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深山密林之中,隐藏着两处以水著称的自然美景——黄龙瑶池、九寨翠湖,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不辞辛苦络绎不绝地去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从陆路去黄龙、九寨,阿坝州松潘县是必经之路,也是游客集散之地。松潘古称松州,现在还完整地保存着松州古城。</p><p class="ql-block">四川阿坝州,是我国内地与我国西藏高原交界的地区之一。历史上,生活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及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为获取生存的土地和水源,经常在群居地交界区域发生征战。汉武帝依靠强盛的国力,驱赶走当时强盛的游牧民族部落匈奴,巩固了中原农耕民族的地域稳定。至汉朝末年,因汉王朝内乱统治衰弱并没落后,崛起在西藏高原地区强盛的游牧民族吐蕃,成为中原地区继立的唐朝在该地区最大的争夺者。为有效控制和治理这片土地,唐王朝于公元618年在此建立了松州城,使其成为当时的边陲重镇,川西门户,如今的历史名城。</p> <p class="ql-block">松州古城北门</p> <p class="ql-block">古城北门外的一块平台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塑像,向人们传颂着一个中华民族民族交融的佳话。</p><p class="ql-block">公元638年,吐蕃的赞普(首领)松赞干布向唐王室求娶一公主被拒绝,派去的使臣被唐王朝在松州的驻军首领扣押。激怒的松赞干布于当年8月兴兵20万犯唐,在松州地区与唐军激战数年。吐蕃的军队虽被唐王室后来增派的大军打败,但唐太宗想创立边境地区长久安定的局面,故效仿汉朝时汉王室遣使王昭君和亲匈奴,保持了一段时期的边境太平的往事,答应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派文成公主去西藏和亲。松赞干布在松州古城迎娶了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致力于促进藏汉两个民族的和睦相处,文化交流,为藏汉两个地区的和平稳定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前有昭君出塞,后有文成进藏,都成为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融合著名的一段佳话。为纪念唐藏和亲,后人在松赞干布当年迎接文成公主的松州古城北门外塑立了这座巨大的塑像,向后人们讲述着这段历史。它也在向世人昭示着,不管有什么局部利益冲突,中华民族都具有强大的融合力,任何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和努力,都注定最终会失败。</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入口指示牌</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敌楼保存完好,如今修缮一新。</p> <p class="ql-block">立身城墙极目远舒,古城内外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商铺林立,交易繁忙,反映出松州历史上的繁荣一直延续至今。</p> <p class="ql-block">城内居住着藏、汉、羌、回等多个民族的居民,和睦相处,热情友善。图为回族风情小镇入口。</p> <p class="ql-block">庭院广场大街小巷,一座座、一组租塑像或塑像群,反映了当地民众历史上的工作和生活情节,也反映了当地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具有民族特色的桥梁(风雨桥)和建筑</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古城东门。后面山顶上是古城西门。</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五彩灯光将古城装扮得绚丽多彩。</p> <p class="ql-block">清晨,古城在朝霞中醒来,开始了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四川大部分地区山高沟深,川西阿坝州地处高原地带,更不例外。历史上这些地区根本没有供人通行的道路,有限的贸易往来,硬是马帮依靠马蹄在崇山峻岭中踩出一条危机四伏的“茶马古道“。故,历史上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当年,红军长征北上抗日救国,为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经过这里爬雪山过草地奔赴抗日前线,其艰难险阻程度可想而知。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指战员们完全是凭借坚定的救国使命和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胜利到达了陕北,创造了长征这一举世瞠目的壮举。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在此修建了这座红军长征纪念台。如今,这座纪念台成为后人铭记共产党党史、中国革命史及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黄龙景区距松潘县城仅约60余公里。历史上的交通困难,使以往两地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在十分贫困的条件下积极筹集资金和劳力大力开展交通建设。随着科技进步带来的国民经济更快发展,交通建设的成效大大加快。昔日的登天羊肠马道,早已被如今宽敞平整的盘山公路和跨山高速公路所取代。现在,从松潘到黄龙、九寨等地,每天都有多趟旅游车往返,十分便捷。</p> <p class="ql-block">从松潘去黄龙,要途经距松潘县城17公里的川主寺镇。沿途的高原风光及少数民族风格建筑及村寨景观,让游客应接不暇。</p><p class="ql-block">别具一格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藏族寺院</p> <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平地草场、悠闲的牲口。</p> <p class="ql-block">一座吉祥藏寨,展现出藏族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白塔</p> <p class="ql-block">经幡</p> <p class="ql-block">五彩的敖包</p> <p class="ql-block">金色的经筒</p> <p class="ql-block">穿过“川主寺隧道”走近达川主寺镇</p> <p class="ql-block">镇口的悬索木桥</p> <p class="ql-block">川主寺入口</p> <p class="ql-block">川主寺,藏语称“卓仑贡巴”,1270年为纪念主持设计修建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蜀郡太守李冰所建,距今已有754年历史。