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增值爱好--听杨亮教授的课

靳亚丽

<p class="ql-block">杨教授的讲座即是专业的讲授,又是人生感悟的分享。</p><p class="ql-block">人生要舍得投资自己,才能提升自身价值,杨教授曾在2001年自费5000多元参加学校培训,杨教授还告诉我们,专业书籍不买上并读上几十上百本,怎么做中学,学中创?怎么做优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文本的难度和学生的障碍是备课的重中之重。孩子自己能学会的确实不用我们讲啊,比如“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对于初三的学生这是不是问的多余?学生的学习障碍是:怎么用比喻?用什么来比啊?如刘姥姥看到自鸣钟的钟摆,觉得像秤砣,为什么用称砣比喻?这是从刘姥姥的视角写,就必须用她熟悉的角度比喻。</p><p class="ql-block">培养一种能增值的爱好。做为老师要给自己多学习,多给自己拼几顶“帽子”,名师,学科带头人,成果奖,优质课等都要去努力争取。也许在争取的这程中会有很多困滩,受很多疲累,可人性就是好吃懒做,你要做事情就是违背人性,这肯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可人的意志力是成功的关键。</p><p class="ql-block">教孩子学习要激发孩子们读出文本背后的文字,激发文章的生命力,文章中人物的生命力,如《记承天寺夜游》中,“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寢”,设计问题:苏轼为何睡不着?为何寻张怀民?他在想什么?如此激发学生求知欲,去探寻文章的生命力,苏轼、张怀民的生命力。</p><p class="ql-block">教语文一定要读写结合,就算课程慢一点也关系,人生最快和最慢的都是时间。学习《孔乙己》、《藤野先生》、《背影》、《老王》、《阿长与山海经》都是写人的,可是每一篇的开头都不一样,每一篇叙事的视角也不一样,这是要探究原因的。比如《阿长与&lt;山海经&gt;》先对阿长的身份进行详细介绍,是因为本篇是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详细介绍突出其感恩和怀念。《背影》开头写不相见两年余了,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因为作者对父亲的感情是复杂的。由此教给学生写人时如何写出精彩又合适的开头。</p><p class="ql-block">如果你还讲课,并且把它培养成了自己的爱好,你退休后就有了一个能增值的爱好。</p><p class="ql-block">我私下以为这个爱好值得培养,哈哈!</p><p class="ql-block"><br></p>

爱好

阿长

生命力

学生

培养

比喻

寻张

开头

背影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