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公祠概况</p><p class="ql-block">五公祠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A级景区。是自北宋“一代文宗”苏东坡于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指凿双泉”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建而形成的以五公祠(海南第一楼)为代表的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p><p class="ql-block">五公祠文物保护区占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保存完整,建筑风格有着鲜明的海南地域风格,深受岭南建筑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建筑单体包括五公祠(海南第一楼)、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泂酌亭,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琼园等。</p><p class="ql-block">五公祠融古建筑、古遗址、园林为一体,素有“琼台胜境”、“瀛海人文”和“海南第一人文景观”的美誉,它记载了海南近千年的历史沧桑,是海南文化遗产最集中、文化涵最丰富、历史底蕴最厚重的名胜古迹,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民俗变迁和发展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游览一览表!</p> <p class="ql-block">进门处的一处长廊,介绍了五公祠的主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的迎客亭!</p> <p class="ql-block">入门处的一树繁花,开得正盛,红花绿树的组合,煞是喜人!</p> <p class="ql-block"> 五公碑廊</p><p class="ql-block"> 五公传碑原立于府城北门外景贤祠(明正德年修)中,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台朱采于东坡书院创建五公祠时,从景贤祠内迁碑至此。民国五年(1916年),王国宪重书李纲、李光二公传记,勒石补立.碑文对五公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p> <p class="ql-block">身后的红色长廊就是五公碑廊!</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内的主要古建筑和古迹!</p> <p class="ql-block">琼园!</p> <p class="ql-block"> 琼园的来历:</p><p class="ql-block">。 靖国元年(1101年),苏东坡在离琼北归途中路过常州,为纪念坡翁,人们便将他寓居过的此地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尔后,又置学田,建书舍,开办“东坡书院”,成为海南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书院在南宋、元、明、清历朝培养了众多学子才人.清绪二十五年(1899年)书院迁入府城,后停办。民国四(1915 年)雷琼道台朱为潮在此添建亭阁、假山、花池,辛为“琼园”,成为游憩观赏之地。</p> <p class="ql-block">东斋!</p> <p class="ql-block">东斋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两伏波将军祠堂!供奉的伏波将军是当地人特别崇敬的保护神!</p> <p class="ql-block"> 观稼堂</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琼州知府贾棠重修浮粟泉旁食源亭(明修)时,易名观稼亭。光绪十五年(1889年)雷琼道台朱采移建观稼亭于五公祠右,改称观稼轩。民国四年(1915年)初夏,雷琼道台朱为潮重修时改为今名。</p> <p class="ql-block">此座小桥,名为忠心桥,是不是蕴含着五夫祠五位仁人志士的忠诚之心!</p> <p class="ql-block">铜钟——大明正统元年制,是地方官祈求国泰民安的!不得不钦佩当时的地方父母官一心为民的官风!</p> <p class="ql-block">炮台上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内,有一处长廊,将各个姓氏第一个来海南的始祖都一一加以介绍,来到此处、特别有一种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刘姓第一个落户海南的人!</p> <p class="ql-block">海答儿</p><p class="ql-block">字心毓,广州番禹县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从军海南卫左所操军,卜居琼山金村,为海姓迁琼始祖。海瑞就是他的后人!</p> <p class="ql-block">核心古迹,供奉着五公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五公忠烈风,千古海南潮!</p> <p class="ql-block">五公之一的李纲,印象中他只是东京保卫战的英勇!</p> <p class="ql-block"> 五公之一:赵鼎(1085-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解州闻(今山西闻喜)人。宋徽宗崇宁五年,赵鼎进士及第,累官为南洛阳令,宰相吴敏欣赏其才能,将他特别提拔为开封士曹。宋初年,赵鼎随宋高宗辗转于江浙一带的山海之间,深得赏识,历任侍御使、御史中丞、签枢密院事等职。绍兴年间,赵鼎两拜相,在抗击金兵和稳定南宋政权上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后来因为反对秦桧对金人屈己议和的政策,先被贬潮州安置,之又被贬海南吉阳军(今三亚),在秦桧党羽的一再迫害之下,鼎为了保全家人,最终绝食自杀。赵鼎在后世被称为南宋中兴相之首,与李纲、李光、胡铨并称为南宋四名臣。</p> <p class="ql-block">拜亭!</p> <p class="ql-block">这个国宝级的文物就藏在拜亭内,供大家顶礼膜拜!</p> <p class="ql-block"> 宣和御碑—-最具代表性的瘦金体!</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年)崇信道教,自称“教主道皇帝”。宣和元年(1119年)他专为京城神霄玉清万寿宫书诏文,并令神霄宫刻记于碑,令天下摹勒立石,宣道教。此碑为海南所立之碑,原置于府城北三清观中,世多次迁徙,“文革”后移入五公祠。