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 HL Zhang / Wendy Xu</p><p class="ql-block">文字: Wendy Xu</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落基山脉是一条南北走向、纵贯北美洲的大山脉。它被比喻为北美洲的“脊梁”。作为北美洲东西部的分水岭,它孕育了这片大陆上几乎所有的河流。</p><p class="ql-block">在总面积逾23000平方公里的加拿大落基山公园群落里,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美丽山峰——阿西尼博因山(Mt. Assiniboine 简称A山)。</p><p class="ql-block">首次听说这座山的名字,是从两位加拿大朋友Simon和Celia夫妇那里。他们去年登记进A山幸运中签,拿到今年秋季最佳时节的六人三房五晚的入住权,并邀请我们同往。</p><p class="ql-block">这两位朋友曾于疫情期间去过A山,但因天气不佳未能尽兴,故欲再次前往。这是两位行事低调但摄影水平却广为人称道的风光摄影人。有他俩背书,我们自然欣然应约。</p> <p class="ql-block">要进A 山,除了辛苦徒步,直升机是唯一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9月25日是我们计划中进山的日子。我们一行六人当天准时来到位于鲨鱼山(Mt. Shark)的直升机起降场地。</p><p class="ql-block">按计划当天在此进山的有数十人。大家按照告示牌上公布的名单,将各自的行李包裹摆放在相应的直升机班次名牌前。</p><p class="ql-block">计划中的第一班次起飞时间应为上午10:30,但所有人翘首等待,一直不见直升机的影子。后来被告知因为风太大,当天直升机飞行计划全部取消。</p><p class="ql-block">我们只得驾车离去,自行解决当天的住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天</span>一大早,我们从一个多小时车程外的坎莫(Canmore )小镇出发,由东向西前往鲨鱼山。</p><p class="ql-block">随着东方渐渐发亮,车窗两边红云漫天,如火如荼。</p><p class="ql-block">根据气象预报,前一晚A山有雪。我们祈祷当天可以顺利起飞进山,并能见到白雪覆盖的山头。</p> <p class="ql-block">到达起飞地点时,天尚未全亮。天空还不时飘着雨丝。</p><p class="ql-block">我和领导与其他四人被安排到了第一班次起飞。</p><p class="ql-block">等到八点多钟,终于听到了上空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p><p class="ql-block">濛濛细雨湿润了停机坪的地面,直升机降落时,螺旋桨没有卷起巨大的风沙。</p><p class="ql-block">我们因此避免了吃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十几分钟后,直升机稳稳降落在A山景区的停机坪。小小停机坪四周已经聚集了不少等待出山的人和行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刚站稳脚跟,突然听到有人唤我名字,一眨眼,一位英姿飒爽的女子出现在我面前。“这是谁?” 患有脸盲症的我,一阵紧张搜索,脑子依旧一片空白。。。</p><p class="ql-block">见我发愣,美女赶紧自我介绍,原来是六年前曾与我们同游肯尼亚,并且这些年一直在朋友圈保持互动的凯岚妹妹!(图片为我们六年前的合影)</p><p class="ql-block">没容我们细说各自情形,管理员便催促着将我们新来者带离了狭窄的停机坪。匆忙中我记得,凯岚抱怨说他们这几天运气不好,没拍到什么。昨天我们因进不了山着急,而他们更为出不了山发愁。还记得她说我们运气好,祝我此行拍大片。。。</p><p class="ql-block">回想起来,我居然完全不记得自己对她说了些什么。大概因为潜意识里还一直在骂自己不中用的眼力和记性!</p> <p class="ql-block">我们紧随管理人员来到位于景区中心位置的Lodge。它的大门正对A山。</p> <p class="ql-block">这是Lodge的背面。</p> <p class="ql-block">lodge楼下是厨房、餐厅和起坐室。楼上五间简单的睡房。我们六人占了其中三间。</p> <p class="ql-block">A 山景区内有着四十多条可供徒步的小道。</p><p class="ql-block">来此地的客人,大多为摄影人和徒步者,也有来玩钓鱼(钓了随即放生)或发呆的。</p><p class="ql-block">到了冬季,还有专程来此滑雪的。不过这里没有缆车,也没有正规雪道。滑雪者必须自己扛着设备上山,然后自寻路径滑下山来。</p> <p class="ql-block">A山的海拔高度为3618米,是整个园区的最高峰。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独特的三角锥造型,</span>酷似瑞士著名的马特洪峰。