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四川,人们习惯把成都平原(也称川西平原、盆西平原)叫做“川西坝子”。这个“坝子”可不容小觑,它包括成都市各区县及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地的部分区域,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坝子”。“川西坝子”土地肥沃、水渠纵横、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人口稠密,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p><p class="ql-block">大邑新场古镇位于“川西坝子”西部,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历史文化、保存完好的古镇风貌以及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水乡特色而被称为“最后的川西坝子”。这一称谓不仅是对古镇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兴起于明嘉靖年间,原名清源市,后因市场兴起而更名为“新场”。自古以来,新场因处于交通枢纽的位置,商贾往来频繁,物资、信息、文化都在这里汇集交流,新场遂成为客商云集、商贸兴旺的重镇,木材、煤炭、茶叶、大米和杂粮等五大市场的吞吐量极为可观,在清代人们就用“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云南学政张锡荣)来形容新场。在大邑县的三大古镇中,新场位居首位,人们习惯说“一新、二唐、三灌口”。</p><p class="ql-block">上图:《新场古镇赋》;</p><p class="ql-block">下图:《正本清源》</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船形”水乡古镇。古镇内保存着约20万平方米清代、民国时期的川西民居建筑,青砖青瓦、木楼木柱、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封火墙裙古韵古色,被誉为“最后的川西坝子”。</p><p class="ql-block">古镇有七条古街和六条古巷,街道布局呈二纵二横井字形结构,整个古镇呈船型,古街古巷纵横交错,茶楼、民居院落等保存完好,极具代表性的清朝、民国时期川西民居风格在这里得以完整展现。</p> <p class="ql-block">䢺江(出江),发源于西岭雪山白杉岗北端的九龙池,于跃进堰口(白岩湾)处入邛崃市境,称西河。由石灰包入南河。南河是岷江的支流,䢺江则是南河的支流。䢺江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440.13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傍䢺江左岸而建,充沛清澈的雪山之水滋养出一个丰饶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䢺江堰,䢺江上的一个小型水利工程,引水口在古镇外䢺江出山口左岸,相传始建于东汉。引水口亦称作头堰,以后依次分出二堰、三堰,以及六堰和长流堰,䢺江堰是其总称。䢺江在镇外绕镇流过,穿镇而过的却是䢺江堰。䢺江堰不仅给古镇带来孱孱流水、徐徐清波,还浇灌良田五万七千五百亩,因而,䢺江堰有“微缩版的都江堰”之美誉。</p><p class="ql-block">䢺江堰把䢺江水引入镇中,形成了镇外有水、镇中有水、水中有镇的水乡空间形态,新场古镇也有了“天府水乡”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从高空俯瞰,船形古镇的全貌一览无遗。古镇外,䢺江上一桥飞架南北,这座桥就是新场古镇的标志性古迹——永安廊桥。站在永安廊桥上观风景,远处西岭雪山逶迤绵延、近处古镇风光尽收眼底,脚下䢺江河水滔滔奔流不息。</p><p class="ql-block">䢺江是新场古镇的母亲河,它的存在对古镇的历史、文化和经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永安廊桥位于新场古镇香市巷口,横跨䢺江,桥的对岸是邛崃市西禅乡(今茶园乡)。历史上永安廊桥曾是大邑、邛崃两地人民来往的必经要道。早在清嘉庆年间,史志上已有建桥的记载,但只有“永安桥,在清源市”七个字,桥是什么样的桥?何人所建?何时被毁?均不得而知。后来又经过多次翻修、重建,可谓屡建屡毁、屡毁屡建。直至2010年再次重建,永安廊桥才成为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模样。现今的永安廊桥已经成为新场的标志性古迹,也是本土群众和外来游客休闲、赏景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永安廊桥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见证了新场古镇的发展和变迁。</p><p class="ql-block">永安廊桥的桥头有两幅对联,左岸桥头是文人陈凤鸣上世纪20年代为新场古镇撰写的对联:“清气接雾山,霞蕴云蒸,人文焕发;源头来䢺水,地灵人杰,明哲挺生”(上图)。这副对联不仅描绘了古镇的自然美景,还寄托了对古镇人文情怀的赞美,至今仍然贴切地反映了古镇的现状,成为该地的文化象征之一。