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中欧五国行(8)

sun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轮是在昨晚11点后驶离的维也纳。清晨6时半醒来,拉开窗帘,远处青山连绵,终于出了几天来一直陪伴身边一眼无垠的大平原,进入了河谷地。听说多瑙河河谷沿岸的风景犹如画廊,而前方等着我们的瓦豪河谷,还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午9时,我们在杜伦施坦小镇边的小码头上岸。杜伦施坦小镇座落瓦豪河谷的一处山坡上,面临多瑙河,背依绿山,是座与山水融为一体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一片葡萄园,见园边停着一辆三𨂃子,车斗铺上块板,整整齐齐摆放着杏果和瓶装的各种果酱、果酒,一位粗壮的汉子趴依在车边,静静地看着好奇的我和游人团从眼前走过。他头顶上那把大大的黄伞,在满目的绿色里显得格外鲜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镇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依据陡峭的山势而建,并由一条细细长长的方石小街串联起来,从镇的这头通向那头。沿街的房子有些是门店,但大多需走到门口向里看时才发现。门店的幌子不显眼甚至没有,更不见那种气派的玻璃门窗。有的打开原有的窗子,摆上出售的物品也就成了商店。也有临街摆摊的,但很少也很小,最有趣的是镇东头城门洞里有个摊,小小的藤制圆桌上,铺上块布巾,摆放着几块圆饼几瓶果酱,洞壁上倒是贴着商品介绍和挂着一只显大的木箱,但没有人照看,这大概是个无人商摊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伦施坦是多瑙河畔出了名的旅游小镇,常住居民近千人,平时宁静平和,这里的时钟也仿佛走得特别慢,只在游人到来时,才显出几份欢快。这里没有旅游带来的过度商业化,没有烦闹和庸俗,这里的商店反倒给小镇增添了一份温馨舒心的情趣。在一家斜坡上的门店里,我愉快地选购了两瓶当地产的甜杏酒,对妻说,回去朋友聚餐,女宾们一定喜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镇的居民喜爱花花草草,路边巷旁,房前屋后,园里院外,几乎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有走进花园的感觉。色彩明快的房子,光洁弯曲的小街,被这些靓丽翠绿的花草簇拥着,邻旁还有川流不息的多瑙河陪伴,小镇散发着优雅闲适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静谧安逸的小镇,其实历史上曾经大名鼎鼎。史书上记载,830多年前,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因国内有篡位阴谋,理查一世,这位英格兰历史上被形容为有狮子般勇敢和大胆的著名君王,在仓促返国途中竟被奥地利大公<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押,后来在交了无数赎金后才被放回。小镇后山上的古城堡遗址,就是当年关押英格兰狮心王理查的地方,现在成了动听的故事的发生地,摄影的取景地,真是过眼烟云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伦斯坦也是座小小的古城,城上还保留着部分城墙、城门和其他古建筑,其中最有名的是城中心奥古斯汀修道院的钟塔。这座钟塔通体以蓝白为色,号称奥地利巴洛克塔式建筑最佳代表之一。在红黄相间的建筑群中,一支蓝白相间的塔楼拔地而起,高高耸立,如鹤立鸡群,在天际间格外鲜明夺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基督教钟塔竟然采用蓝白相间这种优雅明快的颜色,真还没见过。听导游讲,完全是出于这家修道院院长的刻意而为。当年,身处穷乡僻壤的修道院院长,为了引起多瑙河上过往大主教的注意,有意大胆地将钟塔涂成了蓝白相间的颜色。当然,这位大胆的院长的目的最终实现了,修道院得到大主教的重视,影响力立马提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杜伦斯坦盛产杏和葡萄,<span style="font-size:18px;">还是座果酒飘香的小镇。一出</span>镇子就是一大片近旁多瑙河,远连青山的葡萄园,放眼望去满目的绿意。听说当地的白萄萄很有名,酿出的白萄萄酒更是可人。如果采摘期来,坐于临街小酒吧,吮一颗葡萄品一口酒,透过小小的窗子,瞅瞅小街上溜达的游人,那情调多小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写这段文字时,眼前时而浮现两个形象,于是描了下来。小镇一会是位皓须飘仙的风骨老者,日暮时,他低首依杖临水,若有所思,脚下一江河水滔滔而去; 一会是个长发飘香的青春少女,晨曦里,她扬眉挎篮迎风,明眸远盼,手中满篮葡萄莹莹生晶。小镇的风姿不时在这两个形象间变幻,迷心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到船上,导游一再提醒,船开后大家要上甲板,接下去的两岸风光最美。于是就有了下面一组片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刚进小镇时,曾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在奥地利定居多年的学生打来的。他兴奋地说,自己很少看微信,昨晚不知怎么着进了微信,在朋友圈里居然看到我发的旅途风景照,很高兴,想来会一面,并问我所在的位置。我不想给学生添麻烦,推说马上要上船离开了。他追问下一个景点,我只好如实告知是梅尔克修道院。他下结论一般说,从自己居住的州府开车来只有20多分钟车程,到时他会在修道院门口等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快2时,在修道院门口的酒吧摊里,我一眼认出等着我的学生,而学生也同时认出了35年前高中三年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36人团其他团员和领队及导游好奇的目光下,我与学生一边聊往事谈今闻,一边参观,学生还一边为当年的老师做讲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梅尔克修道院是一座本笃会修道院,<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建于1089年,今天人们看到的是1736年改扩建后的规模。</span>修道院给人的印象就是外观恢弘,内饰奢华。在远离维也纳的多瑙河边的一处锥形山岩上,一围黄墙红顶,三层高的建筑依势而建,组成巨大的封闭式院落群; 院落内,耸立着冲天而起的双塔钟楼和拱顶教堂。远远望去,它雄立于高岗之上,俯瞰多瑙河滔滔西去,何其伟岸辉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堂内,不但圆柱采用少有的红色大理石,连墙面也大量使用,简直就是座红色的大理石教堂。大量精美的雕刻和绘画,挤满了整个空间,又辅以亮丽的金光和彩色,将教堂装饰得无比繁华耀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修道院是学习和修养教义教规的场所,而且本笃会教派更是推行苦修,为何这家却如此飞扬跋扈、穷奢极欲?听到院里有帝王厅、帝王廊和帝王梯的讲解后明白了,这原来是座与皇家有密切联系的修道院。难怪帝王廊墙上不挂圣者画像而挂奥地利各时期杰出统治者画像!不过,修道院的藏书倒是十分丰富,多达9万册,而且有许多珍贵的手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束参观时,我的学生力邀我去他家晚餐,我找理由推脱,当他认真地说出″老师陪我三年,我总可陪老师三小时″的话时,我答应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附近州府所在地,他拥有一家落地面积近1800平方米、产权完全自主的中餐馆。园子里,喝着异国口味的啤酒,吃着家乡味道的饭菜,我与妻听他讲创业、家庭和当地中学的开课情况。他竟然说,现在压力没有了,羡慕我的生活方式,也想早点歇手,学我的样四处走走看看。他还告诉我,几年前班上的几位国内同学,家庭组团来过奥地利,他曾陪同学们去过梅尔克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愉快地听着,为他和同班的他们高兴。在我13年的教师经历中,从高一带到高三且做班主任的只有这一个班。这班上的同学特别亲和,国内国外,省内省外,始终保持着联系,还养成了聚会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领队已来电话问妻何时返回,我们该离开了。返回途中,透过车窗,注意到了奥地利农村漫山遍野的庄稼,有的郁郁葱葱,一片浓绿; 有的一片金黄,丰收在即。这也是一道迷人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