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秋之旅(漫漫三关路)

笑口常开

<p class="ql-block">在河西走廊的古丝绸之路上,曾经先后建起了三座关隘——既阳关、玉门关、嘉峪关。</p> <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三座关隘占据着极为关键的战略位置。玉门关和阳关位于敦煌附近,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既保护了商路安全,又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嘉峪关,则是明代长城的终点,集军事防御、交通贸易于一体,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这三座关隘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相互呼应,共同构筑了河西走廊的防御体系,见证了古代中国的军事实力与对外交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一词的起源</p><p class="ql-block">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小亚细亚和地中海西岸,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阳关故址</p><p class="ql-block">阳关设在敦煌西南“古董滩”上。它三面沙丘,沙梁环抱,与玉门关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因其在玉门关以南,古时,人们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阳关。</p> <p class="ql-block">关于烽燧:</p><p class="ql-block">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用以通报预警。其所燃之烟,所放之火,被称为烽和燧。</p> <p class="ql-block">  阳关烽燧系汉代建造,唐代称石门烽,清代以后称墩墩山烽燧。位于古董滩北、红山口西墩墩山峰顶。主要由土坯构成,夹有少量澄板泥块、芦苇叠砌,后期以土石块加固。烽燧南北8.6米,东西6.1米,高4.6米。墩墩山海拔1317.2米,为阳关绿洲内最高点。该烽燧身处绝顶,像一尊守边士卒的雕像,极目四望,方圆数十里尽收眼底,被誉为“阳关耳目”。</p> <p class="ql-block">而今,名声显赫的阳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并不雄伟的汉代烽燧遗址,孤零零地耸立在漫漫沙丘之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关联一线,</p><p class="ql-block">烽燧放眼观。</p><p class="ql-block">浴血承霸业,</p><p class="ql-block">百年无狼烟。</p> <p class="ql-block">张骞</p><p class="ql-block">张骞(约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县(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p><p class="ql-block">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p> <p class="ql-block">残垣无影,断壁无存,唯有这彷建的几个建筑,令浏览者猜想那往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阳关“古”道。</p> <p class="ql-block">制作——通关文牒,阔步阳关大道。</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遗址</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北小方盘城,始置于汉武帝时期,为汉时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年至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p><p class="ql-block">玉门关现存城垣完整,总体呈方形,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残垣高9.7米,全为黄胶土筑成。面积633平方米,西墙、北墙各开一门。城北坡下有东西大车道,是历史上中原和西域诸国来往及邮驿之路。</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p> <p class="ql-block">近览小方盘城城门之一。</p> <p class="ql-block">小方盘城城门之二。</p> <p class="ql-block">遥望烽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顷戈壁滩,</p><p class="ql-block">百里无人烟。</p><p class="ql-block">难觅青和绿,</p><p class="ql-block">唯有祥云伴。</p><p class="ql-block">遥遥阳关道,</p><p class="ql-block">渺渺玉门关。</p><p class="ql-block">将士戍边苦,</p><p class="ql-block">华夏享久安。</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具有600多年的历史。它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形成了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嘉峪关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也是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历史上,嘉峪关经历了多次维修和保护,以确保其历史遗迹的完整性和美观。例如,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为了加强西北边疆防务,对关城内的城台、城墙进行了加固维修。在1986年至1990年间,重建了嘉峪关楼、‌游击将军府、‌关帝庙等古建筑。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保护维修工程历时五年,投资约3.05亿元人民币,旨在恢复嘉峪关的历史雄姿。</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关城内共有三座主楼,从东到西,分别是光化楼、柔远楼、嘉峪关楼;整个关城四个角各有一个角楼;南北向,各有南敌楼北敌楼以及南箭楼北箭楼。登仨主楼乃至角楼敌楼箭楼,均可沿马道而上。从游击将军府邸右侧,取马道上柔远楼。