右岸桥头是今人撰写的对联:“穿镇清波古镇新场第一,江分数堰水乡四川无双”(下图)。</p> <p class="ql-block">䢺江上,除了永安廊桥以外,在新场古镇的上下场口各有一座桥梁,上场口是一座悬索桥(下图),下场口是一座公路桥(上图)。这两座桥梁无论是造型,还是影响力都不能同永安廊桥相提并论。</p> <p class="ql-block">这座横卧于溪水之上的桥梁,便是古镇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桥梁,因顺河而建而得名“顺河桥”,历史上被誉为“江原第一桥”,“江”指䢺江,“原”指晋原(大邑县的旧称)。但当地人都叫它“九洞桥”,只因此桥有九洞,洞高九尺,桥高一丈,中间洞大,两头洞小。九个洞,洞洞大小不一。九洞桥造型优美、极富动感,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精湛的建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在新场古镇有水的地方,间隔不远就有桥,石拱桥、廊桥、铁索桥不一而足,且桥的形态多样,或独拱、或连拱;或为平桥、或为坡桥等,它们与静谧的街巷、古朴的民宅交融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p> <p class="ql-block">古镇里“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处处可见。“江分数堰水乡四川无双”,新场古镇“天府水乡”的美誉,名符其实。</p> <p class="ql-block">思安广场,位于古镇入口处。川西坝子上古镇众多,但像新场古镇这样,有个像模像样广场的不多。不得不说,思安广场是新场古镇的一大亮点。古时新场称“思安寨”,思安广场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思安广场不大,但内容却十分丰富:广场上有一组反映当年茶马古道上商贸重镇繁荣景象的雕塑;有两栋既有川西民居风格,又兼具西方建筑特征的碉楼;有一座正面题刻“正本清源”、背部撰刻“新场古镇赋”的巨大屏风;有一块题刻“新场古镇”的巨石、一座古镇简介的标示牌;“百年历史影像馆”坐落在广场一隅;古镇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九洞桥”也在广场一侧。</p> <p class="ql-block">新场之美,在于其历史文化底蕴之厚重,“一个小城镇,半部近代史”,广场上的雕塑浓缩了新场作为“茶马古道上千年不散集市”的悠久历史,其优雅与富足,沧桑与荒残,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新场之美,在于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川西小镇居民的生活形态。在这里,一切都是不加修饰的,如同被时光遗忘的小镇,古玩店里与顾客讨价还价的老板、茶楼前悠闲的茶客、精心打理小吃店的女老板、生活气息浓郁的川西民居、街边的盆景造型等等,都会引发你埋藏心底的淡淡回忆,或成为手中相机捕捉到的一个珍贵影像。</p> <p class="ql-block">新场之美,在于其亦古亦新的特色。正是因为这一特色才使它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使新场的“古”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则是指在完好保留古代遗迹,以及“最后的川西坝子”风貌的基础上,将现代商业和休闲娱乐引入古镇,融为一体,为古镇增添了新风新韵。</p> <p class="ql-block">新场之美,在于其镇上有一座内容非常感人的“百年历史影像馆”。影像馆原为“川西坝子记忆馆”,后来因为增加了加拿大友人捐赠的其祖辈在四川生活的老照片和物品,大邑县政府决定改造并统一布展,最终更名为“百年历史影像馆”。</p><p class="ql-block">影像馆揭开了基督教会组织、传教士在中国的神秘面纱:1892年,加拿大传教士启尔德在成都创建了福音医院(仁济医院),这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著名的华西医院悠久历史的开端。1910年,加拿大、美国、英国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联合在成都创办了私立“华西协和大学”,这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教会大学,也是赫赫有名的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92年~1949年,前后共有1000多名加拿大传教士以志愿者的身份,不远万里来到四川传播文明、传播医学、普及教育。同时,他们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在四川的工作和生活,留下了非常珍贵的历史照片。120年后,加拿大传教士的后代们将这些老照片送回到老一辈当年兴学行医的地方,让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川西坝子这块土地上。在影像馆850平方米的展厅里,共展出了1400多张感人至深的老照片。凡是看过影像展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为加拿大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爱所感动。