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章

明强致远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天地是不标榜仁爱和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生养万物而不会占有。圣人也是不标榜仁爱和仁慈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服务百姓而不求回报。天地之间,岂不就像个风箱一样吗?它虚空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冲和造化,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会加速败亡,不如保持中正,妥当,做到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一:</p><p class="ql-block">《道德经》抱一守中的处世哲学:</p><p class="ql-block">抱一:坚守内心的纯粹专一,一个人生信仰目标坚持一生,一个人生伴侣携手一生。</p><p class="ql-block">抱一讲的是不变、坚守,那什么东西不变,需要坚守?内心对信仰的执着专一不变、终生目标不变,对情感的纯粹专一不变。</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就是道、规律、内心的坚守、老古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守中:顺应自然,秉持中正平和,中庸之道,平静少欲,平衡。中也是冲的意思,即矛盾的统一变化,即少说多做,多去实践道。</b></p><p class="ql-block">守中讲的是可变,什么东西可以变化呢?外在环境、季节、温度、国家政策、制度等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也需要顺应变化跟着变,去适应环境或者时代的变化,去改变去适应,去改革去创新,同时保持中正,内心平和,秉持良知去做。</p><p class="ql-block">总结抱一守中:纯粹专一的坚守人生信仰和目标,并且内在不断修炼提升修养和灵魂,顺应自然规律,秉持良知和中庸之道。<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既要坚守一些内在纯粹的东西,也要懂得顺应变化,灵活变通,保持良知中庸,以便更好的达成终生目标。我们不能改变别人时,改变环境时,就要学习改变小环境,改变自已的心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抱一守中”呢?</p><p class="ql-block">在《道德经》第22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六个实现“抱一守中”的方法,就是: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曲则全”,“曲”,就是曲线;“全”,就是处事很周到,很周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会绕弯,才能伸直。</b></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身体挺直,一定要先弯一下,才能挺得很直,否则就没有弹性,你硬刚,把人都得罪完了,还怎么混社会。其实,一个人如果知道受冤枉对自己反而是最幸运的,那么人生会改变很多。</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领导冤枉你的时候,你最好不表白,也不申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洼则盈:</b></p><p class="ql-block"> 洼则盈”,有低洼,有空间,才能够装东西,才有一天会盈满。但是最好不要盈满。不盈满就永远有功能,永远可以装新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天道忌满,自然的现象都是这样。人不要自满,要谦卑处下。满招损,谦多益。</b></p><p class="ql-block"> 多则惑,少则得:</p><p class="ql-block"> “少则得”,我没有什么欲望,很容易满足,因为我要的少,当然人家就会给我。</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多则惑”,你要多了,别人就感觉很疑惑:你要那么多干什么?反而不给你,你就达不到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多少是人的一种感觉,不在于真的有多少。一个人很容易满足,是最快乐的。</b></p><p class="ql-block"> 老天给我们一个贪得无厌、很难满足的“性”,就是让我们去修的。假如人天生就没有什么欲望,就没有什么好修的了。</p><p class="ql-block"> 弊则新:</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弊则新”,“弊”是旧的意思或者根本(老本),有旧的才会有新的。</b></p><p class="ql-block"> 但是今天,大家因为受西方求新求变、创新思想等一大套东西影响,真的需要特别小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我们都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讲新,一定要跟旧的连在一起,继旧才能开新。<b style="color:rgb(237, 35, 8);">把旧的搞懂了,才能够温故而知新。从历史中学习,向老古话学习,向有经验的智者学习……</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多得永远不如少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个人最高的德行就是无欲。</b>你们要抢,就去抢;要争,就去争。我不用争,因为我心里头什么都有,不一定拿到手,不一定是我所有才叫有。</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我就很满足,我就有了。中国人的满足,跟西方的满足不太一样。我们多半是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不求物质方面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之,修道就是虚其心,减损欲望:我清心寡欲,不老想自己。如修道人一般,以天下为己任,跟天下万物合而为一。