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庙·明清两代皇家祖庙…

阿诚驿站

<p class="ql-block">  北京太庙位于故宫东南侧,与社稷坛以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体现 了《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规划范式。建筑群坐北朝南,由内外两重垣墙围合成环套式长方形院落。主要祭祀建筑均 位于内垣,居中对称分布。太庙作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是中国祖先崇拜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是重要的国家礼制建筑,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太庙作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社会开放。</p> <p class="ql-block">  庙门(前琉璃门),始建于明代,清代改建,是太庙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  戟戊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太庙的礼仪之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汉白玉绕栏须弥座,台阶九级,中饰丹陛。正门两侧各有一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的旁门.戟门内原有朱漆戟架八座,共插银敏红杆金龙戟120条,1900年被入侵北京的八国联军全部掠走。</p> <p class="ql-block">  燎炉,建于明代,为焚烧享殿和享殿西配殿的祝版和丝帛而设。通体用素白琉璃构建砌造,质地细腻坚硬。整体仿造木结构建筑,筒瓦单檐歇山顶,檐下饰以斗拱额枋,炉身四角有圆柱,炉膛门上雕花饰带,其余三面雕刻菱花,下为须弥座,雕工精美。</p> <p class="ql-block">  寝殿(中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2.31米),进深四间(宽20.54米),殿高21.95米。汉白玉须弥座,周绕石栏,望柱交错雕以龙凤,台阶中饰丹陛。是平时供奉历代皇帝、皇后牌位的地方。内设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清末供奉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胤稹、弘历等十一代皇帝及皇后的牌位。每次祭典前一天,将牌位移至享殿安放于神座之上,祭毕奉回。</p> <p class="ql-block">  祧庙(后殿),始建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面阔九间(长61.99米),进深四间(宽20.33米)。是供奉皇帝远祖牌位的地方,殿内陈设亦如寝殿。清代规制,正中肇祖、左兴祖、再左显祖、右景祖。每季首月时享皇帝委托官员在本殿祭祀,岁末将先祖牌位移至享殿洽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