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殷墟——中国历史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阿狼故事

2024年10月3日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 <p class="ql-block">  国庆河南游第一天,我们用大半天时间驱车从山东临沂到河南安阳,然后直接进殷墟博物馆参观了半天,直到晚上八点半左右才离开。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博物馆里那些来自三千多年前的文物的出土地——殷墟遗址。</p><p class="ql-block">  殷墟,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殷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今安阳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千米,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狭义上的殷墟是包括殷墟王陵遗址和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包不包括洹北商城遗址,也是商代历史阶段中商和晚商之别,洹北商城遗址属于商代中期,不包括洹北商城的狭义殷墟才是商代晚期。</p> <p class="ql-block">牛尊雕像</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次游览的地方是商代晚期(晚商)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王城遗址。博物馆里重点讲述的历史也是发生在这里的历史,大部分文物也都出土于这两个遗址点。我们首先去的是宫殿宗庙遗址。停好车,穿过或绕过一片绿草如茵、杨柳依依的广场,方能到达。广场里有一只在博物馆见过的牛尊,只不过这只牛长大了,和真牛差不多大小。</p> <p class="ql-block">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大门</p><p class="ql-block">  商后期这里叫北蒙,又称殷,公元前14世纪盘庚把都城从山东曲阜迁至此,至纣亡国,共传8代12王,前后达273年。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发现地石碑</p><p class="ql-block">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绵不断传承下去。</p><p class="ql-block"> 这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只不过是当地百姓耕作、生活的地方。直到1899年在这里发现甲骨文,1908年罗振玉确认,中国汉字的早期形态甲骨文的出土地位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从此,这里开始震动,再平常不过的黄土地散发出了最辉煌的历史光芒,百姓们带着惊诧又骄傲的心情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了几千年的土地,把她让位给三千多年的中国文明史,在史书空出来的最前页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委派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进行试掘。此后10年间在殷墟发现了宫殿宗庙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遗迹, 出土了大量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p> <p class="ql-block">殷墟门</p><p class="ql-block">  这扇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专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目前已成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门框上的这些图案,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而大门两侧的两个金黄色浮雕图案,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型玉玦放大仿制而成的,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p> <p class="ql-block">  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主要分布在安阳小屯村东北,南北长1千米,东西宽0.65千米,总面积约0.65平方千米。从1928年起,经过90多年的发掘,共发现商代晚期大型建筑基址80余座。