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有焦菊隐、南有黄佐临</p><p class="ql-block"> 读书社团第17期读书活动</p><p class="ql-block"> 一起共读《文化苦旅》中</p><p class="ql-block"> 《佐林遗言》</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刘海云</p>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 这是我们第17期读书会,今天共读《佐临遗言》。俗话说:读书不思考犹如吃饭不消化,吃饭不消化身体就会很难受,所以大家一起读书、共同讨论是很好的读书方式,本人感觉收益颇丰。 </p><p class="ql-block"> 首先先谈一下“黄佐临先生”吧!黄佐临是影响中国话剧的艺术大师,他是中国话剧的杰出导演,在话剧界素有“北有焦菊隐、南有黄佐临”之称。他的戏剧实践涉猎广泛、博采众长、吸纳古今、融贯中西,是个全学的大家。他是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创始人之一,他更是一位始终与祖国共命运,以戏剧为生命的优秀导演艺术家。他时代脉搏感十分敏锐,他关注时代需求,关心人民生活,是一位以排演优秀现代戏而著称的艺术家。这些对他的至高评价,我们从书中可以体会到。 </p><p class="ql-block"> 书中让我最心生敬佩之情,是七月七日日本正式发动侵华战争,黄佐临先生来拜访萧伯纳,萧伯纳先生本以为黄佐临先生会让自己介绍一个能在英国长期居住的工作,可黄佐临先生却提出要回国,萧伯纳先生吃惊的说:“哪儿已经是战场,仗会越打越大,你不是将军,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但他只是说:“我们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多数会回去,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多么简单朴素的几个字,却表达了黄佐临深厚的爱国情怀,也赢得了萧伯纳最好的赞扬与鼓励:“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尽管黄佐临先生回国后也遭遇了太多不公与冷落,但他的爱国情怀始终坚定不渝。 </p><p class="ql-block"> 还有在《佐临遗言》中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我听从他的遗言,从来不对别人的说三道四稍作辩驳。但是,前两年,纪念中国话剧一百周年,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没有提黄佐临的名字。”是啊,这样一位世界级的话剧大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在中国被日本侵略时毅然回国,在其他战线上的抗日英雄,“但是,这可是纪念百年的风云史诗啊,怎么可以这样!”余秋雨这样愤慨的写道。这样的个人或是群体,他们都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甚至在世界的文化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对待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这样?我想,他应该既为这位忘年交的话剧大师可悲,更为中华文化而悲吧?但是现在我们能通过余秋雨先生的作品认识了这位伟大的人物,不仅体现了余秋雨先生为中国文化不足做出挑战与贡献,更体现了中国文化由过去不够完美逐渐向至善至美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祖国母亲多灾多难,我们能理解她的艰辛与不易,如今能拥有大国风范、大国容量,证实我们文化逐渐走向世界。 </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新一代读书人,志存高远,只争朝夕,我们要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博览群书,才能使我们的内心充实;看了黄佐临先生对戏剧的发扬光大的过程,告诉我们年轻人要多向有经验有远见的前辈学习,对待自己的事业要有专心、恒心。 以上是我的体会,不对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请大家讨论。 </p> <p class="ql-block"> 书是一抹烟花,点缀了我生活的星空。书是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让我的生活少了份平淡,多了一缕充实和精彩。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都以书为伴,铸就智慧人生!期待下一次共读。最后适逢重阳节,祝愿岁岁平安,父母健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