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探寻神秘的时光长卷

一叶兰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我从西安长乐门乘坐地铁到乐游原。当你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仿若翻开了一部厚重的时光典籍。每一寸土,每一缕风,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清晨的阳光给乐游原披上一层金纱。远处的山峦在微光中若隐若现,像是大地的守护者,沉默而坚毅。原上的草木,带着夜露的润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是在与晨光低语。</p><p class="ql-block"> 漫步其间,能感受到岁月沉淀的韵味。古老的砖石,残留着历史的温度,仿佛是往昔与今朝交织,古韵与繁花共舞。遥想当年,无数文人墨客在此驻足,吟诗赋词,白居易的“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让人联想到萧瑟的秋风里一位年迈的诗人是多么的寂寞与惆怅。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同岁月的钟声,穿越时空,在耳边悠悠响起。那一抹即将消逝的夕阳余晖,映照出世间的绝美,却也带着无法言说的哀叹。“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诗人杜牧以此诗抒发对盛世的追怀以及对自己的抱负未能得到施展而感慨。杜甫的“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等,这些诗作让乐游原名声远扬。如今这里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早上市民在此散步、打太极、唱歌跳舞等健身运动。</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宗教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隋文帝开皇二年在原上的新昌坊东修建“灵感寺”。后来,太宗皇帝之女城阳公主染疾,传说高宗年间,苏州和尚法郎禅师诵观音经,祈佛祖保佑公主痊愈,随后公主上书高宗皇帝,奏请复立武德四年已荒废多年的灵感寺,并更名为“观音寺”,唐睿宗景云三年改为“青龙寺”。</p><p class="ql-block"> 那朱红色的大门,带着历史的厚重,轻轻推开,似是开启了通往千年之前的隧道。漫步于寺内小径,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似是为这古老的圣地铺上一层金色的锦缎。微风拂过,铃铛轻响,那清脆的声音,仿佛是来自天际的梵音,穿透心灵。古寺的飞檐斗拱又似在与前来朝拜的香客诉说着千年的思念。</p><p class="ql-block"> 殿堂庄重肃穆,佛像慈悲祥和。香烟袅袅升腾,带着信众的祈愿,飘向远方。在这里,尘世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心中唯有敬畏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青龙寺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沉淀。它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岁月的变迁,却始终如一位智者,静静伫立,将智慧与禅意传递给每一位到访者。在这里,时光仿佛慢了下来,让人得以在古韵与柔柳繁花中,寻得心灵的慰藉与归宿。</p><p class="ql-block"> 如今,乐游原在现代都市的环抱中,宛如一颗宁静的明珠。它既有着历史的深邃,又有着自然的灵动。这里自然与人文相融。乐游原青龙寺,这里不仅是一片土地和寺院,更是心灵的归宿,岁月的长歌。每一次到访,都是一次穿越时光的旅行,让人沉醉,让人流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