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水晶棺的故事传奇

浪迹天涯

<div><br></div>水晶棺——顾名思义,就是用水晶做的棺材,其实也就是一种超高级的玻璃棺材。棺材是葬具的一种民间说法,早期人们下葬时并无棺材,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使用棺材下葬才渐渐开始流行,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丧葬习俗。从棺材质地来看,主要有金棺、银棺、铜棺、铁棺、水晶棺、石棺、瓦棺、陶棺、木棺等等。在这些葬具中,水晶棺的制作工艺和要求是最高的,非一般能工巧匠可为。那么,水晶棺到底有什么好,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br><br>水晶棺性凉,有玉一般的防腐功能,有利于延长尸体的保存。而且水晶棺本身质地耐腐,特别是其透明特性,既美观漂亮,又方便瞻仰,这可能是人们看重水晶棺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在同样自然条件下,水晶棺的防腐优势其实并不咋样,比中国的特产——金丝楠木棺材,要逊色了许多。目前考古中发现的很多未腐古尸,所使用的葬具,几乎都是楠木材料。在《中国人盗墓史》中,曾有一个小故事:将一碗红烧肉放进在南方原产地打成的楠木棺材内,个把月运到北方后,肉不仅未腐坏,还未冷掉。既然楠木棺材如此之好,为何国家领导人还是青睐水晶棺呢?主要原因是出于瞻仰的需要。<div><br></div> <div><br></div>与楠木棺材相比,水晶棺的制作成本确实太高了。制作一口上佳的水晶棺,首先要有优质的原料——至少是一级水晶。水晶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玻璃,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在珠宝市场上,水晶是一种宝石,古人称之为“水精”、“水玉”,从这称呼上,可知水晶非同一般。很多情况下,水晶的价值可以和玉媲美。但是水晶并非都是晶莹剔透的,因为它含有不同的元素,也呈五颜六色。有黑色、黄色、紫色、绿色、灰色、蔷薇色等等。但最受欢迎的,还是无色透明的水晶。<br><br>水晶矿藏丰富,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中国水晶产地主要有江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山西、内蒙、西藏等地,中国最好的水晶在江苏东海。世界上制作水晶棺工艺最先进最成熟的国家,并不是中国,而是前苏联。前苏联人所掌握的尸体防腐技术,以及水晶棺的制作,也都是一流的。列宁、斯大林去世后,所用葬具都是水晶棺。目前已知的几个国家领导人使用的水晶棺,不是前苏联制作,就是受它的影响而制作。越南前国家主席胡志明去世后,从尸体解剖到水晶棺安葬,都是前苏联人一手张罗。<br><div><br></div> <div><br></div>列宁墓位于莫斯科红场西侧,最初是木结构,1930年改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列宁墓位于克里姆林宫宫墙正中的前面,上层修建有主席台,每当有举行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列宁墓上观礼。1994年,列宁墓与莫斯科红场等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列宁的遗体安放于建筑内部的水晶棺中,身上覆盖着苏联国旗。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光照射,清晰而安详。关于水晶棺的结构及制造工艺,曾是苏联的头号国家机密。<div><br></div> <div><br></div>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国民党誉之“国父”,中共称之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925年病逝于北京铁狮子胡同行馆,苏联政府曾赠送过一个水晶棺,不过并没有用上。这具“水晶棺”长仅1.75米左右,看上去显得狭小,棺体外层均系镀镍的钢质,仅有棺盖是玻璃的,可以透视内部。玻璃也比较薄,易于破碎。密封性、隔热性似乎都难以保证,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水晶棺。当年孙中山遗体因防腐技术处理不好,皮肤开始变黑,已不能长期保存生前的状态,使用水晶棺已无意义。同时专家认为:苏联的水晶棺仅适用于气候寒冷干燥的北方,在炎热潮湿的中国南方,遗体最多只能保存20年,所以最终未能使用。后来放到香山公园一个隐蔽的仓库深处,落满灰尘的水晶棺无人问津。<div><br></div> <div><br></div>孙中山的遗体1929年6月1日,从北京迁葬南京中山陵,最终安放在中山陵墓室。墓室内是一座半球形,中央是直径约4.3米的大理石坑,深1.6米,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正中棺椁上安放着孙中山身着中山装的汉白玉卧像,由捷克雕塑家高畦雕刻。