</b></p>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二:</p><p class="ql-block">抱一守中</p><p class="ql-block">首先,什么是中?</p><p class="ql-block">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p><p class="ql-block">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p><p class="ql-block">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p><p class="ql-block"> 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低、前后……这些判断,就好像天平两端的砝码。</p><p class="ql-block"> 圣人才不会去做那些,增加砝码的事。</p><p class="ql-block"> 而是要去做天平,让两边保持平衡,去做尺度,让这些东西能够被衡量。</p><p class="ql-block">因此,</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中,可以理解为平衡,尺度,矛盾的统一思想。</b></p><p class="ql-block"> 其次,什么是守中?</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p><p class="ql-block">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 天地是无所谓仁、无所谓不仁的,它看待万物都是一样的。圣人也是这样,包容、平等的看待生灵。</p><p class="ql-block"> 打个比方,那天地间的气流,和风箱里的气流,它们运动起来,是同一个道理——你越是去搅动风车的扇叶,风就越大。</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去追逐转动的扇叶,不如操控住风车的轮轴,以不变应万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守中,即是把握本质,把握尺度。</b></p><p class="ql-block">在庄子那里,“守中”的意思也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圣人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和是非以休乎天钧。</p><p class="ql-block">什么是“一”?</p><p class="ql-block">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p><p class="ql-block">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p><p class="ql-block">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p><p class="ql-block">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p><p class="ql-block">一,是在视觉、听觉、触觉之外的,是一个抽象的“理体”。</p><p class="ql-block">这个理体,在人的视觉之外,在人的听觉之外,在人的触觉之外,</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个人以为,一就是人心,是思想,是规律,是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一”,有什么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b>。其致之也,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p><p class="ql-block"> 天地万物,王侯将相,得一而生,得一而正。</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一”,还是事物的对立统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b>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p><p class="ql-block">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什么是“抱一”?</b></p><p class="ql-block">「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国治民,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p><p class="ql-block">抱一,即“无离”。</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无离”?</p><p class="ql-block">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无离,是不出户而知天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了解天下,是动身走出门庭的。</b></p><p class="ql-block"> 可见,这里的户牖,并不是实际的门窗,而是心灵的门户。</p><p class="ql-block"> 是在看过最美丽/丑陋风景、听过最高雅/难听的音乐、尝过最好吃/难吃的食物之后,还能守住自己的初心,还记得自己的目标。</p><p class="ql-block">综上,</p><p class="ql-block">中是平衡,平衡需要尺度。</p><p class="ql-block">这个尺度,掌握在人手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是人心,是思想,是规律,也是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一,需要内心保持纯净无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个纯净无瑕,以婴儿为标准,即赤子之心。</b></p><p class="ql-block">关于“一”的对立统一,扩充:</p><p class="ql-block"> 庄子在《齐物论》里,把对立的矛盾进行了消解,因为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东西,并不能说是对立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看似对立的是非题,在根源上并不对立。