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續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六朝故都一一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现為江蘇省省會,副省級特大城市。東部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戰略交滙重要節點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考古發現距今60萬年前即有猿人(南京猿人)活動遺址,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近500年建都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南京是我國重要的科教中心。歷史上有崇文重教傳统,有“天下文樞”和”東南第一學”之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自東吳黄龍元年(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名建康)始,先後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建都於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再次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時20年建成的明城墻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大城垣。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仍以南京為留都。設應天(南京)和順天(北京)兩府。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改應天府為江寧府。在江寧織造府留下了曹家幾代人興衰離合的印記。催生了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紅樓夢》。(在近年对《紅樓夢》作者衆説纷繧中,還是曹雪芹説証據似更充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成立中華民國。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選舉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统。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民國16年(1927年)民國政府定都南京,並設南京特别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49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渡讧作戰,解放南京。南京歷史揭開新篇章。1953年江蘇省成立,定南京為省會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南京城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朱元璋在元末農民起義的大潮中先後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等隊伍,建立了大明王朝以南京為京師。朱元璋採納朱升“高築墻”的建議用了二十年時间築起當時最大最堅固的南京城。這是一項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用“石城虎踞”形容豪不為過。</span></p> <p class="ql-block"> 中華門内(下)外(上)。</p><p class="ql-block"> 外墙千瘡百孔,記録了歲月滄桑,留下歷史的印痕。</p> <p class="ql-block"> 中華西門</p> <p class="ql-block"> 瓮城</p><p class="ql-block"> 城門洞内上懸千斤閘已不存在,兩側墻壁残存的豎直溝槽仍清𥇦可見。外敵進入瓮城,千斤閘落下,後續敵軍不能進入,先入敵軍没有退路。配合藏兵洞守軍,弓箭齊發,殱烕敵軍。</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墻有四道券門,三个内瓮城,每個券門洞内都設有千斤閘。現均已不存。</p> <p class="ql-block"> 高大城墻一角。下部为條石壘就,上部磚砌,十分堅固。</p> <p class="ql-block"> 登城的馬道</p> <p class="ql-block"> 高大堅固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 城門洞裏巨型城磚整齊排列砌就。</p> <p class="ql-block"> 城墻上方防御工事</p> <p class="ql-block"> 城墻側面的藏兵洞</p> <p class="ql-block"> 高大寛闊的城門洞,如今成為有關南京城墙的展覧舘。</p> <p class="ql-block"> 展室内各種城磚實物展覧(上)</p><p class="ql-block"> 刻有文字的城磚(下)</p><p class="ql-block"> 南京城墻是中國城墙發展顛峰期的産物。南京城墻磚也是中國城磚工兿水平最高的典型代表。