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长征路(五):于都

苍山一飞鹰

文字:苍山一飞鹰<div>图片:苍山一飞鹰</div><div>视频:苍山一飞鹰</div><div><br></div> <h5>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h5> 4、江西·于都 从云石山到于都,我们没有走高速,而是沿云木段长征步道,在山间穿行,再转入323国道直达于都,全程75公里。<div><br>  山间步道虽然曲曲弯弯,却是双车道柏油路,人和车辆都很少,非常好走。边走边欣赏山川村落美景,十分惬意。行至中途,忽遇瓢泼大雨,减缓车速,亦未觉难行。当年红军去于都走的正是此道,那时的山路该是怎样的狭窄和崎岖?如果遇到下雨,又是怎样的泥泞难行呢?</div><div><br> 红军战略转移只有大致的方向,就是向西突围,与贺龙和萧克率领的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会合,至于走多远走多长时间前途如何,谁也不知道。相比踏上征途的红军,留守苏区坚持战斗的人或许意谓着更大的凶险和考验。<br></div><div><br></div> 为了延缓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占领,也为了避免留下红军放弃苏区的印象,中央列出了一份“走留”名单,决定设立中央分局,领导留守人员坚持苏区斗争。中央分局的领导人为项英、陈毅、贺昌、瞿秋白和陈潭秋,其他留下的高级干部还有何叔衡、刘伯坚、毛泽覃、古柏等。当年如果不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坚持,毛泽东也会留下来,那中国的历史可能就会是另外一番模样了。<div><br>  没有史料和证据证明这份名单是左倾者为排除异己而定,但留下的领导人和高级干部,除少数人外,几乎都在几个月后的突围转移中牺牲。董必武一直记着长征前他与何叔衡的那次闲谈,得知自己愿意随军转移,何叔衡跟他开玩笑:“红军跑起路来飞快,你跑得么?”还不无自豪地说:“我跑路比你强一点,我准备了两双很结实的草鞋。”</div><div><br> 此前何叔衡因反对极左的肃反政策,被撤消了全部职务,红军转移前又以“年龄较大”为由留在苏区。几个月后与瞿秋白等人撤离到长汀,被敌人包围,为了不拖累队伍,他纵身跳下悬崖,身受重伤,被搜寻的敌人枪杀,牺牲时怀里还揣着那双崭新的草鞋。<br></div><div><br></div> 陈毅是少数突围成功者中的一个。他受伤后,准备转移的红军已将所有的医疗器材装包,周恩来强令打开设备给他做了手术。陈毅还是被留下来,突围后他在荒山野岭里如野人一般忍受伤痛和饥饿的折磨,几近濒临死亡,在幻觉中写下“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诗句。<div><br>  奉命坚守苏区的部队,除红二十四师外,其他全是地方部队。留在苏区的2万多名伤病员,大多死于国民党的搜捕中。据说当年彭德怀在出发前下达了一道死命令:第三军团的伤员,凡是能走路的全部要带上。正是因为这个命令,让更多的红军官兵活到了革命胜利的那一天。</div><div><br> 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参加长征的红军致敬,也要向留守在苏区的所有先烈们致敬!<br></div><div><br></div> 思绪翻飞间,我们到达于都,经过渡江大桥,径直来到东门于都河西岸边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div><br></div><div> 纪念园是开放性的,沿着渡江大道任一位置都可进入园区。我们先参观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纪念馆用图、表、文字和实物等方式详细说明了中央红军在于都集结和渡江的情况。<div><br> 于都县隶属江西省赣州市,是赣南最早置县的地方,赣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也是在这里成立的。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集结后的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及红一、三、五、八军团分别从于都县城东门、南门、西门等7个渡口渡过于都河,红九军团从瑞金向南,在会昌的珠兰埠渡过贡水。<br></div><div><br></div></div> 当时,于都河上没有桥,大部队和辎重过河必须要搭桥,最简单快捷的就是搭浮桥。