</p><p class="ql-block">下图:远涉重洋来到成都的第一批加拿大志愿者;右上:第一批来到成都的西医医生启尔德博士、史蒂文森博士、王雨春博士;左上:创立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和西医医院</p> <p class="ql-block">在60多年的时间里,一批又一批加拿大志愿者来到成都,在川西坝子上兴学行医,倡导文明。</p> <p class="ql-block">这些加拿大志愿者不远万里来到四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中的代表人物启尔德博士夫妇一家三代都在四川工作。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这些加拿大志愿者在华西坝上建起了华西加拿大学校,简称CS学校,在这所学校就读的孩子自称“CS孩子”。他们在四川出生、长大,在CS学校接受教育,高中毕业后回到加拿大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再回到四川,周而复始。</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这些加拿大志愿者和他们的子孙陆续离开了中国,回到自己的祖国。至此,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在四川生活和工作了几十年,有的一家三代甚至五代都服务于中国。上图为加拿大志愿者在四川兴学行医的场景,下图为离开成都时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这些加拿大志愿者虽然离开了中国,但是他们播下的科学文明的种子却深深地植根于华西坝上。如今的华西医院已成为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的国家级中心,也是世界规模第一的综合性单点医院,拥有中国规模最大、最早整体通过美国病理家学会(CPA)检查认可的医学检验中心。华西协和大学历经华西大学、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等阶段,已成为中国顶流的医学院,是梦想成为“卓越医生”的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图为加拿大志愿者留下的教学楼和钟楼,至今仍然是中国高校独一无二的精美建筑。</p><p class="ql-block">(图源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新场古镇有古街道七条,分别为下正街、上正街、太平正街、太平街、太平横街、香市街、河坝街;还有六条古巷,分别为水巷子、张翼庙巷、谢家巷、猫市巷、桶市巷、上字库巷。古镇内的临街建筑多为木构青瓦的二层店铺,下商铺、上居贮,后有天井居室,且都建有封火墙,这些墙体不仅具有防火防风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独特的造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刘成勋故居、壁山寺最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刘成勋故居位于古镇下正街47号,刘成勋20岁以前随父生活在这里。这个老宅门脸不大,仅有一个店面的宽度,三进深的小院,300多平米,虽然简朴、空空如也,但处处透出传统文化的典雅和精致。现故居被辟为“刘成勋将军生平展“展室。刘成勋与其他名人不同之处在于:其一,刘成勋自诩是刘备的后裔,据说在他家的族谱里有记载。成都武侯祠大门的匾额“汉昭烈庙”就是刘成勋题写的;其二,刘成勋曾担任过川军总司令、四川省省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军军长,称雄四川,与其先祖刘备颇有几分相似之处。1927年,刘成勋被刘文辉击败,被迫下野。1945年,因脑溢血病逝在大邑刘成勋公馆,享年62岁。</p> <p class="ql-block">古镇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群要算壁山寺。壁山寺原名毕山寺,位于古镇上正街,始建于明朝末年,最初是为了纪念当时重庆壁山县令李万春而建。自建成以来,人气、香火都很旺,成为新场人供奉神灵、祭祀祖先的场所。康熙年间,康熙皇帝颁发御旨,将毕山寺更名为壁山寺,以示更好地纪念李万春。5.12地震中,壁山寺受损严重,后经当地政府和信众的支持及捐助,完成了修葺工作。现今壁山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壁山殿等。</p> <p class="ql-block">李万春乃重庆壁山县令,其祖籍地是四川省资中县,供奉他的专祠却建在新场古镇,其原由是:李万春在任壁山县令期间,励精图治,政绩显著,县富民强,商业繁荣。许多外地商人赴壁山经商,大多发家致富,感恩于李万春。新场商贾毕朋成就是其中之一。后来,李万春因惩治腐败被罢官免职,愤怒之下带着一家老小投江自尽。毕朋成等人闻讯后感恩于李万春的公正廉洁,回乡修建了毕山寺,以此纪念李万春。</p> <p class="ql-block">壁山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没有围墙,整个寺庙的建筑开放式地融入到附近的民居建筑中。内部采用木楼木柱,木窗木廓,多为回廊形建筑形制。