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州宝带桥·澹台湖核心展示园位于吴中中心城区核心地带,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含水面)。 宝带桥和大运河是公园核心文化要素。2014年6月,宝带桥作为大运河重要遗产点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6月 ,宝带桥荣获“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称号,2021年1月宝带桥入选苏州“运河十景”。公园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节点,依托宝带桥和大运河,品味体验运河与江南文化的深远绵长、吴地文明的厚重璀璨,以及当代对大运河宝贵遗产的统筹保护、传承、利用。</p> <p class="ql-block">景区总导游图</p><p class="ql-block">景区主要包括了吴文化博物馆、宝带串月,二河一湖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澹台湖景区属于运河十景区之一</p><p class="ql-block">澹台湖湖的命名与孔子弟子澹台灭明这一历史人物有关。 </p><p class="ql-block">澹台灭明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羽,曾拜孔子为师。史书记载,澹台灭明曾经南游来到吴国讲学,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多人,使得儒家在南方颇具影响力。由于地理的变迁, 澹台灭明当初结庐居住讲学的地方后来塌陷成为一个湖泊。为了纪念这位吴地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家 ,人们便将湖命名为澹台湖。</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先从吴文化博物馆看起吧。</p> <p class="ql-block">吴文化博物馆介绍</p><p class="ql-block">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吴中博物馆)位于苏州市宝带桥·澹台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内,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及国保单位宝带桥,是全国第一座集中展示吴地万年文化的公立综合性博物馆。 </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基本陈列 [考古探吴中]与[风雅颂吴中]对学术意义的[吴文化]及[吴地文化]进行专业、深入、全面的解读。此外馆内定期举办丰富的特别展览及教育活动,并设置有教育中心、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文创商店、咖啡店等公共活动空间,着力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不同视角看到的吴文化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随我去看看宝带桥吧。</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在吴中区城南街道澹台湖与大运河交汇处,南北走向。曾是旧时苏州至杭、嘉、湖陆路必经要道,又是太湖通往运河及吴淞江的一个溢口。相传,因唐代的苏州刺史王仲舒带头捐宝带建造而得名。明代状元、景泰年间内阁首辅陈循记:“苏州府城之南半舍,古运 之西,有桥曰宝带......唐刺史王仲舒始作塘, 障之河之西岸,今东南之要道是也。然湖之支流 ,断堤而入 吴淞江,以达于海,堤不可遏,此桥所为建。仲舒捐所束宝带以助工费,故因以名。”宝带桥亦用于运 河纤道,又能宣泄湖水,起到分水 缓冲作用。 </p><p class="ql-block">宝带桥是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最长、桥拱最多的连拱石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中国十大名桥之一。1956年10月18日,宝带桥列入第一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6月,宝带桥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 产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造桥工艺</p><p class="ql-block">宝带桥系用青石夹花岗石砌筑而成,全长316.08米,北端引道长23.20米,南端引道长43.08米,桥面宽4.10米。整桥采用53孔连拱薄 墩形式,中孔跨径最大的为6.95米,矢高7.5米。桥北堍有碑亭一座,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单檐歇山式,石质仿木结构。 桥南、北引道各有青石狮一对。桥北堍与桥中间西侧水盘石上各有宋代石塔一座。</p><p class="ql-block">宝带桥的建造,凝聚了我国古代造桥匠师的聪明才智:其桥面平坦以利 于纤夫行走;桥下53孔联缀,既方便行船,又能使澹台湖上游之水直通吴淞江并畅流入海。 </p><p class="ql-block">宝带桥在设计营造上,科学合理地创用了“柔性墩”与“刚性墩”相结合的方法 ,其柔性墩上大下小、轻巧纤薄,相邻两孔拱脚间距仅10厘米 ,从而减轻了桥身的自重。桥中间采用刚性墩,该墩由两个桥墩并立而成,体积大,一旦一端拱圈倒塌 ,可防止整桥连续倒塌。宝带桥桥基采用密打木桩加固软地基,施工简便,坚实可靠,有效减少墩体陷沉的可能。 </p><p class="ql-block">宝带桥独有的营造做法,既利于大 桥的长久保存,又能使古桥的形式秀美轻巧。 几百米长的桥体横卧于澹台湖口,似长虹卧波,如宝带浮水,极为壮观。