就好像,</p><p class="ql-block"> 风声起于自然,言语出于成心。吹万不同,是非难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如把这种对立消解,以一种“无”的方式去看待事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无,即互相把参考系消解掉,不要只坚持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想想,无我、无私、无执……</b>。</p><p class="ql-block">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彭祖为夭。</p><p class="ql-block"> 在茫茫宇宙中,地球也不过是一粒尘埃,泰山也就更小了。在无尽的岁月长河里,能活八百岁的彭祖,跟夭折的孩子一样短命。</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不能改变世界时,不妨改变对世界的看法</b></p> <p class="ql-block">读书笔记三:</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是讲修道的,那如何修道,老子告诉我们修道要重视心法。</p><p class="ql-block"> 所谓修道的心法,老子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抱一守中”。</p><p class="ql-block"> “抱一守中”,这个“一”很难得,“一”就是很纯真,一尘不染,很朴实。“<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守中”不是儒家所讲的走中道</b>,<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而是守虚冲。不断保持虚,才不断有冲的功能。</b></p><p class="ql-block"> 所以同样一个中,道家的解释,跟儒家的解释不太一样,一定要把它分清楚,否则就搞错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抱一守中”呢</b>?</p><p class="ql-block">在《道德经》第22章中,老子给我们提出了六个实现“抱一守中”的方法,就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曲则全”,“曲”,就是曲线;“全”,就是处事很周到,很周全。</b>一个人能够拐来拐去,才有办法面面顾到。如果走直路,就可能会引起正面的冲突,就照顾不了全局。</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以,老子首先告诉我们,委屈才能求全。</b>这句话我们流传很久了,一个人不能受委屈,就不可能求全。硬碰硬,走直路,把人都得罪光了,还怎么全呢?</p><p class="ql-block"> “枉则直”,“枉”,就是不直。受冤枉,才有清白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认为自己受了冤枉,很凄惨,其实有什么凄惨的?不受冤枉,永远没有清白的一天;受了冤枉,很快就得到清白。</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人会绕弯,才能伸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比如说,一个人要把自己的身体挺直,一定要先弯一下,才能挺得很直,否则就没有弹性。其实,一个人如果知道受冤枉对自己反而是最幸运的,那么人生会改变很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所以,当领导冤枉你的时候,你最好不表白,也不申诉</b>。现在很多人喜欢申诉,申诉是西方人的方法。我不表白,因为好不容易让他冤枉一次,别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后来他发现我没有错,是他看错了,就对我特别好。我的收获不是比谁都多吗?</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洼则盈”,有低洼,有空间,才能够装东西,才有一天会盈满。但是最好不要盈满。不盈满就永远有功能,永远可以装新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天道忌满,自然的现象都是这样。</b></p><p class="ql-block"> 下雨天我们弄个水桶去盛雨,盛满了之后的水会溢出来。任何一个蓄水池,如果装满了水以后,一定是向外流的。与其这样子,还不如少装一点,让它保持可以再装的功能,这不是更好吗?</p><p class="ql-block">这告诉我们,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两边都非常紧张,最后还可能逼死自己。</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弊则新”,“弊”是旧的意思,旧的才会有新的。</b></p><p class="ql-block"> 但是今天,大家因为受西方求新求变、创新思想等一大套东西影响,真的需要特别小心。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我们都知道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中国人讲新,一定要跟旧的连在一起,继旧才能开新。把旧的搞懂了,才能够温故而知新。从历史中学习,向老古话学习,向有经验的智者学习…</b>…。</p><p class="ql-block"> 否则的话,你会觉得新的就是好的,新的就是我要的,进而喜新厌旧,这样就越会忘本,离道也越远。</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少则得”,我没有什么欲望,很容易满足,因为我要的少,当然人家就会给我。</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多则惑”,你要多了,别人就感觉很疑惑:你要那么多干什么?反而不给你,你就达不到目的。</b></p><p class="ql-block"> 多少是人的一种感觉,不在于真的有多少。一个人很容易满足,是最快乐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大家如果跟外国人交往,就会发现,外国人真的比较容易满足。