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武功山

青天白鹭

<p class="ql-block">甲辰龙年国庆假期,一行五人徒步武功山。</p><p class="ql-block">九月三十日下午下班后,观海(领队)、闲游、南飞、青天白鹭四人自诸城驾车出发,到五莲接上队友“咖啡”后驶入高速,一路直奔武功山而去。</p><p class="ql-block">武功山位于江西省中西部,地处萍乡、宜春、吉安三市交界处。</p><p class="ql-block">武功山本名罗霄山、泸潇山,因晋代川人武氏夫妇慕名远来修炼,故又称为武公山。</p><p class="ql-block">后来南朝陈武帝感念山中神灵相助,将武公山改为武功山。从此武功山名扬四海,成为道佛两家的圣地。</p><p class="ql-block">武功山的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为江西省境内最高峰。</p><p class="ql-block">明代千古奇人徐霞客曾在武功山上畅游了十天,并吟成“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的诗句。</p><p class="ql-block">为使条理清晰,便于记叙和阅读,故将本次徒步武功山,分为三个阶段,即:</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为沈子村至九龙山,九龙山至金顶为中间阶段,金顶至龙山村(出山口)为第三阶段。</p><p class="ql-block">且说一行人经过一天一夜(十一长假,高速路上拥堵是免不了的,幸运的是,只是小堵)的奔波,于十月一日傍晚五点抵达萍乡市沈子村。</p><p class="ql-block">沈子村海拔609米,位于登山口的下方,而登山口处于沈子村与无人村的中间位置。此处有客栈数家,尽管已近黄昏,但仍时见徒步者的身影,有些远道而来的登山者,会选择在客栈住一晚,以养精蓄锐。</p><p class="ql-block">由于队长观海早就做好了科学详尽的攻略,几人简单商量后,队长决定乘兴开始登山,并计划于无人村露营。</p><p class="ql-block">每人10元的入山卫生费着实不多,愉快地交款后沿水泥路开始登山。</p><p class="ql-block">几十米的水泥路后,便是狭窄的野路。由于下午刚下过雨,小路泥泞湿滑,众人边欣赏风景,边小心翼翼地前行。</p><p class="ql-block">行至一石拱桥处停了下来,但见此桥长约十几米,桥身为暗灰色,苔藓斑驳,孑然弯立于小溪之上,见证着大山的沧桑。</p><p class="ql-block">又行不多时,天已完全黑了下来,五人都戴上了头灯,由于负重均在30斤以上,行走在又窄又滑的路上,头灯也只能照亮眼前的小小区域,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时不时有下山的登山者路过,尽管看不清彼此的模样,但还是相互问候着,鼓励着,他们都是“反穿”者。所谓的反穿,大都是从龙山村进山,沈子村出山。</p><p class="ql-block">到达无人村时,已是晚上七点了。</p><p class="ql-block">此时已是饥肠辘辘、疲态初显了,于是择一干净僻静处,众人卸下沉重的背包,开始扎营并晚餐。</p><p class="ql-block">由于雨后温度偏低,所以热气腾腾的汤菜是非常必要的,这是进山后的第一顿晚餐,自带的饭菜十分丰富且可口,当然,美酒更是必须要喝一点的。</p><p class="ql-block">小酌饭饱以后,各自进入帐篷休息。朦胧间,有手电筒的光亮照在帐篷上,并伴有男子较大声音的质问声。</p><p class="ql-block">原来,此处的无人村,已经被商家开发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露营地了。经过讨价还价,他们的底线是每顶帐篷收取二百元的占地费用,这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p><p class="ql-block">尽管我们再三申明,事先已经征得他们一女性工作人员免费露营的许可,但终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无奈,只好拔营起寨,另寻佳处。</p><p class="ql-block">资本的本质,就是追逐利益,这本无可厚非,因为资本自从来到世间,每个毛孔都流着血。但是,一味无原则地逐利,甚至利用阴谋,设陷套利,则难逃被打上卑鄙的标签。</p><p class="ql-block">继续夜爬半个小时左右,来到一三叉路口,路口左侧宽阔平整,正是搭帐篷的绝佳之地,一切准备就绪后,已是午夜近11点了。</p><p class="ql-block">一夜舒适的睡眠,早上被鸟鸣声叫醒,顿觉神清气爽,疲劳尽消。