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伪皇宫 可去逛一逛

莎也博士

<p class="ql-block">  所谓“长春伪皇宫”,正式名称应该是“长春伪满洲国皇宫博物院”。就是溥仪在东北待过的“皇宫”。之所以称“伪”,字典上说了:非法的,非正统的称为“伪”。(虽然当时的苏联也承认了“满洲国”,但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承认,称其为“伪”,名符其实。)</p><p class="ql-block"> 这房作为皇宫虽“伪”,但这建筑毕竟是劳动人民所建造的呀,是有“美学”价值的呀。所以应该、也值得进来一看。(再说了,长春似乎没有什么更“好”的景点让您看啦😜)</p> <p class="ql-block">  既然叫博物“院”,那就一定会挺大。多大?25万平方米(没概念?相当于天安门广场的一半吧)。不过去掉一个“跑马场”及“禁卫军驻地”(一般人都不会去的),剩下的那几座楼占地也就不大了。转一圈,两个多小时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整个“皇宫”可大致分为两部分:东边的“外廷”与西边的“内廷”。(外廷主要是那座一进大门就很醒目的豪华的“同德殿”及洋式的小楼“勤民楼”等,而内廷是“缉熙楼”为主的生活区。)</p> <p class="ql-block">  参观顺序?因人而异啦。反正也不大,就是走点“回头路”也无所谓啦。</p><p class="ql-block"> 下面说的,是导游认为较好的(也是⬇️地图上<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红线</span>划出的)参观顺序:就是先从西边开始。</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人来此参观,是走大门(离售票处最近),再右拐进二门,过验票站后直接去那金黄琉璃瓦的“同德殿”的。🔽</p> <p class="ql-block">  之所以又贴出上图🔼,是为了下面我从西门开始说起时,对从这边进去参观的您,给个位置上的提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之前,先把我了解的历史简单交代一下吧:1932年,溥仪被日本人忽悠来到长春,先当了满洲国的“执政”。1934年,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溥仪算是又当了一次皇帝,年号“康德”。(第一次当,是1908年,慈禧任命,年号“宣统”。1917年张勋复辟,溥仪第二次过了回“皇帝瘾”,年号续为“宣统九年”。不过仅仅12天就被“请”下台,不久又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前两次登基,都是在“紫禁城”进行的。而到东北这第三次登基,就惨了,只能把这⬇️二层洋楼当“皇宫”。而且日本人也不允许他穿“龙袍”,穿个不伦不类的“元帅服”当了这个满洲国的皇上🔽。</p> <p class="ql-block">  这么个小楼👆(虽说是当时长春最好的房子)当皇宫也太窄憋,就决定盖个“大”的,但一时半会儿盖不起来呀,于是想到先在旁边盖个小点的过渡一下。这就是“同德殿”的由来(1938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要盖的那个大的正式的皇宫(就是现在的地质宫原址),直到日本投降也仅仅打了个地基。(现在看到的🔽是解放后在原基础上又筑的---当然不会是按“皇宫”设计图啦。)所以这个满洲帝国直到最后,“正式”的皇宫也没盖成…</p> <p class="ql-block">  哈哈😊,原来咱们来参观的这个伪皇宫,确实是“伪”😜,因为这只是一个临时性的、过渡用的“宫房”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了,不多说啦。毕竟这还是个“皇宫”嘛。现在,就一起到里边逛逛吧。</p><p class="ql-block"> 🔽就是位于西边的最早的“皇宫”大门。</p><p class="ql-block"> 注意:门上端的那个图案,是溥仪家族的“兰花御纹章”(这个有点“讲究”,在后面的参观中会多次见到。)</p> <p class="ql-block">  溥仪把这个门命名为“兴运门”。不过很讽刺的是,1945年8月11日,日本人已知大事不好,携溥仪逃跑,就是从这“兴运”门仓惶逃出的。</p><p class="ql-block"> 进了门别急着往里走。有道是“有钱难买回头瞅”,您回头一瞅,就会看到兴运门这一面的上面,嵌着个挂钟⬇️。这个钟永远是九点10分!不是工作人员忘了给钟上弦,而是那年那月那日,他们的逃跑,就定格在这个时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兴运门”,见到的就是这样🔽。近百年了,没啥变动。</p> <p class="ql-block">  进兴运门后左手边是一个叫“宫内府”的四合院。这个“府”,应该是个大“收发室”吧。