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陆羽·贡茶院

小建

<p class="ql-block">顾渚,一个能在百度上查到的行政村。它隶属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水口乡,东临太湖,三面环山,是自古闻名的风景区。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至此,顾其渚而忘返,顾渚由此得名。</p><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专门提示:村里拥有农家乐农户86家,2019年7月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p><p class="ql-block">‍此番旅游,就是奔着绿水青山来的。</p><p class="ql-block">‍看见这把不停在斟茶的大茶壶,就到顾渚了。为什么是大茶壶?</p> <p class="ql-block">路边隔不远就竖着一块牌子,告诉你这个片区有哪些农家乐或民宿。</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紫茗民宿,是这一片较具品质的,依山傍水,竹林掩映,两幢小楼能住40余人,院子很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草坪、石径、露台装点其中,</span>餐厅、棋牌室、卡拉OK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院中有一个小小的茶园,还挂着“采摘体验园”和“国家级非遗紫笋茶制作技艺工作室”的牌子。茶园茶室为这家民宿平添几分风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顾渚有着“天然氧吧”的美誉,游过霸王潭,深以为然。</p><p class="ql-block">‍相传,霸王项羽24岁时在太湖流域一带起兵,曾在此潭前饮水沐浴并留下膝盖深印,后人建起沐浴亭,并将此潭命名为霸王潭。</p><p class="ql-block">‍看到了《霸王潭记》的石碑,但除了几个大字依稀可见外,其他内容已难以辨认。沐浴亭仍在,项羽的膝盖印却只能凭想象寻找了。</p> <p class="ql-block">留下的是满山翠竹和涓涓溪流,没有人为它们树碑题字,它们却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霸王潭不远处,有一片被群山环绕着的湖面,原名霸王湖。1970年这里建起一座小型水库,便有了现在的名字——顾渚水库。绕着湖边走一圈,那湖光山色令人心爽神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紫茗民宿咫尺之遥,有大唐贡茶院遗址。</p><p class="ql-block">‍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贡茶院遗址简介碑上写明:贡茶院遗址位于顾渚山下虎头岩后,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地面长满毛竹,原建筑基石依稀可辨,台地基础明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这块碑上的字已经无法辨认</span></p> <p class="ql-block">说到大唐贡茶,就不能不说陆羽。</p><p class="ql-block">‍陆羽(733年—约804年),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以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据史料记载,1200多年前,陆羽来到顾渚山,采紫茗、记茶事、撰《茶经》。经过多次分析研究,在《茶经》中写道:“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意思是说,向阳的茶树上,背阴部分的叶片,紫色的、卷着的如同春笋形状的为上等。他亲自将此茶命名为紫笋茶,并且把它推荐到唐朝皇室,使顾渚紫笋正式成为贡茶。紫笋茶自唐始,经过宋、元直至明末,连续进贡876年,是进贡历史最久、制作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品质最好、进贡时间最长的贡茶。</p><p class="ql-block">‍难怪顾渚的显著地标是大茶壶,难怪顾渚有一座壮观的陆羽阁。</p> <p class="ql-block">站在陆羽阁顶层的回廊环顾四周,下面一片郁郁葱葱,大唐贡茶院遗址石碑隐没其中,若不仔细观察,就错过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小小的贡茶院遗址上,不知哪个年代,演化出一片蔚为大观的仿唐建筑,包括古色古香的陆羽阁、气派的大唐贡茶院和一座座庭台楼阁,成为顾渚的一处新景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