</p><p class="ql-block">沿营地右侧小路前行近二百米,有一小溪。溪流淙淙,泉水清澈。掬水洗脸,舒爽无比。自然,此山泉水煮出来的苏伯汤,鲜美异常。</p><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沿左前方泥径继续今天的徒步。</p><p class="ql-block">行不远,但见,林深树密,古木参天,修竹挺拔,异鸟欢鸣,泉水叮咚,几人皆陶醉于原始大森林之中。</p><p class="ql-block">此段线路,坡度相对较小。山上溪水流经小道,上面都铺有杉木或者粗竹,走在圆滚滚的条木上面,身体免不了摇摇晃晃,倒也增添了不少乐趣。走在队伍后面的南飞不自觉地唱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惹得队友们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可能是因为国庆长假的原因,上山的徒步者众多,大都是轻装,也偶有重装者。轻装者年龄相对年轻,而重装者年龄反而偏大,但也大都在四五十岁左右。</p><p class="ql-block">大约十一点四十左右,抵达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九龙山。</p><p class="ql-block">九龙山并不太高,但植被很茂盛,几人在山脚下略作休息,便穿过山左的九龙客栈,直奔客栈左上方的一片空阔地带。此时的天空已经晴朗,太阳照在身上,温暖又舒适。</p><p class="ql-block">这片空阔地带便成为了今天中午的临时营地,众人把背包里所有潮湿的装备全部倒了出来,铺在草地上,或者挂在石桩上曝晒,以期晚上的露营能暖和舒服些。</p><p class="ql-block">闲游留守临时营地,其余几人则去不远处的九龙客栈购买泡面。</p><p class="ql-block">店主是个五十上下的男子,笑容可掬。20元一桶的泡面勉强能够接受,毕竟是在山上,运输成本很高。但在泡面用的水上产生了分歧,店主坚持开水必须另外买,每杯十元,而且,用他的开水泡面,必须在店里吃,不能带走。我们想打点儿凉水到营地自己烧水煮面,店主说,凉水也是用机器抽上来的,必须花钱买。本来想买五桶面的,鉴于此,只买了两桶。</p><p class="ql-block">有时候,笑脸并不一定就代表真诚和善意,背后隐藏的,也许是冷酷和奸诈。</p><p class="ql-block">好在,太阳永远是温暖的,户外人的心,永远是热的,胸襟更是极为宽广的。</p><p class="ql-block">至此,第一阶段徒步结束,同时也结束了两遇奸商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从九龙客栈继续前行,则渐次进入了武功山十万亩高山草甸的怀抱。</p><p class="ql-block">武功山草甸主要植被是芒草和前胡,跟大多数地方的植物一样,春夏秋冬依次呈现浅绿、浓绿、黄、白的颜色。</p><p class="ql-block">十月初,由于山上气温还在10度左右,所以植物仍然延续了夏季的浓绿。</p><p class="ql-block">当你爬上一个长长的山坡,站在山巅远望,一座座或高或矮的山,均匀地被包裹在一张巨大而浓绿的“地毯”之中,这绿毯无边无沿,纵是山脚、山沟也被巨毯裹在其中,毫无一点缝隙。</p><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一片绿的海洋,那起伏的山峦,恰似静止的海浪——一绿到底的海浪,个人认为,这就是武功山的灵魂所在。</p><p class="ql-block">如果这还不足以震撼你,请你继续抬头看,天空那水洗的蓝,深邃旷远又澄澈透明,足以洗却你的疲劳,纯净你的灵魂。</p><p class="ql-block">这还没完,你看,铺陈在蓝天上的白云,似帐如帘,或浓或淡,以各种姿态镶嵌在巨大的蓝色幕布之上。</p><p class="ql-block">近处,你站在山坡或山顶的小道上,两边的芒草花随风摇曳,一道道一层层起伏的花浪,似在夹道欢迎远方的游客,又像在骄傲地展示着生命的自由和奔放。</p><p class="ql-block">于是,蓝天,白云,“绿毯”,芒草,动静相宜,交相辉映,层次分明地共同构成了一幅深秋和谐绝美的高山画卷。</p><p class="ql-block">在这样的景色中徒步,时间过得飞快。爬过高高的铁蹄峰,又转过了几道山梁,远远地就望见了金顶(白鹤峰)。</p><p class="ql-block">由于留恋于途中美景,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队长决定加快前进速度,务必于天黑前赶到金顶宿营。</p><p class="ql-block">俗语说得好,望山跑死马,此话一点都不虚。一行五人一心赶路,累了就站一会儿,及时补充水分,并相互鼓励着:快了快了,快到了。