸甘油。就是靠着这种小药丸,父亲坚持了近10年。海龙惊诧父亲超出常人的承受能力,每次从学校回到家,他总能看到父亲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闭目养神。他知道,这时的父亲正在与病痛进行着顽强的斗争。第二天,父亲又精神百倍地出现在众人面前。父亲曾经说过:“作为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工作起来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他甚至在日记中写下了“小车不倒只管推”的铮铮誓言。<br> 良师,知音,楷模;情切切,意绵绵。这就是一个妻子眼中的丈夫,一个孩子眼中的父亲。<br> (原载《湖南日报》200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