中国人是天底下最不容易满足的人,我们真的要好好了解一下自己。</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老天给我们一个贪得无厌、很难满足的“性”,就是让我们去修的。假如人天生就没有什么欲望,就没有什么好修的了。</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多得永远不如少得。</b></p><p class="ql-block"> 如果领导告诉你:三年以后给你五十万,现在要的话只给你十万。你选哪一个?相信中国人都会说:你现在给我十万好了。因为几年以后公司可能倒闭了,那样一毛钱也拿不到的。</p><p class="ql-block">这是外国人很奇怪的事情:你们怎么这样,看到小的忘记大的?其实不是,因为我们懂得“少则得,多则惑”。</p><p class="ql-block">“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正是让我们修养自己,实现“抱一守中”的六大方法。用一句来总结就是:以无欲为德。</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个人最高的德行就是无欲。你们要抢,就去抢;要争,就去争。我不用争,因为我心里头什么都有,不一定拿到手,不一定是我所有才叫有。</b></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我就很满足,我就有了。中国人的满足,跟西方的满足不太一样。我们多半是精神方面的满足,而不求物质方面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总之,修道就是虚其心,减损欲望:我清心寡欲,不老想自己。如修道人一般,以天下为己任,跟天下万物合而为一。</b></p><p class="ql-block"> 如此,便就可以通晓所有的事理,明了天下万物共同的准则,而且自由自在,自得其乐。</p> <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刍狗?刍狗就是用草把它编织而成的那些祭品。我们要祭拜天地,我们要祭拜圣人,当然过逝的圣人。我们要祭拜自己的祖先,一定要些祭品,来表示我们的诚意,那不是搞形式,而是表示诚意。所以呢?不必计较说很贵重,不需要。你就拿草来编织编织,你就去祭拜。最主要在那个意,而不是在那个物。</p><p class="ql-block"> 这个刍狗很有意思,在没有祭拜以前非常重要。哎!那不能乱动,尤其小孩不能去动,你搞脏了不行的。可是拜完了以后,根本就不当他一回事,就丢掉了。</p><p class="ql-block"> 这什么意思?就是四个字,叫做“自生自灭”。天地是让万物自生自灭。各位看看,哪个不是自生自灭?草长长长没有了,虫出来了被吃掉了,那跟那个刍狗是一样的。</p><p class="ql-block"> 圣人不仁,圣人他是体会天地之心,所以他大仁,就好像不仁。他也是一样的,让老百姓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他存在好像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做了很多事情。</p><p class="ql-block"> 你那个圣人,他做了好像没有做一样,他不居功,所以老百姓没有感觉到。好像你都不管我,实际上这是老百姓不对,不是圣人不对。</p><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做了很多事情,让老百姓感觉到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你就自己要反省,你给人家有压力,你给人家强制性,你要人家感谢你,这都是老子认为不自然的。</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p><p class="ql-block">  橐龠是什么?槖龠就是风箱。</p><p class="ql-block"> 道冲的作用,就好像是那个风箱一样。你看看,那个风箱做了什么事?没有做事,可是风箱的功能就很大。你这边把风推进去,那边气出来,就可以把火引起来。</p><p class="ql-block"> 风箱所排出来的气,它可以使得火焰来生化。有了生化出来的火焰,就可以去冶铁,做成不同的器物,人类的进化,就是从这里出来。</p><p class="ql-block"> 怎么样用火,怎么样制造器物,然后一步一步展出来。火产生了很多功用,但是风箱它好像没有事一样,它没有功劳,用完你把风箱丢掉了嘛。</p><p class="ql-block">  虚而不屈,它是空虚的。</p><p class="ql-block"> 你看风箱有什么?风箱如果里面装满东西,它就不是风箱了。风箱就是一个空虚的东西,你才有作用的。空气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出得来,所以叫不屈,不屈就是不穷竭的意思。你看你怎么用,它始终可以发生作用。</p><p class="ql-block">  动而愈出,你不发动则已,一发动它越生越多。从哪里来的?也没有,就是那个动作,那叫做道冲,然后就作用不停地发生。老子希望我们从这些现象来感悟到,你做一个人应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  多言不是多话,而是你把话讲绝了,就叫多言。你看你讲得很肯定,最后就是没有信用了。没问题,明天一定完成,最后是完成不了,这才叫多言。</p><p class="ql-block">  多言数穷,数穷,就是你断了自己的退路。你把话讲绝了,讲满了,你就后面没有退路了,那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说这个中,就是儒家的中道。那老子就讲了跟儒家一样的话了?不是。这个“中”,就是那个“冲”,你要保持那个冲的功能。</p><p class="ql-block">  那冲的功能是什么呢?很简单,四个字讲完了,“少私寡欲”。你少私寡欲,那个冲才会无穷无尽。</p><p class="ql-block">  你看一个人,你如果说,你没有太多的欲望,你就可以去追求,你该怎么去做到,前面那几章所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p><p class="ql-block"> 现在没有,整天想东想西,连道在哪里你都不知道。你要保持道冲的功能,你才真正的叫长进,那叫做真正的长进。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压垮自己。</p><p class="ql-block"> 现在人所作事情,都是用名、利、欲、知,把自己压得好像说,哎呀!怎么世道越来越差?这个人类越来越辛苦,好像老天越来越没有眼了,其实都不是,都是自己找的麻烦。老子讲那么清楚,我们还不知道反省,还在犯这些毛病。