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有句俗话—“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其实,以婆婆身份见未来的儿媳,又何尝不忐忑?</p> <p class="ql-block">自己日日夜夜、心心念念拉扯大的儿子,有一日将喜欢的女孩儿领回家,哪个妈妈都会关心:长得漂亮吗?性格好吗?有多喜欢我儿子呀?多高呀?是胖是瘦呀?皮肤白吗?家里兄妹几个?……成千上百、千奇百怪的问题冒出来!</p> <p class="ql-block">我家伦儿从出生就没有离开过我,幼儿园时期姥姥帮助带过三年,他成长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忆深刻。我曾精心的把他当个女孩儿养育,都说女孩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一直标榜儿子是“大皮袄”,不但暖和还有里有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周遭的同事不止一次的取笑我:将来你儿子要是搞对象,你肯定受不了,感觉儿媳妇抢了你的宝贝!我只有一笑了之,有时也调侃对方:我有大皮袄,将来还能领一个貂皮大衣回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不反对大学恋爱,反倒觉得这个时期找一个情投意合的异性朋友,反比工作后相亲的靠谱,我也一直相信孩子的眼光。我家的“貂皮大衣”首次造访,是儿子大三那一年冬天。我也怀着忐忑的心情在高铁站接回两个孩子,左看、右看、偷偷看,发现为人处世可算落落大方,细细端详后心里生出一个念头:谈恋爱会不会影响儿子就此止步,不在追求学习上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是,这成了我的心病。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都留在了石家庄,发展自己的小事业,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开始不断地在这方面加强关注。我定期到石家庄“串亲戚”,一是增加和孩子的亲情度,二是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方向。你来我往中,度过了4年,每次我到石家庄,孩子们都会抽出一天时间全天候的陪伴我,捡着我爱吃的饭食让我“开荤”,捡着我没见过的东西让我“开眼”,吃穿用度应有尽有的给准备,陪我看电影、听戏曲;我们也从一开始距离感中的客客气气,到后来的深度交流,越来越亲近。我们家里也多了对郭老师的一个亲切称呼:“妮儿”。</p> <p class="ql-block">生活需要仪式感,我也努力跟上年轻人的思想,创造各种拉近距离的机会,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发个红包、互相赠送本书籍……他们也在学习的路上坚持不懈,每一次的进步,我都为之欣喜。</p> <p class="ql-block">人间值得,总有一份偏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两个小孩在 26周岁这一年,宣布要正式建立家庭了。从买房开始,我特意克制自己的参与感,两个年轻人也很努力,像“紫燕衔泥”一样,一点一点的完成新家的建设。期间农历5月12,我们两姓大家庭为他们完成了简朴而隆重的订婚仪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家人平时奔波、忙碌于各自的事情,充实、平凡且认真的过生活。在筹备婚礼的琐碎中,我又一次欣慰的感觉到了他们的独立,事无巨细、一应俱全的自己设计、自己准备,有模有样、有商有量,平淡里异常温馨,满足了我心里对烟火人生追求幸福的最基本要求,在他们这个年龄,实属不易。8月26日,在我们举行的正式暖居仪式中,他们顺利的搬进自己经营的小家,现代化设备的新居中,融融暖意人生其乐也!</p> <p class="ql-block">9月25日,妮儿27岁生日这一天,两个孩子郑重的许下诺言,领取了结婚证书,为爱情的长跑交上了他们心目中满意的答卷,也是我期盼中的样子和结果。</p> <p class="ql-block">《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合,家之肥也!一个家最值得炫耀的不是房子,不是车子,不是存款,而是家中有懂得感恩,有教养,有礼貌的孩子!在这个以忙为主基调、甚至于贩卖焦虑的社会里,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在我的家庭里:忙里偷闲,闹中取静,闲暇时抬头看看天看看他人;安静时低头看看路看看自己,在更高更远的人生道路上----山高水长、涛声依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此以来,我穿上“貂皮大衣”的感觉还不错,着实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赵艳丽2024.9.25深夜</p><p class="ql-block">(以上文字专属我的“貂皮大衣”郭老师,写于儿子婚礼前九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