</p><p class="ql-block"> 宋徽宗的书法体势劲瘦,峻拔清健,轻逸飘宕,云霞卷舒,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独树一帜,世称“瘦金体”。此是他瘦金书碑刻中的杰作,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国宝级的文物,北宋宋徽宗瘦金体的石碑文!</p> <p class="ql-block">瘦金体果然自有一幅皇家的气派在这一笔一画一撇一捺中!</p> <p class="ql-block">苏公祠</p><p class="ql-block">苏东坡谪居海南四年(1097~1100年),讲学明道,培育人才,为中原文化的传播和海南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史书称谓“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1101年,东坡仙逝,人们便在此处修建的东坡书院内刻立东坡先生64岁肖像,并建祠纪念。</p> <p class="ql-block">苏公祠,供奉着我最尊敬的文人雅士苏东坡!</p> <p class="ql-block">苏公祠简介!</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不仅有古迹,还有各种古树!如苏东坡祠前的两棵枝繁叶茂的蛋花数已经有了三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人心果,这个树名还是第一次听说!</p> <p class="ql-block">想不到吧,这么高大的一棵树,竟然是荔枝!很好奇人们是怎么把荔枝摘下来售卖的!</p> <p class="ql-block">阳桃,此时是满树粉色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龙眼!</p> <p class="ql-block">这是红色的鸡蛋花,落在了地上,被我拾了起来,轻轻嗅一嗅,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p> <p class="ql-block">梅花,树龄110年!想想如果是正赶上一树繁花,暗香浮动,该是多么美妙啊!</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神奇的古泉,至今泉水依然清澈!</p> <p class="ql-block"> 浮栗泉</p><p class="ql-block"> 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被贬海南昌化(今儋州市中和镇)曾途经此处,寓居十余日,“指凿双泉”,此泉便是其中之一,因泉味甘甜,水源旺盛,泉面常浮水泡,宛如米粒,故名浮粟泉,亦称金粟泉。后来人们纪念苏东坡,又称此泉为苏泉、苏井、东坡井。</p><p class="ql-block"> 浮粟泉是东坡先生在海南岛的重要遗迹之一近千年来,泉水不溢不竭,堪称一奇,享有盛誉。</p> <p class="ql-block">浮粟泉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粟泉亭</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海南大旱,琼州郡守翁汝遇率阖郡官绅在苏东坡“双泉”遗迹金粟泉旁祈雨。因天气酷热,饮金粟泉水消暑,觉泉味甘美,便与众官商议,在泉旁修建粟泉亭,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落成。民国四年(1915年)雷琼道台朱为潮又重修。</p> <p class="ql-block">济泉!</p> <p class="ql-block">济泉</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1915年),琼崖道尹朱为潮(字 济丞)重修五公祠,添建“琼园”,在拓开道路的施工中,偶得此泉,因其与苏东坡“指凿”的浮粟泉“天然相对,淄渑交济”,故名“济泉”,遂成人文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洗心泉,此名取得甚好!洗涤心灵,不染尘埃!</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是为了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琼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纲和赵鼎(均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铨(均为宋朝的大学士)五位历史名臣而建的,由于人们景仰先贤“五公”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李德裕在唐代文宗和武宗时两度出任宰相,他内制宦官,外抑藩镇,为国家安定作出很大贡献,后因朋党之争被贬海南岛并死于此,李纲、赵鼎、胡铨[quán]和李光都是南宋时期的主战派。</p><p class="ql-block"> 李纲和赵鼎都曾两度拜相,李光是宋高宗时的参知政事,胡铨任宋高宗时的枢密院偏修。李纲等4人都是在金兵入侵的年代被秦桧等投降派迫害而贬到海南岛的。</p><p class="ql-block"> 这5位精忠报国的名臣虽遭贬谪,但丹心不泯,在兴修地方公益事业、传播中原文化和培养人才方面,为当地人民做出不少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德裕,在历史课本里,只是知道他是唐代牛李党争的李党领袖,在这里,再次认识了这位即使遭贬谪,仍然能造福一方百姓,拥有大爱的古人!</p> <p class="ql-block">功成北阙,魂断南溟,是对李德裕一生的评价!梁启超先生评价他为与张居正王安石并重的中国古代六位政治家之一!我为自己以往管中窥豹的狭隘感觉惭愧!</p> <p class="ql-block">除了五公之外,这里还把曾经与海南结缘的历史名人都有翔实的一一介绍,是了解海南人文历史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被贬海南的宰相韩瑗!</p> <p class="ql-block">苏过,苏东坡的儿子,为了照料年老体衰的父亲,放弃功名,一直追随在东坡先生身边,成为了东坡先生最温情的陪伴!父子唱和,实在是东坡先生之福气!</p> <p class="ql-block">杨炎,唐代宰相,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五公祠内的讲解,让我更加完整的重新认识了这个人,看到了伟大人物背后的微瑕,心胸狭窄最终也使他壮年即逝,也给了今人更多关于人性的思考,选择去做一个心胸豁达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古树,古迹,古泉,古人,当历史的车轮在不停的向前驶过的时候,那些遗留下来的,更应该是被我们所珍惜的!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五公祠一行,感受古人遗风,感慨颇多!仅以此文,致敬古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