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险”记

今远

<p class="ql-block">说起来,这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是件小事,也是件趣事。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常常想起不能忘记。今日闲来无事,把它写出来,标题就随便起一个,叫《美国“历险”记》吧!</p> <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七年五六月间,我因公出访美国。虽然在此之前也已去过一些欧亚国家,但美国还是让我充满了期待。果然是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绝非浪得虚名。从踏上美国土地的那一刻,美国就没有让我失望。且不说华盛顿的气派,纽约的繁华,也不说洛杉矶的美丽,和夏威夷的浪漫。单就麻省理工大学那古堡般的教学楼,哈佛大学那幽静美丽的校园,西点军校身着军服穿梭的年轻男女,就让我印象深刻,不能忘怀。不过,这些都留待以后有机会再说,今天就只说说我那次在美“历险”的事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印纱厂</span></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到美国,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那天按照日程安排,我们参观位于华盛顿市中心的美国印钞厂。印钞在我们的观念里,应该是件神秘的事,也是一件需要严格保密的事,怎么能让人参观呢?可美国人就是大大咧咧的,他不这么看,凡事能公开的绝不藏着掖着。印制美钞的整个流水线全过程完全公开,任何人只要你愿意,随便参观。进到印钞厂里面,围绕偌大印钞车间的周围半空中,是个环形平台,参观者居高临下,踱步一圈,对下面的印钞流程一览无余。只见一张张一米见方的美钞像变魔术似的快速印了出来,很快摞成厚厚的一叠,然后又很快被裁成了一张张标准大小的美钞。几千平米大的车间里几乎见不到人,从一张张的白色印钞纸,到变成一张张精美的钞票,全部自动化作业,看的人目瞪口呆。</p> <p class="ql-block">其实,上面这些都不是本文的重点,下面才算进入今天的正题。</p><p class="ql-block">话说那天参观完印钞厂从里面出来,我们的一辆福特休旅车就停在不远处的路边。本来我们一行五人都已经上车了,车也发动着驶出了停车位,其中一位掏出他买的纪念品让大家看(什么纪念品忘了),一下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都说也要去买。我说我不去了,我看车,你们去吧。大家嘴里嚷嚷着马上回来,哗啦啦地由那位带着都下车去了。赶巧不巧的是,此时后面驶来了一辆辆满载游客的大巴车,由于我们的车刚才已驶出停车位,路面又窄,我们的车不走,后面的车就过不去。没办法,眼看把后面的车都堵了,我只好绕到驾驶室,发动着车,想着往前开一点,把后面的车让过去。没想到的是,路窄,后面的车根本过不去,我走一点,后面的车跟着走一点,我一停,后面就鸣笛催我。这可怎么办,眼看车已开出几百米了,后面的车还是紧紧跟着我。</p><p class="ql-block">此时的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华盛顿市中心多像天安门广场,印钞厂多像天安门广场上的历史博物馆啊,也许是被后面车辆催促的我实在急了,我突然感觉就像在天安门广场一样,转一圈不就回到原处了吗?想到这,我一脚油门,车就开出去了。</p><p class="ql-block">万万想不到的是,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循环线路,没走多远,我就感觉错了,越跑越远了。更让我吃惊的是,我发现自己开上了高速公路。美国的高速公路不像我们国内,它是不收费的,所以也没有类似国内那样设有收费站。而且国外好多高速公路都是直接修到市中心的,以致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开上了高速公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高速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当意识到自己已经开上了高速公路时,心一下提了起来。九十年代手机还不像现在出了国可以漫游,完全不能用,导航当时就更没有了,因此也就无法和同伴联系。人生路不熟,只知道车在越跑越远,根本不知道车在往哪里开。更让我紧张的是,出国时就有人提醒过,在美国千万不能无证驾驶,那是违法的,一旦违犯抓住是要坐牢的。想到这里,心情更加紧张。我暗自提醒自己,一定要冷静,不能慌。我把车速先降了下来,注意观察路边的状况。在一个指示牌上我看到,我离最近一个高速驶出口还有18英里(约30公里),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从这里驶下了高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下了高速,眼前出现的是一段空旷的小路,路边站着七八个黑人青年,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黑人小镇。见我缓速将车开向他们,他们也向我围拢了过来。没等我开口,他们就热情地问我Eⅹcuse me,may i ask ⅰf you are from china or japan?(您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当他们知道我是中国人时,一位身高总在1米9以上的大高个黑人热情地领我去找当地的中国人。见到黑人朋友引见的这位中国同胞时,他非常热情,知道我的困境后,再三安慰我别着急,并自我介绍他是浙江人。知道我是山西人后,他告诉我前些年曾经在山西忻州当过兵,我们算半个老乡呵,他开玩笑地说。他拍着我的肩再三说,你别急别急,车你是不敢再开了,我开车送你回去。异国遇故知,他又如此热情,让我非常感动,连连向他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在往回开的路上,他热情地向我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说这里是个黑人小镇,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黑人。五六十年代,著名的黑人民权领袖,曾发表过《我有一个梦想》的马丁路德金曾住在这个小镇上。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又勾起了我的兴趣,后悔刚才没多看几眼。</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行驶在高速路上,也许是刚才太紧张了,坐在副驾位置上的我此时一身轻松。但想到此刻一定还在牵挂我,不知道我情况的同伴,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突然,我眼前出现了一幢似曾相识的宏伟建筑,五角大楼,我叫出了声。没想到,一次走错还有了意外收获,不仅见到了马丁路德金住过的小镇,现在又见到了五角大楼。</p><p class="ql-block">当车开回到原处时,我的几个同伴到也还算平静,只是急切地围拢过来问了我大概情况,说我们出来后车不见车人不见人,着急的差点报了警。只是考虑到你没驾照,一直犹豫着没敢报,你再回不来,我们肯定报警了。为缓和大家的紧张状态,我开玩笑地说,谢天谢地,多亏没报,要不然我现在正在小黑屋里呆着呢!说是玩笑,其实仔细想想也很后怕。</p><p class="ql-block">对送回我的朋友,我们再三致谢。他说还要赶车座公交回去,很快和我们告辞了。他没有手机,只留了一个座机号,后来也多次打过,不知号码错了还是什么原因,始终没有打通。</p><p class="ql-block">谢谢了朋友,还有那几位小镇上相遇的黑人朋友,曾经在我生命里出现过的你们,曾经给过我帮助的你们,我会把你们一直记在心里,时间再长也不会忘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五角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近三十年过去了,经历变成了回忆,回忆变成了故事。像重新回放的老电影一样,曾经的过往一幕幕经常在眼前重现。</p><p class="ql-block">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每一次经历都值得回味和咀嚼,每一个片断都值得珍惜和收藏,这也许就是我在美国“历险”后的一点感悟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美国印钞厂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美国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