</p><p class="ql-block"> 讲到这里,老子话题一转,他就提醒我们,万物都有一个元始,万物的元始,就是从伟大的母性,我们下一章再继续。</p> <p class="ql-block">雅风讲经</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来讲道德经的第五章。老子在第三章中讲了圣人之道,接着第四章就讲了圣人之道的理论依据天之道,第五章里老子把天之道和圣人之道放在一起论述,着重说明了圣人之道要效法天之道的道学思想。大家看,老子的道德经就是围绕着天之道,人之道在讲述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一会讲天之道,一会讲人之道,一会又综合在一起讲述,生怕人们不明白,而实际上老子的这种论证方法的确起到了帮助我们理解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我们看一下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要正确理解这一章的内容,必须要明白这一章,是对第3章,为无为则无不治的进一步总结,同时也是对第4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深一步阐述。老子由天道推论人道,由自然推论社会,并用刍狗和橐龠这两个形象作为比喻,进一步论证了其无为之治政治思想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一章里出现了两个名词,一个是刍狗,一个是橐龠。</p><p class="ql-block"> 刍指的是草。所以我们把食草动物的二次咀嚼消化叫做反刍,那么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是一种人们进行祭祀时用的廉价的贡品。祭祀的时候自然会把刍狗装饰一番,一旦祭祀完毕则会把这刍狗丢弃。以往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刍狗比喻轻贱无用的东西,在本文中用来说明天地对万物,圣人对百姓,都仁爱,不刻意关心,任其自生自长,自消自灭。但读得多了,觉得这样理解有些片面,有必要探讨和纠正一下。</p><p class="ql-block">原来是解释成“天地和圣人无所谓仁爱,也无所谓不仁爱,对万物和百姓都平等对待,没有偏私”,听上去也很有道理,而且在第三十八章也写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意思是失去了道就只能靠德,失去了德就只能靠仁,失去了仁就只能靠义,失去了义就只能靠礼。好像是印证了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的合理性,但我认为,道是包罗万象的,有道的同时德、仁、义、礼都包含其中,并不能说有道就是不德、不仁、不义、无礼对吧。</p><p class="ql-block"> 还有就是,老子为什么用刍狗,而不用其他的物品来比喻呢?天地可以放任自然界弱肉强食,难道圣人也会放任社会上以强凌弱吗?我觉得应该不是老子的本意。联系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我觉得老子应该还有另外的意思,那就是草扎的狗用完之后是不没有其他价值的,不像真的狗肉可以吃,天地把万物看成刍狗,圣人把百姓看成刍狗,正是不贵难得之货呀,而且是天地和圣人都是不占有也不求回报,这正是生而不有的大仁啊,那天地不仁,就应该理解为天地不标榜仁爱之心,圣人也不标榜仁爱之心,这正是圣人对自身的不尚贤呀。不标榜仁爱,才是真的仁爱啊。</p><p class="ql-block">而橐龠则进一步形象地阐述了第4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橐龠是指风箱,古代冶炼金属时用的工具,风箱中间是空洞的虚无的,但却充满了空气,通过运动能够不断地为冶炼鼓风。老子说天地之间就像一个大风箱,天地中间看似是虚空的,但却充满着元气的流动,所以是虚而不空,用之不竭的,因为不占有,所以也是永不盈满的;这和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是一个道理。圣人之道效法天之道,所以圣人也应该像风箱一样,做到心中虚空,没有私欲,服务百姓,不求回报,实行无为而治和不言之教,既不会政令繁多压榨百姓,也不为标榜仁爱过多干涉;因为政令繁多只会加速败亡,不如持守中正之道,做到妥当和谐,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关于本章的最后一句话,不同版本说法不一样,帛书版本上写的是多闻数穷,是说多听多学知识会加速败亡,我觉得不好理解,所以不太赞同这种说法,还有就是对中字的理解,大多数学者认为中是冲的通假字,意思为虚空虚静,虽然意思上也符合这一章的整体含义,但我认为如果要表达虚空直接用冲字就行了,或者要表达虚静直接用静字就行了,没有必要用中字去通假或代替。</p><p class="ql-block">中,原意是指旗杆,引申为中心,中正,妥当的意思,后来被儒家发展为中庸之道,而且中这个字后来在易传中广泛使用,可以说是从老子这里开始的。中这个字无论是在传统文化,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国家名称叫中国,我们把华夏大地叫中原,我们把人品正直称为中正,我们把和谐妥当称为中庸,我是河南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问:中不中?回答那是一个字:中。所以说用中字代表好,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老子说的不如守中,我认为解释为中正之道比较合适一些。</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后再来读一遍译文:</p><p class="ql-block"> 天地是不标榜仁爱和仁慈的,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生养万物而不会占有。圣人也是不标榜仁爱和仁慈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服务百姓而不求回报。天地之间,岂不就像个风箱一样吗?它虚空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冲和造化,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会加速败亡,不如保持中正,妥当,做到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道德经第五章道一经典解读:</p><p class="ql-block"> 虚空化物章</p><p class="ql-block"> 玄同是《道德经》的核心。第4章初次宣说玄同的修法:“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在天帝之先,道体如虚空,其用不穷。