值 得一提的是,宝带桥历来有"串月”的奇观,每逢中秋之夜 ,明月当空,53个桥孔出现53个月影,连接成串妙趣横生,成为吴中一大名胜。</p> <p class="ql-block">历史修缮 </p><p class="ql-block">宝带桥,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年-819年),后坍。南宋绍定五年(1232年)重建。元代修筑为长石拱桥。明正统士一年(1446年)重建为现形制与规模。清康熙九年(1670年)桥被大水冲圮,三年内修复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主持修缮,费"工料银六千六百七十两有奇”。 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三孔。同治二年( 1863年)为镇压太平军,被英军戈登拆去桥之中间大 孔,导致26孔连续倒塌。 抗战期间,南端六孔被日军炸毁。1956年,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竣。1981至2001年期间,江苏省文化厅文物处拨款进行了五次维修。2001年以来,宝带桥连续遭受大吨位船舶撞击,为防止撞击事故的频繁发生,陆续设置了航标塔、防护堤和防浪带等防护工程。2001年6月,宝带桥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2014年6月,宝带桥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 一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6月,宝带桥 荣获“江苏最美运河地标”称号。</p> <p class="ql-block">王仲舒(762-863)</p><p class="ql-block">字弘中,“并州祁(今山西太原)人”。唐朝文学家,就任苏州刺史时,太湖水东出入海,风涛冲激不利舟楫,鉴于当时的漕运状况王仲舒捐出所束玉带,筹措资金,主持修筑了宝带桥。</p> <p class="ql-block">见宝带桥重修有作</p><p class="ql-block">清 徐菘</p><p class="ql-block">澹台湖在具区东</p><p class="ql-block">利涉全资宝带功</p><p class="ql-block">山对楞伽邀串月</p><p class="ql-block">塘连葑水捍冲风 </p><p class="ql-block">石狮对坐行人过</p><p class="ql-block">水鸟群飞钓艇通</p><p class="ql-block">乱后圮崩谁再建 </p><p class="ql-block">捐资直欲媲王公 </p><p class="ql-block">徐崧是吴江人,明未清初颇有声望,素负诗名。此诗出语不俗,立 意高深。首句介绍宝带桥所处地理 位置,表明宝带桥与澹台湖关系密切。“具区”为太湖别名,澹台湖在太湖东面,过去是湖的泄水口,绿水青萍,碧波荡漾。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阊清晓放舟行,</p><p class="ql-block">宝带春风波漾轻。</p><p class="ql-block">孔五十三易疏泄,</p><p class="ql-block">涨痕犹见与桥平。</p><p class="ql-block">这首诗是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苏州,从苏州阊门坐船到此,当时春风和煦,碧波荡漾,乾隆皇帝龙颜大悦,看到身后的宝带桥,叹为观止,留此佳句。</p><p class="ql-block">宝带桥是中国现存建造时间最早的古桥之一,历经一千二百多年,与河北赵州安济桥、四川都江堰珠浦桥、广西三江程阳桥,并列为中国四大古桥,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和旁边的斜塘桥并行</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桥面平坦,游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原南北端各有一对青石狮子,北端现在只有一只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边水里的石塔</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北端有一座四出碑亭和一座五级八面石塔。石塔高四米,以整块青石雕凿而成,底座正方形、刻海浪云龙纹,塔檐塔刹均以石块刻成。每级八面,各设佛龛,龛内镌刻有佛像。</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全桥构造复杂而又结构轻盈,风格壮丽,奇巧多姿,成为江南名胜。</p><p class="ql-block">宝带桥最有特色是是中间那五十三个桥孔,据说中秋月圆之夜,每个桥孔中各有一轮明月,像一串珍珠,宛若人间仙境。其中三孔联拱特别高,以通大船,两旁各拱路面逐渐下降,形成弓形弧线。石桥正中有朵石刻的莲花饰物,桥面上条石不少有规格的孔,应该是建桥时留下的痕迹。整座宝带桥狭长如带,多孔联翩,倒映水中,虚实交映,有如苍龙浮水,又似鳌背连云。</p> <p class="ql-block">宝带桥南堍观桥</p> <p class="ql-block">园内步道边上是不同时期诗人为宝带桥题诗。</p> <p class="ql-block">景区中介绍了京杭大运河和不同时期苏州大运河的流向</p> <p class="ql-block">苏州运河变迁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公元九世纪</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八十年代</p> <p class="ql-block">澹台湖里的人行桥设计新颖,立体感十足,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咏月桥</p> <p class="ql-block">大运河中的船只川流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