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重阳又登高

余生廿年游剑画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龙年,重阳,拳友们相邀登高。起点锁金村。我远,早了近一个小时,顺便逛逛。早饭已吃了一碗粥,一只蛋,还是忍不住买了1根油条,2块烧饼,1杯豆浆。喝了豆浆,吃完油条,再香的烧饼也塞不进去了。留着,背着,上山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竹荫森森,桂香阵阵,小分队12人,走得自在悠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油画似的美景里,走在阳光下的山路上,拳友感叹,我们是这个时代最幸福的一群人。我同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队人马,一字排开,在摄影的指挥下,亮相!怎么我觉得队头队尾掉换一下,似乎更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郊是南京的绿肺,树高林密,精气神就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朝功臣仇成墓,这是指示碑,墓园在右手边。东郊这一片,有明孝陵景区,灵谷寺景区,中山陵景区,今天去天文台景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个明朝功臣常遇春墓。朱元璋开国建都于南京,紫金山明孝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古迹处处,南京的历史底蕴南京人都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中间年少的有五、六十,年龄大点有七、八十多岁。有趣得很,大家边走边相互安慰,走多远是多远,爬多高算多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多年的叶队长。队伍长在,幸亏有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拳练太极的人,就是精神得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年少的美MM。</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有气质的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飒的,我的刀拳剑棍师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当益壮的楷模,不服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竹林边的小湖旁,拍拍照,嘻嘻哈哈玩一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处一聚,兵分四路。老老少少的,自由自在,量力而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急不躁,边走边晃边聊天,有机会还拍几张老来俏的照片,自得其乐。这就到了天文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陨石展馆展出漂亮的天外来客:展品来自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来自美国的橄榄石铁陨石。看在紫金山天文台陨石展的这块美石面子上,可以考虑分2克月壤作为交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块天外飞来的幸运石,都摸一摸,运气滔滔而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较牛的古天文仪器展,陈列着一批珍贵的古代天文仪器,其中有明代复制的浑仪、简仪、圭表三件,清代复制的天球仪、地平经纬仪各一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浑仪,中国古代用以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现存完整的古浑仪只有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所存的明代浑仪,系明正统二年(1437)仿照元郭守敬所设计用铜仿铸。由三层环圈组成,可测量天体的赤道、黄道和地平座标。环上刻有周天3651/4度及百刻刻度,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所特有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此仪被掠至柏林,1920年归还我国。此仪结构稳固,范铸精美,是重要的科技文物,也是珍贵的工艺杰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浑仪的制造始于西汉时期,天文学家落下闳制造的浑仪用于观测天象,测定了二十八宿的距度、五大行星的运动情况等,为制定《太初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浑仪中的黄道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上。太阳沿着黄道运动,一年之内会依次经过十二个星座,这些星座合称为黄道十二宫。</p><p class="ql-block">赤道在地球赤道平面上。在天文学中赤道坐标系统是一个以地球赤道为基准的坐标系统,描述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倾斜,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有一个约23.5度的交角,这个交角称为黄赤交角。</p><p class="ql-block">白道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平面上。白道面与黄道面之间有一个约5度的交角。白道在描述月球运动时非常重要,能解释月球的升降、盈亏等周期性变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赤道,黄道,白道,浑仪体现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宇宙结构的深刻理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元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将浑仪其简化,创制了简仪。这是中国现存的制造于明朝的简仪,风风雨雨地立在这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球仪,古称浑天仪,东汉张衡、三国王蕃、刘宋时期钱乐之等都曾造过这种仪器,它用以表现星座的位置,并能演示天体的周日运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被劫殆尽。1903年清政府复制此仪。(这个是清朝文物)此仪直径三尺,嵌有1449颗恒星,沿用了中国古代的星名和星座划分。南极圈内的星座是明末由西方传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平经纬仪用于测量天体的方位角和地平高度,结合了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的功能。紫金山的这台仪器是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复制,也是文物。地平经纬仪由德国耶稣会的纪理安在康熙五十二至五十四年(1713~1715)监制了北京的地平经纬仪。也是不懂,德国人在中国发明了地平经纬仪。中西文化交流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明代圭表,没在意地去找,下次你们上了天文台,一定要去看看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进天文仪器展馆,称漏是隋唐时期广泛使用的计时器和天文观测使用的主要计时仪器仪。天文观测用的计时器必须准确,它不仅记录星宿位置还记录行星轨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星仪是一种用于观测恒星过中天(过观测站子午圈)时刻的天体测量仪器,也被称为子午仪。它的结构与子午环相似,但没有精密度盘。中星仪可以精确地测定恒星过中天的时刻,以求得恒星钟的钟差,从而确定世界时、恒星赤经和基本天文点的经度。中星仪由丹麦人罗默于1684年发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台中星仪购自德国,民国时期由紫金山天文台使用。现已退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航海钟要求不被波浪干扰,走时精准,它帮助船员确定时间,多用弹簧钟和电子钟。此钟五十年代用于人造卫星的目视观测的标准计时。中国航天能有今天的成就,它做过贡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文,航海,航天,计时,这其中的关联,想明白了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衡,出生于公元78年,字平子,是南阳西鄂人。著有《灵宪》和《浑天仪注》这两部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著作。他在《灵宪》中提出了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太素”阶段和“庞鸿”阶段,以及“元气剖判,天成于外,地定于内”的天地结构理论;正确地解释了日月食的成因,并提出了宇宙是无限的这一观点。