所谓浮桥,就是在浅水区打木桩作桥脚,深水区用民船作桥脚,杉杆当桥桁,上铺木板即可。<div><br></div><div> 这些架桥的材料都是从民间征集,于都百姓积极支持,有的拆了瓜棚,有的卸下门板,还有人把“寿材”都捐献出来,周恩来听说此事不禁感叹:于都老俵真好,苏区人民真亲。如今这句话就刻在纪念馆门前的“长征源”石上。时任总部工兵营营长的王耀南多年后回忆起这些,仍情不自禁地写下“长征路上第一桥:闻警讯红军突重围,推寿材老表显深情”。</div><div><br> 的确,于都人民对红军和中国革命的贡献将被永远铭记。仅1934年6-9月,于都县就有23369人参加红军,筹集粮食近8万担,钱款7万余元,还安置了1万多名伤病员。于都县地方武装配合红军牵制和狙击敌人,并组织人员和劳力,在短短4天时间内,征集800多条船只,架起多座浮桥,数千名挑夫挑着各类器械物资,像搬家一样把整个苏维埃共和国搬上了征途。</div><div><br></div><div> 红军走后,于都县遭到国民党的疯狂报复,大量房屋被烧毁,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人民群众被残杀,绝户者比比皆是。<br></div><div><br></div> 纪念馆还列出了参加长征的30名女红军的名单,她们是最后一刻才获得批准的。<div><br></div><div> 名单中有领导人的妻子,有红军干部的妻子,也有普通的红军女战士,她们以超出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和红军战士一样行军打仗,红九军团军团长罗炳辉的妻子杨厚珍就是用一双“三寸金莲”的小脚走完了长征路。</div><div><br></div><div> 因为不准带孩子,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把3岁的儿子交给妹妹贺怡和妹夫毛泽覃,从那天起直到50年后去世,她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孩子。</div> <h5>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h5> 纪念馆前,遇到一位湘西人,交流中得知他一人一车刚走完长征路,花了两年时间,让我惊讶不已,这是我们长征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如此深度重走长征路的人。<div><br>  沿初心小道前行不远就是长征渡口。岸边的岩石碑上是杨成武将军题写的“长征渡口”4个字,当年杨成武任政委的红一军团二师四团作为先锋,是第一支渡过于都河的部队。1934年10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也是在这里渡河踏上征途。</div><div><br> 雨一直未停,我和妻用自拍杆在渡口碑前合影。</div><div><br> 站在河边一眼望去,河面比我想像中宽,但河水异常平静,甚至看不出流向。河对面高楼林立,一桥飞架联通大河两岸,这座桥就是我们刚刚走过的渡江大桥。从渡江大桥往下游去,还有集结大桥、长征大桥、红军大桥,往上游有胜利大桥,这些大多是当年曾经的渡口,只是浮桥都已变成形状各异的现代化大桥,如长虹卧波,神采飞扬。<br></div><div><br></div> <h5>于都河渡口</h5> <h5>渡江大桥</h5> 为防止敌人发现和飞机轰炸,浮桥都是白天拆掉晚上才重新搭起来,部队乘夜过河。我仿佛看见大队人马打着火把,拥拥挤挤渡河的场景。<br><br> 很多群众跟着队伍走,将鸡蛋、红薯和糯米团往战士的口袋里装,孩子们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大人们却愁容满面,有人暗自流泪,乡亲们高一声低一声地呼唤着、追问着。红军要走了,这种感觉在红军官兵把老乡家的庭院打扫干净、水缸挑满、牛也喂了草的时候就有了。<div><br> 妇女们把做好的鞋和缝补好的衣袜送给红军,有人跟着队伍看见哪个战士衣服破了就缝上几针,有人在人群里张望寻找自己的亲人,连伤病员也来了,步履艰难地寻找自己的部队和战友,想说上几句话。<br><br><h5>  <i>眼睛被炸伤的特务连谭排长正站在大路边摸索着与战友道别,耿飚停下脚步,他不忍心走上去,但是谭排长已经摸了过来,当摸出是自己的团长时,谭排长哭了。耿飚说:“谭伢子,莫要这样!我们十天半个月就回来!”谭排长知道团长这是在宽慰自己,他哭着说:“团长,记住我是浏阳县的。”耿飚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送给了谭排长的老乡。