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窟寺,位于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坐落在黄河南岸伊洛河北岸、邙岭之下的大力山。石窟寺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一说景明年间(500~503)原名希玄寺,清代改名石窟寺,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佛教石窟。唐玄奘出家之地。唐太宗李世民等不少皇帝在此礼佛的圣地。寺后有120米长的石窟群落,有上万尊佛龛佛像,而第一窟中的(帝后礼佛图)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孤品,堪称无价之宝。</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背山面水,环境幽雅,风光秀丽,被称为“溪雾岩云”的圣地“石窟晚钟”为巩县八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的第一石窟洞,也称为帝后礼佛图窟,是巩义石窟寺中最为著名的一个石窟。该石窟洞以其精美的雕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北魏时期佛教艺术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第一石窟洞是巩义石窟寺中规模最大的一个,窟室平面为方形,高6米,阔6米。</p> <p class="ql-block">帝后礼佛图。窟内的主要雕像是一幅完整的帝后礼佛图,分为三层六组,每层由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帝后、侍从紧随其后,反映了皇室的宗教信仰和仪式。</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的雕凿刀法洗炼,形象造型的艺术概括性很高,如主佛头像,眉棱骨至鼻两侧的轮廓线条明确干练,双目不作细部加工,只雕出圆形弧球状,再加浅线刻出上下眼睑,唇部两角微上翘,均有含蓄生动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第一石窟洞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北魏时期政治、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窗口。它见证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兴建历史。据唐龙朔二年(662)《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在此创建伽蓝。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载:“自后魏宣武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嗣后东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相继于此造窟凿像。现存石窟前的木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修。</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总计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186则。造像题记包括北魏3则、东西魏10则、北齐29则、北周2则、唐代85则、宋代2则、时代不详的30则。</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石窟寺各窟被盗严重。第 3、4、5窟及千佛龛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内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护房。1973年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石窟寺进行了全面化学合剂技术粘接、勾缝、修补。另外还修建了大型排水沟,扩建围墙和其他建筑。1954年起由石窟寺小学负责保护。</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它把佛教艺术的外来影响同中原汉族艺术相结合,摆脱了北魏早期深目高鼻,秀骨清瘦的特点,代之以面貌方圆,神态安详,多呈静态造像风格。因此,这里的雕刻既保留着北魏浓重的艺术特点,又孕育着北齐、隋代的雕刻艺术萌芽,形成由北朝向唐朝过渡的一种艺术风格,在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在总体设计上突出的是利用窟内外壁面上端宽大的二方连续形式的边饰,造成整体格局上的完整和宏丽基调。窟内雕像位置的安排则以观者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坐佛二立佛为主,加上两壁整齐划一的小千佛,给人以一种繁盛崇高的审美感受。当观者返身离开石窟面对大门内侧又是场面肃穆的大幅礼佛图,尤能加深观者虔敬的宗教印象。</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的十五幅《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养情形,构图严谨,技法娴熟,人物性格鲜明,可谓佛教艺苑中的珍品,又因另一处位于洛阳龙门石窟的《帝后礼佛图》被盗往国外,石窟寺的《帝后礼佛图》就成为国内孤品,更显其珍贵。