它是A山最醒目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来此地的摄影人所孜孜追求的,就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的光影条件下,</span>从不同的视角展示它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我们抵达第一天,A山被云雾笼罩得看不清山峰真面目。</p><p class="ql-block">于是,走相对容易的Wonder Pass成为我们的首选。</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幸运的:前一天的风雨令这里所有的山峰一夜间都白了头。</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雪峰、松柏、木屋、栈道、流水、苔藓,惊喜不断,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大片大片黄灿灿的金针松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它们轰轰烈烈地撑起了A山的一片秋色。</span></p> <p class="ql-block">据说,金针松一般只生长于海拔两千公尺左右的山坡上,与一般松树不同,它们的松针会在秋季由绿变黄,但在短短的一、两周内便会全部脱落过冬。</p> <p class="ql-block">这种如同春花般短暂的灿烂呈现,对“好色”的摄影人自然具有极大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因此,此行我们在这里遇见了北美华人摄影圈里的许多大咖:其中有我们在葡萄牙的摄影老师阿刘,在马塞马拉的摄影指导Peter Cai, 还有虽未曾一同摄影,但早闻其名的老边、Aidong等人。</p> <p class="ql-block">日前因大风而取消直升机飞行计划后,原定坐直升机进山的人群中,有几位选择了徒步进山。</p><p class="ql-block">在Wonder Pass, 我们就遇见了这么一位孤身一人徒步进山的女子。</p><p class="ql-block">刚想给她拍个视频,却见她已快步走入金松林中,只留下一个背着沉重背包的小小身影。</p><p class="ql-block">对这些人的勇气和毅力,我们充满钦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块石头上坐着</span>一对老外。我们想在这里留个合影,便远远站在后面等待他们离开。</p><p class="ql-block">但好久不见<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俩</span>有起身的意思。</p><p class="ql-block">朋友Wang Xiao见状灵机一动,上前提议为他们拍照。老外欣然接受。</p><p class="ql-block">我在一旁为正在开心互动的他们也捏了一张片子。</p> <p class="ql-block">聪明的朋友终于为我们争取到了坐在这块石头上拍照的机会,十分感谢🌹</p> <p class="ql-block">受同行的拍糊片高手Simon启发,我也来捏一张。</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日出前,我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幸运地</span>跟随Simon和Celia,找到了他俩记忆中的那一片湖水。在那里拍到了日照金山的刹那光影。</p><p class="ql-block">虽然A山尚未完全露脸,但我们已十分开心。</p> <p class="ql-block">Niplet Peak日落</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对我们具有一定挑战性的Trail。</p><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不久,我们一行五人便动身前往。</p><p class="ql-block">当天山上风很大。吹得脚架和人都站立不住。不过,令我们开心的是,大风将原先笼罩在A山山头的云吹开了。</p><p class="ql-block">A山的锥体形状在我们眼前完美呈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等待日落的空隙里,不忘给自己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身后,还有一个更高更难走的Trail。从那里可以拍到A山更广的场景。</p><p class="ql-block">我本想趁着天亮走上去,从不同的视角看看A山风光,但马上被领导泼了冷水。</p><p class="ql-block">我明白他有着我无可辩驳的理由:那条Trail不仅难走,加上风大,行走会有危险。等天黑时下山会更加困难,何况还有可能遇见棕熊(他的背包里虽然装有熊喷,但缺乏使用经验,一旦遇见棕熊,恐怕自顾不暇)。</p><p class="ql-block">没有领导护行的我,自然只好作罢。</p><p class="ql-block">这是我试探着向后山方向走出去一段坦路后,捏的一张片。