不过功能大得多,应该是整个皇宫的大内总管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宫内府”内,⬇️“大臣办公室”及旁边的小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房间是把当时伪满宫廷官吏一一列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 “宫内府”,对面有两座平房:“畅春轩”与“植秀轩”。干什么用的?您可把标牌的说明放大看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溥仪的老爸--醇亲王载沣到这里“拜见”他儿子--康德皇帝溥仪时,在畅春轩里住过的房间。</p><p class="ql-block"> 载沣到这里,仅仅一次。应该知道的是:他曾当过“摄政王”,虽然治国无能,但曾怒斥儿子投靠日本人,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他是道光皇帝的亲孙子。他一直活到解放后的1951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植秀轩”的房子,大部都成为内廷人员孩子的教室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两座房子,便可见到一个“御花园”。因为东边还有一个御花园,所以这边的叫“西御花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西御花园的小录像🔽</p> <p class="ql-block"> 从西边穿过“西御花园”的小园门,便来到前面说过的、内廷最重要的房子---“缉熙楼”。(为什么叫“缉熙”?可放大看说明。)</p> <p class="ql-block">  这楼,以及前面走过的那几房,加上最早说过的溥仪登基的“勤民楼”(等下就去参观),这西边的一片,在当时都是一个叫“吉黑盐务榷运局”(榷,念què。是“专卖,专营”的意思)的办公场所。后来,日本人把这些房重新装修,用于安置溥仪带来的一大帮人。</p><p class="ql-block"> 这座缉熙楼,溥仪便做了自己及后(皇后-婉容)、妃(祥贵人-谭玉龄)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缉熙楼里的走廊、楼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楼西侧为谭玉龄的卧室、书房🔽</p> <p class="ql-block">  谭玉龄是1937年嫁过来的(她是溥仪的第三位妻子)</p><p class="ql-block"> 那年,皇后婉容已被打入“冷宫”(为什么?后面参观二楼时再说)贵妃文绣也离他而去。身边没个人,溥仪自感孤独。日本人趁机要他娶个日本媳妇,他拒绝了。通过别人介绍,他选了这个满族贵族出身,后改汉姓的谭玉龄。</p> <p class="ql-block">  俩人恩恩爱爱了五年,结果谭玉龄一命呜呼。死时她才22岁。溥仪心痛地把她送到一寺院中,并在她遗体旁摆满她生前喜欢的君子兰。(这些君子兰花后经寺庙和尚精心培育,终于成就了名牌--“和尚头”--也是长春的“市花”。这段情话,倒是给溥仪一生抹上点亮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顺便说一下:溥仪前后一共五位夫人。除去解放后娶的护士李淑贤,四位后妃中只有婉容与谭玉龄在这里住过。(1943年娶的李玉琴是住在以后盖的同德殿那边。)</p><p class="ql-block"> 而贵妃文绣,早在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到天津时就逃出他的控制,并登报声明与“皇上”离婚。当然不可能到东北了。</p><p class="ql-block"> (与溥仪离婚后,她历尽沧桑,后来嫁给一个国军少校,还挺美满。只是少校解放后成了“环卫工人”,而她也于1953年,44岁时逝于心梗…)</p><p class="ql-block"> 看一下🔽文绣的当年照片。让我们记住这位思想解放、追求自由,就是现在来看也属“奇女子”的勇敢女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闲话少叙,我们再去缉熙楼一楼东边去看看。这里原来是太监及宫女的住房。现在变成一个老照片的展览厅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逛完一楼,再上二楼。皇上溥仪与皇后婉容在这二楼分居两边。</p><p class="ql-block"> 先看看溥仪卧室,应该算是比较简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卧室旁, 有个“书斋”🔽。也是平常溥仪的临时办公室。(受日本人控制,哪有多少“公事”可办😵所以这个小屋也够用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溥仪信佛很诚。在这里专门设置了一个“佛堂”。每逢“大事”,必跪此摇卦。