</p> <p class="ql-block">  殷墟这些大型建筑基址大多为四合院式建筑,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小屯村北、东北等共发掘有54座宫殿建筑基址,当时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基址位于宫殿区的北部,为“后寝”,乙组基址位于宫殿宗庙区的中部,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前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大量宫殿基址被发现。殷墟宫殿宗庙建筑遗址规划宏大,基本上符合宫殿“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建筑格局。宫殿建筑规模较大,筑于夯土台基上,有正方形、长方形和“凹”字形等几种,建筑形制为“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大型夯土建筑群。建筑基址的修建方法是:先在殿基下面挖一个与殿基大小相差无儿的长方形竖穴基础坑,然后以比较纯净的黄土逐层填充并夯实。每层的夯土厚度约为9厘米,夯窝密集。当夯土台基筑出地面一定的高度之后,再根据宫殿建筑结构的需要,挖出圆形竖穴柱础坑,放上柱础石和竖上立柱。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型宫殿的柱础竟是铜质的。特别是还发现有用人“奠基”的现象。这是在宫殿夯土台基筑成之后,在土台基上挖出长方形竖穴,然后把用作“奠基”的人用席子卷好填人穴中,填土夯实。这些被“奠基”的牺牲者,多为战俘与奴隶。在小屯及其附近,还发掘出许多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宫殿建筑基址。这些成片有规律分布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位居洹河自然形成的河曲内的高地上,构成了殷墟遗址最核心的部分。1987年,安阳市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复原了乙二十基址,成为殷墟宫殿宗庙区内的主体建筑。</p><p class="ql-block"> 生前住宫殿、死后入王陵,通过祭宗庙连接生与死、本体与祖先、现在与过去,宫殿与宗庙一体,王陵与宫殿宗庙即分离又相望,体现了商人视死如生、敬畏祖先的精神。</p> <div>仿殷大殿</div> 宫殿区最大的建筑是仿殷大殿,这座大殿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尚未挖掘,所以只复原了31米。这座建筑,面积阔大,是商朝的国王议事的朝堂。安阳处于平原地带,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商人的房屋包括王宫大殿用茅草来盖顶,黄土夯实作为台阶。另外,商代的房屋都是双重檐,四面斜坡,这样整体看来,显得十分宏伟、庄严。《周礼考工记》中曾用这样八个字来形容商人的建筑风格:“茅茨土阶、四阿重屋”。<div> 仿殷大殿前是复制的司母戊鼎,将中国最大的青铜器置于商王朝的政治议事中心前,更显宫殿的厚重与威严。<br><div> </div></div> 仿殷大殿殿柱<div>  和殷墟门的柱子一样,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div> 大殿内的投影视频用15分钟时间讲述了商王朝各个时期的历史故事。 商王朝服饰复原 殷墟车马坑<div>  在仿殷大殿左后方是殷墟车马坑,这里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车马实物和道路遗迹。华夏幅员广袤,畜力车是古代先民陆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殷代的车子,考古屡经发现,而且结构基本定型,离开它最初发明的时间应该有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了。古文献中说夏代就发明了车,但是至今未发现夏代车的遗存。殷墟考古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含本苑展厅陈列的6座在内)是华夏考古发现的畜力车最早的实物标本。由此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之一。</div>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展出的6座殷代车马坑和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安阳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滑翔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4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研究证明,殷代的马车造型美观,结构牢固,车体轻巧,运转迅速,重心平衡,乘坐舒坦。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它是国人最形象的历史教科书。 商代人的理念是“视死如视生”。把生和死看得一样重要。认为生前享用的荣华富贵在死后一样要延续下去。