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豐山之阳房山岩上古遗址【2024年第15期 总第054期】《京西豐山文化圈》原创连载

林夕草堂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驻足欣赏 西山走廊 走进豐山 请看林夕草堂】</b></p> <p class="ql-block"> 生活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一个七日接着又是一个七日。林夕草堂陪您走进神秘的京西豊山文化圈,探秘历史传奇,欣赏精彩印记,寻找沧桑脚步,解读文化遗迹。听堂主奉化山人给您“涛声依旧”,走进京西奇观——豐山,《探寻豐山之阳房山岩上古遗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房山岩上遗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心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岩上发掘古墓探,考古时在丙戌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战国东汉北魏清,跨越两千三百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瓮棺葬俗公元前,北魏纪年墓志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战国典型燕式鬲,豐山底蕴实物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林夕草堂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岩上考古发掘 跨越两千余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探寻豐山之阳房山岩上古遗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中华黄帝开元4721年九月初十(甲辰龙年甲戌月己酉日),西历公元(耶稣诞辰纪年)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p><p class="ql-block"> 京西房山,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古迹众多,宛若灿烂星河。在这里北京周口店猿人开启了人类文明史的篇章,镇江营遗址记录了新石器时代至晚商燕人始祖古文明,西周燕都遗址开启了都城文明史的篇章,北京金陵遗址开启了北京皇家陵寝史的篇章。房山从远古走来,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华文明历史足迹。</p><p class="ql-block"> 京西豐山历史文化圈,地处太行山脉的北端、北京西山主脉的南端,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带,大房山支脉东端支系的白云山,古称豊山。在豊山之阳的东南部区域内,有豐山支峰太白山、双坨山、雪山、横山、桃山、天台山、般洲山、紫金山、杵山、黄龙山。该区域西北方向背靠豐山,以及连绵不断的太行山脉;东南方向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大平原。京西豊山地处山前暖区,可谓是一处风水宝地,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这一期,和您一起聊聊《探寻豐山之阳房山岩上古遗址》。请您跟我一起走进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璀璨明珠——豐山,走进豐山三十三支峰之一的杵山,走进房山岩上村,穿越历史,说古道今话房山岩上遗址。</p> <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位于太行山北端、北京大西山南端与华北大平原交界地带,地处京西奇观豐山之阳东南区域。岩上墓葬区东距西周燕都遗址直线距离约20公里,距西乡故城遗址直线距离约7公里;东南方向距南正遗址直线距离约2公里,距北正遗址直线距离约3公里,青岗遗址直线距离约10公里;南距北拒马河直线距离约7公里;西距蔡庄遗址、镇江营遗址直线距离约7公里;东北方向距六间房墓葬区直线距离约3.3公里,距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直线距离约15公里。</p><p class="ql-block"> 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北京市考古发掘报告第1号&lt;北京段考古发掘报告集&gt;》中记载:岩上墓葬区位于岩上村村北。2005年,考古工作者对岩上遗址进行了钻探,明确了墓葬的空间分布范围和大致年代。2006年5月-9月,对岩上墓葬区进行了正式发掘。岩上墓葬区处在东高西低的缓坡之上,北面临近一条修筑与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三八水渠”,被破坏了墓葬区的北部。</p> <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发掘区内,墓葬空间分布比较密集。考古发掘了各类型、不同时期墓葬共71座。其中战国时期墓葬37座,占比52.1;东汉时期墓葬11座,占比15.5;北魏时期墓葬2座,占比2.8;清朝时期墓葬21座,占比29.6。</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大致可分为四层,第一层为耕土层,土质松软,厚度为0.1-0.3米;第二层为近代文化层,厚度为0.1-0.25米;第三层为明以前文化层,厚度为0-0.35米,土壤中有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第四层为战国文化层,厚度为0-0.4米;第四层下为生土层,由底层的堆积情况,将墓葬区分为三个大的时期,即战国、东汉至北魏和清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战国时期,墓葬特点】</b></p><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墓葬共发掘37座,在岩上墓葬区占比52.1。