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九月首日,上午七时从南站出发赴山西、陕西。</p> <p class="ql-block">途经河南原阳</p> <p class="ql-block">这是到达山西的第一个景点——皇城相府。</p><p class="ql-block">气派辉煌的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需从游客中心乘座三十元景交车十多分钟即可到达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是清康熙年间文渊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皇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曾辅佐康熙皇帝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名相陈廷敬的故居。</p><p class="ql-block">皇城相府占十万余平方米,其建筑依山就势,随形生变,层楼叠院、错落有致,为集官宅民居、宗祠庙宇、园林书院、防御工事为一体的明清双城古堡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是为纪念一代名相陈廷敬而修建的,因珍藏有康熙皇帝的御笔而得名,楼顶采用明黄色的琉璃瓦,是皇城相府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御书楼上珍藏有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午亭山村”牌匾及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午亭”为陈的晚号,当年康熙皇帝用他的晚号给这个村子命名,是康熙皇帝对陈作为辅弼良臣的最高褒奖。</p> <p class="ql-block">中道庄为皇城相府的大门,这三字由相府主人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所题,也是皇城相府的原名,意思是陈氏家族格守儒家中庸之道,中道庄上方有“天恩世德”,四个大字,为陈廷敬本人亲自题匾,意为皇天恩宠,陈家世代以德相报。</p> <p class="ql-block">石牌坊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9,是陈廷敬再次出任吏部尚书时奉旨而建的,牌坊上面记载了陈氏家族几百年的荣耀与辉煌,陈在朝为官五十三年,升迁28次,最后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他的父亲和祖父也因此被封赠一品官职,陈氏家族也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巨族。</p> <p class="ql-block">大牌坊后面的小牌坊于清顺治十四年奉旨而建,二柱一楼,虽结构简单,却比大牌坊早建了四十二年,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沧桑,牌坊上面“圣旨”二字赫然入目,下面的小字部分记录了从明嘉靖至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及其先祖的功名禄位。</p> <p class="ql-block">大学士府又称相府院,是清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的府邸,整体建筑布局为前堂后寝,由前院、中院和后院三部分组成,前院为迎客厅,中院为起居室和书房,后院因康熙皇帝曾下榻局住,又称为康熙行宫。</p> <p class="ql-block">相府主人陈廷敬在朝为官53年,任康熙皇帝的讲经老师长达35年,不仅是集满汉文化于一身的大学者,更是康熙王朝的股肱大臣,康熙皇帝曾高度赞誉陈廷敬“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p><p class="ql-block">明清两代陈氏家族涌现出41位监贡生,19位举人,为官者38位,并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给予褒奖,陈氏家族也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第一文化大家族。</p> <p class="ql-block">麒麟院是相府内城明代早期院落之一,是陈廷敬祖父陈经济的居所,因门边石兽、门前照壁均有麒麟图案而得名,明清时期,樊河域一带文风鼎盛,经济繁荣,陈经济又是好客之人,经常和一些诗友在此唱和,故这里又是他接见亲朋好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小姐院是陈廷敬三个女儿及孙女等人居住和活动的地方,正房为二层建筑,叫“闺房”或“绣楼”,是起居室,东厢房是读书、对弈、抚琴的地方,西厢房是用膳房,南房为过厅,是以诗、书、画会友的客厅,小姐花园内,鱼池、假山、回廊等各种景观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中华词典博物馆以相府主人陈廷敬主编的《康熙字典》为核心,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康熙字典》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工具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是中国古代字书发展的顶峰,堪称“中华第一字典,皇家唯一版本”。</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上下共五层,是河山楼的附属工程,分南北两部分,战乱时主要用来驻扎家丁和垛夫,这些窑洞因地制宜,最高一层设有炮眼对着城外,既可发射火器,也可观察敌情,三四层主要用于供家丁居住,最下一二层用来储备物资,另外,拱型的设计一方面节省了砖材,又增加了建筑的抗震和预应力。</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p><p class="ql-block">供奉的是魁星文昌帝塑像</p> <p class="ql-block">春秋阁</p><p class="ql-block">供奉的关公像</p> <p class="ql-block">悟因楼内景和花园</p> <p class="ql-block">河山楼是陈廷敬父辈为抵御流冦侵袭,于明崇祯五年(1632)修建,为砖石结构,是皇城相府内最高的建筑物,楼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经四百余年风雨沧桑依巍然屹立,雄姿依旧,可谓明清建筑史上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世德院是相府内城的早期建筑之一,修建于明正德年间,距今约有五百多年历史,世德院由两座四合院布局的院子组成,为陈廷敬父母的居所,陈就出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御史府: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的府阺,因陈昌言曾任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而得名,御史府也叫“中和居”,表明了院落主人做事讲求“中庸和谐”的思想理念,御史府的大门牌楼上有“台谏清风”四字。</p> <p class="ql-block">容山公府为陈氏五世祖陈天佑的府邸,因陈天佑号“容山”而得名,陈天佑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以二甲第十二名一举进士及第,是陈氏家族中的第一位进士,官至陝西按察司副使,从此为陈家叩开了封建仕途的大门,该院大门门楣上书“肃政廉访”四字,是陈天佑官衔的一种别称。</p> <p class="ql-block">陈氏宗祠修建在皇城相府内城斗筑可居的中轴线上,望陈氏先祖可庇佑家族后人代代兴旺,子孙昌盛,它分前后两院,前院为祠堂,奉有陈氏先祖家族先贤画像,后院为贤祠,展示康熙皇帝的画像、御赐的匾额及御赐陈廷敬的珍贵物件。</p> <p class="ql-block">斗筑可居是内城正门,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取“小小斗筑,足可容膝”之意,内有大型院落八座,房屋数百间,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层楼叠院,鳞次栉比,是集古代民居与城防工事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也是一座丰富多彩的明清古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止园建于明末清初,是陈氏家族最大的一处园林,陈昌言明末清初为官,当时朝庭腐败,战争连连,感到仕途喑淡,希望返居故里过淡的生活,遂修建止园,园内有万象亭、魁星楼、状元桥,还可看到山腰上的祖师庙,飞鱼阁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止园内景</p> <p class="ql-block">郭峪古城是太行山麓一座唐初建置的城堡式村落,占地面积17.9万平方米,距皇府相城仅百米距离,陈廷敬祖先迁至阳城时最初即在郭峪古城居住,后来逐渐在附近的中道庄(现在的皇城相府)建设发展。</p><p class="ql-block">郭峪古城保存有以汤帝庙、豫楼为代表的古建筑近40余幢,多为明清时期建筑,郭峪古城城墙上开凿有三层600余眼窑洞,兼具居住与防守功能,形似蜂窝,故也被称为“蜂窝城”。</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街景</p> <p class="ql-block">古镇内留存唯一的文革遗物</p> <p class="ql-block">外景</p> <p class="ql-block">从皇城相府至壶口瀑布车程3个多小时,到达景区门口正好赶上饭点,我们是在游客中心用了午餐。</p> <p class="ql-block">去壶口瀑布从游客中心需乘它们的景交车,车程10分享车费30,步行是不让进去的。</p><p class="ql-block">这是景区大门外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瀑布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宜川壶口乡,黄河奔流至壶口,将山西和陕西东西分割,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p> <p class="ql-block">由于上游开闸放水,主瀑布通道被淹。</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的第一观景台通道被淹已被冲毁,主瀑布再也看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对面山西的游客还能看到主瀑布,但他们只能看一个主瀑布。</p> <p class="ql-block">通往主瀑布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的第三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从游客中心赴景区大门途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