(不过听说他是不摇出好卦不起身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专门的“中药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卫生间</p> <p class="ql-block">  溥仪有“痣”在身,常在马桶上一坐不起。甚至批“公文”也在这里对付。(🔼椅子上放了报纸。确是当时的情况)所以有传溥仪为“马桶皇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理发室。其设置,现在也不落伍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到走廊这边婉容的“属地”看看:</p> <p class="ql-block">  客厅🔽</p> <p class="ql-block"> 吸烟(鸦片)室🔽。</p><p class="ql-block"> 婉容染上鸦片烟瘾,她自己要负责,但更重要的责任应该在溥仪身上。一方面溥仪性无能(小时候那玩意儿让宫女、太监给“玩”坏了),婉容成了“活寡”。另方面他虽然开始对婉容很恩爱,但在婉容与文绣闹矛盾(后、妃争斗,自古有之)后,他也“处理”不当。结果文绣逃走,婉容失宠。</p> <p class="ql-block"> 溥仪到这里娶了谭玉龄,更是终日不理婉容。婉容寂寞难耐,结果不但抽大烟成瘾,还与宫里侍卫私通,还生了个孩子(当然孩子一出生就被扔去了地獄)。这样,自然引起溥仪勃然大怒。把婉容一下子打入“冷宫”。说是冷宫,实际上就是圈在这二楼,不让下楼,不让见人(她娘家人)而已。可见溥仪还算“客气”,而对二位有染的侍卫也仅仅开除了事。(其中一个姓祁的彻底投靠日本人干了不少坏事,解放后被抓住毙了。)</p><p class="ql-block"> 应该知道,曾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英语谂熟的这么个才女婉容,最后竟然疯了,死在哪里都不知所终…</p><p class="ql-block"> 嗨!不说这些了。下楼看看,这也是个有红柱围栏的四合院呢。(不过很多厢房都成了日本宪兵队的驻房)</p> <p class="ql-block">  站在缉熙楼后门处往四面看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道“中和门”,分开了刚才参观的“缉熙楼”(🔽右)与马上去参观的“勤民楼”(🔽左)。</p><p class="ql-block"> 这道门也是“内廷”与“外廷”的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  从“缉熙楼”后门穿过中和门,就来到“勤民楼”了。</p> <p class="ql-block"> 此楼起名为 “勤民”,显然是取“勤政爱民”之意啦。楼的南门,起名为“承光门”。“承光”?秉承光明之意?还是承继光绪之愿?</p><p class="ql-block"> 哈哈😊溥仪还是有点“理想”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个楼的结构是个中间有“天井”,四面有围栏的圈楼。</p> <p class="ql-block"> 可是,这圈楼中种有一棵树🔼。哈哈😊,囗中一木,岂不是“困”吗?所以把这个康德皇帝“困”在这里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了这个勤民楼,右手边的房间就是个日本官的办公室。🔽日本的这个官,名叫吉冈安直。</p> <p class="ql-block">  这个吉冈安直,可是个“人物”!他的职称,日语为“御用挂”。中国话就是皇上的参谋。不过他可不是简单的“参谋”,说他是“总管”都不为过。能把溥仪“困”在这里,他“功莫大焉”!他来时是“中佐”,离开时变“中将”,可见他在这里的“功绩”。他是溥仪最烦,最恨,又最怕的一个日本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楼其它几个房间是候见室;侍卫室等。</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二楼,最重要的就是“勤民殿”。当年溥仪穿军装当皇帝,就是在这屋“登基”的🔽</p> <p class="ql-block">  “勤民殿”🔼--长春的“金銮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它旁边的房子叫“西便殿”。叫“便”殿,意思是比较随便?不那么“正式”?但看了介绍,那些年的许多大事,可都在这里发生的呢。 </p> <p class="ql-block">  那卖祖卖国的“日满协议书”就是在这里🔼签证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还有个赐宴厅🔽。</p> <p class="ql-block">  赐宴厅,因为当时都是吃“西餐”,所以还设了个“配餐室”。里面有当时的“冰箱”两只。但不是现在的靠氟利昂制冷的,它不用电,那工作原理?还是您亲自去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里还有个房间,现在成了满洲国的“宫廷服饰展”🔽。</p> <p class="ql-block">  二楼角上,还有一间做了佛堂。