共发掘竖穴土圹墓23座,瓮棺葬14座。</p><p class="ql-block"> 发掘战国时期竖穴土圹墓23座。竖穴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圹</span>墓是一种常见的埋葬方法,古人从地面竖直向下挖出葬坑,然后将棺木置入坑内,之后摆放随葬品和其他殉祭物,再用土掩埋。竖穴土坑墓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战国后期逐渐减少。但仍属于我国北方地区常见的墓葬方式,广泛分布于黄河流域及华北、东北、西北各地,长江流域及华南的某些地区也有发现。</p> <p class="ql-block"> 共发掘出土随葬品5件。其中夹云母红陶鬲2件,铜印章一枚,铜带钩一件和夹云母灰陶豆一件。夹云母红陶鬲2件,形制和大小基本相同,特点为敛口、折沿、方唇;短束颈、深腹,呈筒状,腹壁略弧;平底,略内凹;底附三个扁圆状柱足,略外撇;腹壁上饰有细绳纹,底部有交错的细绳纹;手制而成。通高24.2-24.4,口径12.4-13,最大惊12.8-13.2厘米。铜印章一枚,略呈方形,坛形钮,已残;印面边长1.3厘米,厚约4厘米;印文为单字阳文,可释为“丘”。铜带钩一件,呈“S”形,舌头形钩首,背有圆柱帽形钮,素面;通长10.1厘米。夹云母灰陶豆一件,豆盘呈钵形,侈口,豆柄为亚腰形,较短;覆盘座;通高13.1厘米,口径10.7,底径8.2,厘米。</p><p class="ql-block"> 共发掘战国时期瓮棺葬14座。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个别成人也有用瓮棺,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室内地面下。瓮棺葬的葬具一般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底部一般钻有小孔,作为死者灵魂出入的地方。无论是幼儿瓮棺葬或是成人瓮棺葬,随葬品一般较少,多则几件,少则一件,或没有随葬品。瓮棺作为一种特殊的葬具,它的使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它的出现与后期的石棺、木棺具有共同的信仰和观念,即灵魂不灭。</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发掘现场, 瓮棺葬均为南北方向,形状不甚规整,葬具一般由2-3件陶器组成,包括夹云母红陶釜、灰陶釜、灰陶瓮等;埋葬时口沿部南北相对或相套接。共出土陶制葬具33件,其中陶釜26件,陶瓮7件。完整的陶釜21件、陶瓮2件。</p> <p class="ql-block"><b>【东汉时期,墓葬特点】</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墓葬共发掘11座,在岩上墓葬区占比15.5。均为砖室墓,除去一处墓道为东西方向外,其余10座均为南北方向。</p><p class="ql-block"> 共发掘出土东汉时期随葬品121件(组)。其中陶器数量最多,为117件(组),占比96.7,其中夹云母红陶69件(组)、泥制灰陶35件(组)、泥制红陶和夹云母灰陶13件(组)。另外,还有铜器2件、铁器1件和琉璃器1件、砖等 。除此之外,还发掘出土铜钱61枚。有五铢、货泉、大泉五十等,其中五铢55枚,占比90.2;货泉5枚,占比8.2;大泉五十仅1枚,占比1.6。</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发掘出土的陶制器物种类众多,生活类有灶、井、仓、磨、盘、厕、罐、壶、盆、甑、钵,猪、狗、鸡、鸭、羊、鸟、人物俑等;还有铜戒指1件,已残,为圆形细铜丝缠绕而成,残径1.7-2.1,宽0.5-0.7厘米;铁削刀1件,已残,刀身的刃部微内弧,背部微外弧,布满铁锈,锈蚀严重,残长11.8,残宽0.5-1.9厘米;铜环1件,环圈扁平,直径2.3,厚0.3厘米;带字墓砖1件;琉璃耳珰1件。</p> <p class="ql-block"><b>【北魏时期,墓葬特点】</b></p><p class="ql-block"> 北魏时期墓葬共发掘2座,在岩上墓葬区占比2.8。为南北方向的竖穴砖石混构墓。均为单棺墓。出土随葬器物很少,重要的是两墓中分别出土了带明确纪年的墓志砖。</p><p class="ql-block"> 岩上北魏时期墓葬区,共发掘出土随葬物品6件,其中墓志砖2件、“铁铺首衔环”3件、陶罐1件。</p><p class="ql-block"> 墓志砖2件。其一,为长方形,长27.1、宽12.9、厚4厘米;砖上铭文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内容为“皇兴三年五月■丑日死涿黄鉴铭”。皇兴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年号。据志文,墓主人之名应为黄鉴,死于北魏皇兴三年(公元469年)。其二,为长方形,带榫卯结构,砖长31.6,宽17.2,厚5.2厘米;砖上铭文从右至左、从上到下内容为“太和十一年七月八日涿■黄■■■……”。“太和”是北魏孝文帝的年号,“太和十一年”即公元487年。</p><p class="ql-block"> “铁铺首衔环”3件。“铁铺首衔环”由铺首、环和钉组成,形制、大小略有不同。其一,器物呈方形,四个边中间均有一个圆孔;中部有一锥形铁钉穿过,钉上表面有五道凹弦纹;钉顶衔一环,锈蚀严重,“铺首”边长10.7,钉残长7.2,环内径6.6,外径9.6厘米。其二,器物呈方形,四个不边略残,中间各有两个圆孔;中部有一锥形铁钉穿过;钉上部表面有四道凹弦纹;钉顶部衔一圆环;锈蚀严重;“铺首”残长11.4,钉残长6.4,环内径6.4,环外径8.8厘米。其三,“铺首”残缺,仅剩钉和环;钉为锥形,钉顶部衔一圆环;锈蚀严重;钉残长11.8,环内径8.4,外径12.2厘米。</p><p class="ql-block"> 陶罐1件。夹云母灰陶,口沿部分有残缺;圆肩鼓腹,下腹内收,平底;肩部有两道凹弦纹;底部有一“田”字;轮制而成;残高18.5,腹径38.4,底径8厘米。</p> <p class="ql-block"><b>【清朝时期,墓葬特点】</b></p><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墓葬共发掘21座,在岩上墓葬区占比29.6。