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芹菜塘位于老地房村西边的深谷中,与村子一山之隔,山峦环绕。</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一片沃土。山弯里冒出的清溪,把芹菜塘滋润成水田。在这里,不用化肥催促,稻谷都能疯长,让一村人收获秋天的喜悦。</p><p class="ql-block">芹菜塘虽然处在谷底,但四周生态好,谷中的拦洪沟和排灌渠连接着其边缘的三四个溶洞,就是在山洪肆虐的夏季也不用过多担心水患。</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因周边耕地扩展及公路改造提升,几次较大的山洪卷来大量泥沙,堵塞了溶洞,芹菜塘的容颜才逐渐改变,成为四季汪洋的沼泽地,土地无法耕种。人们在原来溶洞的位置掏了几次,希望顺畅排水,都以无望告终;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后,单家独户的力量,更是无力作为,一块良田就此荒芜。</p> <p class="ql-block">1993年春,带着人们的传说,我和县旅游局的李玉禄局长在县城附近寻找旅游景点,曾踏勘过芹菜塘边的野猫洞。据村里的老辈人说,野猫洞很深,并与学校后面的某一洞口相通;洞里很宽敞,有一条向东流淌的河流,一个望不到边的黑乎乎的大水塘。这个传说一直诱惑着我。为了证实传说是否属实,也为了能发现一个可供旅游的景点,我和李局长一头钻进了野猫洞。</p><p class="ql-block">洞里湿气很重。离洞口不远,野猫洞就倾斜向下,并传来潺潺水声。我俩一个打着手电筒,一个燃着胶鞋底,手脚并用,一点一点往下挪。洞越来越窄。大约下到50来米的地方,就踩到了水。一路并没什么起眼的景观。</p><p class="ql-block">踩到的水是一条小溪,顺着时宽时窄、忽高忽低的石缝,由西向东流淌。从流量来看,无疑是从芹菜塘落下来的长流水。我俩顺水摸索了一小段,实在无法前行,也无他路可走时,就转身返回地面。 </p><p class="ql-block">经过实地勘察,虽然野猫洞离传说相去甚远,既没什么大水塘,也没什么可供欣赏的景观,但洞里有溪流(不是河)、并自西向东流淌倒是真的,说明老辈人有人钻过此洞,只是夸大了所见所闻而已。</p><p class="ql-block">从溪流的位置来看,水平面已经低于芹菜塘,进水口一定在当年我父亲组织大家掏洞泄水的地方,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掏通而已。而今,城乡经济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期望有一天有人能实现父辈的心愿,从芹菜塘边缘掏通野猫洞,排干积水,恢复芹菜塘“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历史风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