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之行(三)

温暖人间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7月16日,在集安修整一天</i></b></p> 集安早市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集安,原名辑安(取“和安”之意),语出《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登基,臣服天下,辑安中国。”又由于辑安在边境,有治外安内、集体安宁之意后取谐音集安,故而得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辑安县;1965年3月,改为集安县;1988年4月,集安撤县设市,更名为集安市,由通化市代管。</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集安早市位于集安市朝阳街1152号,从早上3点开始到上午9点半。集安早市的历史可追溯到1990年,当时蔬菜产销开放,市民每天早晨到此采购蔬菜,逐渐形成了早市市场。如今,集安早市已从单一的蔬菜增加到多种产品。</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集安早市以其丰富的商品种类和热闹的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集安早市不仅是购物的好地方,更是体验当地民俗文化的好去处。每种特产都有自己的故事线,如生长、收获、烹饪、制作等,这些生动的故事组成了集市的传统,使其成为集安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符号。</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这里的早餐堪称“豪华级”早餐</i></b></p> 抗美援朝第一渡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吃完早餐,我们骑上单车去集安国门游玩</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1950年10月16日晚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先头部队从‌辑安县(今吉林省集安市)的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和水下桥率先渡江入朝,这里由此成为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部队的最早出征地,被称为“抗美援朝第一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70多年后,硝烟散去,集安市鸭绿江畔,庄严的口岸国门与整齐的铁路轨道旁,仍保留着飞机扫射留下弹孔的碉堡,抗美援朝战争的痕迹依稀可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集安作为志愿军入朝参战的主要通道,倾城支援。当地百姓配合部队先后40余次建、修水下桥,形成了铁路桥为主、水下桥为辅的打不垮、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跨过江,对面是敌人,身后是祖国、是家乡、是亲人,无数革命先烈勇往直前,用生命,用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对祖国深沉的爱,以敢于牺牲,勇于战斗的大无畏气概,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彻底胜利,让新生的中国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用实力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在任何时候都有勇气和实力维护民族利益,一穷二白时候尚且不怕,现在更不会害怕!</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中朝边境国门,眺望远方,沿江两岸群峰竞秀;鸭绿江上,集安铁路大桥跨越两岸,铮铮钢骨,铭记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雄业迹。“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此情此景,仿佛聆听到那浑厚响亮的歌声,令人久久难忘。</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追忆红色历史,铭记蒸笼岁月,让红色基因、红色血脉代代相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i></b></p> 丸都山城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丸都山城,位于集安市区2.5公里处,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是我国地方民族政权高句丽时代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 , 又曾作为高句丽王都使用 , 在高句丽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 , 互为都城 ,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 , 为世界古代都城史书写下了壮丽的篇章。2004年7月,丸都山城与国内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我们都没有进景点参观,只是在景区门口逗留了一会儿,拍拍照。在网上查了一下,看有人进去拍的视频,才知道这个山城遗址的概况,景区里并没有建筑之类的景观,只是些地基的遗迹,景区门票还挺贵,没进去就对了🤪</i></b></p> 高丽火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骑车溜达了一小天,肚子咕咕叫了,来到集安有名的高丽火盆一条街,品尝美食</i></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集安的高丽火盆是集安美食的一大特色。相传:高句丽第十四代王锋上王相夫(292-300在位)残暴昏庸,继位后相继杀害有大功并颇得民心的安国公君达买和无罪的王弟咄固。咄固儿子乙弗被迫流亡,以做佣工和苦力为生。历尽艰辛,三餐常常靠扑鱼、林蛙、野鸡等混在一起在铜钵里煮熟后果腹。附近的人得知乙弗是王子后,经常送去家中最好的食物,久而久之,乙弗逐渐习惯将各家各户不同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煎煮食用。</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i>锋上王无道被废,乙弗被百官拥立为王,既高句丽第十五代美川王(300-331在位)。美川王在位期间,勤于政务,体恤百姓,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扩张高句丽势力范围。乙弗虽贵为国王,但仍然保持当初的饮食习惯。以此来告诫自己勿忘前事,励精图治,大臣与贵族争相效仿。后来这种做法流传民间,锅具演化成平底铸铁锅,食材种类也更加丰富。百姓在火盆外加入热炭。保证菜肴温热以对抗严寒。近代又发展为酱料佐餐,如此代代传承,成为集安最具特色的美食之一“高丽火盆”。</i></b></p> 集安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