此章第二段经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显然是继承上一章的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到底在叙述什么深意呢?儒家言仁义,老子直言不仁,儒道二家给人针锋相对的感觉,这种感觉延续二千多年,直到今天,这是华人文化的不幸。</p><p class="ql-block"> 老子是孔子的老师,这是先秦都公认的,《礼记》、《庄子》、《吕氏春秋》、《史记·老子列传》非常清楚的记载孔子曾经拜老子为师。师徒之间为什么如此对立呢?如何架构华夏文明的二大思想源流决定着华夏文明的未来趋势,这是文化精英极为关切的。</p><p class="ql-block">第五章</p><p class="ql-block">第一段</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p><p class="ql-block">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第二段</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p><p class="ql-block">虚而不屈,动而愈出。</p><p class="ql-block">第三段</p><p class="ql-block">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本章分三段。</p><p class="ql-block">第1段经文:</p><p class="ql-block">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p><p class="ql-block">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 第4章宣说如何认识道体。世人所说之道不是真常之道。那怎么认识真常之道呢?这是一个极大的难题。老子指着虚空,告诉世人道如虚空,又告诉世人道如深渊,如清澈透明的水。此章是虚空化物章,是前章的延续,这一认识有助于理解这二句经文。不仅道体如虚空,而且虚空能造化万物,这样对道体的理解又深了一层。如何领会虚空成为入道的第一法门。</p><p class="ql-block"> 世人内心有对道的渴望,但五官六根是最大的障碍,使人对伟大的道“信心难起”,老子很明白求道者的心理障碍。现在老子开示求道者,求道从认识虚空开始,不仅要认识虚空,而且要认识虚空造物的神奇力量。创造者总是最令人赞叹的,虚空就是创造者。</p><p class="ql-block">有形的万物是从无形创造出来的,“造舆于无舆”,“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教法是终极教法。哲学家喜欢仰望星空,因为虚空最能启迪智慧。《大乘起信论》从体相用三个方面阐述一真法界,老子从三个方面阐述道。</p><p class="ql-block"> 人的意识结构分为浅意识和深意识。浅意识与五官相连,接受五官的信息而毫无自由。深意识是玄妙的,完全自由,浅意识与深意识之间有防火墙。浅意识是接收中心,深意识是创造中心。接收中心接收五官传过来的信息,加工中心加工这些信息,创造中心才是最伟大的,能够窥探“众妙之门”。这是老子深意识-觉性中呈现的道,世人只见万物。</p><p class="ql-block">深意识-觉性是心理学的术语,老子的术语是“玄览”,即玄照妙心,《楞严经》称为妙如来藏心。玄照妙心能够认识虚空化物的妙理,能够认识道。老子知道世人见物不见道,圣人是见物又见道,子母双照。这是浅意识和深意识的不同。浅意识代表人的感知,深意识代表人的玄照妙心(觉性)。感知的对象是现象,玄照妙心(觉性)的对象是主宰现象的道。</p><p class="ql-block"> 世人的心中被现象充塞,看见的都是生生灭灭,圣人的心中只有道的不生灭。圣人觉性独照,不会被现象所迷惑,所以老子证悟后见到万物都是刍狗。更明白的说,万物都是现象。刍狗一词包含老子的神韵,我们找不到比老子更传神的文笔了。老子更要世人认识刍狗背后的道体,因为道与刍狗二而不二。</p><p class="ql-block">刍狗是世人亲手所扎,除了草,什么也没有。但世人把刍狗作为祭祀法物,用美丽的绣品装设起来,放进精美的篮子,恭恭敬敬的奉献给天地神明。祭祀过后,刍狗就被扔在路上,任凭世人踩踏,拾薪者甚至作为柴火烧掉。</p><p class="ql-block"> 刍狗好像命运坎坷,如同人的命运由盛而衰一样。人真应该为刍狗好好哭一场。这就是世人的真实情感,老子用刍狗一词宣说了甚深的妙理,让世人醒悟。“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刍狗就是最好的例证。</p><p class="ql-block">世人的刍狗与圣人的刍狗不是同一个形象。世人祭祀前把刍狗当神物(真狗),祭祀后把刍狗当废物(假狗)。圣人从来就把刍狗当假狗,这就是圣人与世人的不同。圣人已经见到万物的主宰,所以万物已经现原形,刍狗就是万物的原形。老子这里不是宣说万物为假(刍狗),而是为了从反面宣说道才是唯一的真。第4章和第5章一正一反,都是宣说道是唯一的主宰。</p><p class="ql-block"> 老子以刍狗的假来衬托道的真。万物本来是假(现象),但刍狗是假中之假。说万物是假,世人不会承认,说刍狗是假,世人不得不承认。这个假是说万物是现象,而背后另有主宰,似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万物如梦如幻,但万物之母是唯一的真。老子借刍狗之假修道体之真。天台宗有空假中一心三观。刍狗就是修假观,从假悟真。</p><p class="ql-block">经文“以万物为刍狗”的内涵就是如此。老子为什么说“天地不仁”呢?不仁一词太刺激人的神经,儒家把仁义作为最高准则,不仁不义就是暴虐,残暴。但老子的语境与儒家的语境不同。从道眼观之,天地是道的化现,是道所生。天地生万物是古老的常识,老子沿用了古老的常识。不仁就是没有意识,天地没有意识说得通,圣人也没有意识吗?(中医上不仁就是肢体无知觉)后面紧接着说“圣人不仁”,又如何理解?</p><p class="ql-block"> 读到第49章“圣人常无心”一句方才明白其中的奥义。王弼本原来作“圣人无常心”,帛书乙本作“圣人恒无心”,这才是老子的本义。西汉严遵注释说“无心之心,心之主也”,又说圣人“怀无心之心”,非常精准的诠释了“圣人不仁”的真旨。严遵的《老子指归》与老子心流相通,二千年来可谓第一人。</p><p class="ql-block">世人有凡心而无常心,圣人无凡心而有常心。无心之心就是真常之心,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凡情。世人的凡情障碍了世人认识真相的能力,圣人没有凡情才能直取真相。周公高举德的大旗,孔子在高举仁的大旗来补救。仁是医治社会的良方吗?老子认为不是,仁是社会准则,不是道德准则。