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周末思考一:是与非的问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齐物论》有这样一句话,非常精彩,里边的思想也给我们极大的启发。庄子说,是非不两端。是与非不是对立的两端,它们是相依相因,是循环的一个圈。比如:计划经济时代,个体经商叫投机倒把,非也;改革开放时代,个体经商叫搞活经济,是也。昨日之非变成今日之是,所以,人不可执着,弄不好那一天搞活经济又成非了。</p><p class="ql-block">庄子说是非不两端,是把是和非放在圆上转的,如果把是和非放在一条直线上,那叫对立,是成偶,就错了。所以,人看是非首先要站在天均的中心,看是非不停地转。庄子的思想境界就是这么潇洒。</p><p class="ql-block">在这一点上,儒家和道家的观点是一致的,都没有把是非对立起来,而是追求一个恰当。所以孔子说"过犹不及",过分了和没达到都不行,这叫非,但这个非不是正确的对立面,而是指过了或者说没到。这一点,道家与儒家的观点是一致的。但它们还是有所区别的,它们侧重不同,儒家重点在人,目标是天下关怀;道家重点在天,目标是全生避害,这才是儒道之分。</p><p class="ql-block">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全生避害不是消极,而是一种太高的境界。生在天地间,保持生命活下去,全生保身避害是每个人天然具备的,作为动物的本能,每个人都在全生保身避害,自然而然。只是道家把全生避害当作人生唯一的目标,儒家社会的有些人就一时想不明白了。细想一下,避害就是避人为的害,其实境界很高。</p><p class="ql-block">有人把儒家的目标视为他一生的目标,有人把道家的目标视为他后半生的追求,但是事实上这两种目标和追求是不能把它看作两端的,儒道释三教合流才是儒家的最高境界。</p><p class="ql-block">你说,是吗?</p> <p class="ql-block"><b>周末思考二:消极和积极,谁才是和谐稳定的因素?</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人们一谈起消极和积极的关系时,大多有一个误区,一说积极,就说这个是好的;一说消极,就说这个是不好的。</p><p class="ql-block">胡适先生在谈到消极和积极的辩证关系时是这样说的,人们在改造自然掘取社会财富的过程中是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的,而在社会稳定、自然和谐方面是需要较高层次的消极境界的。</p><p class="ql-block">我在上一篇《周末思考一:是与非的问题》一文中已经谈到了庄子的观点,即:人的私欲和全生保身避害是每个人的自然行为,也是一个动物的本能行为,好比有人在你眼前用手虚晃一下,你会本能的闭眼,以保身避害一样。</p><p class="ql-block">胡适先生说,积极,其优点是鼓励大家争先进夺业绩,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有限的资源面前,以授名奖利的手段方式鼓励大家积极上进,弄得人人争先恐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斗的结果是,自然资源大量枯竭浪费;人心相防,在名禄功利面前你争我夺,导致表面上一团和气,私底下矛盾丛生。</p><p class="ql-block">而消极则不同,它几乎没有缺点。这里说的消极是指人生态度的底线,即做人做事的底线。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消极地对待人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守住道德底线,守住法律底线,那么,这个社会就一定是有秩序的,是和谐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以,我认为,"三道"最终必归天道,这个天道,就是自然。</span></p> <p class="ql-block"><b>周末思考三:人生的意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的探索和成长,认识自己,才能明白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何方,不要害怕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那里藏着无尽的宝藏。不要让他人的态度和意见左右你的自我认知,只有你才知道自己真正的价值͏。</p><p class="ql-block">我喜欢那些没有穿衣服的文字,直白又干净,人也是如此。在经年岁月里,洁身自爱,独自行走在相亲的路上,滗尽千华,觅志为伴前行。</p> <p class="ql-block">备注: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