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 | 白石老人笔下的鸡冠花

比撒列书画院

<p class="ql-block">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国画鸡冠花的寓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p><p class="ql-block"> 官运亨通、步步高升:鸡与“吉”谐音,鸡冠花的“冠”与“官”同音,所以鸡冠花常被视为仕途光明、官运亨通的象征。在国画中若将鸡冠花与鸡一起入画,便有“官上加官”“冠上加冠”的寓意,表达了对仕途顺遂、步步高升的美好祝愿。</p><p class="ql-block">吉祥如意:鸡冠花的形态独特,颜色鲜艳,在民间被视为吉祥之物。单独的鸡冠花在国画中也寓意着吉祥,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p><p class="ql-block">鸿运当头:鸡冠花颜色艳丽,多为红色,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喜庆、吉祥、繁荣。因此,鸡冠花在国画中也有鸿运当头的寓意,象征着好运、福气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积极向上、勇敢勤奋:鸡冠花的花型挺拔,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保持鲜艳的色彩和姿态,这种特性被人们赋予了积极向上、勇敢勤奋的寓意,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画鸡冠花的艺术成就颇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独特的笔墨技法:</p><p class="ql-block">用笔苍劲老辣:他以大写意的方式描绘鸡冠花,用笔大胆且富有变化。在画花茎和花叶时,能够以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形态,展现出鸡冠花的挺拔与生命力。比如以浓墨表现花叶,线条既流畅又有力度,使叶片仿佛具有了质感和厚度,体现出他深厚的笔墨功底。</p><p class="ql-block">用色浓淡相宜:在鸡冠花的用色上,齐白石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变化。他以鲜艳的红色渲染花冠,突出鸡冠花的艳丽,同时用淡色渲染花茎,形成鲜明的层次。这种浓淡的处理,使画面既富有视觉冲击力,又不失和谐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生动的形态表现:</p><p class="ql-block">形似与神似兼备:齐白石对鸡冠花的形态观察入微,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特征。他笔下的鸡冠花,无论是花朵的形状、花瓣的纹理,还是花茎的姿态,都描绘得极为逼真。同时,他又不仅仅追求形似,更注重传达出鸡冠花的神韵,使花朵仿佛具有了生命和性格。</p><p class="ql-block">构图巧妙:在构图上,齐白石敢于创新。他常常将鸡冠花与其他元素进行组合,如搭配蜻蜓、蚱蜢等昆虫,或者与石头、竹子等景物相呼应,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而且,他在布局上注重疏密、高低、错落的变化,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生动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强烈的艺术风格:</p><p class="ql-block">“红花墨叶”风格的体现:“红花墨叶”是齐白石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鸡冠花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以大片的浓墨来衬托鲜艳的鸡冠花,墨色与红色相互映衬,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使画面明快、响亮而又富有活力。</p><p class="ql-block">雅俗共赏:齐白石的鸡冠花作品既具有文人画的高雅气质,又蕴含着民间艺术的质朴和生动。他将传统的文人审美与大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使作品既能够被专业的艺术评论家所认可,也能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具有广泛的艺术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深厚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寓意吉祥:鸡冠花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吉祥的寓意,而齐白石通过对鸡冠花的描绘,进一步传达了这种美好的寓意。他的作品常常题有相关的诗句或款识,表达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对人生的感悟,使作品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体现时代精神:齐白石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渴望安定和美好的生活。他的鸡冠花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需求,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