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棚连绵幽弄长——记黎里

游东走西

<p class="ql-block">“十二古桥多傍柳,百余幽弄几栖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访黎里,旧颜已换新貌,记忆中的印象已经很难从眼前的景象中分辨出来。</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黎里时,只有入街口高挑的马头墙和醒目的飞檐让人意识到一个旅游古镇正从历史的尘埃里苏醒过来,而更多的还是一个展现着古朴、单纯生活的老街风情。两岸垂柳成行,晾在河边的马桶与河埠上形态各异的系船石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东栅,桥下茶馆外,木柴成堆;西头,河边小巷内,老宅凋零。保存完好的古桥一座又一座,幽长的暗弄时不时在你走过的当口激发你的好奇。</p><p class="ql-block">暗弄是黎里的特色,保存完好的可达八进之深。记得,为了探寻“退一步处”而在暗黑的通道里摸索,最后才在一处豁然开朗的院子里发现了“退一步处”遗址,奇怪的是第二次再来黎里居然找不到了,一位大妈坚持说就在这里,我心狐疑:大妈指点有误。暗弄是从前大户人家住宅的一部分,属府邸下人通行之道,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这些暗弄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聚居的共同通道。黎里入选历史文化古镇的成功,促进了部分古宅的再度开发和利用,那些原本深藏暗弄的老宅以高雅的风姿来了个转身,成为闹中取静的高档馆舍。</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来黎里时,下塘街的道南桥和上塘街那二道高敞的廊棚还记忆犹深,西过庙桥弄,街景渐趋冷落,这里有过戏台,后来成了停车场,再西,出现了周宫傅祠,而随着周宫傅祠的出现,原来散落于旮旯之处的一些可追溯的历史景点则随着集市和一些民居的拆迁而消失了,印象中这些遗址当时已十分的破旧甚至遗迹难辨。</p><p class="ql-block">今次是第三次重游故地了,黎里已脱胎换骨成一个全新的古镇,予人以漂亮、幽雅而富诗意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黎里从前是有一些廊棚的,现在几乎绵延全街,成为一大景观特色。廊棚之下,开出了许多小店,琳琅满目的地方小吃把古镇渲染得生机勃勃起来。</p><p class="ql-block">古镇的开发利用,激活了诸如周宫傅祠、端本园、锡器博物馆等一系列人文资源的新生,丰富和充实了古镇的内涵。前二次来黎里,柳亚子故居均未开放,今次终于走进柳亚子故居。柳亚子故居原系清乾隆年间直隶总督、工部尚书周元理私宅。周氏为黎里名门望族,只是后裔无有功勋,民国十一年,柳亚子曾向周氏后裔租借部分房屋居住,今天这幢老宅才得以有机会以柳亚子故居的名义向公众开放,故居内 的“赐福堂”和故居旁的“赐福弄”似乎向参观者解说着这幢历史老宅的变迁。展馆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无疑,故居是黎里古镇上的重要景点,不足之处是柳氏居室内陈设太杂、太滥,观感不爽。</p><p class="ql-block">这次携家人同游黎里,事先介绍过:整个黎里浏览下来用不了一个半小时,结果一家子荡荡悠悠地逛了五个小时,还只走了全街的五分之三。</p><p class="ql-block">黎里,现在有看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10/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