所以也会把生前乘坐的马车葬到墓葬周围,以便让墓主人死后的灵活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享用。 从出土的马车可以看到,商代时期的马车主要由两轮、一轴、一舆、一辕、一衡几部分组成,主体构件都是木质的,少数是青铜制品。历经几千年,马车的制作材料腐朽,马车附近的土壤逐渐渗透进去,形成了一个大土块,经过考古工作者们常年辛苦的清理,才把整个车的轮廓展现在人们面前。 考古发现,最长的马车是3.08米 、宽2.40米,最短的仅有1米多。商代一般驾驶两匹马,很少有四匹马。 这些马车一般葬在大型的墓道中或贵族墓的周围。商代马车以战车为主,还有代步的乘车、打猎用的田车。 商代道路遗存<div>  车马坑内还有一道路遗存,道路宽达到8.35米,有双向车辙,道路比较宽,除有两道车辙以外还有人行道。于2000年发现于安阳航校</div> <p class="ql-block">甲骨碑林</p><p class="ql-block">  在车马坑东侧是甲骨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杨升南先生精选,仿原甲骨片样制作成石碑,共30块。所记载的内容涉达125个,有战争,农业,医学,灾祸及至怀孕生子等等。通过这些记载,让我们了解到了商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乙八基址</p><p class="ql-block"> 遗址右后方是宫殿建筑基址,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乙组基址位于宫殿宗庙区的中部,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是“前朝”。</p><p class="ql-block">  乙组八基址(乙八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向东,南北长85米,东西宽14.5米,面积为1232.5平方米,在基址上发现柱础石153个,推测当有三座门。基址规模宏大,反映了殷代已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p> <div>乙七基址</div> 殷商时期以等级制度为核心的礼制,突出表现在丧葬和祭祀制度中。在营造宫室宗庙等建筑时,要举行一系列非常血腥的祭祀仪式,借以除妖避邪,镇宅安居。殷墟发现的大量的人祭和人殉的遗迹,为商代晚期大规模的人祭、人殉现象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乙七基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向南,东部被乙八基址打破,现存夯土东西长26米,南北宽25米,面积为650平方米。该基址为商代宗庙的建筑遗址,规模宏大,推想其地面的建筑也定为不凡。在基址内发现有柱础石和祭祀坑,这些祭祀坑是殷人在宗庙建筑"奠基"、"置础"、"安门"和"落成"四个阶段步骤中,举行建筑典礼时埋入的人、牛、羊、狗等牺牲。①奠基:地基夯成后,在基址挖坑埋狗,重要的建筑兼埋儿童,这是奠基仪式;②置础:在夯实的地基上放柱础石,起到加固柱子和防止腐烂的作用,这里要埋入牛、羊、狗三牲,有时也加用人牲。然后填土夯实。这是置础仪式;③安门:在门槛前后左右挖方坑,分别埋置看门的侍卫1—3人,皆跪仆相向,手执铜戈、盾牌,防卫目的异常明显,这是安门仪式;④落成:整个建筑完成后,要举行隆重的落成仪式,这时用牲种类多,规模大,有时要杀掉上百人,连同牲畜,车辆,整整齐齐埋在建筑物旁。在乙七基址之南曾发现成行的密集小葬坑和车马坑遗迹,有北、中、南三组,仅在中组80座祭祀坑中,就发现人牲390余人。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早期大量地使用“人祭”与“人殉”的野蛮残酷的祭祀和殉葬方式,在殷墟时期达到了极致。 甲十二基址<div>  甲组基址位于宫殿宗庙区最后部(北部),紧靠乙组基址,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为“后寝”。</div><div> 甲十二基址平面呈长方形,现存夯土台基南北长21米、东西宽8.2米、夯土厚1.15米。发现柱迹3组,共约41个柱迹。</div><div> </div> 甲十三基址<div>  基址平而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7米、东西宽约8米,夯土厚不少于1.25米,发现柱础3块。它与甲十二并列,建筑结构和规模相同,应为姊妹建筑。</div> 甲六基址<br>  基址平面呈“凹”形,面向东,南北长27.9米,东西最宽处8.3米,中间宽2米,面积132.8平方米,基址夯土厚1.1米,每层厚约10厘米,在基址凹处的无夯土区中,有六行共13个夯土墩,为宫殿夯土上建筑遗存。 甲四基址<br>  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向东,南北长28.4米,南端宽8米,北端宽7.3米基址面积为221.3平方米基址上发现保存完好的柱础石31个,大多仍置于原处,这是甲组基址中保存较完好的基址之一。 一号灰坑<br>  在甲组基址内,1987年由中国社科院安阳工作站发掘。坑口呈椭圆形、南北长7米、东西宽4.4米,由地表至小坑底深5.1米。坑内出土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等文化遗物共计200余件,在出土的一件陶盘上发现了刻写的陶文,还在一件"将军盔",口内发现了朱书陶文。 