其中南京城墙磚文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一組磚文群。也是南京城墻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體現。</p> <p class="ql-block"> 城墻外秦淮河(外河)河面寛闊,水源充沛。即可通航亦有護城功能。</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外大報恩寺遺址内寶塔8層,俯瞰南京城。城墻外道路寛闊,城墻内房屋鳞次櫛比、高樓林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儒學文宗夫子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東晋咸康三年(337年)在秦淮河南岸設立太學、建學宫,為南京夫子廟前身。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將學宫移至秦淮河北岸,在学宫前建孔廟,祭祀孔子。南宗建炎年間毁於兵燹。绍興九年(1139年)重建,稱建康府學。元朝改為集慶路學(“路”是元朝時一級行政區划)。明初稱國子學,後改為應天府學。清咸豐年間再次毁於兵火。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1937年又遭日軍破火破壞。從1984年起陸續修葺復建開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夫子廟中轴綫建築從南至北分别為雙龍吸珠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泮池(秦淮河活水)、<天下文樞>木牌坊、櫺星門(石牌坊)、大成門、大成殿。</span></p> <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廟>牌坊</p><p class="ql-block"> 國家5A級旅遊景區。</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前櫺(ling)星門。石質牌坊六柱三門,規格很高。櫺星門是世界各地孔廟前的第一道門。門楣篆書“櫺星門”。</p> <p class="ql-block"> 櫺星門相對的<天下文樞>牌坊</p><p class="ql-block"> 牌坊前(南)是“泮池”。因古時山東曲阜有泮水流過,相傳是孔子及其弟子們講讀之餘的遊憇之地。故世界孔廟都建有一半月形水池,謂之“泮池”,喻義“孔澤長流”。是孔廟的重要建築。池上有小橋,名“狀元橋”,古時只有中了狀元的人才能走過此橋進入大成門。</p><p class="ql-block"> 南京夫子廟的泮池是世界孔廟最大的,也是唯一利用秦淮河活水為泮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泮池(秦淮河水)和建於明-萬歷年間,110米長、10米高的雙龍吸珠大照壁。這是現存最大的照壁。</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大成門></p> <p class="ql-block"> 大成門内<重修南京夫子廟記>漢白玉碑。</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p><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前兩侧列孔子十二弟子雕像。神態恭謹,似正聆聽夫子教誨。</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月台上竪立夫子青銅立像,神情謙恭和藹,循循乎誨人不倦。</p><p class="ql-block"> 像高4.18米,重2.37噸。下有雕龍丹墀,象征最高禮儀规範。</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内正中高懸万世師表孔夫子畫像,接受遊客參謁。</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上歷代稱頌夫子的匾额(部分)</p> <p class="ql-block"> <東南第一學>、<明德堂></p> <p class="ql-block"> 現代草聖于右任書<明德堂>楹聯</p><p class="ql-block"> 論古不外才識學</p><p class="ql-block"> 博物能通天地人</p> <p class="ql-block"> 金聲玉振</p><p class="ql-block"> 古時大典時所奏樂器,編鐘、玉磐。每年孔子誕辰祭孔時演奏。</p> <p class="ql-block"> 尊經閣</p><p class="ql-block"> 尊經閣是古時學宫教諭講課講堂。楼上藏書供學子閲讀。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遭火燹被毁,後修復。咸丰年間戰火再次被毁。同治八年(1869年)曾國藩令人重修,李鸿章又斷續復建。</p><p class="ql-block"> 現址為1988年重修的磚木水泥結構,三層三楹大型仿古建築。辟為<中國書院歷史陳列舘>。</p> <p class="ql-block"> 中國古代書院一覧</p> <p class="ql-block"> 報名地方官學要符合很多條件。</p> <p class="ql-block"> 古代書院對學生的考核制度。對接科考,相當於對正式科舉考試的模拟考試。目的非常明確一一應試。