</p> <p class="ql-block">  综合再看看“勤民楼”吧,这是伪皇宫中重要的一座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勤民楼”出来,北边又有一个“怀远楼”。这个楼是溥仪到这里后加盖的。取《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之意,命楼名为“怀远”。他是想当个“四方归之”、“天下畏之”的英明圣主呀,可惜志大才疏,自不量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怀远楼下的车库,陈列着一辆溥仪曾经的“坐骑”--派克牌轿车。</p><p class="ql-block"> 当年这里的车队有车20余辆,这辆黑色的最为豪华。</p><p class="ql-block"> 这车曾几经转手,后被大伙房水库使用,费油常坏也不好开。即使这样,一老美收藏家也想用一辆崭新奔驰换它。皇宫博物院听说马上与大伙房联系,终于使车“物归原主”。又经能工巧匠修复,得以在此被我们参观。</p> <p class="ql-block">  听说当年车队中还有一红色派克保留了下来,但我只在玻璃橱窗中见到她的模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楼看看吧。有“会计室”;“尚书府”;“侍从武官处”等,都挺重要。(比如管“钱”;掌“玺”;负责“保卫”…)但各房间佈置跟前面见过的都差不多,就省去不贴照片了吧。</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二楼的一个“奉先殿”。殿里供奉着清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与画像。(这应该是溥仪对日本人让他必须参拜日本的“建国神社”的一个反抗吧,虽然很无力。)</p><p class="ql-block"> 挺有意思的是这里还供奉着一对平民老夫妻--王爹爹与王妈妈。说是当年努尔哈赤被明军追捕时,得到这二老的救护,才又东山再起的。此恩不忘,故供奉于此。</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楼还有一个“清宴堂”。过去溥仪就常把一些文物放在这里,现在更成了一个展览馆,以展示伪满皇室各徽章为主,叫“兰徽幻影”。</p> <p class="ql-block">  所谓“兰徽”,我觉得就是指“兰花御纹章”(咱们在一入门时提过的)。</p><p class="ql-block"> 纹章,似乎来源于欧洲的贵族家族。画个喜爱的图案,做为本族的标志。而“御”纹章,应该是皇家御用的。所以在这皇宫里到处可见这个“兰花御纹章”🔽。</p> <p class="ql-block">  不过,咱们中国,尚无此习惯。没听说唐宋元明清各朝有什么“御用纹章”。而日本人从明治维新时“脱亚入欧”,日本王室自此有了自己的“御纹章”。可见满洲国的“纹章”,肯定也是日本人给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日本皇室与溥仪皇室纹章对比🔽</p> <p class="ql-block">  一菊一兰,“金兰之交”🙄</p><p class="ql-block"> 绝对是日本给儿皇帝溥仪规定的(当然具体的图案或许参考了溥皇上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但“御纹章”是顺从日本的,从展览中可以看到什么“绶章”、“勋章”、“奉迎章”…都是仿日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兰花御纹章”,在溥仪宫廷用品中也到处刻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些展品。</p><p class="ql-block"> 🔽左上那个紫红罈罐,说是“镇馆之宝”。是日本人仿咱们景泰蓝工艺烧制的。灯光下有暗纹--神户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满洲国旗(五色,表示日蒙满汉朝五族共和),满洲帝国皇帝旗(绣有兰花纹章)。</p><p class="ql-block"> 至于那个“帝出乎震”,是《易经》上摘下来的一句。震卦,东方。言“吾帝乃与日月同出”之意吧(我猜的)</p> <p class="ql-block">  🔼1934年,溥仪即位时的“诏书”。落款有“康德元年三月一日”字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溥仪的字,还是有点“功底”的。</p> <p class="ql-block">  “兰徽幻影”并不是一个常设的展览。不知道下次您去时,这里是不是换了。但从这里拐个弯,走到一个叫“嘉乐殿”的,那里就有一个常年不变的展览:《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嘉乐殿”,也是溥仪来这后才盖起来的。是这里最大的宴席厅。值得一提的是,1942年,汪精卫,这个曾刺杀溥仪爸爸的“仇人”,在这里竟然和溥仪把酒言欢。