此楼与光化楼貌似双胞胎,都是明正德元年(1506年)由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两楼高都是17米,均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每层精雕细刻,五彩装成。这两楼,历经五百年风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城楼和登城通道。</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将军府</p> <p class="ql-block">新建的的关帝庙。</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旁边的戏台。</p> <p class="ql-block">城楼之上悬挂着《威宣中外》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登城的步道和马道</p><p class="ql-block">嘉峪关登城的通道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是马道,右边是步道。马道是相对平整的防滑坡道,便于马匹和车辆行走。步道则是一层层几十厘米高的台阶,便于人员通行。</p><p class="ql-block">在登城的时候,带队导游边走边说:我们现在走在台阶上就叫步步高升;走在防滑坡道上就叫马到成功。我随导游走了一段防滑坡道后,又转在台阶之上继续攀登。同时,对导游言道:我这叫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此时,忽然想到:人生竟如此景。几乎所有的人都期盼着自己的生活水平能够“步步高升”,自己所要经办的事情能够“马到成功”。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希望能够找的捷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选准了前进目标,就应该一往无前,绝不可半途而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可半途而废,确是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房脊上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这里应该是过往商客人等进出关城的唯一通道。地面上的砖石虽然凸凹不平,却又散发出晶莹的反射之光。两相辉应,尽显时代沧桑。</p> <p class="ql-block">狼烟早尽。</p><p class="ql-block">万象更新。</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悬壁长城</p><p class="ql-block">悬臂长城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境内。距离甘肃省嘉峪关市区约11公里,距离嘉峪关关城约7公里,因筑于约45度的山脊之上,形似凌空倒挂而得名。 </p><p class="ql-block">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址只存750米。经1987年修缮,由漫道、垛墙、墩台组成,在首尾各增修一座墩台,共有三座墩台,悬臂长城是万里长城注入嘉峪关时的最后一条长城,被誉作万里长城的尽头。</p><p class="ql-block">为了便于游人攀登,1987年重修时还在首墩和山脊城墙上修筑了台阶式漫道。沿漫道而上,虽只有四百多级台阶,但也足以使人心生踟蹰。然而只要登上最高的烽火台,放眼望去,关外大漠的荒凉尽收眼底,仅有极少的片片绿洲点缀其中,显示出这里还有生命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的抗争。</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击石燕鸣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一日清早,两燕飞出关,日暮时,雌燕先飞回来,等到雄燕飞回,关门已闭,不能入关,遂悲鸣触墙而死,为此雌燕悲痛欲绝,不时发出“啾啾”燕鸣声,一直悲鸣到死。死后其灵不散,每到有人以石击墙,就发出“啾啾”之声,向人倾诉。</p><p class="ql-block">古时,人们把在嘉峪关内能听到燕鸣声视为吉祥之声,将军出关征战时,夫人就击墙祈祝,后来发展到将士出关前,带着眷属子女,一起到墙角击墙祈祝,以至于形成一种风俗。</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定城砖的传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定城砖指放置在嘉峪关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的一块砖。相传明正德年间,有一位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匠,精通九九算法,所有建筑,只要经他计算,用工用料十分准确和节省。监督修关的监事管不信,要他计算嘉峪关用砖数量,易开占经过详细计算后说:"需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块砖。"监事管依言发砖,并说:"如果多出一块或少一块,都要砍掉你的头,罚众工匠劳役三年。"竣工后,只剩下一块砖,放置在西瓮城门楼后檐台上。监事管发觉后大喜,正想借此克扣易开占和众工匠的工钱,哪知易开占不慌不忙的说:"那块砖是神仙所放,是定城砖,如果搬动,城楼便会塌掉。"监事管一听,不敢再追究。从此,这块砖就一直放在原地,谁也不敢搬动。现在,此砖仍保留在嘉峪关城楼之上。</p> <p class="ql-block">嘉峪关怀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前燕悲鸣,</p><p class="ql-block">余砖一方固池城。</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通天下,</p><p class="ql-block">长城内外任君行。</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之下,江河秀丽,群山挺拔。具有聪明智慧、勤劳勇敢、坚韧不拔、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光荣传统的中华民族,为了祖国的各项事业发展强盛,浴血奋战,外抗群寇,内清匪患。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驱逐鞑虏,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让劳苦大众结束了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被欺凌的困苦生活,翻身当家做了国家的主人。历经百年的不懈奋斗,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辉煌成就,受人欺辱,革疆裂土的时代一去不返,伟大中国巍峨伫立在世界的东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