当他走出去之后,再次回过头来时,看见谭排长正拼命地撕扯着蒙在眼睛上的纱布。耿飚说这一幕他一辈子都没忘,数十年后,那位眼睛蒙着纱布的红军排长还曾出现在他的梦境之中。(王树增《长征》)</i></h5></div><div><br></div> <h5></h5><h3> 这是离别的时刻,这场离别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动容的一场离别!<br> “放心吧,我们会回来的!”<br>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br> 战士们回答着乡亲们,坚定中不无兴奋和轻快,他们猜测这可能只是一次大的军事行动,临战前的紧张和兴奋压倒了离别的伤感。彭加伦长征结束后通过回忆写下《别》,再现了这一场景。</h3><br><h5> <i>队伍出发了,红色战士一队一队地由各个村庄下涌现出来,一线一线不断地继续向着于都河畔进发,马声、担子声、刺刀摩擦声、步伐声、歌声,互相错杂着。<br> 渡口中站满了红色的英雄,船夫不断地摇着他的木橹,一船一船渡过去了。一个个战士都轻捷地一跃登岸,他们一跳上岸就飞跑地跟上队伍去,动作是那样地迅速。战士们身上的装备很整齐:衣服都是新的,背包颜色是一律的,每人二个或四个手榴弹挂在胸前。军鞋每人三双,少的两双。捆在背包上端的防空帽——用树枝做了伪装,以防备敌机用的——都戴在头上,十天的粮食,有的掮着,有的挑着,有的扛着。伙食担子、公文担子很有序地随在队伍的后面,一个个雄赳赳地迈着大步前进。</i><br></h5><br><h3> 队伍沿着河岸进入夜色中,许多战士边走边轻轻地哼着流行的红军歌曲。谁也没想到,他们大部分人都没能回来,这次离别成了他们与亲人和故乡的永别。</h3><div><br></div> <h5>初心小道</h5> 纪念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高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了。纪念碑为双帆造型,碑高10.18米,寓意中央红军于1934年10月18日从这里扬帆出征,碑顶有红色圆盘,上嵌黄色五角星,五星中刻有镰刀锤子,碑中间刻有“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几个红色大字,碑体正面下方为“渡河出发”浮雕。<div><br></div><div> 纪念碑整体线条简洁,色彩明快,气势不凡。</div><div><br></div> <h5>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h5> <h5></h5><h3> 在纪念碑旁还有一块“长征从于都出发”主题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底座长8.6米,象征中央红军8.6万余人从于都出发长征。背面主题是依依惜别,体现于都人民送别将士出征的情景,并刻有毛泽东对长征最简洁而又最形象的三句话:</h3><br><h5> <i>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i></h5><br><h3> 在整个长征途中,这三句话反复出现,我对它的理解也随着行程进行而越来越深刻。</h3><h3><br> 广场地面有五颗巨大的五星,一字排列至碑座前,寓意着从于都出发长征的五百余位将帅。我们在廊檐下避雨,等到雨小了才来到广场仔细观览石碑雕塑。</h3><h3><br> 出发,送别,耳边不由响起了《十送红军》那动人的旋律……</h3><div><br></div> 一路上,除了品尝当地的美食外,我们都选择价格低廉的普通酒店住宿。在于都也不例外,随机选择的这家小酒店却给了我们特别的体验。<div><br></div><div> 因为下雨不便外出,晚餐我们便点了酒店自制的小炒鱼和虎皮辣椒,送到房间。小炒鱼分量足味道好,还免费送一份紫菜肉片汤和米饭、饮料,总共花费46元,真是价廉物美服务一流!我忍不住跟妻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说完我们俩都开心地笑起来。</div><div><br></div> <h1><i><font color="#ff8a00">(未完待续......)</font></i></h1>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4年10月</h3> <h1><b>附图:</b></h1> <h5>中央红军序列及名字在后面将频繁提到,特列出。</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