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提及刘伯温,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或因民间传说,或由历史典故。特别是民间传说中,刘伯温能算会写能预言,尤如神人一般。刘伯温,即刘基,生于文成,这片土地以其谥号“文成”为县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文成以刘基为历史金名片,精心打造伯温故里,重修刘基庙与刘基故居,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瞻仰。</p> <p class="ql-block">刘基(1311—1375),字伯温,世称“刘诚意”“刘文成”。生于温州文成南田,自幼天资聪颖,酷爱读书,精通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是中国历史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预言家。他在辅助朱元璋统一华夏、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智囊作用,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伟人。</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亦称诚意伯庙,坐落于南田镇华盖山南麓。明天顺二年(1458)敕建,是一座七间回廊合院式木构建筑,依次为头门、仪门、正厅、追远祠四进。正厅采用穿斗式梁架结构,重檐歇山顶,高达十余米;中堂供奉刘基及其长子刘琏、次子刘璟的坐像。头门外设有“王佐”“帝师”双木牌坊,庙内悬挂着刘权之、章太炎、蔡元培、林森等历代名流的楹联匾额,环境清幽,规制恢宏,风格古朴,庄严肃穆。2001年,刘基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景区还包括郁离广场、刘基纪念馆、刘基像、碑林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郁离广场南入口处,矗立着一座古朴大方的牌坊,上悬“翊运元勋”匾额。该牌坊初建于明弘治年间,后遭损毁,在2005年得以重建。刘基于洪武三年被封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诚意伯,因此享有“翊运元勋”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内的刘基纪念馆,全面展示了刘基的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前的“王佐”“帝师”木牌坊,对称分布于头门外的东西两侧,是进入庙宇的主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前的头门,为三山式悬山顶木结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穿过头门后的刘基庙内场景。</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中仪门内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刘基庙内的古石碑。</p> <p class="ql-block">正厅内,刘基父子端坐于大堂之上,上方及两侧悬挂着各式牌匾。楹柱上挂有多幅历代名人撰写的对联,其中蔡元培先生的一联尤为著名:“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遗像千秋。”</p> <p class="ql-block">刘基故居位于南田武阳村,背靠五角山峰,面朝笔架山,正门朝向寿桃山。门前田垟中有七个山墩如七星北斗排列,故名“七星落垟”。村尾水口为金龟上山,左侧为弓箭山,右侧为宝剑山,构成了一幅“左弓右箭,七星落垟,金龟把水口”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刘伯温通晓经史,洞悉天文,精通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谋略家。他为朱元璋量身定制“时务十八策”,堪比“隆中对”。辅佐朱元璋灭友谅,取士诚,定中原,荡群雄,逐元廷,最终奠定了大明江山的基础。朱元璋多次称赞他是“吾之子房”。明朝廷评价他为“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刘基与姜尚、张良、诸葛亮并称中国“四大帝师”。</p> <p class="ql-block">在四十七岁至五十岁,刘基在故居中写下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这本书是在刘基经历元朝官场四起四落、郁郁不得志之后,弃官归隐家乡期间完成的。书中不仅集中反映了刘伯温治国安民的思想,还体现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堪称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p> <p class="ql-block">故居内遗留下的房屋建筑构件遗物。</p> <p class="ql-block">身着传统服饰的小孩远道而来参观故居,这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武阳村口的刘文成公故里亭。</p> <p class="ql-block">离开刘基庙和故居,来到文成县城,这里依山傍水,一条江水穿城而过。新区高楼林立,而老街则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貌,街道狭窄,仅容两辆车交汇而过,两旁楼房不高,多为二三层,保存了不少老民居和老建筑。尽管如此,这里商业氛围浓郁,道路两旁停满了电瓶车,许多老市民在这里生活、经商,充满了老城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在老街不经意间发现文成县政府大院和一些委局的办公楼也在其中,而且大多数都是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老建筑,在现代眼光看来显得有些简陋甚至寒酸。但让人感觉在伯温故里,刘伯温的民本思想在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得到了代代相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