</p><p class="ql-block">张衡制造了一架表现天象的浑象仪(浑象者,天象也,表达星宿位置的图象),并创制了一架水转浑天仪。后者由许多机械构成,可以昼夜转一周以展示天上星体的位置,并且带动一个称为“瑞轮蓂荚”的机械日历,以报告一个月内的天数。这实际上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之一(近2千年前!何等奇妙)。</p><p class="ql-block">公元132年张衡设计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发生时间与方向的科学仪器——候风地动仪。</p><p class="ql-block">张衡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理论圆周率π=730/232=3.1466。</p><p class="ql-block">张衡亚著有《二京赋》、《归田赋》等著名文学著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遂,也称一行,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主持编制了《大衍历》,这是当时非常先进的历法;制造了天文仪器,如黄道游仪、浑仪、复矩等,这些仪器显著提高了天文观测的精确度。</p><p class="ql-block">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大地测量工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实测子午线长度,对人们正确认识地球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通过观测,一行纠正了《周髀算经》中关于子午线的错误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一行还发现了恒星运动的现象,这一发现比欧洲天文学家早了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祖冲之是南朝宋、齐时期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发明家,他提出了圆周率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估计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他提出了两个分数值的圆周率,即约率22/7和密率355/113,其中密率值要比欧洲早1000多年。</p><p class="ql-block">祖冲之制定了《大明历》更准确地反映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他发明了“千里船”和“水碓磨”,这些发明在当时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实际作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是元朝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天文仪器的制造:他创制了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等十余种天文观测仪器,这些仪器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p><p class="ql-block">郭守敬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包括冬至时刻、二十八宿距度和星表、四海测验、黄赤交角等,其中大部分数据都是中国古代历法史上最精确的。</p><p class="ql-block">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这是中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授时历》推算出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天,即365天5小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钟,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的周期一样,但《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早三百多年。</p><p class="ql-block">四海测验:郭守敬向元世祖忽必烈提议进行全国范围的天文观测以编制新的历法,忽必烈接受了他的建议,派监候官十四人分道而出,在二十七个地方进行天文观测,后世称之为“四海测验”。</p><p class="ql-block">郭守敬治水始终贯彻灌溉、防洪、漕运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领导开辟了大都的白浮堰,开凿了全长一百六十多华里通惠运河,繁荣了大都城的经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千年前,张衡造出浑象仪,1千5百年前的宋齐、千年前的隋唐,中国古天文学已然硕果颇丰,研究天象,制定历法,让农耕应天时适地利,为百姓谋生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扯远点,曾经跟团游英国,参观了伦敦东南部的格林威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林威治是伦敦辖下的一个市,是英国数百年海洋史的中心。英国是个临海岛国,中世纪起一直书写称霸海洋、殖民海外的历史。“童真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在位45年,依靠海盗在军事上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称霸海上,开启了日不落帝国的序幕。海盗的抢掠为当时的英国带回超过1200万镑天文数字般的巨额财富,海盗是当时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球每天自转360度,如果我们将一天分成24小时,那么每小时对应自地球自转的15度,以此为经线划分地球,每一度的时差为四分钟。每15度的时差自然就是一小时,划分精度的就是子午环(经度线)。为了解决海上测定经度的需要(测量时间),查理二世于1675年在泰晤士河畔的皇家公园建立格林威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上航行需要知道位置和时间,航船上的时间和“家乡”时间。有两个办法,其一,从家乡带一只能精准计时的钟放在船上,钟摆计时的钟在海上摆动不稳定。弹簧钟、电子钟得以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个办法,就是以天空为计时器,用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的位置来确定航船的经度位置、所在时区从而确定时间。在西方,天文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为航海的需要而开始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展馆里有各种晷和天文仪器,据介绍其中有不少是中国制造的(毫无疑问抢来的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会议决定通过当时格林威治天文台埃里中心仪所在的经线,作为全球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经线,称为零经度线、本初子午线、首子午线或零子午线,站在此线上横跨东西两个半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不仅各国出版的地球以这条线作为地理零经度线,而且格林威治天文台作为世界时区的起点,全世界都用格林威治的计时仪器来校准时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文学的发展史,东方西方的初心和目标有点不一样。作为人类文明,我们全盘继承,创新,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我的国历史悠久,相信我的国行稳致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悔于曾经,坎坷中负重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愧于自己,我们完成了一生的担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珍惜眼前,只关注当下。不烦无用的,不扯无聊的,不在意不必在意的,开心地过着珍珠般宝贵的一天和一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文台大事记。紫金山天文台是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为国家科技进步作过贡献的人,山知道你,河知道你,祖国知道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群为祖国建设努力一生的劳动者,正在幸福地度过属于我们的退休时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见,龙年重阳,再见,紫金山天文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