應試教育源遠流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對一名天文生高永福的學歷証(通過某級考試名次)。這位高永福先生已經57歲(看來古代對考生年齡没有限制)在這次考試中位列第217名。古代没有攝影,用文字表述“身中面白有鬚”一一中等身材皮肤較白有鬍鬚。其中還記載了他的籍貫、住址。並要求他妥善保管、備用。</p><p class="ql-block"> 下圖是一張對品行端正清白,没犯過錯誤人的獎狀。</p><p class="ql-block"> 古人很有節儉意識,學歷証明和獎狀都很簡樸。</p> <p class="ql-block"> 錄取通知書(挺隆重)</p> <p class="ql-block"> 一位翁姓學童考試合格可以入學(稱作“入泮”)意味着成為生員在學宫學習,以後可以參加各級考試。幸運的話可以中進士,甚至狀元也未可料。所以親朋送“龍門初步”賀幛表示祝贺。這是魚躍龍門的第一步。</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前西侧文德橋。過橋前行即到“烏衣巷”,王謝故宅。“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晉時王導、谢安等公卿簪纓世族廣厦大宅到劉禹錫生活的唐代,已成為尋常人家,寫出了劉禹錫對世事滄桑的無限感慨。</p> <p class="ql-block"> 文德橋景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選優拔貢一一江南貢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江南貢院始建於宋-乾道四年(1168年),後經歷代修繕擴建,至明清時期逵到鼎盛。同治年間號舍達到20644間。是古時江南地區開科取士之地,是當時全國最大的考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自隋朝统一中國,隋文帝廢除前朝九品中正制,正式設立進士科,是為中國科舉制度之始。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推廣新式學堂。歷經1200餘年的科舉制度就此消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從江南貢院落成至晚清廢止科舉,從這裏走出了800餘名状元,10萬餘名進士,上百萬名舉人。僅明清兩代,半數以上官員出自江南貢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現為<中國科舉博物舘>配套區。</span></p> <p class="ql-block"> <江南貢院></p><p class="ql-block"> <江南貢院>四字匾為咸豐六年狀元,晚清重臣,兩朝帝師,歷任吏部、工部、户部尚書,内閣學士,著名書法家、收藏家翁同龢所書。</p> <p class="ql-block"> 貢院迎門而立的影壁</p> <p class="ql-block"> 龍門槛。跨過去就是出人頭地。有多少人跌倒在這門檻前。也有人在這裏折身而回走上了另一條路。如寫出《儒林外史》,塑造出范進這一典型文學形象的吳敬梓先生。他的塑像就立在貢院長廊外秦淮河岸邊。</p> <p class="ql-block"> 封建社會的讀書人心中最嚮往的這把椅子。</p> <p class="ql-block"> 生員要坐在這僅容一人狭小的號舍幾天幾夜。兩塊簡易的木板,就是一桌一凳。冬無取暖,夏無降温。經過士兵嚴格搜身的考生們坐在這裏懷着魚龍幻化的夢想,按照考题要求,冥思苦想完成那幾篇八股文章。也許某個號房就是范進先生坐過的?</p> <p class="ql-block"> 明清科舉制度的四級考試。</p><p class="ql-block"> 十年寒窗功不負</p><p class="ql-block"> 一朝龍門名乃傳</p> <p class="ql-block"> 科舉考試分級取士圖</p> <p class="ql-block"> 科舉制度自隋朝始,在中國绵延了1200多年。盡管由於時代限制,這個制度在發展過程中,特别是晚期出現很多弊端。但其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選拔人才、任用官吏,為寒門學子打開一條社會階層上升通道,獲得參與政權的機會。擴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p><p class="ql-block"> 貢院長廊月亮門上是北洋大臣李鴻章題寫的<唯才是舉>匾。</p> <p class="ql-block"> 乾隆御筆<惟賢是登>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貢院中的一副楹聯反映了考試選拔不問出身的相對公平性。</p><p class="ql-block"> 憑卷錄優不問寒門世族</p><p class="ql-block"> 出類拔萃試看卿相白衣</p><p class="ql-block"> 说的是不論社會地位如何一律憑考试成績錄取;既使底層白衣只要出類拔萃也能成為大夫、宰相。</p> <p class="ql-block"> 貢院中步步登高的長廊,其喻義不言自明。</p> <p class="ql-block"> 貢院墻上鑲嵌的漢白玉歷代狀元名録碑。然而被時代的風雨已經冲刷得難以辨認。如今有誰還能説出歷史上幾位狀元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然而貢院長廊外秦淮河岸邊這幾位的大名:唐寅(伯虎)(上左),吳承恩<西遊記>作者(上右),鄭爕(板橋)(下左),吳敬梓<儒林外史>作者(下右),雖非狀元却以他们的文學兿術成就而為人們耳熟能詳。