<div><br></div><div>苏联政府赠送的水晶棺,现保存在北京碧云寺中山纪念堂内,供人瞻仰。孙中山生前曾说自己死后,希望能像列宁那样,保留遗体供民众瞻仰。他病故的第二天,国民党便与苏联政府联系,希望帮助为孙中山作遗体防腐处理和定制水晶棺。但苏联人认为,列宁是不可比拟的领袖人物,其他人不可能享受这种殊荣,因此未提供防腐技术,仅同意提供水晶棺。</div><div><br></div> <div><br></div>前苏联国家党政军最高领导人,苏共中央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和苏军大元帅斯大林,1953年3月5日逝世,享年73岁。斯大林逝世后,其遗体经防腐处理,身穿大元帅军服躺在水晶棺里,与列宁并排安放在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中。1961年,斯大林的遗体从水晶棺中移出,衣服上的金纽扣换成黄铜的,移入另一木棺中,放进克里姆林宫墙外已挖好的墓坑里。墓前竖起一块白色大理石板,上面写道:“约瑟夫 维萨里昂诺维奇 斯大林,1879-1953”。勃列日涅夫时代由苏斯洛夫提议,为他树立了半身雕像,迁入宫墙外12个苏共中央领导人的墓群之中。<div><br></div> <div><br></div>越南劳动党主席,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他与朝鲜的金日成一样,都是建国领袖、称为国父。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巴亭广场宣读“独立宣言”,宣告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69年9月2日,胡志明病逝,终年79岁。他终生未婚,说要等到南方统一再考虑结婚。越南百姓都把自己当作他的儿女,他的陵墓未使用白色花圈,而用红色花圈表示对他的敬爱。在他患病期间,中国派出了最好的医生为他治病,他说“中越友谊是同志加兄弟”。<div><br></div><div> 胡志明去世后,苏联专家携带医疗设备到越南为他进行遗体防腐。此时越南战争硝烟弥漫,美国飞机经常对河内进行狂轰乱炸。为安全起见,在距河内30公里的热带丛林中,修建了一座临时陵墓,胡志明的水晶棺就藏在那里。不久后,美军在距陵墓两公里的地方投下伞兵,寻找被击落的飞行员。于是将水晶棺迅速转移到一个山洞里,并为此专门修了一条山路。水晶棺在山洞里秘密保存了5年多,直到越南战争结束,1975年8月29日胡志明陵墓落成,水晶棺才正式移入墓中。<br><br></div> <div><br></div>胡志明陵墓的设计灵感,主要来自莫斯科的列宁墓,并加入越南建筑的独特成分,如坡形屋面等。所用花岗岩材料有灰色,黑色,红色磨制。门廊上方写有:“主席胡志明”越文大字 。陵墓主结构高为21.6米,宽41.2米,两侧有平台,七级阶梯。陵墓周围的花园里,有超过240种花卉植物,均来自越南不同的地区。每日中午十二时前,为陵墓的开放时间,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包括很多外国政要。陵园有严格的着装与行为规则,衣服必须覆盖到腿,访问时要保持沉默、严肃,并成两行行进等等,工作人员和警卫会严格执行这些规则。<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锦绣山纪念宫是朝鲜国家主席金日成遗体安息的地方,位于平壤市东北郊,原名锦绣山议事堂。1995年7月7日,金日成逝世一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锦绣山纪念宫正式对外开放。6月13日,劳动党中央作出决定,金日成的遗体在锦绣山议事堂内永久保存。为此,议事堂更名为“锦绣山纪念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4年,金日成已经82岁,身体不错,他一直感觉自己未老,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6月16日,为了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美国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与金日成举行会谈。卡特在平壤逗留了3天,每天与金日成长时间会谈,最后一天会谈连同宴请,长达六个小时。卡特的到访,使金日成陷入新一轮的忙碌之中。</p><p class="ql-block">卡特走后,金日成下乡检查夏收工作,后乘坐专列到达熙川,又前往平壤妙香山别墅,已经是1994年7月7日深夜。秘书前来汇报工作,报告75岁的上将赵明选病故。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使金日成深受刺激,这是一个月内,连续去世的第三位上将!金日成过度劳累加上刺激,突然倒在地上,工作人员慌作一团,保健医生急急赶到,经检查是急性心脏病发作。由于是在风景游览区,附近没有设备良好的医院,直升飞机以最快的速度,把他送往平壤烽火医院抢救,此时已经回天无术。凌晨2时许,金日成的心脏停止了跳动。</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界水晶藏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巴西,有“水晶王国”之称。