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陈胜春</p> <p class="ql-block">根据小学、中学校友陈胜春提供的素材,应约完成他的作品《长廊遗事》用美篇发表。</p> <p class="ql-block"><b> 长廊遗事</b></p><p class="ql-block">——忆少年时代在南台小学读书的往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陈胜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p class="ql-block">今年重阳节的这天,我借去民航买送站客车票的机会,返家途中偶见东三街南头的长廊。</p><p class="ql-block">我不由叫起,这不是南台学校旁的大楼梯吗?如今已换了新颜了,增设了防雨遮阳棚,阶梯中间安了供行人休息的座位。远处望去十分典雅秀丽。</p><p class="ql-block">这座大楼梯是日伪时留下的,是连接南台与市区的必经之路。三盘共63蹬阶梯,中间用铁管隔开作扶手,露天无遮,到了冬天下雪结冰,人走上去很容易摔跤。因此这个大楼梯的卫生和除雪自然就落到我们小学生的头上了。</p><p class="ql-block">1963年秋我由新邨小学转到南台小学,当年是四年级下半年,我到后任少先队班级中队长。当年南台小学校舍仅有一栋解放后建的灰色平方,教师的办公室沿用的是日伪时的大庙,到了1965年秋才在大庙的位置建了三层楼房。时年我已考入位于东七路的二中,每天上学在大楼梯上欣喜看母校盖楼房。</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培养了我爱劳动的习惯。</p><p class="ql-block">时年正兴起学习雷锋作好事,我便组织同学去车站搞卫生,到军属家帮助作好事,冬季下雪到大楼梯除冰扫雪;班级的竹扫帚坏了,我给拿回家来重新扎好,班级的门窗坏了,我和同学休息天去修理,为此还曾受到校长杨秀峰的表扬。</p><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好习惯和尤其是爱劳动爱清洁是从小培养和养成的。</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培养了我勤奋学习勤于专研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我在少年学习成绩尚好,除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喜欢看报 阅读课外读物,我自发组织了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写了多篇学习体会文章 收到学校的表扬好评。我们同学还与福建金门前沿的解放军叔叔建立了密切书信联系,写信的照片刊登在《抚顺日报》上。我在读四五年级曾任南台小学少先队的大队委员,佩戴三道杠任旗手,每次学校搞活动我都是举着队旗走在队伍的前面。学校的大队部设在校舍的西侧,大队的辅导员叫杜毅,我们经常在这里议事开会。当年年龄比我大一些的有,张晓科、袁高杨、陶晓茹、谢日辉,同年级的有蔡广来等。1965年我在二中校园又相继见到了他们。南台小学培养了很多人才,据回忆仅1965年考入二中就40多名。仅我小学一个班就考入7人。二中我们初一三班有五名同学来自南台小学。</p><p class="ql-block">岁月已远,转眼快六十年了。时代在变迁,长廊换新颜,校园今犹在。当年的少年学子,如今已年逾古稀,步入了人生的暮年。抚今追昔,少年往事历历在目,这也许是这座长廊留给我们的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南台大楼梯据说始建于日伪时期,最初修建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前往山上的日本神社和南公园。其历史较为悠久,见证了抚顺的发展变迁,石阶因长期使用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具有一定的历史痕迹。</p><p class="ql-block">在原有大楼梯的基础上搭建了凉棚,凉棚的材质和设计风格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功能,在炎热的夏天还能起到遮阳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p> <p class="ql-block">修建前从下向上看</p> <p class="ql-block">从上(东)往下(西)看</p> <p class="ql-block">修建后从上往下看</p> <p class="ql-block">长廊永驻,往事依稀。廉颇虽老,初心铭记。</p> <p class="ql-block"><b> 篇 后</b></p> <p class="ql-block">小学、中学同级校友杜良峰在外地发声</p><p class="ql-block">胜春是我南台的发小。胜春的《长廊遗事》回忆,那些熟悉的场景和名字,带回六十多年前,童真的往事,始终不离不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少儿不宜的年代,天天盼望着盛大节日。那时大队辅导员是杜毅老师,也是学校自然课科任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课程和老师;喜欢听她的声音,是一种似马玉涛铜管式的女中低音。</p><p class="ql-block">每天在后操场做课间操,可以看见山坡下基督教堂高高的哥特式塔尖,孩子们互告教堂里一些离奇古怪的轶事,耳边隐隐传来着教堂唱诗班《哈利路亚》的美声,眼前恍惚出现一个带着红色高帽子、穿着黑色斗篷、手持《圣经》的神父从塔尖的小窗子里钻出来。</p><p class="ql-block">也许,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停放弃的过程。放弃童年的无忧,成全长大的期望;放弃青春的美丽,换取成熟的智慧;放弃掌声的动听,换取心灵的平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雅士依祖武</p><p class="ql-block">@悠闲 与@盛春 :</p><p class="ql-block">一种心灵的契合,</p><p class="ql-block">一次友情的碰撞。</p><p class="ql-block">美篇“长廊遗事”述说的不仅是长廊的前世今生,更像时光隧道,带我们走进六十年代的“南台小学”,重温彼时的童心童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