何必非得大家擠在一條路上呢?</p> <p class="ql-block"> <中國科舉博物舘>位於秦淮風景核心區。是<江南貢院>改擴建而成。是中國科舉文化中心,中國科舉文物收藏中心。主體是科舉文化集中展示、體驗區。<江南貢院>南苑為主體配套區。</p><p class="ql-block"> 遠處為平遠樓等遺址區。</p> <p class="ql-block"> 努力學習,歷經艱辛,步步登高,一舉成名。</p><p class="ql-block"> 古代讀書人的進階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上圖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建國會主委,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黄炎培先生(上左)(此圖片取自網絡)早年中舉時的舉人袍(上右)</p><p class="ql-block"> 下圖為明清時期舉人待遇。</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乙未科舉人參加會試後正等待發榜。康有為、梁啟超集结各地舉人1300餘名上書光绪皇帝,反對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史稱“公車上書>。</p><p class="ql-block"> 原來古代對進京赶考的舉人,各地方都提供車輛和一定的財務補貼。这輛車即為“公車”。後以“公事”指代舉人或舉人進京赴考。</p><p class="ql-block"> 圖為清代“公車”實物。</p> <p class="ql-block"> 古代科舉考試制度設計很嚴格縝密。閱卷處分“外簾”和“内簾”。内、外簾人員不得相互進入對方。</p><p class="ql-block"> 外簾負責封卷,由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用朱筆誊録原卷。朱卷供考官閱卷用(不用考生墨卷,恐閱卷官員認出考生筆迹)誊録後要兩人對讀,防止誊錄錯漏。朱卷上還要標注考生塗改了幾個字。考生墨卷存檔以備驗。</p><p class="ql-block"> 内廉是考官閲卷處。封好的試卷送到内簾,經過閱卷、搜落卷(檢查有無遺漏卷)錄取、發榜。</p> <p class="ql-block"> 一位名為 陳聖培的人中了第五十七名舉人(上)的塘報和一名為江昌燕的中了第二百六十四名進士的官報。這是光宗耀祖的事。送報的皂吏要向主人討個喜,家裏大概也要擺宴,親朋好友、街坊鄰居也要來祝賀一番。</p><p class="ql-block"> 像范進先生家裏窮得只剩一只下蛋的老母雞,幸虧有個平常天天駡他的殺豬的老丈人,如今忙不迭給進士范老爺送酒送肉,才得以擺宴慶賀。人情冷暖,世態炎凉,被吳敬梓先生描摹得淋漓盡至。(請看《儒林外史》)</p> <p class="ql-block"> 古代科舉不但考試紀律十分嚴格,對科塲各種舞弊行為處罸也特别嚴厲。上圖為周福清(鲁迅祖父)科塲作弊案的始末和對其處理。經此案周家遂家道中落。使得少年鲁迅不得不在藥舖和當舖之間蹍轉。</p><p class="ql-block"> 下圖為清-順治十四年丁酉科塲案的始未及處理結果。此案牵扯人員之多,處罸之嚴酷前所未見。</p> <p class="ql-block"> 遊覧了半天,午後一時許坐上畫舫稍事休息,準備游覽秦淮風光。</p> <p class="ql-block"> 沿河風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夜暮初降,華燈齊放。人群遊興不减,商舖客流穿梭。不禁使人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然而斯人長逝,秦淮河亦不復昔日風貌。已然“換了人間”。</span></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光彩照人。老夫子也享受享受現代文明。思緒回到千年以前,想想颜淵、冉由、端木賜等弟子們,在那如豆的燈火下翻着一卷卷的竹簡,反復吟誦思考,真是感而慨之!</p> <p class="ql-block"> 傍晚的夫子廟街處處燈火輝煌,人群來往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六時許菲菲細雨驅散一天的炎熱。正好進這家窗明几净,環境幽雅的飯店。望着窗外夜景,輕酌慢飲,回味一天的遊歷,倦意全無。</p><p class="ql-block"> 請年輕的服務員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金陵第一園一一瞻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瞻園位於秦淮風光核心區,歐陽修有“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詩句,取其意名為”瞻園”。是南京市現存最久,最為完好的明代園林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A級旅遊景區。最初是朱元璋稱帝前所居之吳王府。後賜與明朝開國功臣中山王徐達,為徐達府邸花園,歷經幾代人修擴,至明-萬歷年間已初具规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清-順治二年(1645年)為各任江南布政史衙署。清-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改稱“天京”),先後成為楊秀清東王府,夏官副丞相賴漢英衙署,幼西王蕭友和府。