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安阳市北关区豆腐营村,打记事的时候,就知道村西口安阳河南岸河堤里面,有一个小四合院的庙宇,母亲告诉我那是大王庙。每年过年,还有大王爷圣诞的时候,母亲都会蒸花糕去大王庙上供。小时候,经常放学后去河堤上玩,因为敬畏,很少敢进去大王庙里。只记得,青灰色的瓦房院里,几棵黑褐色的树木高出房顶,满满的神秘感。<br> 1982年8月初,安阳市暴雨成灾,安阳河河水暴涨。紧挨河堤的豆腐营村人心惶惶。已经上初中的我,跟着大人到河堤上护堤。当时大王庙地面和河堤持平,我们看着河水忽忽悠悠上来,到庙门口就“哗”的退下去。反反复复,河水始终没有闯进大王庙,也就没有漫过河堤,村里没有进水。村里的百姓都说这都是大王爷的功劳。<br> 上世纪九十年代,安阳河大改造,将大王庙拆除,仅在原址保留了几棵洋槐树。再后来,豆腐营的村民在原址的东南面修了一个坐东面西的小大王庙,却已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每天麻将的喧嚣,不知道是不是打搅大王爷的安静。 <div><br></div> 这么多年,一直想把大王庙的前世今生弄明白,也算给后世有个交代。闲暇时间,查阅多种版本的《彰德府志》《安阳县志》和其他人的记述,厘清了大王庙的历史延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朝许有壬(1286~1364) ,在《五龙庙碑记》中载明,安阳市西北五里,洹河北岸有五龙庙,庙下洹河水又黑又深;太原元裕之效《虞初书》记载:明昌(1190-1196)年中,风拔庙树,印地有迹,事颇涉怪,而不知道庙之建始何时;元代路达鲁花赤荀公凯霖、同知阿蓝、判官毛刺真曾重修该庙,在庙前筑高台。</p><p class="ql-block"> 多版本府志、县志载明,五龙庙在今武官村洹河岸边,元朝时修缮过,但不知道具体建庙时间。后因庙废,移建于城内西北隅。经考证,即现在相州宾馆后面,北门西小学家属院内,现已无遗迹。</p><p class="ql-block">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安阳县知县马国桢在鲸背桥,即现在的安阳桥南,建洹水龙王庙,即五龙神庙。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彰德知府李掖垣重修五龙庙,并刻有碑记。</p> <div><br></div> 五龙庙(大王庙)原庙基规模很大,因为没有具体记载,无从查起具体布局。但,1949年安阳解放时,还存有西、南两房各三间大殿,东屋及临街仅存房基,庙院有明清时期维修或重建的记事石碑。庙前的台级下(河南岸的安阳河堤),有座气势磅礴的石排坊,中上部面北悬刻有“大王庙”三个斗大的字体。1961年修路时,将四块石碑及排坊拆下的石条。运到袁林东墙外保存,现在存放什么地方就不清楚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五龙庙(大王庙)就不得不说安阳桥庙会。明、清时期,洹河中游是活跃的船运地段。四百多年前的明代,豆腐营村、安阳桥村的船家过完春节正月十五,正月十六准备起锚启运时,为了行船平安顺利,自发兴起磕头烧香祭拜龙王,逐渐演变城庙会。最初,庙会在桥南大王庙前牌坊至安阳桥南石牌坊这段路上,范围并不大。清末民国时期,庙会移到安阳河北桥东的关帝庙。安阳桥庙会的兴起,也与当地习俗有关。农历正月十六这天,大家就要外出采摘柏树枝,因为“柏”字音同“百”字,烧了柏枝,就寓意去掉百病。所以,许多逛庙会的人会采摘或购买柏枝,拿回家烧掉,祈求一年平安吉祥。这个民俗,安阳人称“安阳桥遛百病”。</p> <div><br></div> 豆腐营西头路北的老盐场,建造货房三十余间,占用两亩多地,曾经是从天津卫海盐到安阳的重要的集散地,清末民初,南大门前也曾经车水马龙。1956年豆腐营村民用村西头大王庙(原来的五龙庙)院内两棵柏树制成一船入洹河航运,次年因河水浅转入卫河。随着交通运输工具的发达,洹河帆船运输日趋没落以至淘汰。<br> 经过多次修路、改造河堤,五龙庙(大王庙)原貌也消失殆尽,老盐场也只有大门口两个残缺不全的石狮子,其它遗迹已经不复存在。但,红红火火的安阳桥庙会,却成了老安阳人一代代传承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