人类文明发展的秘密不在社会内部,而在宇宙的根本法则中。所以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38),不契悟宇宙的根本法则就无法找到可靠的社会准则。</p><p class="ql-block"> 经文“以百姓为刍狗”是最核心的一句,也是第1段最让人不解的一句。“以万物为刍狗”也可以接受,但“以百姓为刍狗”就百思不得其解了。老子为什么要用如此惊人的语言呢?百姓与万物对,明显是指人类,有人辩解说百姓就是百官,不是普通平民百姓,这是不理解这句话的缘故。</p><p class="ql-block">天地以万物为子民,圣人以百姓为子民。天地和圣人没有凡情,因为怀有无心之心。严遵说道德无形而成为天下的主宰,就是“无心之心存焉”。无心之心是最广大的心,是隐藏最深的情怀。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是凡情(仁),相忘于江湖才是圣人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一位名人突然因一件丑闻而名声扫地,世人原来用赞美的眼光看他,现在立即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但他的父母却始终如一,这就是父母的大爱。圣人无心就是父母般的大爱。凡情是随时变化的,圣人的情怀是真常如一的。圣人不仁隐含这层意思。把万物当做物就是侮辱了物,把百姓当做凡人就是侮辱了百姓。</p><p class="ql-block">万物都是道的化现,百姓更是道的化现。用凡情(仁)是看不到这一层的,只有用圣心(不仁)才能看到这一层。无论眼前呈现什么象,万物的象,百姓的象,刍狗的象,都是道的化现,都在指示道的存在,指示道的真常不灭。画师听到万物非物,万物是指,恍然大悟,大脑就醒了过来,灵感顿现。</p><p class="ql-block"> 老子对世人把感觉器官奉为神明感到惋惜。感觉器官不过是生存竞争的需要而发展出来的,并不是见道的工具。世人一直不自觉的使用感觉器官,以为是自己唯一的宝藏。老子问,你的觉性在哪里?感觉器官只能感觉现象,不能感觉背后的道(本质)。认识道必须开启你觉性的宝藏,否则看到的只是刍狗而已。</p><p class="ql-block">道是存在的,但超越了人的感觉器官。老子和庄子都对感觉器官和内在觉性作了清晰的区别,世人一直蒙在鼓里,对自己的宝藏--内在觉性完全无知,把感觉器官和觉性混为一谈,正像把脚印(迹)和留下脚印的鞋子(履)混为一谈一样。</p><p class="ql-block"> 这一差别看似细微,实际非常深刻。感觉器官只能看见脚印,觉性才能看见鞋子。马祖道一禅师说“借色显心”,庄子借履显性。刍狗用意相同。第一段上演了一段精彩的皮影戏,天地、圣人、万物、百姓、刍狗纷纷登场,叙说见物非物,见物是指的妙理。</p><p class="ql-block">第二段经文:天地之间,其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p><p class="ql-block"> 老子再次指向虚空。老子《道德经》把人的深意识--觉性唤醒了。只有唤醒深意识-觉性才能见道。浅意识是无法见道的,而有形的万物背后一定隐藏着秘密,这个秘密就是道。认识道成为人的智力活动的必然目标。老子不满足于简单的认识,而是要完全认识万物背后的秘密,直指第一因。</p><p class="ql-block"> 认识第一因必须唤醒深意识。老子第5章指向虚空,与第4章是完全一贯的。这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读出第一段的惊人悖论背后的内涵。这是老子欲擒故纵还是帮助世人开悟的特殊教法?当然是后者。</p><p class="ql-block">老子这里要宣说道的大用,这就是老子的创世纪的一部分。“天地之间,其有橐龠乎”一句,把天地比喻为一个大熔炉,这是十分大胆的。中国古代制造业很发达,殷墟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非常精美。《道德经》以冶炼青铜器的古老工艺为喻,能够让世人更好理解。万物都是道所生,道如同虚空。虚空中如何生出万物呢?大熔炉的比喻一下让世人解除了迷惑。</p><p class="ql-block"> 只有把天地看成一个大熔炉才可以理解道生万物的问题。橐龠是熔炉鼓风的机构,有皮囊和排管。皮囊和排管是中空的,一刚一柔。中空有气,鼓动则熔炉炽热,可以化物。天地之间就是虚空,万物都是从虚空中产生的,虚空就是一个大熔炉。这样世人对万物的产生有了比以前更为形象化的理解,这正是老子此章宣说的正理。“常无欲,以观其妙”,道生万物是妙,只有入玄同大定才能观其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经文:虚而不屈,动而愈出。</p><p class="ql-block"> 屈就是穷尽,这个大熔炉虽然中间是虚空的,但生生不息的能力不会穷尽,万物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大熔炉产生出来。老子在玄同大定中觉照了这一幅奇妙无比的景象。第4章说“道冲,或用之而不盈”,道的造化力真是不可思议。世人都知道自己是父母所生,以为已经找到最终答案。老子问:“父亲还有父亲,谁是第一父亲呢?”这才是最根本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天地是个大熔炉,虚空中造化一切,第一父亲就是虚空。这令人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老子的“以观其妙”就是这个意思,妙就是不可思议,我们要相信不可思议。天地大熔炉确实不可思议,不承认这一点就是真正的愚者。人工智能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发展,但真能制造一个你自己吗?古代的技术无法实现,今天的技术还是无法实现。我们对“我自己”有多少认识?可以说完全不认识,但我自己已经活生生的存在了。这就是不可思议。</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三段经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p><p class="ql-block"> 老子已经宣说不言之教是最高深的教法,语言的作用是有限的,语言不能见道。多言与不言之教是对立的,所以说“多言数穷”。《庄子》中轮扁告诉齐桓公他所读的圣人书不过是垃圾,因为圣人的道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就像自己斫轮的技艺一样。</p><p class="ql-block"> 《庄子》又用脚印与鞋设喻,告诫世人别把脚印误作鞋子,就是阐述语言文字和道(圣人内心所悟)要区别开来,这样的区别很重要。凡夫都有见道的渴望,但必须从理解语言文字和道的区别开始。世人把语言文字当做道,著文字相,不打开自己的深意识--觉性,不进行实修,这样就会数穷,与道无缘。