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字博物馆

银杏叶

<h1>美篇号:20325267</h1> <h1>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甲骨文的故乡——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是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华汉字文化的科普中心,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1> <h1><b>字坊</b></h1><h1>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字坊,它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用殷商时期青铜器上的典型图案装饰,是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标志性符号。</h1> <h1>穿越字坊,就是通向主体馆的主干道,两旁是由28块青铜制成的甲骨片组成的甲骨碑林,包含着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h1> <h1>中国文字博物馆主体馆为“宣文馆”</h1> <h1>宣文馆门前及两侧巨大的红柱</h1> <h1>进入宣文馆大厅迎面是江泽民题写的馆名:“中国文字博物馆”七个大字。</h1> <h1>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h1> <h1>发现与发掘</h1><h1>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首次从甲骨残片中识别出商代占卜文字,引发各界收藏、研究甲骨。</h1> <h1>早期国内外甲骨藏家</h1> <h1>科学发掘<p>1928年—1937年的殷墟发掘和甲骨大发现</p></h1> <h1>1950年以后的殷墟发掘和甲骨大发现</h1> <h1>考释与研究</h1><h1>甲骨文发现之后,社会各界搜集、整理、考释、研究甲骨的热情日益高涨</h1> <h1>考字与论史</h1> <h1>“甲骨四堂”</h1> <h1>现代甲骨学专家</h1> <h1>《甲骨文合集》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中华书局自1978年—1982年陆续出版,全书共计13分册。</h1> <h1>智慧时空</h1> <h1>汉字演变</h1> <h1>甲骨文与后世书写</h1> <h1>天干地支计时法</h1> 甲骨文书法 <h1>殷墟是我国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遗址。刻辞甲骨作为殷墟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使我们有机会深入认识湮没已久的商代历史,体会3000年前的社会形态,感受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h1><h1>甲骨文承载着历史,也孕育着希望。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华文化的价值日益彰显。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甲骨文将会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惠及未来。</h1> <h1>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h1><div><br></div><h1>汉字,是华夏先民的伟大发明,是传承中华文明悠久历史与文明的精神纽带,是一笔珍贵的人类文化财富。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汉字作为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符号系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字系统之一。几千年来,汉字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不仅促进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且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h1> <h1>我国古代流传着仓颉造字的传说。随着20世纪20年代中国田野考古工作的展开,先后出土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且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史前阶段出现在陶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刻画的符号,它们为研究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h1> <h1>传说黄帝的史官仓颉创制了汉字,许慎《说文解字·叙》:“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h1> <h1>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成熟的商代文字出现以前,远古先民曾经走过了从结绳记事、契刻、图画符号记事到发明文字的漫长历程。今所见各史前符号地域色彩浓重、背景复杂。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符号,都可能逐渐融汇到汉字产生的主流道路上。</h1> <h1>甲骨文是保存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安阳殷墟是甲骨文的主要出土地。<p>甲骨文与古埃及的圣书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古印度河流域的原始文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作为最早的成熟汉字,它不断演变,发展至今。</p></h1> <h1>殷墟甲骨文材料迄今发现有13万片左右,其时代约在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按刻辞内容,一般可分为占卜记录和记事。