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个夏日的早晨,我与老伴驻足于蓬莱海畔,任凭柔和的海风轻拂面庞,静观着海浪一波一波的涌向岸边……,正当我俩沉醉在此情此景中,忽然耳边传来“一二一”,部队跑步的口令声,接着又传来高昂洪亮的“一二三四 ”的口号声,这威震四方的声音,打破岸边的宁静,入耳铿锵,牵动我的内心深处,打开我的记忆之门,仿佛看到我在部队训练时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 我在新兵连训练的第一课,也是从“一二一、一二一”的走步开始,连长是那么严厉,近似苛刻的要求是:“走步挺胸抬头,目视前方,半握拳,手臂前后自然摆动……,踢腿有力,离地十公分……,”先是单兵出列训练,一个个过关,动作都达标后,再合练,要求全体人员动作整齐划一。我因站的时间久晕倒过,有的因动作不协调摔倒过,有的因踢腿无力挨过连长的训斥。新兵连训练,是由老百姓转向军人的洗礼,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 今天偶遇这情景,我从心底产生共鸣,亲切感油然而生,不由得向他们走去,想看看如今部队野营训练的情景,同时也联想起我当兵时野营拉练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69年初我应征入伍,当时正值珍宝岛事件,形势紧张,部队处于战备状态。我所在部队冬季开始野营训练,由北京向山西大同方向进发,一路上安排的训练科目有:徒步行军、急行军、传口令、夜间站岗、步枪、手枪射击、勘察地形、野炊、住帐篷、睡地铺、到老乡家借房子等。我们的部队多数是男兵,有一小部分女兵,训练时基本不分男女,都一样要求。</p><p class="ql-block"> 我边走边回忆过往,还津津乐道地说给老伴听,他入伍后早早地调进机关,没有我的这些基层经历,还是愿意倾听我唠叨的。不知不觉我们已到训练场旁边。</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训练场周边的沙滩上,停放着一大溜草绿色的牵引车,上面装载着装甲运兵车、坦克车、冲锋舟等装备,牵引车旁整齐地排列着帐篷……。训练场上,小伙子们一个个精神饱滿,斗志昂扬,皮肤晒得油黑,他们上身着墨绿色短袖衫,下身着深蓝色短裤,跑起步来咚咚作响,口号喊得震天。战旗猎猎,随着海风呼呼飘动。XXX英雄连、XXX钢铁连、XXX先锋连等等,一面面不同称谓的战旗,可是连队的命根子,是连队光荣的历史,是连队的灵魂,是连队的战斗力。 眼下正是酷暑难耐的夏季,他们专选这时节,来到大海处安营扎寨,可不是为了纳凉,为的是训练“武装泅渡”的本领,达到“全员赶走旱鸭子”的目标。细看战士们油黑发亮的额头和裸露着的胳膊、大腿,有的已晒脱皮。面对大海这得天独厚的训练条件,看来这个夏天他们必定要在这里度过一段时间了。今晨的早练是序曲,上午、下午以至晚上他们还会有多项训练科目。</p> <p class="ql-block"> 看到他们“夏练三伏”,我不禁回想起我们“冬练三九”。那年我们的拉练正是在天寒地冻的三九天。有一日,我们行军赶路,天上飘着雪花,地上有点滑,队长传出口令,“前方有情况,需要我们急行军,火速赶到指定地点”,身上背着背包、脖子上还负重三斤细米袋子和还有枪支,已走了大半天路了,又要急行军了,可想累不累。但那时,我们却喊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谁也不肯落后,咬着牙也要跟上部队。毕竞我们女兵体力差,收容卡车慢慢的行驶盯跟着我们。队长和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兵,前后接应,看谁实在跟不上队伍,便劝她上车,有两个小个女兵,实在迈步困难,抺着眼泪,也不肯上车,见此情况队长急了,命令她们上车,说:“这样会影响大部队行进的”,硬是将她俩架上“收容车”。40分钟的急行军,走了10多里路,队长才宣布:“已达目的地,急行军结束”。我还好,总算没掉队,休息时,我一屁股坐在背包上,大汗淋淋,棉帽、棉衣被汗水渗湿,水壶里的水也喝干了,感到疲惫极了。这时有位老兵站起,号召大家唱歌,他抡着拳头说:“我起头请大家跟我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向前 向前 向前……,这嘹亮的歌声顿时激发出部队慷慨激昂的势气,疲劳好像飞走了。我的脑海中不时地闪现出当时有苦有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嘟嘟嘟、嘟嘟嘟”,急促的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看来战士们的早晨操练要结束了。只见一支支队伍,不断收拢,二十多人一队,陆续排好。然后有序地退出训练场,向南边简易营房旁边的餐车走去,我看看时间,是早上7点30分,大约吃饭时间到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路过我身边,再次喊起“”一二三四 ”的口号声,我再也抑制不住心底的冲动,站直了身体,熟练地抬起右手,手指贴近太阳穴,向他们敬了标准的军礼。队伍尾部的战士似乎看到了我的动作,行进间转头还了一个军礼。老伴悄声地调侃说:“孙辈兵给兵奶奶敬礼啦!”</p><p class="ql-block"> 我脱下军装已36年,75岁的我,向年轻的战士致敬,有的路人惊呆了。这不是我的一时兴起,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饱含我对部队的深情。看到部队仍处于战备状态,我非常欣慰。为他们走出营房,自找苦吃,学军事、练本领、练毅力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曾经有过和他们一样的经历而自豪:“阿姨也是一位老兵”。</p> <p class="ql-block"> 小伙子们渐行渐远,我和老伴追随着他们的身影与脚步,来到他们住处的附近,他们的临时营房有矮墙围挡着,是一处废弃的岸边老院和十几间老渔屋。几天来蓬莱连续下大雨,也不知房子漏不漏、潮不潮?怜悯之心油然而生。老伴说:“野营拉练,就是战时需要,打起仗来什么条件都会遇到,即便漏雨,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趴在老营区条件优越,练不出好兵”,我赞同老伴的说法。“玉汝于成”唯有经历磨难才能成器。想起那首阎维文唱的“一二三四歌”嘹亮有力的军歌,那是战士的心声,唱响祖国、蓝天、大地的歌声,也正好是今天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那震耳的口号声再次响起,想必他们又在进行训练了。这阵阵吼声,使新兵走向成熟,练出气魄、练出意志、练出本领。使老兵懂得,部队是个大熔炉,锻造出的军人永是国家安全的柱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