朝鲜境内的水晶藏量也相当丰富,金日成去世后,所使用的葬具便是一口优质的水晶棺。其制作工艺和方法,现在仍不为外界所知。金日成的水晶棺是金正日为其制办的,可见金正日也十分看重水晶棺墓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12月20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金正恩率朝鲜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到金正日的灵柩前吊唁。金正日的遗体被安放在水晶棺内,身着生前最常穿的夹克服,遗体上覆盖着红旗。金正恩表情悲痛,宣布成立国家治丧委员会,决定将金正日的遗体,也安放在锦绣山纪念宫,供群众瞻仰。</p><p class="ql-block"><br></p> <div><br></div>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去逝。9月11日,退休多年的北京六零八厂原光学设计研究室副主任李家英,接到了北京玻璃总厂领导的电话,一项既神秘又异常艰巨的特殊任务,落在了他和厂里同事的肩上。领导告诉李家英,党中央决定永久保存毛主席遗体,研制毛泽东遗体水晶棺的任务,就由玻璃总厂负责,这是“一号任务”。水晶棺必须在1977年9月9日,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前制作完成。时间紧,任务急,玻璃总厂决定将任务分解,水晶棺的造型方案、内照明系统、棺体的研磨、抛光、成型等工作,由六零八厂负责。六零三厂和六零五厂,负责水晶棺体的光学玻璃和板材毛坯生成。<br><br>水晶棺看起来结构简单,实际工艺相当复杂。中央的要求是:“庄重大方,气魄雄伟,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对可能发生的如地震、战争、破坏、损耗等问题,要有可靠的保障措施”。中国从来没有制造过水晶棺,技术资料几乎为零,这让大家非常为难。有人想到去香山公园,设计效仿一下孙中山的水晶棺,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列宁、斯大林和胡志明的遗体使用过水晶棺,但都没有公开的技术资料可供参考,就连照片也没有。驻外使馆的同志们只能提供模糊的印象,对于复杂的设计工作是杯水车薪。就在大家紧锣密鼓开展工作的同时,中央安排为毛主席遗体赶制了一个有机玻璃棺罩,临时供人们瞻仰。棺罩由中央美院一位教授设计,对其外形的梯形展示效果比较认同。于是,才有了水晶棺整体的雏形。<br><br> <div><br></div>中国优质一级水晶仅占矿产的10%,最大块也就30-40公分,水晶棺两米多长的大块晶体,世间确实难觅。人造水晶加工难,国际上仅有几个发达国家能够生产,而且技术封锁,谁也没制造过两米长的板材,世上就没有这样的熔炼炉。毛泽东水晶棺选取优质天然东海水晶做原料,熔炼大型水晶件,一般退火就需等三年,才能完全消除水晶玻璃的内应力。老技工徐兆彩发明了“打砣、模压、拼接”新工艺,用20公分见方的小水晶一块块焊接出来。焊接熔点超过2000℃,他们用氢氧焰喷射灯紧盯焊缝操作,厚厚的金属防护服上冒着烟,得专人往身上浇水,双脚都泡在水里。最终完成的水晶棺板材,纯度达到了“六个九”,至今全世界也再没有人生产出来。<br><br>水晶制件的光洁度、平面度、平行度、几何角等技术指标,要用直径一米、1000公斤重的粗磨盘压上去,一点点进行研磨。水晶板材的毛坯厚100毫米,要加工成45毫米,需要反复翻个磨削,但吊车难以吊住,吊住也怕吊坏。水晶板抛光时的热度高达80-100℃,一旦遇冷就会炸裂,水晶棺五块板,合在一起要严丝合缝,纹丝不动,两块板的结合面没有一丝空气间隙,这在列宁水晶棺上都未曾有过。最终,六零八厂工人们加工的水晶棺样品,在1976年11月27日摆到了模拟瞻仰厅,通过抗八级地震、密封、充气、降温等诸方面的试验,与全国送来的二十多个水晶棺一起“竞标”,被一举选中!<div><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长期保存遗体,面部不能涂抹化妆材料,照明灯光的紫外线、红外线处理不当,都会对遗体保存产生不良影响。专家们最终提出了棺内照明、光学整容的方案,利用摄影投光和配色原理,改变面部的胖瘦形态和面部色彩,使人能看到一位仿佛活着的毛泽东。北京医科大学还提供了一个保存十多年的人头标本,将它进行了投光配色,结果标本面部红润丰满,皱纹明显减少,光学整容方案获一致通过。为保证棺内温度,照明灯采用的是冷光源,使用了当时最前沿的光纤传导技术,以亮度高、色温好、使用寿命长的氙灯为光源,可靠性非常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主席去世一周年时候,水晶棺制作完成,由于太沉,挑选了64名工人抬大杠,送到天安门纪念堂内。这口水晶棺木,是举当时业内的全国之力完成的。不论透光效果,还是板材强度,都是“世界最好”的。几十年过去了,一谈起这口水晶棺,好多参与制作的工人还深感自豪。</p><p class="ql-block">这真是——水晶棺中有故事,千秋万代写传奇!</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