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走访勐宋的故事

孙向荣

<h5>▲ 2013-10 晨、浓雾、笔者走访勐宋、刁晓明摄</h5>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次走访勐宋的故事</b></h1><div><b><br></b></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孙向荣 图/文 2024-10-13</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i>一</i></h3> 勐宋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勐龙镇的西南端,南毗邻缅甸,北与勐海县布朗山布朗族乡相连,东与勐龙镇曼伞村接壤。“勐”,傣族语意坝子,“宋”指高处,“勐宋”即高处的坝子。勐宋方圆88.4平方公里,山地占97%,平坝区3%,属布朗山系;海拔800米至2000米不等,森林覆盖率80%,年平均气温21°C。<br>  据2023年11月6日,西双版纳记者马芸的报道显示,勐宋村委会辖大寨、曼窝科、阿克、丫口、蚌半、曼加坡坎、曼卖窑、曼加干边、回沙拉、曼加脚10个村寨,约689户,2900余人,居民大部分是哈尼族(少量为拉祜族),以种植茶叶、蔬菜和粮食(玉米和水稻)为生。<br>  勐宋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适宜、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的繁育生长,早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已是云南普洱茶的一个原料产地。200多年前,哈尼族先民从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的勐海县南糯山迁入勐宋时就带来了一种叫“大树茶”的茶树。以往大树茶的种植基本上只是满足他们自己生活的需要。近年来由于大树茶是不施农药和化肥的生态茶,很受市场的欢迎。<div>  据2024年5月21日景洪市勐宋第四届古茶“斗茶大赛”报道,勐宋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其中9300亩的古茶树分布在海拔1600米的勐宋山区,是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之一。如今茶叶种植已成为勐宋哈尼人的重要经济来源。<br></div> <h5>▲西双版纳勐龙镇勐宋哈尼寨 2008-12</h5> <h5>▲勐宋哈尼族大寨村 2008-12</h5><br> <h5>▲勐宋哈尼族民居 2008-12</h5> <h5>▲肩背竹篓的勐宋阿克人 2008-12</h5> <h5>▲肩背竹篓为的是运货时方便翻山越岭 2013-10</h5> <h5>▲口嚼槟榔的阿克人 (勐宋丫口村,77岁) 2013-10</h5> <h5>▲勐宋大寨村哈尼族 2019-1</h5> <h5>▲勐宋阿克寨哈尼族 2013-10</h5> <h5>▲勐宋哈尼族男子 2019-1</h5> <h5>▲勐宋哈尼族少年 2019-1</h5> <h5>▲勐宋哈尼族女子 2008-12</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b></h1> <p class="ql-block">  1968年12月,一千名首批赴云南的上海市67届中学毕业生下乡到西双版纳。我和来自上海市南市区、闸北区、卢湾区和普陀区的学生被安置在西双版纳景洪县(1993年12月改为景洪市)勐龙镇辖区内的国营东风总(农)场。东风总场下辖红卫、温泉、东方红、风光、前哨、疆峰、六个分场,由北向南分布在允大(允景洪至大勐龙)公路的两侧。以天然橡胶种植为主业的东风农场和傣族村寨地处海拔600米的勐龙镇坝区,地势平坦,气候湿热,冬季无霜。</p><p class="ql-block">  那时东风总场场部和勐龙镇政府同在镇上办公,知青俗称那里为大勐龙。大勐龙到景洪县城有60多公里,不通班车,知青要去县城时需在允大公路上搭乘拉货的便车或拖拉机。下乡期间的雨季天,允大公路的飞龙坡段常因路烂陷车而中断交通。从景洪县城到勐龙镇小街乡温泉农场场部的40多公里我曾多次步行。每次步行需要10多个小时,走得双脚起泡,精疲力尽。从大勐龙到勐宋的交通就更加闭塞,30多公里的山路不仅不通班车,而且路况极差,人迹罕见。 </p><p class="ql-block">  下乡之初,我不知道在中缅边境的深山里有个地方叫勐宋。我第一次知道勐宋是1969年春,我从温泉农场借调到总场部办《军民联防》展览。布展期间,我接触到一组反映勐宋哈尼族的黑白照片。内容有持枪守卫边防的民兵,哈尼人田头学“毛选”,军民“忆苦思甜”,“赤脚医生”,阿克寨鸟瞰,刀耕火种的梯田和中缅边境的群山……。</p><p class="ql-block"> 这组用上海海鸥牌120相机拍摄的黑白照片令人震撼。破旧与简陋的草房,艰苦的生活环境,闭塞的交通,让我感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勐宋是那么原始和落后。同时从照片里我能看到哈尼人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的喜悦和幸福。新中国成立后,获得新生的哈尼人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同边防部队及兄弟民族一起在西南边陲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铁壁铜墙”。</p><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我参加过农场组织的基干民兵野营拉练,在中缅边境的哈尼族村寨接受过“忆苦思甜”的教育。1970年春,东风农场改编为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团。我从温泉农场组建的二营调到二团政治处工作,那时团部机关依旧设在大勐龙。周末的清晨,在大勐龙赶集的人群中,我总能看到口嚼槟榔,肩背竹篓,来自山区的哈尼族妇女。哈尼人肩背竹篓为的是运货时方便翻山越岭,不像生活在坝区择水而居的傣族女子,穿紧身上衣和筒裙,肩挑两只竹篓,显得轻盈柔美。这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对勐宋和哈尼族的最初印象。</p><p class="ql-block">  在版纳下乡期间,我一直没去过勐宋。一方面,那时交通闭塞,没有去勐宋的班车。另一方面,艰苦的生活和繁重的劳动使我没有精力,也没有闲情去走访勐宋。直到四十年后的2008年冬,我才有机会第一次走进勐宋。</p> <h5>▲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勐宋哈尼寨 1969年</h5> <h5>▲“忆苦思甜” 勐宋哈尼寨 1969年</h5> <h5>▲“赤脚医生” 勐宋哈尼寨 1969年</h5> <h5>▲田头学“毛选” 勐宋哈尼寨 1969年</h5> <h5>▲笔者下乡时在西双版纳勐龙镇 1970年</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b></h3> <p class="ql-block">  1968年2月,从北京下乡到勐宋山脚下疆峰农场的“北京五十五”名红卫兵之一的王开平和他的同学或许是最早走访勐宋哈尼寨的知青。</p><p class="ql-block">  2008年11月,已故北京知青王开平的三弟王志民携妻潘静专程到东风农场,为下乡期间在农场因公殉职的哥哥王开平扫墓,并向正在布展的东风农场博物馆捐赠王开平的生前遗物。我作为志愿者参与了博物馆的布展和农场建场50周年庆典的筹备工作。在整理王开平的遗物时我看到了他1968年冬写的一封家信。这封40年前寄往北京的家信,记录了王开平和他的知青战友到农场后不久去勐宋山寨访贫问苦,同哈尼族村民一起忆苦思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情景。这封家信唤起了我下乡时对勐宋的朦胧记忆,也激起我走访勐宋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距勐宋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西北10余公里的阿克寨和丫口村居住着阿克人。深山老林中的阿克人世代以刀耕火种的山地游耕为生,与外界很少联系。长期以来阿克人一直为一个尚未列入中国56个民族之列的特殊族群,直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后,阿克人才确定归属哈尼族。阿克也称阿卡,主要分布在云南南部的中老、中缅、中越边境的山区,在东南亚称为阿卡族。</p><p class="ql-block">  2008年12月,在农场博物馆布展工作结束后,我第一次去了勐宋阿克寨。