清軍攻陷“天京”遭兵燹,後經同治、光绪兩次修復,规模漸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960年(應是彭冲任南京市長期間)由著名古建專家劉敦楨主持<瞻園>修復整建。在保留原明代園林格局基礎上,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中國優秀造園藝術。歷時六年,採用1800噸太湖石,既保留了明代園林風格,又博採南北優秀造園藝術。1985年二期工程啟動,至1987年峻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 <p class="ql-block"> <瞻園>正門在園的東部。上懸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書法家趙樸初題寫<金陵第一園>横匾。門右側掛<南京市博物總舘>這在其他方很少見。左側牌子是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書法家郭沫若題寫的<太平天國歷史博物舘>。</p> <p class="ql-block"> 瞻園東部為太平天國歷史展館和研究會。似並未開放。院内兩側陳列有當年作战兵器。顯得很空曠。</p> <p class="ql-block"> <羅爾綱史學舘></p><p class="ql-block"> 上方“羅爾網史學舘”草書匾(上圖)極難辨識。亦未開放。</p><p class="ql-block"> 羅爾綱(1901年1月29日一一1997年5月25日)歷史學家,訓詁學家,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明清兵志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一級研究員。</p><p class="ql-block"> 出版學術專著50部,發表論文400餘篇,計900萬字。編纂出版太平天國文献資料3000萬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由此門進入瞻園西部。</p> <p class="ql-block"> 貼墙長廊曲折蛇行。</p> <p class="ql-block"> 一覧閣</p><p class="ql-block"> 二層樓阁,瞻園中最高建築,登臨遠眺一覽滿園美景。</p> <p class="ql-block"> 亭台樓榭,粉墻黛瓦,天光雲影徘徊婆娑。</p> <p class="ql-block"> 疊石為山,曲洞幽杳</p> <p class="ql-block"> 此假山為明代遣存</p><p class="ql-block"> 蹬道相連, 小橋横跨,咫尺之間,山高水長之象。</p> <p class="ql-block"> 建於青山之上一一歲寒亭</p> <p class="ql-block"> 西瞻園中心建築一一净妙堂。</p><p class="ql-block"> 山環水繞,清幽雅致。匾额為著名書法家林散之題。</p> <p class="ql-block"> 景中有景一一園林建造藝術之妙。</p> <p class="ql-block"> 夜幕初降,彩燈閃爍。瞻園呈現一片夢幻神秘景色。</p> <p class="ql-block"> 彩燈映襯下的太湖石</p> <p class="ql-block"> 長廊</p> <p class="ql-block"> 廳堂</p> <p class="ql-block"> 人在畫中</p> <p class="ql-block"> 朦朧之美</p> <p class="ql-block"> 再見,瞻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六朝遣迹一一大報恩寺遣址公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遺址公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中華門外。大報恩寺前身是東吳赤烏年間(238一一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繼洛陽白馬寺後中國第二座佛教寺廟。中國南方第一座寺廟。與靈谷寺、天界寺並稱”金陵三大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明-永樂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為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按皇宫規格建造<大報恩寺>。規模十分宏大。計有殿閣30多座,僧院148間,廊房118間,經房38間。寺内阿育王塔高78.2米,通體琉璃燒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報恩寺遺址是中國規格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廟遺址。2008年在其前身<長干寺>地宫出土世界唯一一枚佛頂真骨、”感應舍利”、諸聖舍利和七寶阿肓王塔等世界级文物、聖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3年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15年<大報恩寺遺址公園>正式對外開放。