川主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重要寺庙之一,其不同于内地佛教寺庙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由九寨沟、黄龙等地雪山的雪水汇聚成的的岷江流经这里。溯流而上,前面就是黄龙风景区。</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黄龙风景区占地面积约700平方公里,海拔在1700至5588米之间,以独特的钙华景观、彩池、雪山、峡谷和森林著称。主要景观集中于长约3.6公里的黄龙沟。沟内遍布碳酸钙华沉积,形成众多彩池,色彩斑斓,结构奇巧,素有“人间瑶池”美称,是绝大部分游人游览的目的地。黄龙沟从空中看,宛如一条黄色的传说中的中国的龙,故有黄龙之称。</p> <p class="ql-block">上山之路</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睑的是迎宾池。梯田般的层次,优美的曲线,翠绿色的池水,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画面,令登山疲惫的游人眼前一亮,游兴大增。</p> <p class="ql-block">沿栈道上行,一片片金色的钙华层积层更换了画面。</p> <p class="ql-block">建在沟内的黄龙寺</p> <p class="ql-block">转过黄龙寺,大片的五彩池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景区内,一处处彩池、溪流瀑布接踵而至,形态各异,光彩依旧,令人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优良的生态环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据介绍,黄龙景区生活着多种珍稀动物的兽类和鸟类。不过,由于游人众多,大部分珍稀动物藏在深山密林之中难得一见,只有不怕人的一些山雀和小动物时有所见。</p><p class="ql-block">黒冠山雀</p> <p class="ql-block">白喉红尾鸲</p> <p class="ql-block">松鼠</p> <p class="ql-block">3.6公里的游路虽然不长,但在高山游览,体力消耗也是比较大的。景区为游人提供了补充能量的餐饮和休息场所,保证了游客顺利游览。</p> <p class="ql-block">沿路下山,依依不舍。</p> <p class="ql-block">出黄龙景区大门右行数百米,景区停车场内有数量旅游直通车(大巴)接送游客去九寨沟。九十公里的山路,车行两小时。</p><p class="ql-block">九寨沟是一条纵深50余公里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50余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深林覆盖,数十个由雪山融雪汇聚而成的大大小小的高山湖泊(藏语中的海子)分布在山谷之间。因沟内散布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藏寨,得名九寨沟。</p><p class="ql-block">整个九寨沟呈丫字形布局。下支为树正沟,左支为则查洼沟,右支为日则沟。</p><p class="ql-block">树正沟全长14公里,有各种海子40余个,是九寨沟的主沟。</p><p class="ql-block">日则沟全长18公里,处于丫形的交点诺日郎游客服务中心至原始森林之间,其间密集分布着镜海、珍珠海、珍珠滩、金铃海、五花海、熊猫海、箭竹海、天鹅海、草海以及珍珠滩瀑布和众多大小、形态各异的瀑布,是九寨沟风景中的精华部分。</p><p class="ql-block">则查洼沟全长18公里,是景区海拔最高的沟,主要分布有长海、季节海和五彩池。</p><p class="ql-block">九寨沟以水美而享誉于世。沟内各个海子因坐落在山谷间,山坡上的绿色植被及晴空的蓝天倒映在平整的湖水中,呈现出或翠绿或蔚蓝的湖面。即使在阴云密布的阴雨天,没有蓝天辉映,山峰的暗绿色植被也将大部分湖面染成墨绿色。深秋季节,山坡上植物的叶子有的变黄,有的变红变橙,常青植物的叶子仍保持着绿色,倒映在湖面上,构成一派五彩斑斓的湖光山色,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九寨沟水质优良,湖水清澈,湖底下生长的水生植物及倒卧的树干清晰可见,构成了一幅幅水下画面。</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九寨沟路线很长,进入景区后,需乘坐景区摆渡车游览。景区各个主要景点都设有摆渡车站,供游客上、下车。</p> <p class="ql-block">树正沟的草滩湿地。</p> <p class="ql-block">树正沟的海子</p> <p class="ql-block">日则沟的海子</p> <p class="ql-block">日则沟的珍珠滩。据说在晴天合适的时刻,坡滩上漫流的水流被坡面的障碍物激起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从而获珍珠滩美称。</p> <p class="ql-block">有水流有落差就会形成瀑布。在日则沟,一些湖泊附近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溪流瀑或跌落瀑,水质清澈,瀑面靓丽,构成了景区内一幅幅或引人入胜或气势磅礴的流水画面。</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熊猫海瀑布</p> <p class="ql-block">气势磅礴的珍珠滩瀑布</p> <p class="ql-block">位于丫形道路交点处的诺日郎服务中心,是游客休息、补充能量的地方,也是分流游客的交通中心点。著名的诺日郎瀑布位于附近,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诺日郎瀑布因电影《西游记》剧组在此拍摄了唐僧师徒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一段外景而被世人熟知。该瀑布宽度大,落差高,气势宏大而令人赞叹。听说地形因地震而部分坍塌,后经景区修复,虽基本恢复了原貌,但气势已不如从前,在观感上不如熊猫海瀑布和珍珠滩瀑布。</p> <p class="ql-block">从不同角度不同部位看诺日郎瀑布</p> <p class="ql-block">从日则沟回来想去则查洼沟的话,在诺日郎游客分流中心换乘去长海的摆渡车。换乘前可以去附近的则查洼寨领略一下藏寨的建筑及藏族同胞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则查洼藏寨</p> <p class="ql-block">则查洼沟的长海</p> <p class="ql-block">五彩池</p> <p class="ql-block">领略了九寨沟美景,沿树正沟原路返回景区出入口的途中,在途径的树正寨休息一下,回味着在景区整整一天的观赏体会,深深为九寨沟绚丽壮观的水景所折服。“九寨归来不看水”,果真所言不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