甲一基址<br>  基址平而呈长方形,揭露部分南北长5.1米、东西宽3.5米。经勘探后,东面还有长约8米,则该基址东西长约11.5米、南北宽5.1米、基址夯土厚1.1米。未发现墙、柱痕迹。 甲二基址<br>  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西长15米,南北宽7.2米,基址夯土0.9米。基址北侧中部有块凸出的夯土,应为台阶遗迹,东西长4米、南北宽0,3米、厚0.2米,未发现墙、柱遗迹。 参观完甲组宫殿基址,从西侧进入长长的甲骨碑廊。 <p class="ql-block">甲骨碑廊</p><p class="ql-block">  碑廊分两部分,南北走向面和东西走向面。南北走向面所展示的内容是在殷墟出土的有代表的骨片刻碑,专供游人休息时观赏了解。除了刻有甲骨文外,碑廊相应的位置还刻有释文及英文解释,可以帮助现代人了解甲骨上的文字内容,包括商代的天文、历法、农业及社会生活等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甲骨碑廊</p><p class="ql-block"> 碑廊东西走向为《甲骨写意书法长廊》, 所展示的内容是甲骨文写意书法展。是今人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字。这些文字注重了“写意”,把甲骨文分为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同人体有关的文字如“人”字,就是一个人侧面的形象。“众”字是太阳下面有三个人,三人,代表很多人的意思。第二个单元是同人体器官有关的字。如“左”字就像人的左手一样。有的文字则像人的眼睛,嘴巴,等等。第三个单元同自然界有关的文字,则像大自然中的日月星辰云雨水火等等。第四个单元同人类行为有关的字,如衣服的“衣”字,车马的“车”字等等,非常形象。</p> 甲骨碑廊一头是甲组基址,另一头则是甲骨窖穴。 殷墟YH127甲骨窖穴<div>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于小屯北地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形状规整,17096片甲骨集中堆放,包括字甲17088片,大部分是龟甲(其中完整的龟甲有300多版),字骨8片,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上面记载的是商人占卜的结果,以及商朝的天象、历法、家业、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社会内容。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YH127甲骨窖穴被人们称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殷人保存典册的府库","是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史。</div> 甲骨密集叠压照片 YH127甲骨窖穴及人骨平面、剖面图<br>  YH127甲骨窖穴是YH117的底窖,时代最早,属武丁时期。在甲骨窖穴底,发现一曲而侧置压在甲骨上的人骨架。发掘者认为此人架是与龟甲同时埋入的,可能是当时管理甲骨的人员。 人们能从几张拍摄于1936年甲骨坑的照片上,了解甲骨坑的发掘搬运情况。当时考古工作人员发现甲骨坑后,考虑到野外分拆密集叠压的甲骨片不安全且时间长,就决定把整坑搬运到市内进行分解。他们首先让工人们把YH127甲骨坑整体放到特制的木箱里,用绞架车把甲骨坑托到地面。然后由64个工人抬到了火车站,送往南京。最终在南京和杭州室内耗时半年多的时间,才分解出17096甲骨片。 甲骨文字的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从窖穴发掘的甲骨文可知商王从事的占卜活动特别频繁,几乎是无日不占,无事不卜。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背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灼烧。骨头受热以后,其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就是根据这些裂纹来判断事情的吉凶,并记录在甲骨上,这张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简单记事。因此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甲骨文卜辞。 卜辞的专业用语<div>  卜辞是贞人灼龟命卜以后,在甲骨上刻记下有关卜问的内容。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部分。</div> 丙组基址<div>  出甲骨窖穴,在其西南侧就是丙组基址,并组基址在宫殿宗庙区的右侧(西侧),基址规模都较大,造型独特,主要作用是祭祀。</div> <p class="ql-block">  丙组基址范围: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35米,共发现17座夯土基址。基址中方形夯土台为祭坛,长条形的为廊。