</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題<大報恩聖地></p> <p class="ql-block"> 大報恩寺遺址景區入口</p> <p class="ql-block"> 御道遺址(上左)公園入門大廳玻璃地面下方。朱棣不知在这條道上走過多少次。</p><p class="ql-block"> 天王殿夯土台基(上右)</p><p class="ql-block"> 明代夯土遺址(下右)</p> <p class="ql-block"> 明代排水溝渠(上)</p><p class="ql-block"> 明代石柱礎(下左)</p><p class="ql-block"> 明代水工設施遺址(下右)</p> <p class="ql-block"> 磚瓦碎片每塊都是文物</p> <p class="ql-block"> 復原當年施工現塲</p> <p class="ql-block"> 按九大國寶之一,琉璃拱門復制。表現藏傳佛教的特有造型。</p> <p class="ql-block"> 清代報恩寺琉璃寶塔全圖。</p> <p class="ql-block"> 鎏金銀椁</p> <p class="ql-block"> 内套純金棺</p> <p class="ql-block"> 大銀函</p> <p class="ql-block"> 通體透明玻璃杯</p> <p class="ql-block"> 鐵函</p><p class="ql-block"> 鐵函内套石函,内存阿育王塔。</p> <p class="ql-block"> 寶函存放聖物佛頂真骨</p> <p class="ql-block"> 出土民國時期德化瓷觀音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 展廰内铜佛像(非出土)</p><p class="ql-block"> 釋伽如來(一)</p><p class="ql-block"> 佛祖湼槃像(二)</p><p class="ql-block"> 西方三聖像(中間阿彌陀佛,兩側大勢至、觀世音菩薩(三)</p><p class="ql-block"> 普賢菩薩(四)</p><p class="ql-block"> 藏傳佛教一一宗喀巴大師像(五)</p> <p class="ql-block"> 長干寺地宫出土佛頂真骨聖物</p><p class="ql-block"> 佛頂真骨寶函(一)</p><p class="ql-block"> 穹頂蓮花藻井(二)</p><p class="ql-block"> 圓拱型穹頂滿佈佛像(三)</p> <p class="ql-block"> 南京是佛教諸多宗派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 中外文化交流</p><p class="ql-block"> 明代後期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和大報恩寺住持雪浪大師進行了一塲大辨論。這是早期基督教和佛教思想的正面交鋒。</p> <p class="ql-block"> 南朝時期佛教興盛,到梁武帝時達到鼎盛。梁武帝本人甚至一度出家。“鐘山帝里,寶刹相臨,都邑名寺,七百有餘”。</p><p class="ql-block"> 杜牧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正是其生動寫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明朝第一陵一一<孝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一一1398年6月24日)濠州鐘離(今安徽凤陽)人。出身赤貧,曾討過飯、出家當和尚。在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浪潮中,參加郭子興的红巾軍,時年25歲。以其過人的胆識和驍勇善戰深得郭子興賞識。從而不斷壯大自己的隊伍,先後戰勝元末起義中勢力相對强大的張士誠、陳友諒等,鞏固了自己的地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慶路(现南京)。改集慶路為應天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元-至正廿四年(1364年)稱吳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367年派徐達、常遇春等北伐,剿烕元朝残餘勢力平定北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368年(洪武元年)在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统一中國。年號“洪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6月24日)崩逝。葬於今南京玄武區紫金山南獨龍阜玩珠峰,因與孝慈高皇后合葬,稱為“孝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明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占地170萬平方米。分為神道、陵寝、功臣墓三部分。明孝陵在皇陵建造上承前啟後,獨創新規格局,規範了明清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總體规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國務院1961年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003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织評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span></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一號門入口</p> <p class="ql-block"> 長615米的石像路神道兩旁成對排列的神獸。