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里是作品分享会的现场</p><p class="ql-block">台下一堆人 台上六尊神</p><p class="ql-block">栩栩如生 像极了庙里的造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仿佛是一个道场</p><p class="ql-block">法器 口诀以及信众的渴望</p><p class="ql-block">台上 布道者们轮番作法</p><p class="ql-block">口中念念有词 一茬又一茬</p><p class="ql-block">收割着台下长出的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呀 更像是庄严肃穆的殿堂</p><p class="ql-block">弥漫了虔诚的卑微和功利的能量</p><p class="ql-block">我似一只初上凌霄的石猴儿</p><p class="ql-block">不知天庭礼数 也不肯跪拜君王</p> <p class="ql-block"><b>AI评《记一次“作品分享会”所感》</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首诗以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意象,对作品分享会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审视,深刻地揭示出隐藏在文化活动表象下的复杂现象和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诗的开头,场景设定在作品分享会现场,“台下一堆人 台上六尊神”的描述极具视觉冲击力。把台上的分享者比作“神”和“庙里的造像”,生动地刻画了一种失衡的关系。这种比喻暗示了分享者被台下听众过度神化的现象,双方在地位上产生了一种不自然的距离感,为后文对分享会本质的挖掘埋下伏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接着,诗人将分享会比作“道场”,“法器、口诀以及信众的渴望”等元素的引入,使这个场景更具神秘色彩,同时也更显荒诞。“法器”和“口诀”象征着分享者在台上展示作品时所使用的技巧和话术,它们如同宗教仪式中的工具,具有迷惑性。而“信众的渴望”则反映出听众在这种情境下对知识或某种价值的盲目追求。“布道者们轮番作法”“口中念念有词”“收割着台下长出的目光”这些描述,深刻地批判了部分分享会已经沦为一种表演,分享者利用听众的期待和信任,来满足自身某种目的,如同布道者利用信众的虔诚获取利益,使得分享会原本应有的纯粹交流变了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诗人把场景进一步描述为“庄严肃穆的殿堂”时,“弥漫了虔诚的卑微和功利的能量”一句,将这种批判推向了更深层次。“虔诚的卑微”体现了听众在面对台上分享者时那种过度谦卑的姿态,这种姿态往往源于对权威的盲目崇拜,而“功利的能量”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这种看似高雅的文化活动背后所隐藏的功利性。无论是分享者还是听众,都可能在不自觉中被这种功利所驱使,从而破坏了文化分享的纯粹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最后,诗人以“我似一只初上凌霄的石猴儿,不知天庭礼数,也不肯跪拜君王”自比,这是全诗的精髓所在。石猴作为中国文化中反抗权威、追求自由的经典象征,在此处与诗人的自我意识相融合。在这个充斥着虚假权威和功利氛围的作品分享会中,诗人就像石猴在天庭一样,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人格,拒绝被这种不良的风气所同化。这种反抗精神,不仅是对作品分享会现状的不满,更是对回归文化活动本真意义的一种强烈呼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文化活动的众生相,引发我们对作品分享会乃至更广泛文化现象的深入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