</p><p class="ql-block">即使是这样,当赶到金顶景区时,已是黄昏时分了。</p><p class="ql-block">此时的风极大,周围的帐篷被吹得呼呼作响。</p><p class="ql-block">如果有人问我,金顶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我会说,既不是最高的海拔,也不是人人心中的金牌打卡地,而是帐篷。</p><p class="ql-block">围绕景区客栈,视线之内,直接就是帐篷的海洋,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在路边,在草地,在庙前,在房后,真可谓星罗棋布,独具规模,大风起处,哗哗之响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当然,这些帐篷的所有人属于景区,而且收费不低,从每晚每顶120元到180元不等,而且人流高峰时,一帐难求,毕竟重装背帐篷上山的游客,百不及一。</p><p class="ql-block">由于几乎所有的空闲地带都被景区搭上了帐篷,我们寻找露营地可就费劲儿了,几经反复找寻,终于在一狭窄的小道边搭起了四顶帐篷(两位女队友合帐,目的是为了减轻负重)。</p><p class="ql-block">此时又有一问,金顶景区最暖人心的是什么,我想,所有游客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开水,免费的开水。</p><p class="ql-block">这是整个登山过程中,唯一一处免费供应开水的景区客栈,与凉水都要收费的九龙客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孰良孰莠,不言自明。</p><p class="ql-block">由于海拔近两千米,又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山顶的温度骤降,闲游带的白酒派上了大用场。</p><p class="ql-block">免费的开水,滚烫的苏伯汤,再加上“高白”,让这个寒冷的夜晚不再寒冷,帐中一夜酣睡,醒来东方已鱼肚白。</p><p class="ql-block">金顶的日出是必看的,这也是所有在金顶露营的游客心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饕餮大餐”。</p><p class="ql-block">无疑,日出东方是绝美的。半弧型的太阳破云而出,慢慢升腾,渐渐露出半个橙红色的“笑脸”,继而整体跳出了云层,于是,天地一片澄亮。</p><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们看日出的主要目的,还是用心去体会生命的力量和意义,从而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激情。</p><p class="ql-block">日出固然美,但日出前的云蒸霞蔚又何尝不美呢。</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正值国庆假期,漫山的红旗随风飘扬,在初升的太阳照耀之下,愈显红艳醒目,兆示着伟大祖国繁荣昌盛。</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金顶打卡,开启了第三阶段的行程。</p><p class="ql-block">有人要问,武功山哪段风景最美,我会告诉你,金顶前后徒步道经过的风景都很美,包括从铁蹄峰到发云界。但是,从金顶到风车口这段所谓的下山的路,所欣赏到的风景,尤其美,毫不夸张地说,臻于完美,可以说是整个武功山风景的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除了前述的蓝天,白云,“绿毯”,芒草花之外,盘旋于芒草之间的徒步小路,又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去过武功山的人,都会有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武功山上不会迷路,为什么?</p><p class="ql-block">一是每个岔路口靠近上山路的一侧,树上都栓有全国各地户外俱乐部的布条,这些颜色各异的布条就相当于指向牌。</p><p class="ql-block">二是景区内大部分山都会有几条上山的路,无论你选择走哪条,最终都会到达同一地点。</p><p class="ql-block">当你准备攀爬面前的一座山时,你会面对二至三条上山的路,一条直线上山,虽然距离最短,但坡度太大,比较费力。另一条则沿腰际线蜿蜒前伸,这样的路虽然距离较长,但避免了直线拔高,相对节省气力。有些较大的山,在腰际线以下,还会有第三条路,但走的人并不多。</p><p class="ql-block">也许正因不会迷路,好多年轻人会选择一个人徒步武功山。