</p> <p class="ql-block"> 翁仲路神道入口一對雕蓮花紋望柱。</p> <p class="ql-block"> 250米長的翁仲路神道上各排列兩對文臣武將。</p> <p class="ql-block"> 過了翁仲路神道,穿過這道石牌坊進入陵寝區。</p> <p class="ql-block"> 文武方門</p><p class="ql-block"> 陵寢第一道門。</p> <p class="ql-block"> 碑殿 </p><p class="ql-block"> 建於康熙年間。1699年康熙第三次南巡時謁陵,見陵區多有毁損,下令江寧府加以修整並御書“治隆唐宋”立碑。贊譽明太祖的文治武功超過唐(太宗)和宋(太祖)。</p><p class="ql-block"> 康熙南巡過程中五次謁明孝陵,昭示清朝承繼明朝的正統性和政權的合法性。另一方面也體現安撫漢族人的民族政策,以穩定人心鞏固政權基礎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 <治隆唐宋>碑正面康熙書“治隆唐宋”,碑陰為乾隆南巡時謁陵作詩一首。展讀再三,現按我理解釋讀如下:</p><p class="ql-block"> 金陵莅止(?)為巡方,</p><p class="ql-block"> 展謁龍蟠奠桂漿。</p><p class="ql-block"> 保護遺規崇勝國, </p><p class="ql-block"> 绍承</p><p class="ql-block"> 家法禮</p><p class="ql-block"> 前王。</p><p class="ql-block"> 開基洵是過唐宋,</p><p class="ql-block"> 繼葉無能鍳夏商。</p><p class="ql-block"> 形勝不須</p><p class="ql-block"> 矜壯麗,惟</p><p class="ql-block"> 天佑德慎周防。</p><p class="ql-block"> 南巡過江寧謁</p><p class="ql-block"> 明太祖陵有作 辛未暮春御筆</p><p class="ql-block"> 在行文格式上,因前面碑文是他祖父所題,故稱“绍承家法”而這個家乃皇家故須抬頭書寫。“天”字亦如是,都須抬頭。不能和其他字平齊,以示尊嚴。而對“前王”則不必客氣了。</p><p class="ql-block"> 以上不知理解的是否?尚祈方家示教。</p> <p class="ql-block"> 享殿(原名孝陵殿)</p><p class="ql-block"> 享殿是孝陵重要建築,规模宏大,用於供奉朱元璋及其后、妃的牌位。咸豐三年毁於兵火。同治年間重建,规模大大缩小。</p> <p class="ql-block"> 内紅門(亦稱陰陽門)</p> <p class="ql-block"> 方城(石砌)和其上的明樓(木結構)明樓於咸豐三年毁於兵火,此為近年仿建。</p> <p class="ql-block"> 升仙橋</p><p class="ql-block"> 靈柩從此橋通過到達方城後面寶頂下地宫。</p> <p class="ql-block"> 明樓是明孝陵首創建築形制。建在方城頂部,原來重檐九脊。是孝陵所有建築的最高點。咸豐三年毁於兵火。</p> <p class="ql-block"> 從方城中間券門隧道通過層層台階即到寶頂(墓穴所在)。</p> <p class="ql-block"> 寶頂</p><p class="ql-block"> 寶頂原是鐘山南麓的一座小山丘。周圍以條石為基礎砌一圈磚墻形成寶城。墙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不知何時所刻。</p><p class="ql-block"> 成功不問出身,由乞丐而成為建立一代王朝的皇帝完成他傳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中山陵一一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長眠之寶地。</span></p> <p class="ql-block">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一一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載之,號逸仙。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化名中山樵。後以“中山”名於世。</p><p class="ql-block"> 廣州府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始終高舉反帝反封建旗幟,“起共和而終二千年封建專制”。</p><p class="ql-block"> 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立了“五權憲法”</p><p class="ql-block"> 1894年11月24月在檀香山創立“興中會”。