</h1> <h1>殷墟时期用于占卜的甲骨,一律经过整治,目的是为了使龟甲和牛胛骨适于占卜。刻写在甲骨上的占卜记录又称卜辞,其内容十分丰富,生动地反映了商代后期的历史面貌。</h1> <h1>先周至西周早期甲骨文与殷墟甲骨有相似之处,但在甲骨整治、钻凿形态、刻辞内容、行款书体等方面又独居特点。先周至西周早期甲骨文大多数文字刻写精细,字形普遍细小。</h1> <h1>目前殷墟甲骨文字数总共近4500个,其中可释字在1500个左右。甲骨文在文字结体及造字方式方面已经形成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具有象形、指事、会意等早期基本造字形式,而且还大量利用形声字,并出现假借字,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h1> <h1><b>中国</b> 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原指周王朝疆域的中心地区,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h1><h1><b>中 </b> 象形字,象旗旒之形,有时简写作 。甲骨卜辞中有旌旗、中间等义。</h1><h1><b>国 </b> 会意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表示以武器守卫疆域领土之义。</h1> <h1><b>河南</b> 自古有“中州”、“中原”之称,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简称“豫”。河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h1><h1><b>河</b> 形声字。在甲骨卜辞中专指黄河,有时也表河神之义。</h1><h1><b>南 </b> 假借字。有学者认为是古代瓦制之乐器形,卜辞中常借为南方之称。</h1> <h1><b>安阳</b> 故称殷、邺、相州、彰德等。战国时期为魏地宁新中,公元前257年更名为安阳。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七朝古都”之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h1><h1><b>安</b> 会意字。女人在房屋中,会安静之意。</h1><h1><b>阳</b> 形声字。甲骨卜辞中用作地名。地名中的“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h1> <h1>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h1><div><br></div><h1>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应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与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笔道肥粗,圆笔多,转折圆。和甲骨文相比,字形变化更加多样。</h1><h1>在众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统一文字前1000多年间,中国文字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金文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征战、盟约等事件的记录,以及对祖先及王侯们功绩的颂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h1> <h1>自宋代以来,考古发掘见已著录商代有铭文的铜器6000余件,其中可确认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 的商代有铭铜器至少有1100余件。商代金文通常只有一到两个字,到商代晚期出现少数较长铭文。内容主要是族氏名号、先人日名与作器者名。一些铭文内容可以和甲骨刻辞相互印证。</h1> <h1>司母戊鼎(复制)</h1><h1>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燕飨等各种用途。该鼎通高133厘米,口长79.2厘米,口宽112厘米,重832.84千克,是目前发现的最大最重的商周铜鼎,长方体,直壁平底,大立耳,四柱足中空,四角有扉棱,腹壁四缘各饰兽面纹和夔纹,耳饰双虎食人纹,足上部饰兽面纹,内壁铸铭文“司母戊”。</h1> <h1>西周早期金文的形体,大体沿袭商代晚期书风。到穆王以后,笔法逐渐趋于整齐方正。恭、懿诸王以后,笔画由粗趋细,并进一步抽象化。春秋战国时期金文形体随意,出现艺术性与图案化的字体,如鸟虫书等书体。</h1> <h1>各式“王”字</h1> 西周早期(武王至昭王)金文承殷末书风,铭文逐渐加长,字的笔画流行波磔,气势浑厚。西周中期(穆王至孝王)金文字形规整,笔道更加线条化,出现长篇册命金文,以及嘏辞。晚期(夷王至幽王)金文长篇增多,布局工整规范,内容多是程式化的廷祀册命。<h1>西周金文内容多涉及政治、战争、封赐、狱讼。</h1> <h1>周王室东迁以后,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地方青铜工业日益发达,地方特征浓厚的青铜器反映了各地的典章制度与诸侯、大夫的社会活动。战国时期金文载体大为扩展,出现了“物勒工名”形式的金文及计量金文,字体字形变化丰富多端。</h1> <h1>先秦时期文字载体形式多样,除甲骨、铜器以外还有用以日常书写的简帛,以及陶器、玉石器等,简帛文字、陶文、玉石器文字、货币文字等多种文字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字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而且反映了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历史风貌。</h1> <h1>简帛在纸张发明前是传播和承载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简帛文字滥觞于商周,流行于战国,盛行于秦汉,式微于魏晋,是中国文字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了从篆书向隶书,隶书向草书、楷书演变的全过程,而且以其丰富的墨书真迹向世人展示了中国文字隶变时期的真实面目,在很大程度改写了人们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字发展史的认识。