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抵达拉萨时,正是中午时分,日光之城依然用明媚的阳光迎接着我们。下午在酒店休整,晚上选择了一家在八廓街附近的牦牛火锅,饭后,便向大昭寺走去。</p><p class="ql-block"> 晚上的大昭寺人头攒动,虔诚的信徒们聚集在大昭寺门外虔诚叩拜着。灯火明暗间,大昭寺的金黄依然夺目灿烂,这座天域高原的佛教教众的心中圣地,在黑夜里仍如灯塔般。坐在门前石阶上,看着顶礼膜拜的人群,微微凉风习过,心中安祥如愿。</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9点,我们就向大昭寺出发。10点整,在大昭寺的门前,我们等来了001号讲解员多杰布,领着我们走进人头攒动的寺内。多杰布是这里的老牌讲解员,也是老熟人了,大约1米75的壮硕身材,轮廓分明的五观,墨黑的脸庞,一双微微突出又炯炯有神的眼睛,全黑色的衣服,手上盘着一串108颗黑色佛珠的手串。外表硬朗而严肃的多布杰,脸上却常常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除了我们,还有三位从西安来的女子,也是找多布杰讲解的。多布杰首先把我们带到寺右的出囗内庭,给我们讲解了大小昭寺的历史、释迦摩尼等身像的历史、拉萨的来源等,一些我们知道的与不知道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站在这里的大昭寺,是松赞干布为尼泊尔尺遵公主而建,拉萨还有小昭寺,是为大唐文成公主而建,凭什么这样说呢?”多布杰环视了我们一下:“因为尺尊公主从西而来,故大昭寺的寺门向西,文成公主从东而来,故寺门向东,各自代表着故乡的方向。”多布杰说:“大昭寺存有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至今香火旺盛。小昭寺存有的8岁等身像却在文革时被破坏了,只剩下半身,上半身在80年代才从北京被发现,被班禅大师请回西藏用特殊材料从新拼合,小昭寺在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所以小昭寺已没落了,很可惜。”</p><p class="ql-block"> “释迦摩尼的等身像全世界只有三尊,分别是8岁、12岁、24岁。8岁、12岁等身像是特殊合金制成并由释迦摩尼亲自开光的,见之如见佛祖,非常珍贵;大昭寺原来供奉的是尺尊公主带来的8岁等身像,小昭寺原来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等身像。唐朝武则天时期,传来大唐要迎回12岁等身像而欲动干戈的消息,僧人们为保护等身像而把小昭寺12岁等身像与供奉在大昭寺的8岁等身像对调,并在大昭寺现在位置封存起来了,想以此防止唐军掠回。后来唐军并没来,佛像也因此封存了,60年后才由后世僧人开封。而这一对调,就是至今,却因此而完整保存下来。”所以现在在藏传佛教至高无上的大昭寺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却是文成公主从大唐请来,本来是放在小昭寺供奉的。</p><p class="ql-block"> “24岁等身像是印度一位见过佛祖的老妇人,凭记忆令儿子在15天内闭门雕刻的石像,15天内不能见人。因至第14天时老妇人预感自己将离世而要求儿子开门见像,惊讶于佛像与记忆完全相符而于次日果真离世,佛像因此在一只小脚趾上未完全完成雕刻。24岁等身像后在乘船逃避灭佛行为而在印度洋沉入海底了,所以现在唯一存世且完好无缺的,便只有大昭寺这12岁等身像了。”</p><p class="ql-block"> “大昭寺内除了供奉释迦摩尼12岁等身佛像,还供奉了西藏佛教历史上各时期著名人物,所以大昭寺是不分教派的,西藏各教派教徒,均以大昭寺为其核心,所以西藏佛教的中心,便是大昭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你们知道布达拉宫的‘布达拉’是什么意思吗?”多布杰望着我们:“布达拉宫的“布达拉”是梵文释音,意思是观音菩萨居住处,布宫的始建者松赞干布,便被看成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多布杰知道这些大多数人都知道,于是话风一转:“但藏族人多把布达拉宫称作‘一艘渡人的游船’,把之誉为将信徒渡向西方极乐世界的船,因此而让信徒们崇拜”。