</p><p class="ql-block"> 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p><p class="ql-block"> 辛亥革命(1911年)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p><p class="ql-block"> 晚年接受中國共產黨國共合作主張,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提出“扶助農工”政策。</p><p class="ql-block"> 1925年為全國统一大計抱病北上。是年3月12日因癌症逝世。暫厝北京香山碧雲寺。</p><p class="ql-block"> 1929年6月1日移靈,葬於南京中山陵。</p><p class="ql-block"> 1986年中華書局出版《孫中山全集》十一卷本。</p><p class="ql-block"> ( 此圖取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園風景區一一鐘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由當年著名建築師吕彦直(安徽滁州人,出生於天津)担任總體設計師並任工程監工。陵區平面為自由鐘形。整座陵墓依山而建,三面環山氣勢恢宏,寓意深遠。由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墓室六部分主體建築组成。墓道有392級台階,象征當時全国3.92億人口。由牌坊開始層層递進、步步上升直達祭堂。</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建造採用中國傳统大屋頂,同時融合西方建築特色,中西合璧渾然一體。藍色琉璃瓦大屋頂,灰白色石墻簡樸穩重。藍白色調突顯天地正氣。從山下望去高山仰止,莊嚴肅穆,磅礴大氣,敬仰之情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此圖取自網絡)</p> <p class="ql-block"> 博愛牌坊,横楣鐫先生手書<博愛>二字。謁陵人群雨中穿過牌坊步入墓道。</p> <p class="ql-block"> 到達陵門。陵門用福建花崗岩建成,屋頂覆藍色琉璃瓦。三拱各有對開雕花銅門。中門横額鐫先生手書<天下為公>。</p> <p class="ql-block"> 先生手書<天下為公></p> <p class="ql-block"> 碑亭</p><p class="ql-block"> 碑亭邊長12米,高約17米。内竪立石碑高8.1米,寛4米。上鐫<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p><p class="ql-block"> 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p><p class="ql-block">三行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碑亭内國民黨元老譚延闓手書顔體正楷,端莊沉穩。</p> <p class="ql-block"> 祭堂</p><p class="ql-block"> 祭堂為陵園最高處,重檐藍瓦。中門上方鎸先生手書<天地正氣>。下方横楣為國民黨元老張静江手書篆體“民族 民生 民權”</p><p class="ql-block"> 祭堂内正中是着傳统服裝的孫中山先生漢白玉坐像。(祭堂内禁止拍照)</p> <p class="ql-block"> 先生手書<天地正氣></p> <p class="ql-block"> 祭堂平台東西兩側高大的華表。</p> <p class="ql-block"> 從祭堂回望山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後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華東五市行歷時15天。用脚步丈量不知千百里許。飽覧江南之山川形勝;感受人文薈萃之深厚積澱;領略不同地域之風土人情;體驗活色活香之市井煙火;真真切切地感悟到祖国歷史文化之博大精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支手杖伴隨,獨行於天地之间,心中時時想起東坡居士《定風波》中名句“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不禁莞爾一笑,精神為之一振,脚步隨而從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歸來多日,静思回想旅途滴滴點點,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連缀成文,遂成五篇。而獨樂樂莫若衆樂樂,不惴敝陋發於美篇與朋友分享。 計發圖片890幀(除三圖取自網絡外,均為作者拍攝),共四萬餘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文中使用繁體字,盖因漢字乃世界唯一傳承數千年,自商周殷契金文,至秦统一創制小篆,漢隶唐楷兩晋行書至今绵延不斷。誠為中華文明之重要載體,更於千年書寫實踐中发展成為一門世界獨有的藝術品類。其次當今世界尚有國家、地區通行繁體漢字。我們可以不寫不用繁體,但亦應略識一二,以减少溝通交流之障碍。</span></p><p class="ql-block"> 最後,感谢相識和不相識的朋友們的點贊、鼓勵!</p><p class="ql-block">主編:翁怡民 撰文:翁怡民</p><p class="ql-block">攝影:翁怡民 責编:翁怡民</p><p class="ql-block">校對:翁怡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