简帛的制作和形制,反映了先民的智慧。</h1> <h1>甲骨、金文中“册”、“典”两字<p>“册”、“典”两字的形体构件就是简册的一种图示,它说明了简牍早在商代就已经开始使用了。</p></h1> <h1>简牍的制作一般包括备料、选材、片解、刮削、杀青、编联等工序。</h1><h1>(简牍即 中国古代用竹、木制成的书写材料。)</h1> <h1>先秦时期刻划、钤印或书写在陶器上的文字,字数一般比较少,且大多是印文,内容为人名、官名、地名、吉祥语和时间等。先秦陶文是古文字中产生年代较早,并与普通民众联系很密切的一类文字。</h1> <h1>玺印是人们用以昭明信用的凭证。新石器时代用陶印模或雕花石印模在陶器上拍打、压印花纹,这些印模再进一步发展,就成为后来的玺印。我国玺印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普遍使用。玺印按印文内容,可分为官玺、私玺、成语玺及图像玺几大类。</h1> <h1>燕国印的形制与文字颇具特色,多数为长条形印面,有细长的柄,自名为“鍴”。</h1> <h1>齐国官玺风格比较特殊,印面上常有凸起。许多齐国陶文都是用铜印戳印而成的。</h1> <h1>韩、赵、魏三国统称为三晋,他们在文化、制度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三晋印除个别外,大多难以区分国别。</h1> <h1>楚国印多阴文,不论圆印、方印,印面有边框,少数有界格。</h1> <h1>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在玉石器上雕刻图案和符号,有些玉石器上的图案近似于文字。以现有材料而言,至少在商代晚期,便开始在玉石器上刻画或书写文字。</h1> <h1>先秦货币种类繁多,有布币、刀币、寰钱、蚁鼻钱、金版等,其上铸刻的文字,因受范围局限,大都字数较少,且多为地名、数字,又因铸行量大,铸地不一,往往有不同的写法。先秦货币文字的构型有自身的特点,如形体减省、借笔、笔画穿出与收缩、增笔等。</h1> <h1>统一前后“马”字的不同写法</h1> <h1>战国时期,形成了齐、燕、晋、楚、秦五大文字体系。除秦系文字较多地继承了西周文字特点外,其他四系文字都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所谓的“六国文字”。结构歧异、笔画多变,是六国最大的特点。战国中晚期,尤其是古隶产生后,趋异求同,笔画隶变已成为各系文字普遍的发展趋势。秦始皇“书同文”以传统的周秦系统文字取代了歧异的六国文字,以秦篆和秦隶统一六国古文,是文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h1> <h1>秦文字与六国文字的对比</h1> <h1>考古发现很多汉魏时期的简帛文书,发布地点广,内容丰富,字体多样,展示出汉字从隶变到楷化的演变过程。其中西汉是汉字隶变的完成和成熟期,这个时期的简帛文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汉字隶变过程中的不同文字形态,也显示隶书书体已经成熟。</h1> <h1>早期碑碣没有特定的形式,到了东汉时期逐渐固定下来。汉碑的碑首、碑额、碑阳、碑穿、碑阴、碑趺、碑侧及碑文都已成定式,碑文前有散文式序,后有韵文的铭,臻于完美。<p>汉碑多为隶书,故隶书又称汉隶或八分书。现存的二百多种汉代碑碣,都集中于桓帝、灵帝前后不足五十年的时期(公元147—189年)。公元2-3世纪隶书演变为楷书,期间还出现了隶楷书体(或称“新隶体”),南北朝刻石上的书体千姿百态,以魏碑体最为著名。南北朝至初唐时期,楷书逐渐取代隶书。</p></h1> <h1>到了汉代,隶书以其实用性强,易于书写等优点,取代小篆的地位,成为主要字体。两汉四百余年间,书法由籀篆变为隶分,由隶分变为章草、楷书、行书,至汉末,我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书体的不断变化,使汉字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给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鲜活的灵气和勃勃生机。这一时期“鲁壁经书”的发现和许慎《说文解字》的诞生,也为汉字学研究奠定了基础。</h1> <h1>两汉玺印文字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构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汉印之风兴盛,书体风格为后世推崇。</h1> <h1>西汉官印</h1> <h1>东汉官印</h1> <h1>汉代私印</h1> <h1>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h1><h1><br></h1><h1>古代少数民族文字是指我国古代历史上创造或从域外传人的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曾用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后因使用这些文字的民族群体的分化融合或语言转用等原因而停止使用并逐渐消失。这些民族文字的产生和使用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公元2-3世纪,较晚创制于16世纪的满文一直沿用至近现代。</h1><h1>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0多个民族不同程度地使用本民族文字。在我国现行民族文字中,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使用历史上形成的传统民族文字。</h1><h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在调查研究、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陆续为壮、布衣、侗、苗、彝、傈傈、哈尼等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同时,还对部分需要改进的少数民族文字进行了改进。</h1> <h1>传统民族文字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其中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通用于本民族地区的各种文字使用领域,具有正式官方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我国社会使用最充分最广泛的少数民族文字。