多布杰接着说:“你们看,这船头是向西的”。细细品来,这屹立在红山之上的布达拉宫,确实像是一艘向西而去的船,在拉萨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见它那乘风破浪的船影。</span></p><p class="ql-block"> 讲完了历史,多杰布继续讲了佛教的一些知识与认知:</p><p class="ql-block"> “我们参拜时,多是简单的双手合十。但真正的参拜方式,是双手合十而拇指弯曲内扣入合十的掌内。拇指内扣,表示一手收起自私,一手收起自大,表达的是内敛、谦逊的意思”。多布杰接着说:“佛家提倡的是平和,笑脸对人,笑脸对事。所以现在内地的寺院,进山门第一所见便是弥勒佛,大肚能容,笑囗常开”。多布杰用他略微夸张的脸部表情,表达了微笑与愤怒的处世区别。</p><p class="ql-block"> “佛珠实际上是计数器,计算念佛的次数的”。多布杰拿他手上的佛珠做了示范,告诉我们108颗佛珠的念佛计算方式,一串完整的手持佛珠,竞是能计算到十万百万的。而108的数字,在佛家里便代表了宽广与无穷。多布杰手上佛珠的记录显示,他的念经次数已超过4万次了。多布杰并说道:“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临急抱佛脚,拜佛是有事相求,这是不对的。拜佛,是为了得到智慧与安宁,得到处世的方式与做事的方法。如果做了坏事求佛就能得到平安,那是否便人人可以做坏事了?有能力捐赠佛前的人就可以做坏事了?这与佛家思维是相违背的。所以拜佛,不是求佛,而是得到觉悟。”多布杰的语气透着坚决。</p><p class="ql-block"> “拉萨一年四季,基本上都是丽日蓝天,这在西藏的其他地方比如日喀则等,是不多见的。”多布杰脸上露着笑容:“在常人的眼里,拉萨的天空只是蓝天白云,而在佛教徒的眼里,拉萨的天空,是飘满了“嗡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这由佛教真言结成的网,笼罩了整个拉萨的天空。”多布杰说这话时,面带微微自豪感,墨黑的脸颊笑意更浓。</p><p class="ql-block"> 讲完了这些,多布杰便带着我们重回殿内,在排队等待的时间里,多布杰又举了两个例子:</p><p class="ql-block"> “在内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人跌倒讹人的现像,在</span>西藏是不存在的,没有那基因。一人跌倒众人扶,一人困难众人帮,在西藏是习以为常的常态”。那在内地遇到老人跌倒应该扶吗?多布杰的答案是应该扶:“万一是真的呢,不扶,会遗憾终身,而且与佛家慈悲不相符”。当然了,在扶之前,多布杰建议多应用手机拍摄等现代手段、以及招呼行人认证等,保护好自己,这也是佛家认可的。</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个转着转经筒的藏族老婆婆走了过来,在我们身边喃喃低语,多布杰走过去,弯下腰,低声对老婆婆说了两句,老婆婆走开了。“现在网络上有许多人,总是诋毁对方,抬高自己,挑动国家情怀,挑起民族仇怨,这根本不是爱国。”多布杰转了一个话题:“不妄言,不仇视,才是佛家提倡的”。那什么是爱国?多布杰略略提高了语调:“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不添麻烦,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p><p class="ql-block"> 走入正殿,是顺时针参拜。多布杰告诉我们,正面左边的塑身就是西藏佛教的起始传播人莲花生大师,他让我们礼拜一下,看得出他对莲花生大师的敬重。殿里的塑身,有观音菩萨,有西藏的药王菩萨,建桥大师唐东杰布,松赞干布及文成、尺尊两位公主等。我们刷了金身出来,多布杰帮我们领取了尚缺数条的金黄哈达,便领着我们向二楼走去。这时老婆婆又出现了,多布杰低头对老婆婆轻声说了几句,老婆婆默默走开了。</p><p class="ql-block"> 走上正殿二楼,多布杰给我们讲了一些我们认知以外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莲花生大师自藏王赤松赞干布从印度请来西藏后,在山南建了桑耶寺,是西藏佛教的起始人,受佛教各派所尊崇。山南是西藏文明的发祥地,第一块农田、第一座宫殿均出自山南”。