</p> <p class="ql-block">  现在,整个大厅都成了展馆,展示溥仪曲折离奇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溥仪,3岁登基,6岁下台。12岁又当了12天皇上。18岁被赶出紫禁城,在天津当“寓公”。26岁让日本人忽悠到东北当儿皇帝。39岁被捕,先到苏联监狱,5年后进抚顺战犯所。53岁被特赦。61岁病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嘉乐殿”看过《从皇帝到公民》展览后,会穿过一长廊,到这里最主要的殿堂--“同德楼”。</p><p class="ql-block"> 长廊里,展示很多伪满时期日本人在长春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此,西边这一片就算逛完了。下面咱们就去东边这座伪皇宫最重要的也是最奢豪的“同德殿”参观。</p> <p class="ql-block">  “同德殿”,前面说过了,是因为溥仪在此“称帝”后,住在那“盐仓”太憋屈,而正式的皇宫一时也建不起来,才临时先建这么一座好点的凑合着用的。所以说这座楼虽奢华,但还是“临时”性的皇宫</p><p class="ql-block"> 至于为什么叫“同德”?显然是要和日本人“同心同德”之意。你看👇房上的瓦当都浇筑着“一心”、“一德”呢。</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这座“同德楼”,咱就不按前面说的参观顺序了。(从展厅那边过来是“走后门”,咱们还是从“正门”进入开始)</p> <p class="ql-block">  进去后录了一小段🔽</p> <p class="ql-block">  先看看“同德殿”一楼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  下面把各处放大说一下:</p><p class="ql-block"> 大厅(日语叫“广间”)还是挺气派的。日本人是设计成跳舞间的(电影《末代皇帝》中众人跳舞场景,就是这里实地拍的)但实际情况是溥仪当年也没这心态,所以这里很少成“舞厅”,变成他接见一般人的一个场所了。</p><p class="ql-block"> 重要的人物来,自然要去房间。一般人来参拜,就在广间排开,而他在上面露露面,算是“接见”了。</p> <p class="ql-block">  这所房子是1938年建成的。当时日本人还是很重视的,综合了日式、中式、欧美式建筑风格于一体,应该是当时亚洲建筑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 从这些吊灯便可略见一斑。(不过现在挂着的吊灯,好多都是仿造的了。当时的,用料讲究,银、铜等贵金属舍得用。不过战争吃紧,很多被溥仪“捐献”出去做枪弹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看这里的房间吧。</p><p class="ql-block"> 最重要的是这间🔽--“叩拜间”。是在重要的日子里(如春节等)接受属下及家人(日本人当然不会来“叩拜”)朝拜之所。</p> <p class="ql-block">  “龙椅”两边的楹联,挺难认的。我猜应该是“成 天墜之大功 禀 皓化之宏气”。什么意思?才疏学浅,实不敢乱猜。不过肯定是好辞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大房子🔽,原来设计干什么用的不知道了,溥仪用来当“电影厅”了。看什么电影?肯定是日本人提供的。</p> <p class="ql-block"> 皇上的座位高🔼,椅背上有“兰花御纹章”。矮的座应该是皇后坐。但婉容被“冷宫”后,可能就空下来了吧(妃子若坐,应属“僭越” ,不允许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便见室”,方便见面的屋室之意吧。人少见面,则在此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间”与“日本间”。有各自民族特色。在这里接见相关人员,容易交流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台球间”。</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球台,跟现在的不一样呢(敦实得多,也没看见网袋)。溥仪水平?不知道。不过谁敢赢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钢琴室”。看到展示的溥仪谱曲手稿,猜测溥仪音乐方面可能不差。钢琴水平应该是有四、五级吧😄</p> <p class="ql-block">  歌词不知道是不是溥仪🔼写的。“大将南征胆气豪……朕为先生解战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房外廊间,九扇落地玻璃窗;五门通殿内--象征“九五之尊”吧。</p><p class="ql-block"> 地面瓷砖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  🔼外廊尽头有一个“水龙头”。但不知原来出水口是“龙”头还是什么“兽”头,反正没了。