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里的红色战典之15:坚壁清野·沁源围困战

快乐天使

<p class="ql-block">《古今汉语成语词典》:“坚壁清野”源于《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p><p class="ql-block">这是荀彧在曹操咨询乘陶谦死亡之机攻打徐州的想法时说的建议,强调了在敌方采取坚壁清野策略时,强行进攻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p> <p class="ql-block">荀彧,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的谋士。此人从小聪明过人,被人夸为"是做宰相的材料"。投奔曹操后,立即被封为司马。荀彧给曹操出了很多好主意,对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这段文字里面有一个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明人绘曹操像</p> <p class="ql-block">公元194年(汉献帝兴平元年)曹操在山东兖州一带战败了吕布,势力就更强大起来。曹操想扩大地盘,占据兖州南边那个位置险要、物产丰富的徐州。因徐州将领陶谦带兵坚守,曹操首攻徐州没有成功。听说陶谦死了,曹操向荀彧谈了乘机攻打徐州的想法,荀彧却不同意马上攻打徐州的意见。劝曹操说:</p> <p class="ql-block">"过去汉高祖刘邦争夺天下的时候,是先保住关中;光武帝刘秀平定天下的时候,是先占据河内。他们这样做,都是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取胜,退足以坚守。所以他虽然遭到挫折和失败,而终于获得成功。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不吸取呀!兖州是个战略要地,老百姓又都愿意归顺你,虽说残破些,但易保存力量。可是,作为我们的根据地,现在还不够巩固,特别是吕布还在伺机捣乱,你不可不先把这里安定下来。如果您领兵攻打徐州,内部必然空虚,要是吕布乘机进攻,兖州就很难保全。再说徐州也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如果攻不下,您到什么地方立脚呢?</p><p class="ql-block">陶谦虽然死了,上次您打过他们一次,那里的守将一定会和附近县城的守将联合起来拼命抵抗。而且东方地区已经收割了麦子,必然会加固防御工事,清理郊野,以等待敌军。如果将军攻打这个地方无法攻克,又无法掠夺到物资,不出十天,十万大军还未交战就会陷入困境。退一步说,即使你攻破了城池,人家也为报父兄之仇,必然坚持到底,那你还是什么也得不到,如此权衡一下利弊,还是以不攻打徐州为好,请你再三考虑。"</p><p class="ql-block">曹操听荀彧的分析后,觉得很有道理,便取消了攻打徐州的计划,果然稳定了自己的地盘,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力量。</p> <p class="ql-block">这个典故被后人提炼为成语“坚壁清野”。坚壁:坚固壁垒。清野:将四郊的财物清理、收藏起来。加固防御工事,把四野的居民、财物全部转移,使敌人攻不能取,又抢不到一点东西。</p> <p class="ql-block">“坚壁清野”运用在军事上,是劣势之军对付优势敌人的一种战术手段,就是防御一方加固防御工事,使敌人攻取不下。把守备据点外面的粮食、财物等物资收藏起来或转移出去,使敌人一无所得,不能掠夺和利用。</p> <p class="ql-block">我军在对敌斗争中运用"坚壁清野"的战法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不仅遭敌进攻,包括"围剿"、“扫荡”时实施"坚壁清野",而且对敌占据的守城实施围困时也能灵活地运用这一战法。1942年11月至1945年4月11日,我军长期围困日本侵略军的沁源战役,就是经典一例。</p> <p class="ql-block">1942年10月20日,日军集结第36师团、69师团6个大队,及白晋、同蒲沿线二十多个县的伪军共7000余人,在驻山西日军第1军参谋长花谷正少将指挥下,对八路军太岳抗日根据地北部地区进行“扫荡”,占领了沁源县城及其附近地区。企图以沁源为中心,修通向南与安泽、向北与沁县的公路,以割断我太岳南北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为粉碎敌人企图,太岳军区确定以"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以长期围困战胜敌人"的方针。决心在太岳第一军分区直接领导下,以一旅第三十五团和第二十五、第五十九团各一部,配合沁源县委,将全县划分为11个作战区域,组成13个游击集团,向敌进行群众性的围困斗争。</p> <p class="ql-block">1942年11月下旬,县围困指挥部指挥安沁、二沁大道两旁据点5华里内的23个村镇,3200多户人家约16000多人全部迁出,给日军侵占地区及其周围制造了一个“无人区”。</p><p class="ql-block">11月中旬,敌人主力转入岳南"扫荡",沁源及其周围据点,只留日军第六十九师团两个大队和伪军驻守,其主要活动是抓夫修南北公路。我沁源县委抓住这一时机,以各路游击集团在一部分主力带动下,到处埋地雷、设伏击,普遍开展"麻雀战",摸敌人哨兵,放土炮,日夜围困袭扰。主力以小分队常突然袭入城关,歼击出操敌人或押运分队。民兵摸进敌据点,就把所有水井用粪便填臭,逼敌下河取水时组织对其袭击。敌人强行修起来的公路,一夜之间又被我所破坏。敌为保证供应而组织的运输车队、马队,常为我所截获。</p> <p class="ql-block">1943年春,沁源周围群众分别组织"轮战队"和"轮耕队",一面坚持围困斗争,一面坚持生产。自立更生,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了对日军的长期围困。而敌人则更加困难,不出来运输没吃的,只要有人一出来就挨打,挨炸。汉奸特务大多被我夜袭抓去处决,使日寇在沁源成了"瓮中之鳖",由于给养不足,只好杀马吃。</p><p class="ql-block">日军在沁源军民的长期围困和打击下,不断从所占领的据点撤退。1943年1月,日军首先撤退阎寨、中峪等外围据点,其供应线也改在较近的白晋线。4、5月间放弃了城关东门外的大片阵地。8月,二次撤出霍登据点。</p> <p class="ql-block">1944年春,被迫退守到城内草坡下的一片地堡和窑洞中。</p> <p class="ql-block">1945年初,日军只得龟缩在城西草坡上下的两个碉堡和一排窑洞中。</p> <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初,太岳区党委和军区指示,决定在岳北各县支援下,沁源党政军民总动员,向沁源城关、交口守敌发动总围攻。3月11日,最后围攻开始,300多民兵组成12个爆炸队,另有30多名爆破能手组成机动爆炸队,正式参战民兵达4000余人,他们运用各种战术围攻,阻击日军。从3月24日至29日日军多次突围,但均被击退。4月10日夜,日军以小股部队向西、南佯攻,11日拂晓,在沁县联队部的接应下,沿二沁大道逃窜。太岳军区由外线调回38团主力部队和沁源民兵奋力阻击,日军死伤300余人,最后日寇逃出沁源县境,沁源解放。</p> <p class="ql-block">沁源围困战历时两年半共900多天,先后作战2700余次,毙伤日伪军4400多人,俘获日伪军200余名。沁源围困战是《论持久战》的伟大实践,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p><p class="ql-block">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题为《向沁源军民致敬》的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放出了万丈光芒的异彩”。</p> <p class="ql-block">《成语里的红色战典》编后语:</p><p class="ql-block">一个成语就是一部微型百科全书,她涉及到文化、历史、军事、哲学、心理学等学科。每研学一个军事成语,就能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与红色战典,从中学到语文知识、历史知识、兵法知识与哲学心理学知识。从而,增长聪明才智,增强文化自信,与时俱进,让学习一举多得,促工作更进一步,使生活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编著:陈标,王建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