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随笔(12)‖车到铁炉凹·“学做好人”九月假走村之四

清氣若蘭

<p class="ql-block"><b>作者:方仁淦</b>(歙州学校)</p> <p class="ql-block">  铁炉凹,顾名思义,在凹里。在歙县英坑瓦上还要沿河塔下5华里的落地。两山夹峙,群山巍峨,环抱壮观。正向是凹,落座也是凹。“炉”嘛,就是说像个炉子,人间烟火气重,也如香炉一样氤氲诗意神气。</p><p class="ql-block"> “铁”,就有点奥妙,铁炉,坚固如铁。据当地老人讲,原来叫铁“路”凹,就是说到这凹,路如铁,难走得很——到“北龙源”到“三谠”(岔口周家村那边的村庄)到“瓦上”都是五里路,都是上高山走羊肠小道都是如铁一样的路,没有什么可偷懒、可耍赖可走捷径的,也冇近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不但过去没有近路,就是现在,还是要靠11号,铁定的锻炼身体锤炼意志,没有什么可商量可回旋的。雄路山道真如铁啊!让人惊诧的,是沿河而下,看到水泥便道,你以为是大路,结果,就是判断失误,那要走到山核桃林地理去的。你只有老老实实要河而下,才是正确!</p> <p class="ql-block">  这不免让我想起9月29号去的金川查坑村的铁岭汰,“铁”字当头,走路如铁,又陡又巉又长!古人取村名还真的是形神兼备,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入木三分!</p> <p class="ql-block">  铁炉凹,两户人家,兄弟。从金川的里东山歇来噶,也就三四代人,罗家,七八十年吧。此地适宜居住,应当说是风水宝地,一生二二生四,一代一带繁衍生息。</p><p class="ql-block"> 在河塔边,在凹里头。</p> <p class="ql-block">  老早是斫苞芦地做嘞吃的好落地。离各个山头村庄都远,肯吃肯做,日子相当富足。木头猪栏,竹做水笕,黄色泥巴土墙,脚踩炭火盆,手捧苞芦馃,除了皇帝就是我,悠哉悠哉地,好不休闲惬意。</p><p class="ql-block"> 现在是山核桃经济为主,收入还是相当的可观的。老早还有茶叶、竹笋等收入,现在,茶叶,主要是摘点自己吃的,笋干因耗时费力也几乎不搞了。</p><p class="ql-block"> 凹里经济也是可以的,否则,谁还愿意留守在步行肩膀挑胳膊背的大山深凹里呢?</p> <p class="ql-block">  群山环抱的铁炉凹,山高林密,空气清新。</p><p class="ql-block"> 河塔里的石头鬼斧神工,奇形怪状,大如房屋,任你想象,清新脱俗。有很多户外强驴从瓦上下,从三谠出,艰难的地方驮着自行车,享受山的静谧水的清澈。中途遇到铁炉凹,要打个尖、讨杯茶、问个奇闻异事的。</p><p class="ql-block"> 都惊讶铁炉凹的地理位置堪舆风水,后背有龟形山守护,有宝龟镇守,一切妖魔鬼怪都离得远远的。</p> <p class="ql-block">  外地人一看都惊叹,除了马路不通是其它都是人间天堂般的美丽,都觉得是梦中向往之地,有土墙土楼,有木头一搭就成的桥梁,人迹板桥霜的诗意神仙。</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要是路通了,那就是桃源人家,就是神仙居所。也有人说,就是马路不通,才更诗意适宜。否则,人为改造人为破坏太大,反而不是好事。</p><p class="ql-block"> 还举例说,休宁一个叫木梨硔的村庄,就是有几里路是爬木头栈道的。铁炉凹,是可以借鉴借鉴一下的。</p> <p class="ql-block">  铁炉凹,还是红色之凹。当年李春海、程灿等革命领导穿梭在北龙源、瓦上、金竹、竹筒坦等地,这铁炉凹是当年重要的秘密隐藏地和地下交通站。</p> <p class="ql-block">  说“车到”,有点夸张。必须步行5华里羊肠小道泥巴石子土路,都必须在河边陡峭山坡两山丈高竹林密布或树木丛生中漫步徐行的,都必须有不急不躁气定神闲的气场才能享受大自然馨香的。</p> <p class="ql-block">  去铁炉凹一趟,你会觉得自己也是一个英雄好汉!你会发现大山深处的原始古朴,秘境如诗!</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作者:方仁淦,歙县杞梓里镇新庄人。歙州学校工作。歙县作家协会成员。13965527786微信同步。</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