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美篇

萌萌

<p class="ql-block">游学之三</p><p class="ql-block">2024-10-12</p><p class="ql-block">今天游学礼嘉——街镇、王氏宗祠(省文保)、礼嘉双桥(礼嘉桥、太原桥,市文保)、孙觌纪念馆,返程时参访三勤紫竹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  常州老年大学文史语言系地方史游学团,在张浩典老师的带领下组织了一次参访礼嘉的游学活动,这样的活动将会是一次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了解礼嘉的历史沿革,特别是宋代名人孙觌与当地的关系。老街步行游览,欣赏古建筑风貌,了解当地风俗民情。访问礼嘉新街,感受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文化遗迹考察,踏勘礼嘉双桥(礼嘉桥和太原桥),了解其历史背景。 参访王氏宗祠,探讨其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参访三勤紫竹林禅寺,体验禅宗文化实地体验:不同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学员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历史文化的气息。</p><p class="ql-block">张浩典老师的专业讲解,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每一处文化遗迹的背后故事。这样的游学活动不仅能丰富学员的知识,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也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体验之旅。  </p><p class="ql-block"> 礼嘉,位于武进中东部。东临洛阳镇,南接雪堰、前黄两镇,西依南夏墅街道,北靠湖塘、遥观两镇。得名:源自集镇内架设于礼嘉河上的一座老桥礼嘉桥,原名李家桥,据传为明嘉靖后期(1560 年左右)由定居在小村上(今上头巷东村)的李姓所建。后来,周陈桥王氏和孙第桥孙氏先后迁居李家桥之东、西。清雍正七年(1729 年),李家桥年久失修,孙氏后人孙竹独资重建此桥,易木为石。桥成,孙氏欲以祖籍郡名“乐安”取代“李家”桥名,因遭桥东王氏的反对而作罢,双方因此结怨。清嘉庆十八年(1813 年),孙氏再次修桥时,孙、王两姓释嫌修好,共同商定桥名取“李家”之谐音为“礼嘉桥”,意在嘉许礼让和睦之美德。礼嘉街镇 1986年,集镇面积0.27平方千米,老街长400多米。2007年,形成2纵4横6条主街道,面积5.18平方千米。新西街是最繁华的核心街区。镇上有礼嘉双桥、孙觌纪念馆等。</p><p class="ql-block">礼嘉王氏宗祠 中沙礼嘉桥王氏宗祠位于武进区礼嘉镇鱼池村,坐北朝南,始建于明崇祯年间,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王氏族人修缮宗祠,恢复了祠堂原有的明末清初徽派建筑形制,保持了四进院落的主体结构,保留了遗存的花卉禽鸟等砖雕、木刻,复建了第四进,祠堂目前占地面积为1473平方米。祠堂第一进为石库门楼,挂有“王氏宗祠”匾额,第二进为三槐堂厅,放有三槐始祖王旦塑像,第三进为槐荫堂厅,正中为南渡始迁祖王皋坐像、右为中沙祖王吾伍坐像,左为中沙礼嘉桥支祖王真一坐像,最后一进为槐恩堂厅,供奉王氏先祖牌位。祠堂围廊两侧还有岳飞《题王氏总谱跋》碑和江南大儒钱振锽先生避难纪念碑记。</p><p class="ql-block">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礼嘉双桥位于武进礼嘉镇乐安东街老街,为一横一竖相毗连的两座石梁桥,分别是礼嘉桥和太原桥,均为单孔平桥。礼嘉桥东西走向,太原桥南北走向。礼嘉桥原名李家桥,最初由明洪武年间李华一所建,时为木桥;清雍正七年(1729) 定居河西的孙竹所出资将其改建成石桥;嘉庆十八年(1813)秋,孙氏后代集资重修。“礼嘉桥”三字镌刻于桥南侧石条上,距今将近200年。太原桥明末清初年间由河东王氏家族所建,旨在表明自己王氏一脉始发于山西太原。礼嘉双桥是常武地区少见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具有双桥首尾相接的单孔古石桥,这种桥制桥型在常武地区绝无仅有。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孙觌纪念馆位于礼嘉双桥南堍数十米的孙氏二分祠内,由门楼、庭院、展厅三部分组成,陈列孙觌遗著、遗砚等文物。2003年11月开馆。孙觌(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宋常州晋陵人。宗宋大观三年(1109)进士,宣和六年(1124)任侍御史,钦宗靖康元年(1126)迁翰林学士。高宗建炎初,贬峡州。再谪岭外。建炎三年(1129)官至吏、户两部尚书。后又以赃罪斥,提举鸿庆宫。故其文集称《鸿庆居土集》。</p><p class="ql-block">在返程时,我们参访三勤紫竹林禅寺。</p> <p class="ql-block">老街有双桥:</p><p class="ql-block">礼嘉桥 太原桥</p> <p class="ql-block">在返程时,又参访三勤紫竹林禅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