</h1><h1>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民族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字。这些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和传承载体,是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也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纽带。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字的大家庭,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进步走向统一的文明历程。</h1> <h1>中国文字发展史展厅</h1> <h1>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西汉时,人们发明了用废旧麻料制成原始型的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技术,扩大原料来源,制造出质量较好的植物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这种纸成本低,产量大,书写方便,逐渐取代缣帛和简牍。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使人类书写材料发生了划时代的革命,不仅开启了中国写本书的繁荣时代,还为雕版印刷术的产生、推广和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h1> <h1>据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是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掺和纸灰的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熔化后,用平板压平字面,泥字即附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样印刷。这种泥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h1> <h1>毕昇塑像</h1> <h1>自北宋毕昇发明泥活字后,活字印刷技术不断改进。与宋朝并存的西夏人用木活字印制了西夏文的《吉祥遍至口和本续》。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之一。元代初年,农学家王祯对木活字排版固定技术做了重大改进,发明了转轮排字盘,为木活字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h1> <h1>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在吸收中国活字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铅合金活字。19世纪初期,铅活字排版技术开始传人中国。中国的印刷工作者吸收这一技术,按汉字的特点设计制造了各种字体的铅活字字模。初期刻制的活字字模字体几乎都是宋体,以后才陆续出现了楷体、仿宋体和黑体。</h1> <h1>汉字进入计算机时代<p>为使计算机处理汉字,国内外许多科研工作者潜心钻研于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包括汉字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1974年8月,国家设立“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以北京大学王选为首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其中的精密照排项目,后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为汉字的信息处理及应用奠定了基础,为信息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创造了条件。</p></h1> <h1><p>王选——时代楷模 创新典范</p>王选(1937—2006)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h1> <h1>汉字进入了计算机</h1><h1>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支秉彝总工程师在“牛棚”中完成了“见字识码法”的方案设计和 码本。1978年5月上旬,支秉彝推出一台汉字信息处理实验样机。7月19日,上海《文汇报》报道了他的事迹,通栏标题是《汉字进入了计算机》这是中国自己实现的第一个计算机输入汉字的方案。</h1> <h1>1980年前后,为解决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难题,许多学者投身于汉字输入技术的研究,先后开发出1000多种输入法。其中五笔字型输入法为河南王永民于1983年发明,它使用标准键盘,通过拆解汉字字根,实现了快速输入,成为最受欢迎、应用最广的汉字输入技术之一。</h1> <h1>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它揭开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序幕。这次科技革命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促使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h1><h1>在这个信息时代,如何使语言文字进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成为关键中的关键。为了使中国文字进入计算机,多少人呕心沥血,直至献出青春、献出生命,才使中国文字在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进程中获得了新的动力!</h1> <h1>宣文馆后面就是“徽文馆”和“博文馆”(未开放)</h1> <h1>2024年7月9日拍摄</h1> <h1><i>摄影、编辑、制作:银杏叶</i></h1><div><br></div><h1><b>谢谢您的浏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