壁山寺的水景设计也别出心裁,䢺江堰穿寺而过,将大雄宝殿与其他各殿分割开来,金钟、法鼓两楼均跨河而建。壁山寺内的环境打造也与其他寺庙有所不同,庄严之余,处处透着细致,花卉、绿植遍布各处,营造出一种置身神仙后花园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新场川王宫,位于新场镇川王村,虎跳河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是明代建筑风格古建筑,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川王宫是为了纪念秦蜀郡太守李冰而建的庙宇。李冰因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而被川人尊奉为“川主”或“川王”,许多地方都建有庙宇(川王宫或川主寺)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新场川王宫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几百年来,经过多次增新补旧的改建,新场川王宫已演变成一座融儒、释、道为一体的庙宇。</p><p class="ql-block">图为新场川王宫山门</p> <p class="ql-block">新场川王宫,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建筑平面呈长方形,由山门、前殿、正殿、三清殿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共有房间87间,建筑面积1464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三清殿居于整个建筑群中轴线之末端、也是庙宇的最高处,为四重檐歇山顶,筒瓦屋面,穿斗式房梁,面阔七间31米,进深四间13.5米,高18米。四层木楼可依次而上,站在高层,可俯视对岸的虎跳河水电站。现今因安全问题不让游客上楼。</p><p class="ql-block">“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以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统称为三清祖师,是道教的最高尊神,供奉三清祖师的殿堂就叫三清殿。</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前有一座八角亭,造型别致,引人注目。八角亭与长廊、左右厢房,以及三清殿连成一个整体,形似一个小院,中间是一天井,地面是小花台。</p><p class="ql-block">川王宫内部采光不好。踏入川王宫便有一种阴森可怖的感觉,老电影《古刹钟声》的画面映入脑海,挥之不去。古寺里设计了多个天井,这样的设计正好弥补了采光不足的缺陷。</p> <p class="ql-block">川王宫正殿,为八角攒尖顶,三重檐楼阁,穿斗式梁架,高12米,宽1.2米。其明净宏大,供奉着雍容庄严的李冰金身塑像。正殿门前有对联:“春有花冬有雪是山间好景,水可钓林可樵增眼底奇观”;横批“泽惠思安”。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安宁的期望。配殿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以及吕纯阳、张三丰塑像。</p> <p class="ql-block">川王宫前殿供奉关羽、弥勒佛、四大天王塑像。门柱上有副对联:“放下担子入此门不分三教,站稳脚跟到这里都是一家人”,充分体现了这座庙宇“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川王宫所有房屋为全木结构建筑,整座庙宇殿、楼、阁、榭、廊、厢房等建筑本体用材讲究、造型别致、工艺细腻,结构与装饰手法具有四川传统建筑的神韵,展现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整个布局紧密,却又富于变化,其殿堂的样式极具巴蜀特色,算是巴蜀文化的特有部分。建筑风格别具一格,融合了儒家的庄重、佛教的宁静和道教的神秘。不得不说,新场川王宫是隐藏在深山里的国宝级古刹。只因隐藏太深,以至于游客不多、香火不旺。看来“酒好也怕巷子深”,不无道理。</p> <p class="ql-block">川王宫供奉的神灵,有李冰、三清祖师、刘关张三结义、四大天王、弥勒佛、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以及吕纯阳、张三丰等,不一而足,佛儒道三教合一在川王宫体现的淋漓尽致。所有的塑像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体现了工匠的精湛技艺。川王宫,不愧是历史与艺术交融的殿堂。</p> <p class="ql-block">总之,新场古镇是大邑西部最早的建制镇,是茶马古道上历史文化名镇,有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是四川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古朴美观,鳞次栉比的封火墙群保存完好。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探访、领略它的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