多布杰建议我们要去山南走走:“莲花生大师在赤松赞干布死后,受到本地元始教派的挤压,被迫外走罗刹国,从此了无音讯”。多布杰认为,莲花生大师应该是在出走途中被人暗杀了,不然不会从此没有历史记录。</p><p class="ql-block"> 多布杰接着说,西藏史上有三位伟大人物,也是被害的,并因此影响了西藏历史进程:</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是吐蕃王朝最后的藏王朗达玛。这个以灭佛著称的藏王在多布杰的眼里,朗达玛当年并非灭佛,而是因为佛教已泛滥变质了:“当时被供养的佛教,已经发展到7户家庭养一个僧人的地步,很多的年青人因图安逸而入寺为僧,导致国家无兵可招、民间无民为作的地步,西藏整个的陷入贫困潦倒。所以朗达玛在觉醒官员帮助下,拆除了部分寺院,限制了僧侣的发展,令国家日益富强起来,却由此引来了杀身之祸”。多布杰说:“史书上说朗达玛在大昭寺门前阅览唐蕃会盟碑文时,被一位年近八十岁名叫拉隆·贝吉多杰的僧人用箭杀死,并成功逃脱了。可是,一个近八十岁的密宗大师,又如何能拉得开弓并准确射中朗达玛而又成功逃掉的呢?”多布杰言语中并不认可这说法:“朗达玛在死前说了最后一句话‘早三年,晚三年’!”意思是早三年杀他,就不会出现打击佛教一事;而晚三年杀他,他就有时间让西藏变得更强大。多布杰口气中带着深深的惋惜:“朗达玛一死,吐蕃王朝就散了,整个西藏没落了,再度倒退回各自为政的地方割据状态。”多布杰是虔诚的佛教徒,能在大昭寺内如此地说出这些话,的确与众不同。</p><p class="ql-block"> 第二位,是五世第巴桑结嘉措,是五世达赖后期、六世达赖时期西藏的达赖系统总管。西藏当时执行的是二元政权,达赖系统虽然政教合一,但仍受汗王系统的控制。当时的西藏是和硕特蒙古汗王时期,统治骨架是汗王系统,军队也掌握在汗王手中。为争取完全的权力自主,桑结嘉措对内密不发布五世达赖的去世并让人冒充、外与同为五世达赖弟子的同学噶尔丹结盟共同对付当时的西藏实际统治者和硕特汗王拉藏汗,最终兵戎相见,兵败被杀,努力付诸东流。桑结嘉措是著名学者,是西藏本土较长时间的管理者,对西藏现状的改进做了许多工作,深得人心,但最终在权力面前失败了。而六世达赖仓央嘉措,这位诗人情僧,也成了这次权力斗争的牺牲品,24岁便死在了押解回京的路上。</p><p class="ql-block"> 第三位,是近代的一位贵族。家族高贵庞大、地位显赫的他,年青时留学英国,接触到先进国家的社会状况和管理方式,深深地感觉到西藏农奴制的悲惨和落后,立心改革。回到西藏后,便利用其地位和家族影响力,一力主张、宣传、推动废除奴隶制,却从根本上动了政教合一的当政官僚、寺庙的利益。三大寺以召集开会的名义,要求贵族赶赴布达拉宫。“贵族也知道此行凶多吉少,于是集合家族控制的藏兵布控在布宫山下,约定如遇不测,即鸣枪为号,家族藏兵便攻入布宫。贵族进入布宫后,被要求除下手枪,说是规矩。会见过程中,贵族感觉不对,就往外跑,准备夺过随从的枪鸣枪为号,不幸就差了一点点,被几个僧人按住了。山下藏兵没听到枪声,便没有进攻,行动就这么失败了“。多布杰的语气带着深深的无奈:“就差了那么一点点”。确实,西藏的历史改变也就这样错过了。多布杰接着说:“贵族被挖去双眼流放了,后来解放军进藏,贵族的家族是首先响应和拥护的。到现在,贵族的家族后人依然受到政府的优待,家族成员一直担任西藏的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多布杰说完,便带着我们走出二楼殿外。丽日蓝天之下,多布杰微笑着招呼我们:“可以拍照了(寺内不允许拍照)”。阳光下的大昭寺金碧辉煌、耀眼夺目,于是我们请多布杰一起合照。分别时多布杰与我们一一握手相送,这时的多布杰脸上的笑,是最为爽朗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大昭寺门前的女子</p> <p class="ql-block">晚上的大昭寺门前</p> <p class="ql-block">八廓街上</p> <p class="ql-block">转经的藏民</p> <p class="ql-block">又见玛吉阿米</p> <p class="ql-block">寺墙边</p> <p class="ql-block">早上的大昭寺门前</p> <p class="ql-block">专心工作的喇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