在夯土台基中的殉人、殉犬、殉羊是祭祖的牺牲,玉璧和黑柴灰堆中的牛角、羊头、兽骨等是祭天、祭日、或祭河神的遗迹。</p> 从丙组基址南侧大道继续西行,一尊飒爽英姿的雕像矗立在路的尽头。那里就是中国最早的女将军墓——妇好墓。 “寿”的甲骨文写法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善武,深受武丁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被称为我国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女将军。据甲骨文记载,她多次率兵东征西战,最多的一次竟带兵13000多人,不少男性都归她指挥。妇好有一次率军征伐巴方,由于她运筹帷幄,事先在一个地方设下埋伏,配合正面的进攻,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妇好不仅能率兵征战,还能主持重大大的宫廷祭祀,在王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连年征战,妇好终因积劳成疾,先于武丁而亡。武丁很悲痛,破例将她厚葬于自己处理国家大事的宫殿区里,并在墓坑上精筑享堂,以示纪念。 妇好汉白玉雕像<div>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这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她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div> 妇好雕像的旁边就是妇好墓,1976年由殷商考古专家郑振香、 陈志达二位先生主持发掘的妇好墓,被列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成果的前列。<div>  妇好墓墓圹为竖井形,妇好墓南北长5.6米 ,东西宽4米 ,墓底距地面深7.5米 ,无墓道。随葬器物分7层埋入,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陶器、象牙器、蚌器等,共计1928件。另有货贝6800余件。根据墓中所出的铜器铭文和甲骨卜辞中的有关记载,此墓墓主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是华夏最早的巾帼将军,庙号辛,死于武丁时期。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殷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国、礼制和铜器断代以及古代科技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妇好墓是一座未被盗过的殷代王室墓,是殷墟科学发掘以来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随葬品出土极为丰富,发掘后的妇好墓分地下两层进行展览。</div>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器</p><p class="ql-block">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最能体现殷墟文化发展水平。</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兵器</p><p class="ql-block"> 青铜器共468件,重量1600公斤以上。以礼器和武器为主,另有乐器、生活工具等,礼器类别较全,有炊器、食器、酒器、水器等。多成对或成组,有铭文的铜礼器190件,其中铸“妇好”铭文的共109件,占有铭文铜器的半数以上,且多大型重器和造型新颖别致的器物,如鸮尊、圈足觥造型美观,花纹繁缛。 妇好铭文的鸮尊、盉、小方鼎各一对,成组的如圆鼎12件,每组6件,铜斗8件,每组4件。司母辛铭文的有大方鼎、四足觥各一对。其他铭文的,有成对的方壶、方尊、圆斝等,且多配有10觚、10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妇好石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石器和妇好骨器</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乐器:铙</p> <p class="ql-block">妇好青铜工具</p> <p class="ql-block">妇好玉器</p><p class="ql-block"> 玉器共计755件 。包括兵器、艺术品、装饰品、礼器等。妇好墓出土了50多件玉戚、玉钺、玉戈、玉矛等玉质兵器。这些兵器打磨精细,体薄刃脆,多数没有使用痕迹,因此不是实用器,而是显示墓主身份的随葬品。</p><p class="ql-block"> 装饰品为数最多,有420多件、大部分为佩带玉饰,少部分为镶嵌玉饰,另有少数为观赏品。玉石人是研究当时人的发式、头饰、着装等的实物资料。各种动物形玉饰有神话传说的龙、凤,有兽头鸟身的怪鸟兽,而大量的是仿生的各种动物形象,以野兽、家畜和禽鸟类为多,如虎、熊、象、猴、鹿、马、牛、羊、兔、鹅、鹦鹉等,也有鱼、蛙和昆虫类。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一件回首状的小鹿,表现出警觉的神情,而头部歪向一侧的螳螂则显得悠闲自在,生动传神。