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北极四岛】斯瓦尔巴群岛1.世界最北端定居点一新奥勒松

老长征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极地区被茫茫冰盖所覆,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极三岛”—— 斯瓦尔巴群岛、格陵兰岛、冰岛。斯瓦尔巴群岛有人类最北定居点,有北极熊,有众多冰川;格陵兰岛有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有纽因特人,也有北极熊;冰岛有常常喷发的活火山,有众多地热温泉,有众多瀑布。最吸引人的是这三个地方都容易懈逅美极的北极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有人推荐了便宜点的北极两岛,在斯瓦尔巴群岛只呆两天。为了多寻北极圈美景,我们断然放弃,转而选择2024年的行程,在斯瓦尔巴群岛呆4天,每天都安排上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瓦尔巴群岛在12世纪由挪威人最早发现,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斯瓦尔巴群岛位于北极圈内北冰洋上,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是主权归属于挪威的极地自然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人类最北定居点新奥勒松</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离开扬马延岛,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到达挪威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勒松小镇。该镇位于北极圈内,面积约342平方公里。‌北极点的纬度是90°N,北极点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而新奥勒松位于北纬78度59'15"(现场实测),东经15°56',从此地向北直行即可到达北极。当然,从定义上讲这句话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成立,但新奥勒松确实是距北极路程最短的永久定居点,所以是世界上最北端的定居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览新奥勒松有许多要求,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极苔原极其脆弱 ,只能在道路上行走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请勿打扰野生动物、 鸟类或者驯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请勿干扰科研设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尊重文化地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闭手机和电脑上的无线网络和蓝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一到达新奥勒松海域就关闭了手机,因为可能干扰科考站的设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瓦尔巴群岛是世界上保持原生自然的最后几个岛屿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奥尔松位于斯瓦尔巴群岛的孔斯海湾国家公园,由大峡湾、冰川、冰碛岩、冰川河流、山峰和一个典型的苔原生态系统所包围。举目四顾,东南西北四面均能看到巨大的冰川,山峰裹挟着巨大的冰川在山谷间奔泻,如飞舞的雪白地毯,神奇壮观。绵延群山,层峦叠嶂,寸草不生,大地显得格外苍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站在荒原上,同时拍下四个冰川。很想近距离接触冰川,但是路口有禁止前往的指示牌,按规定我们只能在指定区域活动,只能望冰兴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隔海相望的冰川格外壮美,薄纱般的浮云时而浓厚,时而轻柔,若隐若现,飘渺无常,让人醉美在这极地仙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极高寒地,没有树木,却长满厚厚的苔藓,在这荒凉的原野,那一抹绿让人感觉格外亲切。</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奥勒松的地形地貌、地层系统、生态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为海洋、大气、冰川与海冰、生物生态、地质、大地测量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常年吸引全球各地的科考人员来此地考察研究,此地被称为“科考圣地”,有众多国家的北极考察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5年,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派遣特使于法国巴黎代表中国政府签署《斯瓦尔巴条约》。该协议长期有效,赋予所有中国公民自由进出该地、无需签证即可在岛上从事任何非军事活动的权利。中国公民可以持有效旅行证件免签进入该地,并在此长期居留、从事正当的学习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而无需向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申请许可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科学院依照上述条约于2004年7月在该地建立黄河站,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北极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的第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站区建造了面积达500平方米的两层房屋(包括厨房、车库、实验室、宿舍、储藏室等),常年保持4-6名工作人员,最多可供20-25人工作和居住,且具有至少100×100平米的开阔平坦的场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站的主要科学考察学科有;气象学、高空大气物理学、生物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站点的建立完成,既为我国开展深入北极科学考察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又为我国进行对外学术交流打开了重要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年是黄河站建站20周年,船友们在国内就作了准备,带着五星红旗在黄河站前拍照留念,以示庆祝,爱国热情高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拍照要排长队,与美友合影就只能旁边打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书法家船友在黄河站前写了“黄河颂”三个大字,在极地宣传国粹别有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很多国家都有权利在这里开发研究,这里集中了挪威、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家的野外观测和考察站,便于开展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共享必要的野外作业实验条件和观测数据资料。这里是极隙区,是研究高空大气物理尤其是极光的理想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图为挪威科考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韩国科考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北极航道有三条,分别是:邻近亚欧大陆的东北航道,邻近北美洲大陆的西北航道,及通过北极点附近的中央航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镇中心有罗阿尔德·阿蒙森(1872年7月16日-1928年6月18日)雕像,他是挪威极地探险家,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1.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2.第一个到达南极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铁塔是当年留下的文物。1925年,阿蒙森就是在此塔与埃尔斯沃思和意大利人安贝托·诺比尔共同领导了从斯瓦尔巴德群岛乘“挪威号”飞艇飞越北极前往阿拉斯加的探险飞行。这些探险家飞越了此前人所未知的地域,填补了世界地图上最后一个空白点,白色的荒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两年后,阿蒙森参加了搜救队,前往寻找另一艘飞艇的探险者,阿蒙森与他的伙伴再也没有回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小镇风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奥勒松只有60多幢房子,常住人口冬季不超过30人,但是全球各地的科考人员每年约有14000人来此地考察研究,所以小镇上旅馆、饭店、超市、邮局、酒吧、小卖部、码头、机场等设施齐全,还有一个博物馆。只是因为“村民”稀少,酒吧和超市都是定期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最北端博物馆一新奥勒松博物馆,展示了新奥勒松发展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最北端邮局,因为居民太少,已经跟超市合二为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最北端超市一新奥勒松超市。赶在下午4点关门的最后一刻,在这里购买了一张明信片,写上“挑战北极,新奥勒松北纬78度59分15秒留念”。听说要好几个月才能到达国内,还不能保证100%收到。2月在南极寄的明信片,6月底才收到。一南一北,收到就集齐了极地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给孙女买了北极熊毛绒玩具,很可爱,船友购买者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镇房屋色彩鲜艳,红、黄、兰、绿各色齐全,漫步其中,仿佛进入童话世界。探险队长说,小镇只需40分钟就走完,我们的小镇漫步却达到4个小时,除了不越界的地方,都走到了,只留了1个小时参加北冰洋冬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北冰洋冰泳</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16点一18点,游轮组织极地冰泳,一共100多人参加,约占游客人数的四分之一。开始有船长参加,拍照人很多,我们选择了下半场人少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几个身穿比基尼泳装的美女,成了北冰洋畔靓丽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大冰川作背景,特别壮观,这是北冰洋少有的仰泳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没有下水,一位船友告诉我,冰泳者中他老伴年龄最大,71岁了。我笑着告诉她,我75岁了,2月在南极没敢下水,这次绝不能再错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同行的专家朋友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将我们四人下水时间排了队,年轻者先下水,年长者后下水,减少年长者受冻时间。听说头部保暖,热度可达到70%,人家戴游泳帽,我干脆戴冰岛纯羊毛帽,抗过了北冰洋的寒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朋友圈发了冰泳视频,家人责备,朋友感叹,还有朋友送给我100个赞,都是亲们的关心,谢谢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稀之年能在北极圈内参加北冰洋极地冰泳,兴奋!刺激!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挪威政府在新奥勒松实施了近乎苛刻的环保措施。据介绍,这里的垃圾分类已经达到25种之多,剩饭剩菜就地掩埋,其余垃圾都要运到挪威本土进行处理。所以新奥勒松不欢迎普通旅游者来访,游船可以在这里的港口停靠,但游客不得上岸过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创作品,严禁抄袭,违者必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