我们一路走来,遇见不少这样的孤胆勇士,他们或重装或轻装,以男士居多,但也遇到过巾帼英雄,有一位年轻女孩儿用两天走完了我们三天才走完的路,真心让人佩服。</p><p class="ql-block">在到达金顶前的一处斜坡上,有一对正在歇脚的母女格外引人注目。小女孩儿有五六岁的样子,稚气的脸上写满了童真,但明显地带有风雨侵袭过的痕迹。母女二人从山东临沂老家坐动车辗转来爬武功山,经过攀谈得知,她们经常进行户外爬山活动。我不知道她们以前经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但我坚信,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任何风霜雨雪、艰难险阻,在她们面前都不值一提,迎接她们的,必将是阳光灿烂和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下山,听着好像比上山轻松,其实一点都不轻松。且不说重装状态下,下坡对腿部及脚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单说那一座座好像永远都翻不完的山,对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力、毅力都是非常大的考验。</p><p class="ql-block">准确地说,徒步武功山,你征服的不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一群连绵不绝的山。</p><p class="ql-block">虽然从609米的海拔高度往上爬,看似到金顶才拔升了1300多米,实则不然。活动结束后,观海队长粗略估计,我们累计爬升了2200到2300米,而实际上,可能还会多一些,毕竟,那二三十个山坡的高度累积在一起,不会是个小数据。</p><p class="ql-block">经过了吊马桩和星空营地,便是让所有徒步者望而生畏的绝望坡及好汉坡。</p><p class="ql-block">到达绝望坡下方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左右了。按照攻略计划,为了缩短最后一天下山的路程,队长观海决定尽量往前赶。于是一行人忍受疲劳,克服心理压力,相互鼓励,力图赶在天黑之前翻过绝望坡。</p><p class="ql-block">但是,绝望坡真不是白叫的。严格来说,绝望坡包括上坡下坡,而且不止一个上下坡,这对体力消耗严重的我们来说,挑战性太大了。</p><p class="ql-block">整体翻过一座山后,是前后相距不远的鹏程客栈和风雨驿站,但这两处站点都没有露营的空闲地,在此露营休息是绝无可能了。</p><p class="ql-block">咋办?只能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了。在爬今天最后一个又陡又长的山坡时,天已黑了下来,几人又戴上了头灯进行夜爬。</p><p class="ql-block">关键时刻,观海队长毅然决定由他和闲游先行一步,去山顶寻找露营地,我则留下,跟南飞和咖啡两位女队友一起,继续艰难攀爬。</p><p class="ql-block">此处的山路极为难爬,犬牙交错的山石,崎岖不平的路面,再加上六七十度的坡度,两侧深不可测,又是三十斤的重装,还是夜爬,稍不留神,就会人仰马翻。</p><p class="ql-block">三步一歇,五步一停,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和多年积累的经验,终于有惊无险地爬到了山顶。</p><p class="ql-block">队长与闲游为大家选择了一块相对平整的露营地,此处离我们晚餐的武发客栈不足百米。</p><p class="ql-block">先我们到达露营地的一群十几人的徒步者,正在载歌载舞,音响里播放着欢快喜庆又不乏激情的音乐,原来,这是在欢渡国庆佳节、为祖国庆生呢。</p><p class="ql-block">安营扎寨后,五人直奔武发客栈,点了四盘菜,每盘40元,倒也不觉得太贵,这也是上山以来最腐败的一顿饭,照例,酒是不能缺的。</p><p class="ql-block">吃饱喝足后回到营地,由于时间尚早,于是煮茶夜话。茶香四溢,弥漫了整个营地。众人欢声笑语,气氛空前高涨。</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都起得很早,一是要观日出,二是需要及早赶路,因为按计划,今天下午必须到达出山口龙山村。</p><p class="ql-block">绝望坡顶的日出,自然又与金顶日出有所不同。今天早上东方天际的云层较厚,这更增强了人们对日出的期待。有时候,你越是急切期待的东西,往往来得越慢。相反,越是美好的东西,往往会出现在你漫不经心之时。</p><p class="ql-block">在众人欢呼声中,一轮红日缓缓冲破云霞,喷薄而出,这也预示着今天的行程会非常顺利。