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去状元洲散步,路过渌江桥(醴陵人称之为六公桥)时,在桥头上正好看到一棵凌霄树开着美丽的花,我用手机就着凌霄树拍了几张盛芳亭、醴陵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醴陵盛芳亭是为了纪念陈盛芳先生对渌江桥重建的贡献而建立的。陈盛芳是湖南省醴陵第四中学的创始人,也是当地的一位富绅贤达。他在1924年带头捐银,并发起了一场修桥倡议,最终筹集到20多万元,用于在原桥址上游约50米处修建一座长186.7米、宽8米、有2台、9墩、10孔的石拱桥。这座桥不仅解决了市民南北出入不便的问题,也成为了醴陵的一个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盛芳亭位于渌江古桥旁,是一座六角形的木亭,专门用来纪念陈盛芳先生的贡献。亭子上还悬挂有两幅对联,分别由谢仁辉先生撰写,邓元喜先生题字,内容表达了对他善举的赞美和感激之情。这个亭子不仅是醴陵文化的一部分,也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成为了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景点。</p> <p class="ql-block">醴陵门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是古长沙“老九门”之一,其原址重现为醴陵增添了厚重的历史底蕴。醴陵门设在渌江南岸,是醴陵“老八景”之一,体现了醴陵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醴陵自古以来就是湘东门户,地理位置战略意义重大,东汉置县之前便有城墙城门。城门作为古代城池的关口,也是战略要冲。醴陵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归属长沙管辖,因当地文化经济发达,古长沙“老九门”之一的醴陵门影响最为突出。醴陵门的重现不仅体现了醴陵在“城市发展”“文化传承”“文商旅协同发展”三个方面取得的成效,还与渌江完美融为一体,更好地体现了醴陵特有的古韵魅力,成为醴陵“一江两岸”项目的点睛之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