如今从勐龙镇到勐宋已有定点的班车,每天一班,中午12点在勐龙镇汽车站发车,当天下午2点从勐宋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返回勐龙镇。大寨村到阿克寨的10多公里山路不通班车。那天午后我在大寨村叫了一辆摩托去了阿克寨。途中山路崎岖,古木参天,到阿克寨已是下午四点多了。</p><p class="ql-block">  坐落在山顶上的阿克寨十分寂静,我站在村口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突然村里响起阵阵急促的狗叫,似乎在向主人通报阿克寨来了外乡人。走进阿克寨没见到村民,或许阿克人还在农田里辛勤地劳作,只见几个儿童在晒场上玩耍。我惊愕地发现,眼前的阿克寨和我下乡时在贺南栋山上看到的哈尼寨差不多,我仿佛被记忆带回到40年前物质生活十分贫困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如今勐龙坝区的傣族村寨草房已经绝迹,取而代之的是砖混结构的现代楼房和别墅。罗马立柱和气派的大门,铝合金门窗和茶色玻璃,不锈钢护栏和豪华的吊灯,光滑的瓷砖和地砖,把昔日的傣家竹楼打扮得富丽堂皇。相比之下的阿克寨似乎落后了数十年。民居依然是原生态的杆栏式建筑,竹木结构,人畜同居,不少还是十分简陋的茅草房。这里交通闭塞,条件艰苦,没有商店、旅社、电话亭、公共厕所等服务设施。道路和晒场裸露着红土,村里至今还保留着有线广播通讯。</p><p class="ql-block">  据景洪市法院2009年3月的一份对口扶贫调查中记载,阿克寨土地面积9.8平方公里,海拔1355米,耕地531亩,农户53户,265人。至2008年阿克寨尚未通电,少数人家仍居住在简陋的茅草房中。茶叶和经济果林种植是农民的经济来源,人均年收入仅为436元,每年断粮两个月,生活相当贫困。</p><p class="ql-block">  眼看夕阳西沉,阿克寨我不敢久留,匆忙拍了几张照便急于下山。按经验10余公里的山路需走3个多小时,在我返回大寨村的途中就会天黑。我在深山的泥石路上走了一个多小时,未见一个人影,不免有些慌张。黄昏时分身后终于来了一辆久违的手扶拖拉机,我立即招手拦车并向司机说明情况。司机听说我曾是来自上海的大勐龙知青便同意我搭乘至大寨村。虽然一路颠簸,上坡时还须下车推行,但我感觉很好,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知青时代。</p><p class="ql-block">  回到大寨村已是傍晚,找车下山回勐龙镇已无可能。我从村头转到村尾,街上仅有的两家私人小旅馆均已客满。我只好返回寨子,硬着头皮挨家挨户向哈尼人家求宿。转了好几家后终于在一个名叫“二三”(汉语名为杨忠华)的哈尼族人家里住了下来。年近五十岁的“二三”,皮肤黝黑,体型消瘦,脚上粘满了田间的淤泥。见有远方来客,他顾不上白天的劳累和刚从山上回来的妻子周卫英一起烧火做饭,杀鸡备菜,并让儿子喊来亲朋好友陪我一起喝酒聊天。晚餐除了正宗的散养草鸡外还有城里人不易吃到的南瓜尖,臭菜,苦竹笋,野生木耳、菌类和野菜等。米饭是用山上的红米(一种旱稻)做的,吃起来很香,白酒是自酿的包谷酒。酒足饭饱后“二三”把他儿子睡的单间让出来给我休息。</p><p class="ql-block"> 那晚夜空格外洁净,群星闪烁,我在皓月和繁星的陪伴下睡得很甜很香。这不仅是因为一天的奔波使我疲倦,更因为在远离都市的勐宋我找到了一种品德叫善良,触摸到一种民风叫淳朴,体验到一种真情叫温馨。</p><p class="ql-block"> 次日临别时,“二三”叫我元旦时再来,和他们一起过新年。他七十多岁的老母亲还特地送了我一包自产的勐宋大树茶,让我把哈尼人的茶香带回故里。</p> <h5>▲勐宋一条街,图中左边的面包车为勐龙镇到勐宋的班车 2008-12 </h5> <h5>▲勐宋农贸市场 2008-12</h5> <h5>▲改建后的勐宋农贸市场 2019-1</h5> <h5>▲丫口村至阿克寨的山路很糟 ,手扶拖拉机上坡需推行。 2008-12</h5> <h5>▲勐宋丫口村还保留着有线广播 2008-12</h5> <h5>▲笔者在哈尼族“二三”家留宿 2008-12</h5> <h5>▲“二三”和他的母亲 2008-12 </h5> <h5>▲“二三”的妻子周卫英晚餐后在炒茶叶 2008-12</h5> <h5>▲“二三”和他的妻子 勐宋 2019-1</h5> <h5>▲抽旱烟的阿克人 勐宋 2008-12 </h5> <h5>▲那年“三姐”18岁 , 勐宋 2008-12</h5><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h1> <p class="ql-block">  2013年7月至12月,我因东风农场之邀,参与了农场部小城镇旧区改造和拓展旅游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我在拓展景洪旅游南线的草案中提议,新设景洪旅游南线,将拟新开辟的景洪旅游南线与已开发的景洪旅游西线连成环线。