玉器之外还有绿松石、孔雀石、绿晶雕琢的艺术品和玛瑙珠等。</p> <p class="ql-block">妇好象牙杯</p><p class="ql-block"> 象牙杯3件,有两件成对,其中一件夔鋬杯的形状似觚,通体以双线阴刻繁缛精细的饕餮、夔龙、鸟等图案,其口、眼、眉、鼻以及身部镶嵌绿松石,图案周围刻以细纤的“回”纹作为衬托。杯的一侧安以鸟、夔龙图案的鋬(提梁),其目、喙、羽、爪、眉及身部也都镶嵌绿松石。另一件象牙带流虎鋬杯,高42厘米,直径10.6~11.2厘米,壁厚 0.9厘米,是现存历史上最高的象牙杯,造型美观,雕琢精致,堪称国之瑰宝。</p> <div>妇好墓各层随葬品</div> 妇好墓各层随葬品 墓室上部有一与墓口大小相似的夯土房基,可能是用于祭祀的建筑。墓内有二层台和腰坑。东、西两壁各有一个长条形壁龛。葬具为木椁和木棺,椁长5米,宽3.4~3.6米,高1.3米。椁室在潜水面下,大部塌毁,棺木也已腐朽,从残迹可知曾多次髹漆,其上还附有一层麻布和一层薄绢。墓内殉人16个,其中4人在椁顶上部的填土中,2人在东壁龛中,1人在西壁龛中,1人在腰坑中,8人在椁内棺外。另外还殉狗6只,1只在腰坑中,余均埋在椁顶上部,墓主遗骸已朽。 东壁龛殉人 三联甗<div>  妇好墓的三联甗为首次问世。三联甗由一件长方形甗架和三件大甑组成。甗架形似禁,面部有三个高起的喇叭状圈口,可放置三件大甑。腹腔中空,平底,下有六条扁形矮足。外底有十字形铸缝。架面饰蟠龙纹三组,分绕三个圈口,龙头作侧面形,两端的头朝下,中间的头朝上。在一端蟠龙之前有一个兽面和一龙。龙的身尾均饰菱形纹和小三角形纹。架面四角分别饰以牛首纹,牛口向外。圈口周壁饰三角形纹和一周云纹。甗架四壁也有精细花纹:长边两面各饰五组龙纹和六个大圆形火纹,两者相互间隔,其下接饰大三角纹一个;短边两面中部各有一龙,两侧饰以大圆形火纹。主纹均以雷纹为地。在中间圈口的内壁有铭文二字。 甑形制较大,口径三三厘米。敞口,下腹急收,凹底,底有三个扇面形孔,兽头半圆形空心耳。口下有两条细棱,饰游动状的龙纹两组,每组二龙,头相对,以雷纹为地。在龙身的上下侧分别填以圆形火纹。三件甑的口下内壁与两耳下的外壁分别有铭文二字。</div> 妇好墓各层示意图 参观完妇好墓,宫殿宗庙区的游览也就结束了。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品、一边思考,着实有些累。像商人一样,拿起弓箭,射几支,放松一下。 “龙凤”的甲骨文写法 防商代马车 殷墟王陵遗址<div>  离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我们开车前往6公里以外的殷墟王陵遗址,参观殷商贵族们死后下葬的地方。</div><div>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侯家庄与武官村北地,与小屯村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这里已发现大墓及较大墓13座、祭祀坑2500多个。大墓规模宏伟,虽历遭盗掘,但劫余之物仍可反映王室的豪华与奢侈。</div> 司母戊鼎出土地<div>  甲骨文是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名片,司母戊鼎则是殷墟王陵遗址的名片,司母戊鼎正是在这里出土,它是当之无愧的青铜时代第一鼎。</div> 王陵区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主要有8座大墓;东区以祭祀坑为主,主要分布于东区南部和北部的中段,此外有1座大墓、4座较大墓。13座大墓或较大墓的地上均无封土,陵墓均为坐北朝南,墓室口大底小呈方斗型,墓平面呈“亞”字形、“中”字形或“甲”字形。 M260大墓出土文物 <div>  东区的5座大墓,其中四条墓道大墓1座,为M1400号;两条墓道大墓3座,分别为M1443、M1129和50WGKM1号(武官大墓);一条墓道大墓1座,为M260号。这些大型墓葬均为南北向,墓形呈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等,被学者认定为殷商后期的王陵。墓内有棺、椁,并殉有人畜,随葬器物有青铜礼器、乐器、兵器、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艺术品,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iv> M260大墓<div>  M260位于殷墟王陵区东区南部,1984年9月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墓呈"甲"字形,墓道在墓室南部,呈坡状,墓室为一长方形竖穴坑。墓室底有一腰坑,内有一人一大玉戈。在墓室西北角填坑内有8把木锨。在墓道填土内,有集中在一起的22个人头骨。墓室填土中有6个个体的人骨,椁室填土内有5个个体人骨。</div> 1939年M260中出土了司母戊大鼎,显示出墓主人的尊贵。然而,墓主人的身份还是个谜,探讨该墓主人身份,是殷墟考古的课题之一。 M260大墓出土青铜器 装有人头颅的青铜甗 M259位于M260东侧约40米,墓室为方形竖穴。墓室二层台埋有人头骨14个,儿童骨架一具,墓内殉狗6只。<br> 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 王陵区考古挖掘示意图,除了大墓,那一个个小方块也都是挖掘过的地方。大墓、较大墓排列有序,分布密集,虽有个别陵墓墓道之间有打破关系,但墓室绝无叠压现象,这充分说明王陵区13座陵墓的位置是按照相应规划安排的。