</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间为7点半左右。</p><p class="ql-block">我们2点半左右上山。随着时间的流逝,风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p><p class="ql-block">站在山崖边拍摄的我们,即便将摄影包背到身上,也难以抵挡刺骨寒风。</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当天日落时分,红云并未出现在A山山头,却出现在了相反的方向。这是我们下山途中用手机捏的片子。</p> <p class="ql-block">日落后,我们顶着头灯,紧赶着下山。</p><p class="ql-block">到达Lodge已经八点半了。所幸厨房还为我们留着晚餐。</p><p class="ql-block">晚餐后,趁着当晚天空无云,我们赶紧又出门拍了一张A山银河照。</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A山经历最辛苦的一天。当天走路记录2万步。</p> <p class="ql-block">第三日上午小雨。我们沿湖探索新景点。由于路标显示不清楚,我们与目标所在地失之交臂,无功而返。</p> <p class="ql-block">下午,预估山上可能有出现红云的机会,领导和Celia、Simon决定再次上山。我则偷懒决定就在山下找不同机位拍摄。</p> <p class="ql-block">最终红云没有出现。当天上山的人中,领导大概是最晚回到Lodge的人。令大家都有点为他提心吊胆。</p><p class="ql-block">这是那天领导拍的一张他自己比较满意的A山片。</p> <p class="ql-block">这次A山行摄之旅,我清醒认识到了摄影爱好者与摄影师的不同之处:</p><p class="ql-block">1,对于同一景点,摄影师会不畏辛苦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不拍到心仪的片子绝不罢休。而摄影爱好者则只要拍过了即可。</p><p class="ql-block">2,摄影师的背包里,基本没有摄影器材之外的东西,而摄影爱好者宁愿舍弃一个镜头,或一个脚架,也要塞进一瓶水。</p><p class="ql-block">由此,我断定自己这辈子已无机会成为一名合格的摄影师了!😂</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上午雨雪纷飞。我们躲在温暖的Lodge里面聊天。</p><p class="ql-block">窗外不时有不辞辛苦的摄影人路过,前往不同步道寻找拍摄机会。</p> <p class="ql-block">下午雪停。大家出门在Lodge 附近随意拍摄。</p> <p class="ql-block">一些挂着雨滴、粘着白雪的金松松枝,成为我们镜头寻找和捕捉的目标。</p><p class="ql-block">可惜风和阳光没给我们留下多少机会。</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天日出,老天没让我们失望:居然在最后一刻,为A山染上了一抹红晕!</p> <p class="ql-block">短短四天时间,阿西尼博因山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无论是它在晨光微曦中乱云飞渡时的从容淡定,还是在阳光星空下袒露无遗的至刚至阳气质。。。</p> <p class="ql-block">补记:</p><p class="ql-block">A 山被发现并命名已有100多年。最原始的Lodge建于1927年,迄今已有近百年。如今的Lodge是在早期基础上扩建而成的。</p><p class="ql-block">值得称道的是,加拿大BC省政府并没有为了短期的旅游收益,而在那里大兴土木,建桥修路,吸引游客。相反,为了保护那里的自然环境,他们对进A山实施了严格的限制措施:</p><p class="ql-block">首先,所有想要进入该山区的人,都需要向A山管理部门申请,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许可。申请者中签的几率很低。</p><p class="ql-block">其次,进山的方式除了直升机,便是徒步。徒步进山露营的许可,亦须通过抽签的方式获得。</p><p class="ql-block">再次,中签批准进山的,还被分成了三类:第一类包吃住,二、三人一间房,共用卫生间;次一类五、六人合住一木屋,如同集体宿舍,吃饭需自行解决;第三类仅提供露营场所,吃住都得自行解决。</p><p class="ql-block">因此,如遇风大直升机无法起飞,后两类客人就可能因所带食物不足而挨饿。</p><p class="ql-block">此外,据说为了增加进山的难度,当地政府还特意将进山的主要公路的路况维持为颠簸的石子路,以降低普通人进山的热情和兴趣。此举可谓煞费苦心!</p><p class="ql-block">但也正因为如此,A山才能<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离现代社会的喧嚣,</span>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