拟拓展的景洪旅游南线为:景洪市嘎洒机场→ 东风农场博物馆、知青纪念碑、知青墓→ 曼飞龙白塔→ 大勐龙黑塔→ 中缅240界碑→ 勐宋原生态村落和古茶园→ 布龙(布朗山至勐龙)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布朗山布朗族乡→ 中缅打洛口岸→ 勐海县城→ 景洪市。</p><p class="ql-block">  为梳理景洪旅游南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优化和整合拟拓展的旅游线路,2013年10月我第二次走进勐宋,这片尚未开发的文旅处女地。</p><p class="ql-block">  10月20日上午,勐龙坝笼罩在淡灰色的蒙蒙细雨中。我在东风农场原宣传科长刁晓明陪同下,由徐国庆驾车,九时许到了勐宋的半山腰。只见湿漉漉的沥青路面反射着天空的蓝光,路旁的树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山间的云雾越过茂密的树冠向我们迎面扑来,人和车仿佛漂浮在半空中。我让司机徐国庆将车停在位置较高的丫口,饶有兴趣地拍摄云雾袅绕的勐宋云海和远处若隐若现的哈尼山寨。 </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到了山顶勐宋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和预先联系好的哈尼族向导李军会合。李军说,从大寨村去阿克寨还有十多公里泥路,下雨后路况很糟,你们的越野车是过不去的。我们把农场的越野车停放在李军家,换乘了由他驾驶的B卡驶进了阿克寨。这次我们不仅走访了阿克寨和丫口村,还考察了中缅边境线上的蚌半寨。</p><p class="ql-block">  中午在蚌半寨计拥家午餐。计拥(汉语名字张红英),阿克人,29岁,是2个孩子的母亲,初中文化,担任过村里的妇女干部。计拥的丈夫伍东,32岁,见有远方来客,特地杀了一只散养的草鸡,用火烤熟后煮鸡粥招待我们,据说这是阿克人招待贵客必备的一道菜。</p><p class="ql-block">  趁计拥一家忙于备菜煮饭之际,李军带着我们去布龙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的护林员很朵家品茶。当我们提出要他们穿着民族服饰照相时,她们不仅欣然同意,还引来邻居的阿布,梳妆打扮一番,穿着色彩斑斓的哈尼族服饰与我们照相留念。 </p><p class="ql-block">  我想拍摄一组阿克人的环境肖像及他们劳动和生活的场景,她们愉快地接受了。很朵和她的女儿加企等,冒着蒙蒙细雨,肩背箩筐,哼着哈尼山歌,爬上寨子附近的山岗采起了茶叶。</p><p class="ql-block">  回到寨子,很朵家晒台上一片金黄的玉米激起了我的创作灵感。我把18岁的加企请来,在晒台上拍摄她剥包谷的情节。加企长着一张典型哈尼姑娘的圆脸,一对水汪汪的眼睛,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她对着镜头微微的一笑,一幅完美的环境肖像作品便进入了我的相机。虽然到了下午一点多种,我顾不上腹中的饥饿,忙得不亦乐乎。回到计拥家坐上餐桌时,我的衣衫早已被汗水和雨水湿透,但心情特别快乐。 </p><p class="ql-block">  傍晚回到东风农场宾馆,我打开输入电脑的照片一看,觉得它是那年我在版纳雨季拍得最满意的一组人文摄影习作。我小心地将照片存入移动硬盘,要把它带回故里,留在梦里,刻在心里。</p> <h5>▲2013-10 笔者第二次走访勐宋</h5> <h5>▲笔者为计拥母亲留影 刁晓明摄 2013-10</h5> <h5>▲采茶的哈尼族 勐宋阿克寨 2013-10</h5> <h5>▲哈尼族姑娘加企 勐宋 2013-10</h5> <h5>▲笔者为计拥家留影 2013-10 </h5> <h5>▲笔者与大寨村三姐告别 刁晓明摄 2013-10</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b></h3> <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是东风农场建场60周年。