</p><p class="ql-block">绝望坡后是好汉坡,个人觉得,这两个名字起得颇有道理,先绝望后好汉,顺序也合乎情理逻辑。</p><p class="ql-block">绝望坡上孕育着希望,也正是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坚信不疑,才对顺利翻越绝望坡充满信心。而当你真正战胜自我,终于成功的时候,你会以胜利者的姿态,骄傲地站在山巅,俯瞰群山,豪迈之情,油然而生。此时,你再回望绝望坡,便会得出一个结论:绝望坡也不过如此,从而生发出无限豪情:问天下谁是好汉!</p><p class="ql-block">翻过绝望坡,踏上征服下一个山坡的路,此时此刻的你,当然就是名符其实的好汉了——我想,好汉坡就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踏过千丈岩,便来到了风车口。</p><p class="ql-block">山坡之上,风车阵阵,俯瞰着来来往往的徒步者,也激励着已然十分疲乏的我们继续前行,奔向下一个景点:发云界。</p><p class="ql-block">自绝望坡到发云界,距离并不算太长,但竟有十几家客栈,有些客栈之间距离仅仅几十米,这在武功山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p><p class="ql-block">个人认为,是因为这段线路非常难走的原因,才导致商家建设如此密集的客栈。</p><p class="ql-block">不难理解,路难行,耗费体力就相对大,徒步者需要休整的频率就会相对高,在此段线路停留的游客就会特别多,而客栈内,可以提供饮食和客房,这就是市场经济的供需平衡。</p><p class="ql-block">事实也正如此,绝望坡到发云界,是本次徒步过程中最险、最难、最耗费体力的一段路程。</p><p class="ql-block">搜索发云界名字的由来,结果显示:因其在天欲雨时有云雾腾空而起而得名,是武功山观云海的最佳之地。</p><p class="ql-block">至于发云界旁边规模不大的法云寺,则名不上百度,与发云界有何渊源,那就不得而知了。</p><p class="ql-block">今天于发云界下方的白鹤楼午餐,这也是在山上的最后一餐。</p><p class="ql-block">客栈堂厅内,墙板及天花板上,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徒步者留下的“墨宝”,我们又怎能例外,几个人让我拟词,推辞不过,只好勉为其难,便即兴发挥:诸莲武功山,璧合白鹤楼。</p><p class="ql-block">诸莲,谐音珠联,即取山东省诸城市和五莲县各一字的谐音,因为我们这个户外登山大队,是由诸城和五莲的队友组成的,而我们登山大队的名字就叫“诸莲”璧合秋之约户外,乃取“珠联璧合”之美好寓意。</p><p class="ql-block">队友们皆推选本次徒步活动的财务总监南飞书写,于是,墙板上便留下了我们五个人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愿武功山不老,愿白鹤楼永存。</p><p class="ql-block">辞别白鹤楼善良可爱又单纯的“少楼主”,一路向今天的终点——龙山村奔去,说是奔,其实是一步一步地挪,因为此时的脚掌更加疼了。</p><p class="ql-block">发云界到龙山村,是一段漫长的下坡路,当然,偶尔也有小上坡和平坦路,但总体来说是向低处走的。</p><p class="ql-block">这段路时而碎石当道,时而杉木搭桥,时而溪水漫路,时而无路可行。在我看来,真还不如爬坡来得轻松。</p><p class="ql-block">路难行,也得行。只能忍受着脚底的疼痛,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向龙山村进发。</p><p class="ql-block">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坚持到底,终将会到达预定的目的地。</p><p class="ql-block">到达龙山村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五人乘坐出租车,赶往出发地沈子村。</p><p class="ql-block">至此,整整三天的徒步武功山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一)图片最后有武功山线路图以及重装徒步所需的装备,以备后来徒步武功山者参考。</p><p class="ql-block">(二)队友咖啡(我们的金牌摄影师)精心制作了两个精致又精彩的视频,附于视频最后。感谢她的倾情付出,为她喝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