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月的天空更加湛蓝,九月的云朵格外柔软,九月的微风吹醺了大地,九月的我们发出了“请到碧野奏风笛”的深情召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纸坊乡中的学生有写日记的传统,至于何人发起,已无从得知。我一参加工作就无师自通地组织学生写日记。有道是,“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可使人求真向善致美。”为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语文老师要随机抽查,天天批阅。我把抽查的权利下放给科代表,只要他按时给我抱来两组日记本就好。两组日记,滋遛滋遛一会儿功夫就批阅完了,重点是讲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欢趁语文课的最后几分钟,一个本子一个本子拿起来,读一读,念一念,展一展,评一评,点一点。光说优不说差,努力发现每篇日记的闪光点,哪怕一个标点符号用得好都不放过。人人受表扬,个个得激励,孩子们写作积极性很高,不少人自费订阅了《青少年日记》。我要求他们像上面的范例那样,规范日记格式,正文前先写日期、天气,再拟题目,这样便于聚焦主题,避免记流水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学生们除了天天写日记外,还要每周写周记和作文。周记与作文略有不同,周记不定题目,想写啥写啥,作文为教师命题,专项训练。有这么大的写作量做支撑,学生的语文素养想差都很难。学校与兄弟学校联考联评时,不管其它学科成绩如何,语文学科始终是“不倒翁”,人平分有时能甩其他学校十多分,相当于几条街的距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教研组的老师大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张老师善于寻找突破口,长文短讲,短文精讲。韩老师备课一丝不苟,书写一笔一画,他的教案是我模仿的样板。另一个韩老师属于高智慧、冷幽默型,时不时地语出惊人,还常拿自己编的蚂蚱、螳螂奖励学生。他动手能力强,草编、木工、泥工样样精通。我偶尔在报刊上发些豆腐块,他却一出手就整篇论文发在《河南教育》上,拿了一笔不菲的稿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语文教研组还很团结。平常搞个单元测试,同年级的几个老师一商量,有人命题,有人刻蜡纸,有人油印,各取其长,各尽其能。每周五下午是作文课,这天被誉为语文人的黑色星期五。大家最烦批改作文,然而上午的大课间却是难得的轻松一刻。彼此商讨下午的训练内容,交流批阅感受和作文中的“奇葩”发现……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微教研或校本教研,但学校是市教研室命名的首批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基地,也是农村学校仅有的一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晃进入了2000年。一个想法在我心里埋藏已久,我与发过文章的韩老师商量能不能成立个文学社,他一听大喜过望。我俩向学校领导汇报后,就行动起来。先给文学社起个名字吧。他说,学校四周一片碧野,就取名为“碧野文学社”吧。我说,就它,意象好,诗意浓。紧接着,发启事,招社员。9月25日,碧野文学社正式成立,七八十名社员群情激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次社团活动,我们邀请到了襄县籍青少年作家王改昌。改昌已出版两部散文集,在校园文学领域影响颇大,是无数学子追捧的偶像。在那个文学至上的火热年代,改昌的求学过程、写作经历和人生思考,把社员们的写作之火点燃得“噼噼啪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前形势,一派大好。但想法又来了,能否办份内部报纸,让学生习作得到“发表”?之前,我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油印过习作小册子,像《心海之光》《春日》等,内容虽稚嫩,但无不视如至宝。如今,改昌有办报经验,何不先问问价钱,探探校长风声?校长听了,二话不说,当场拍板定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我们来了个面向全校征名活动,不知道是谁的创意,最后我们选中了“风笛报”。这就是“请到碧野奏风笛”的来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风笛报》每月一期,每期由一个班级文学社负责人做执行主编,牵头组稿和审稿,定稿后交给改昌代我们编排印刷。第一期的执行主编是刘同学。她是个初三毕业班的女孩儿,高挑白净,温文尔雅,像一株桔色的美人蕉,不声不响就把首期稿子组编停当。我和韩老师都很欣慰,学生社团不就是这个样子吗?如果时时处处还需老师操心,那还叫什么学生社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碧野满眼绿,风笛声声脆。孩子们的文字变成铅字,学校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也算是办学史上的一个微创举。报纸发下来,学生们爱不释手,老师们在开会前领到报纸后,校长会都开不成了,只得微笑着提醒大家“把报纸先放那儿,等开完会再看”。感谢校长,感谢纸坊乡中,要不再美好的想法也会胎死腹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后来,适逢学校施工,我请木工做个木箱子。政教副校长问干啥用?我说当《风笛报》投稿箱。他说,那你交给我吧。两天后,他把木箱油成绿色,还装上褡裢,配上小锁,用白漆写上“《风笛报》投稿箱”,像邮电部门的邮箱。我将它挂在会议室的出前檐下,风刮不着,雨洒不着。这一挂,仿佛来了一家正规编辑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改昌还办个《青少年大参考》杂志,发行到全国各地,他在杂志上为《风笛报》做了一个推介,一时间外地的投稿信件雪花一样飞来。有云南边陲部队的战士,有山东莱阳师范学校的学生……没想到一份小小社报,弄得这么热闹。对外地来稿,我们不仅优先刊登,而且一一回复,并寄赠样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但是人不能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一家十分贴近学生的省级报纸《作文指导报》。第一个发表作品的是我们班的徐同学,作文题目是《俺村那学校》,还配了插图,一棵歪脖子树掩映着校门,发表在一版的位置,印象极深。之后,社员们隔三差五都有作品见诸报端,报社还主动联系到我,在校园文学专栏里刊登了我们的文学社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风笛报》前前后后坚持了四五年,之后因各种原因一度停办。何其有幸,我们曾与她擦肩凝视。前年,在河师大工作的校友说,如今写论文、做课题,那些文字功底都是上初中时打下的基础。有位在法院工作的校友说,难忘那时做摘抄、写日记,虽然下的都是笨功夫,却很有用。是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而我们学校选择了十年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光飞逝,转眼20年过去。2021年春,我接到通知,要我回学校参加《风笛报》复刊仪式。什么?《风笛报》要复刊?我激动不已。原来是他,那个作业最整洁、书写最认真的学生,如今的他事业小有所成,主动联系,愿意自己出资把《风笛报》续办下来。这一次是面向全乡中小学师生征稿,铜版纸彩色印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拿到新出的《风笛报》,嗅着那幽幽墨香,我不由百感交集,浮想联翩,仿佛又回到那“请到碧野奏风笛”的美好过往。是啊,碧野满眼绿,风笛声声脆。这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模样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薛志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