这年10月,我因农场之邀参加了东风农场博物馆的修复工作。三个月的修复工作结束后,我第三次走访了勐宋。</p><p class="ql-block">  元月1日是西双版纳哈尼族的新年,节日一般延续一周。那年勐宋有的村寨12月27日就开始过新年了。受哈尼族朋友朱罗的邀请,12月26日,我结束了在老挝北部的摄影采风赶回了勐宋大寨村。当晚朱罗用摩托车把我接到他家。</p><p class="ql-block">  朱罗,35岁,勐宋丫口村阿克人,是两个男孩的父亲。他大儿子6岁,就读于勐宋小学一年级,小儿子3岁,父母健在,均70多岁。他中等身材,肤色黝黑,体魄健壮;会说汉语,但话不多,显得老实憨厚。我和他是在2013年10月,我第二次走访勐宋时,在丫口村给他母亲拍照时相识的。此后我和他一直保持着联系。今年5月,他在微信里向我报喜说,他荣获了2024年景洪市勐宋第四届古茶斗茶大赛“手工制茶优秀奖”和“古树毛茶银奖”。</p><p class="ql-block">  朱罗是种茶能手,茶叶生产是他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2015年丫口村脱贫,他的年收入有8000余元。脱贫后,他用了40余万元建了一栋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的二层瓦房。丫口村距勐宋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约7、8公里,村里没有旅店或招待所,朱罗把我安排在他新建瓦房的二楼住了三天。</p><p class="ql-block">  2019年1月12日,勐龙镇2019年度哈尼族嘎汤帕节庆典活动在勐宋村委会所在地大寨村举行。庆典期间,我在大寨村哈尼族三姐家留宿。</p><p class="ql-block">  嘎汤帕节庆典活动的主要内容有:列队迎宾、庆典开幕式、文艺演出、赶摆(赶集)。传统歌舞和民俗活动有长竹竿舞、竹筒舞、咚吧嚓,荡秋千、打陀螺、射弩等。我很喜欢哈尼族歌手米线原唱的哈尼族民歌《花恋》 、《神奇的山寨》、《山寨小夜曲》等,她的歌声清脆、甜美、纯真、令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嘎汤”意为万物,“帕”意为复苏,“嘎汤帕节”是哈尼族一年一度的新年,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在这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的季节里,勐宋哈尼寨樱花绽放,草木吐绿,古茶飘香。</p> <h5>▲勐龙镇哈尼族2019年嘎汤帕节庆典会场(勐宋)</h5> <h5>▲ 荡秋千 2019年嘎汤帕节 勐宋</h5> <h5>▲ 勐宋村委会书记在村口欢迎前来参加庆典的嘉宾 2019-1 </h5> <h5>▲在村口迎接嘉宾的哈尼族长者 2019-1</h5> <h5>▲在庆典仪式上笔者(左)与老村长留影 2019-1</h5> <h5>▲在庆典仪式上笔者(左)与张洁姐妹俩留影 2019-1</h5> <h5>▲2015年丫口村脱贫,2018年勐宋10个村寨整体脱贫。</h5> <h5>▲建新房平整地基的哈尼族 勐宋2008-12 </h5> <h5>▲丫口村脱贫后的新房 勐宋 2018-12</h5><br> <h5>▲丫口村脱贫后的新房 勐宋 2018-12</h5> <h5>▲丫口村朱罗和他的俩个儿子 </h5><h5> 勐宋 2018-12</h5> <h5>▲2024年国际茶日景洪市勐宋第四届古茶“斗茶大赛”会场</h5> <h5>▲丫口村阿克人朱罗,2024年荣获景洪市勐宋第四届古茶斗茶大赛“手工制茶优秀奖”和“古树毛茶银奖”。</h5> 据2013年统计,勐宋阿克寨年人均纯收入为2200多元。全寨农户实现了通电、通自来水,安装了电话和有线电视。在校中小学生34人(中学生2人)。和2008年我第一次走访勐宋时相比,阿克寨的生活条件大有改善。<br>  2018年12月,我第三次走访勐宋时,村委会干部对我说,阿克寨年人均收入已提高到2万余元,2015年丫口村脱贫,2018年勐宋10个村寨整体脱贫。<br>  2019年1月,是勐宋哈尼族脱贫后的第一个新年,哈尼人穿上崭新的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欢声笑语间洋溢着脱贫后的喜悦。昔日贫困落后的勐宋哈尼山寨进入了奔小康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