有点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德殿内走廊与楼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德楼”二楼房间较少。只设计了皇帝、皇后的卧室、客厅。</p><p class="ql-block"> 🔽 溥仪的卧室。他基本上没在这住。一方面是他在缉熙楼那边住惯了(32年就住那边,这楼是38年才落成。)更主要的是他认为这楼是日本人专为他修盖的,可能装有窃听装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溥仪的客厅。(他不常到这边来,所以这客厅基本上没用,后来他把这屋做了“藏经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溥仪第四任妻--李玉琴卧室🔽。</p><p class="ql-block"> 李玉琴是15岁被溥仪选来的,应该还是个孩子。所以溥仪给她一个洋娃娃。</p> <p class="ql-block">  李玉琴能入宫为妃,很有偶然性。那年谭玉龄突然死了(才22岁),日本人让溥仪选个日本老婆。本来溥仪就怀疑谭玉龄的暴毙与日本人有关,怎肯再找日本人?于是在一堆长春女学生照片中随便选了这个李玉琴。</p><p class="ql-block"> 李玉琴天真无邪,溥仪对她挺好,说她有福,赐她为“福贵人”。并让她住进这间本来应该是皇后住的房间。皇后用的客厅🔽也归李玉琴用。</p> <p class="ql-block">  以后溥仪被抓,被改造,李玉琴还多次看他。等了12年,见溥仪对她感情已失,便于1957年与溥仪离婚了。那年她30岁,又组成一个家庭,生了个孩子,生活还不错。2001年她73岁时去世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逛完二楼,说了说李玉琴,我们就结束这座“同德殿”的参观了。出这座楼,北边有一二层小楼,因外面是白色的,故称“小白楼”🔽</p> <p class="ql-block">  当年溥仪把从紫禁城运出的国宝字画,就是放在这里的。</p> <p class="ql-block">  不过现在展出来的,多半都是仿品(真迹早就放回北京故宫--原紫禁城-了。)</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这座小白楼,伪皇宫的屋舍建筑就都逛了一遍了。</p><p class="ql-block"> 下面去同德殿外边的“东御花园”看看🔽</p> <p class="ql-block">  花园完全是“日式”风格。</p> <p class="ql-block">  很多来此参观的人往往没注意到,这个“东御花园”旁边,还有当时的一个防空洞呢🔽</p> <p class="ql-block">  里面相当深。不知道溥仪那小体格往下钻时腿颤不颤🙄</p><p class="ql-block"> 看房间那铁门有多厚实,开、关都需要旋转机械把手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参观时再注意点,会发现防空洞旁的这些⬇️🔽</p> <p class="ql-block">  🔼就是当年日本人盖的“建国神社”遗址。这个“神社”供奉的是溥仪从日本“请”来的“天照大神”。每天溥仪都要去参拜。但他心里并不情愿,所以才在怀远楼中专辟一“奉先殿”,供上清朝列祖列宗。用这个“抵制”日本人(前面我们有说)。等日本投降他逃走之前,一把火🔥把“神社”给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伪皇宫”的参观介绍,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不过我上面说的,应该是属于中部“宫廷”部分。在东部及西部,仍有一些“点”可看。我没去(去的人也不多),但还是就我的了解,简单地根据地图说一说吧。</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东部的几处🔽</p> <p class="ql-block">  东边🔼有“御膳房”;“东北沦陷陈列馆”;“游泳池”;“近卫军营地”等处。</p><p class="ql-block"> 西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御花苑”(君子兰展);“百年机车”(蒸汽机车中的“老爷车”);“卤簿车队”(“卤簿”--天子出行的仪仗车队。现在空着呢);“近卫军礼堂”(做了“文化中心”--常办展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好了,以上就是我逛“伪皇宫”之一得,分享给您,希望助您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来个“伪皇宫”综合图🔽</p> <p class="ql-block">  到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 值得来逛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