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功能也逐渐下降,虽然重阳节吃粽子的欲望没有像儿时那样的惦记了,但是那份对儿时重阳节的怀念依然如故。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p class="ql-block"> 包粽子,在我的老家叫裹粽。记得小时候,老家的长坞坑靠坑的那二边都是长满了包粽子的粽叶,每年的重阳节前,母亲就会去采一些粽叶备着,那里的粽叶又长又大,用它包的粽子不仅个儿大,而且有一股淡淡的竹子清香。包粽子也是一项技术活,首先要选好糯米,这是包好粽子的关键,其次要掌握好糯米浸水的时间,放的盐水要恰到好处,还有粽子包好煮的时间也非常要紧,煮的时间不够就夹生,煮的时间太才容易糊了。母亲包得一手好粽,她包的粽子既好看又好吃,我们大家都喜欢吃。</p> 老家的粽子基本上都是四个角,但品种繁多,有赤豆馅的、豆腐馅的、腊肉馅的、红枣的,还有板栗馅的,我就喜欢板栗馅的,风干后的板栗包在粽子里,香香甜甜、粉粉嫩嫩的别有一番风味。可在我小的时候虽然家乡的板栗很多,但那时候都是属于生产队所有,板栗成熟了后大人们采下来后把个儿大的都卖给了供销社收购站,留下一些个儿比较小的收购站不要的分给每家每户,因此那时候拿板栗做粽子馅也算得上是“稀罕之物”了。我平时吃东西不怎么挑剔,唯有吃粽子除了板栗馅的,我仍愿吃没有馅全部都是糯米的粽子,大人们把它叫做“实肚粽”。因此,每到重阳节妈妈就愁如何给我弄到几个板栗做粽子馅,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的重阳节母亲都让我吃上板栗馅的粽子。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是个大节日。老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出嫁的女儿每年的正月要给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家拜年,重阳节要给他们送粽子,俗话:“担重阳”,否则就会被别人看不起。记得小时候重阳节我们兄弟姊妹总是“软硬兼施”想着办法跟着爸爸一起去给舅舅家担重阳送粽子。因为我的二个舅妈都非常好客,一进门就给我们泡来甜甜的“糖沙茶”,然后忙着去烧点心,不一会儿舅妈就给我们端来了香喷喷的一大碗点心,上面香喷喷腊肉浇头,下面还有两个煎得黄黄的荷包蛋。舅妈是个非常能干的女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也总能千方百计地给家里的亲戚弄一些好吃的东西出来,所以哪怕是翻山越岭要走三个小时的山路,我们依然抢着去。</p> 往事如烟,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不用等到重阳节,粽子平时想吃就吃,唯有那对浓浓的重阳节氛围及对亲人们的思念还是那么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