墓葬类型有单人墓、双人墓和多人墓,其中单人墓12座、双人墓8座、多人合葬墓1座。</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共发掘单人墓12座。共发掘出土随葬品9件,铜钱23枚。发掘出土的随葬物品有石器2件、瓷器5件、铜器1件、银器1件;另有“雍正通宝”1枚、“乾隆通宝”22枚。</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共发掘双人墓8座。共发掘出土随葬品32件,铜钱28枚。发掘出土的随葬物品有铜器23件、瓷器7件、银器2件;另有“康熙通宝”2枚、“乾隆通宝”11枚、“嘉庆通宝”5枚、“道光通宝”2枚、“咸丰通宝”1枚、“光绪通宝”4枚。</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共发掘多人合葬墓1座。共发掘出土随葬品14件,铜钱3枚。发掘出土的随葬物品有瓷器2件、银器6件、铜器6件,另有“咸丰通宝”1枚、“光绪通宝”2枚。</p> <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的发掘,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北京段)地下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岩上墓葬区所揭示的古代文化面貌,与北京地区考古发现的同期墓葬和随葬器物有着很强的一致性,是一批了解、研究京西豐山文化圈,以及房山地区古代社会状况的重要实物样本。</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发掘出土北魏时期纪年“墓志砖”,在北京地区尚属首次。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随葬器物,但是墓葬保存完整,尚未遭到破坏,为了解、研究北魏时期的墓葬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有力样本。</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瓮棺葬在战国时期的燕国统治区域内,有着广泛的分布和发现。在京西豐山文化圈区域内的镇江营遗址、长沟故城遗址中,均发现有夹云母红陶釜,其形制与岩上墓葬区用作葬具的陶釜大体一致。这种夹云母的红陶釜,在北京地区俗称“鱼骨盆”,是东周燕文化陶器中的代表性器类,已有学者对其分期、类型等作过专门研究。</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发掘出土的两件深腹高柱足红陶鬲,属于典型的战国时期燕文化特征,即“燕式鬲”,时代相当于战国晚期。另外,发掘出土的铜印章,印文“丘”曾见于著录。由罗福颐先生主编的《古玺汇编》中共收录了7件,其中4件的字体、印面大小与此相同,为单字印“丘”的分国别、分域研究又提供一件实物依据和样本。</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砖室墓的结构和随葬器物的类型、形制,为东汉或稍晚时期砖室墓所常见的。单室墓多为刀把形,双室墓、多室墓与北京地区的砖室墓形制相似。随葬器物中,陶罐数量最多。岩上墓葬区东汉时期砖室墓中,随葬器物的陶制多数为夹云母,泥制陶数量较少,这应与南正村一带的地址情况有关。</p><p class="ql-block"> 岩上墓葬区,清代墓葬多为竖穴土圹木棺(椁)墓占绝大多数。木棺底部常铺置白灰、煤渣、木炭块等用于防腐。通常墓主人头部放置一件釉陶罐,棺内随葬品多为通常佩戴的饰品,如头簪、耳环、戒指、手镯等物品,并有数目不等的铜钱。</p><p class="ql-block"> 这期就聊到这儿了,下期和您接着再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华黄帝开元4721年九月初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西历公元2024年10月12日星期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资料恐有虚传谬误 敬请知情不吝赐教</span></p> <p class="ql-block"> 京西奇观——豐山,位于的太行山脉与华北平原交界地带的浅山区,主要区域在京西房山区西南部,今韩村河镇、长沟镇、大石窝镇和张坊镇境内,白云山支系33支峰覆盖面积约一百平方公里,南北和东西均约十公里。</p><p class="ql-block"> 京西豐山历史文化圈,地处太行山脉北端,北京西山主脉南端的大房山支脉白云山支系。白云山古称豊山,辽代有记载称“三峰叠秀,远望参差,嶰然不倚,状如豐字,因号曰豐山。”</p><p class="ql-block"> 在豐山方圆百公里的区域内,从上古时期开始就有许多神话传说,遗存有新石器时代、商周时代的历史遗迹,汉唐以后,豐山做为文化载体得到了空前发展。豐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拥有从远古走来的历史文明和文化遗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神秘的历史文化谜团。豐山等待你我去探索发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资料恐有虚传谬误 敬请知情者不吝赐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林夕草堂】</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甲辰龙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林夕草堂logo《圆梦》】</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国作登字-2022-F-10229905】</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林夕草堂随形印《鼎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林夕草堂随形印《鬲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