在题材方面,巩县石窟寺对“维摩变”的处理是很突出的。</p> <p class="ql-block">“维摩变”属“经变”系列,维摩诘作为在家修行的居士,对佛义理的深刻研究使佛祖也有所敬服。居士的形象对汉族士人有很大的吸引力,佛教在逐渐为汉族接受的同时,维摩居士在佛教艺术中的表现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在形象塑造上,也越来越显得生动而富于内在力量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河洛神迹)。石窟寺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体现,也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以其兼容并蓄的特征和深远的影响力而著称。石窟寺的建设和存在,不仅反映了佛教的传播和发展,也体现了河洛地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第二石窟洞开凿于北魏时期,具体时间大约在北魏孝文帝时期。它是巩义石窟寺中规模较大的一个石窟,与龙门石窟的开凿时间相近,因此被称为河南第二石窟。</p> <p class="ql-block">第二石窟洞内的雕刻艺术风格多样,融合了北魏和唐代的艺术元素。窟内的佛像和菩萨像雕刻精细,形态各异,展现出了极高的雕刻技艺。特别是中心方柱上的雕刻,内容丰富,包括佛像、弟子、菩萨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第二石窟洞的东壁有三个佛龛,是北魏初期的作品。中心方柱南面从上到下开凿三个佛龛,最下面的一个较大的为唐代龙朔三年(公元663年)所造。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分立于莲花或莲蓬之上。龙楣刻有七个佛像像,其两侧刻有飞天。龛外两侧刻雕有比龛门还高的两个菩萨。</p> <p class="ql-block">第二石窟洞在历史上曾遭受过破坏,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前,有不法分子勾结外贼盗取石窟内的雕像运往国外,导致寺庙损失惨重。现存的石窟洞和佛像虽然已经修复,但仍需进一步的保护和研究。</p> <p class="ql-block">石窟寺不仅是河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佛教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第二石窟洞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反映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技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第四石窟位于第三石窟的东面,与第三石窟形制和布局基本相同。窟外两侧略损,已用砖修补。东侧残存高3米力士像一尊。窟门为拱形,门楣刻卷草花纹,楣角刻龙头,门道两侧有唐代以后小佛龛。窟内平面为方形,窟顶平棋保存完好。在靠中心柱周围的方格内,刻有各种姿态的飞天和莲花化生,其他部位刻莲花。中心柱四面各刻两层佛龛,中心柱顶端与平棋相接处刻莲花一层,其下为垂幔。上龛内刻一佛二菩萨和二弟子,下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楣为五边形拱,拱上刻莲花、莲蓬,龛楣下刻帷幔,两上角刻小坐佛。柱基座上雕有力士、神王像。柱东面上、下层龛内皆刻一佛二菩萨,其中南侧菩萨保存较好。柱基座下刻四神王像。柱北面佛龛与西面基本相同,唯残损较甚。窟内四壁顶端刻有垂幔一周,垂幔下除南壁门两侧上部刻四层千佛龛外,其他三壁上下各刻千佛龛16层,多残损。东、西、北三面千佛龛中部各刻大佛龛1个,龛内刻一佛二菩萨和二弟子。南壁,门上方和平棋相接处凿一龛,内刻一佛二菩萨。龛楣为五边形拱,龛两侧又各刻坐佛小龛1个。门东侧千佛龛下刻礼佛图,手和脸都处理得很完美,尤以右侧女供养第二层的一组,共雕有二十五人的行列,除其中两人身躯高大,应为女主人以外,其他全为执司侍从仪仗,有牵衣带者,有举伞盖者,有捧奁盒者,或俯或仰,或正或背,姿态表情也各不同。所有这些人物的脸和手,都表现得特别生动。由于这群人物,都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偶像幻想中的神,因此特别能给观众以深刻的感染力,使人感到美好而亲切。</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形象所蕴含的精神正反映了汉族士人审美意向对北魏石窟造像的潜在影响。石窟寺内壁下端的壁脚雕刻的伎乐天、神王和力士也都富于表现力。第三窟东壁壁脚和第四窟西南隅壁脚均有伎乐天雕刻,也都是世俗乐队演出时的写照,筚箴、琵琶、竹笛、双面鼓无一不是现实乐器的再现;伎乐天头作双髻,内着圆领衫,外披短袖对襟袍,神态专一,气氛悠然,给人以亲切的生活感受。</p> <p class="ql-block">千佛龛位于巩义石窟寺的最东边,是唐乾年间(公元666-668年)所凿,历经称千佛洞,实为一个大龛,中间刻一较大的坐佛和题记,后壁和两侧壁皆刻满了排列整齐的小佛龛,共记999尊,加上中间座佛为千尊。</p> <p class="ql-block">龛内造像雕刻细腻,内容丰富,体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水平。龛内的佛像和菩萨像造型生动,衣纹流畅,面部表情宁静,体现了佛教造像的慈悲和庄严。</p> <p class="ql-block">千佛龛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雕刻技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