13座墓中,有“亞”字形墓8座,每座墓有4条墓道,被视为规格最高的陵墓,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帝王陵均取此形制。“中”字形墓3座,南北各有一条墓道。“甲”字形墓1座,只有南墓道。 陶器 司母戊鼎介绍<div>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极品,目前该鼎出借在国家博物馆。</div> 东区祭祀坑<div>  东区祭祀坑数量众多,排列有序,坑内有不少人、畜骨架,是殷王室祭祀先祖的一个公共祭祀场地。王陵大墓与祭祀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关系、奴隶制度、埋葬习俗、生产水平,是中国古代文明史所遗留的辉煌篇章。</div> 青铜人面具和头盔 人牲<div>  就是用活人来祭祀祖先(人鬼)、神灵或自然界万物。起始于原始社会,商王盘庚迁殷后,人牲发展到了惊人的程度。</div> <p class="ql-block">人殉</p><p class="ql-block"> 人殉,是用活人来为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封建主殉葬,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是妻妾为丈夫殉葬,至商代人殉相当普遍,殉葬者除妻妾外,还有近侍和臣仆,大墓殉人多达百人。</p> <p class="ql-block">人祭坑</p><p class="ql-block"> 和人牲和人殉有所不同,人祭是把人强行处死后埋入坑内祭祀祖先。人祭坑排列有序,分为若干组,每组代表一次祭祀活动。有活埋的,有先处死后再埋入的。祭祀的人,多为战俘,也有一些是奴隶。</p> <p class="ql-block">  殷代车子是木质结构,主要由舆、轴、轮、辕、衡、轭构成。由于深埋地下,年长岁久,出土时木质部分已全部腐朽,仅存遗痕和青铜饰件。考古工作者根据泥土中保留下来的车子轮廓,成功地对它们进行了剥剔和清理,经过复原,使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代车子再现于人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  殷代车马坑中多数埋一车两马。殷代末年才开始出现四马驾车。两马驾车系驾的基本方法是马颈上驾轭,再用一条革带围绕马脖子,系结两轭鞫下,将轭固定以防脱落,轭首缚于衡上以支撑车体。两根靷绳,一系于两轭内侧的鞠下,另一端系于车轴上,起牵引作用。这种系驾法称为"轭靷式系驾法"。</p><p class="ql-block"> 到了两周(西周、东周)时期,车子结构基本上承袭了殷代车制。由于战争日益频繁,为适应战争需要,加大牵引力的四马驾车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在两服马外侧增加两马,惨马不负衡,用两根套绳分别斜套在两骖马颈上,另一端系于车舆底部,这两根套绳称为"靳",起辅助牵引作用。先秦时期车驾二马称"骈",三马叫"骖",四马叫"驷"。<br></p> 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坑呈长方形或方形,分为人坑、动物坑、器物坑三类,纵横排列有序,其中大多数为人祭坑。据不完全统计,人祭坑内功埋葬有数千具身、首分离的人牲。埋葬躯体的坑为长方形,一般埋8-10具;埋人头的坑为方形,通常埋10个人头。可见在当时,即使是开创了盛世的仁君,也无法摆脱杀人祭祀的这种时代局限性。在那个时代,祭祀贯穿在了王族、贵族的生产生活及政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活动必有祭祀,有祭祀必有殉葬,有殉葬必有人殉、人牲和人祭。没有人对此持有怀疑和反对态度,在统治者和贵族眼里,奴隶和战俘等同于牲畜,奴隶和战俘自己也不把自己当人。而妻妾、近侍和臣仆也只不过是贵族们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处置。<br>  为了保护遗址,考古人员进行了地下封存,地表用标识表明祭祀坑方位。 据说殷墟遗址目前只挖掘了约5%,在王陵区,有一片区域被铁丝网封锁了起来,铁丝网内,有两处类似塑料大棚的封闭区域,里面应该正在进行考古活动。而铁丝网外侧,是考古发掘挖出来堆积的泥土。 兽祭坑<div>  用动物祭祀的坑,玻璃下是三千多年前的动物留下的遗骨,有的也有人。</div> 狗 一个人,两匹马 一头像,一头猪 石怪兽<div>  王陵大墓出土,圆雕,作屈膝跪坐状,全身双线阴刻。原物高37.1厘米,宽21.4厘米。这是放大的仿制品。</div> 鹿方鼎(仿制品)<div>  1935年出土于殷墟王陵区1004号大墓,通高60.8厘米,口长51厘米,宽38厘米,原器现藏台湾。</div> 王陵区全景 拂去岁月的风尘,走进这段湮没的历史,3000多年前商王的奢华与威严浮现眼前。蓠蓠晴草,见证了千载春秋的荣枯。历史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野蛮到文明,无数鲜血与肉体化作烟云,只留下累累白骨,以及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保存下走向文明的记录。今天的殷墟依然幽寂沉静,但它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