</p><p class="ql-block">领悟道能够从虚空中产生万物,也就是无中生有,这就是不可思议的造化力。领悟了道的不可思议的造化力,世人也获得了不可思议的造化力。在悟道的过程中,真是法喜充满,造化力大增。造化力是不可思议的创造力,所以悟道能够大幅增加创造力,尤其是绘画、音乐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不如守中”是“多言数穷”的另一条道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多言是山穷水尽,守中是柳暗花明。这是深意识--觉性的开启。中在中国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是舜帝传位给大禹的心法。</p><p class="ql-block">儒家经典《中庸》以中为基石,隋朝文中子作《中说》,印度传入的佛教有马鸣所作的《中论》,都把中作为根本义论述。《道德经》“守中”概念非常重要,但只出现一次。守中就是守住自己的真心,即严遵所的无心之心。中道哲学是老子开创的。守中必须有强大的定力,实修功夫达到极高的境界,对自己的意念完全能够掌控。</p><p class="ql-block"> 一念不起,无念为念。六祖慧能告诉慧明,“不思善,不思恶,正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入玄同大定,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守中。佛经中言语道断,孔子说目击道存,离文字相,打开众妙之门,得大真实的境界。道从虚空中造化万物,无休无止,世人怎么知道呢!</p> <p class="ql-block">  理解了后二段的经文,本章第一段“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经文含义也增添了新意。刍狗是万物的代表,都是从虚空中造化出来。既然从虚空中造化出来,就与人的情感完全不相同。仁是人的情感,不是虚空的情感。王弼注“玄德”是“有恩无主”,非常精准。创造万物和人类的大恩大德是存在的,但世人感觉不到恩主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二句句型虽然相同,但含义有不同。人扎刍狗为祭祀法物,人本身又是天地造化的,因此刍狗是二次造化的。万物是一次造化的,人并没有加以造作。为什么又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呢?庄子给出了解释:“至德之世,不尚贤----相爱而不以为仁。”</p><p class="ql-block">《庄子·天地》最理想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会自动相爱,但不是出于仁的意识,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仁。父母爱孩子,甚至为孩子牺牲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爱,完全出于天性。庄子又说:“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人无意识的帮助同类,根本不当做恩赐。有意识的爱和仁是不完美的,无意识的爱和仁才是完美的。</p><p class="ql-block">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仁”如“相濡以沫”,“不仁”如“相忘于江湖”。老子说圣人不仁包含了这一层境界。儒家提倡有意识的爱和仁,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爱和仁走不远,与无意识的爱和仁功德不可同日而语。无意识的仁和爱是大仁大爱,是上德;有意识的仁和爱是小仁小爱,是下德。</p><p class="ql-block">王弼的有恩无主正是这个意思。老子的大同社会和孔子的大同社会有一致的内容,也有不一致的内容,无疑老子的大同社会有更高的目标,也正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老子第一章宣说的玄同思想一步步展开。</p><p class="ql-block"> 《道德经》第5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语让人痛苦不堪,总算有所收获。</p><p class="ql-block">散文诗译文</p><p class="ql-block">天地没有世人的凡情,</p><p class="ql-block">万物自由自在的化现,</p><p class="ql-block">圣人没有世人的凡情,</p><p class="ql-block">人类自由自在的化现。</p><p class="ql-block">世人啊,你不知道万物和人类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让我来细细的告诉真相:</p><p class="ql-block">从前道首先创造了天地,</p><p class="ql-block">天地之间是一个空空洞洞的大熔炉,</p><p class="ql-block">道往大熔炉中鼓进阴阳二气,</p><p class="ql-block">阴阳二气是二位最伟大的创造神,</p><p class="ql-block">可以在虚空中创造一切,</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高山,</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海洋,</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美丽的鱼类,</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飞翔的鸟类</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牛马,</p><p class="ql-block">可以创造人类,</p><p class="ql-block">世人啊,你的肉眼无法看见阴阳神奇的创造力,</p><p class="ql-block">因为你只能看见它们的作品,</p><p class="ql-block">你不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创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更不知道是谁创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你们祭祀时用茅草扎成狗的形状,</p><p class="ql-block">你们称为刍狗,</p><p class="ql-block">作为祭祀的神物,</p><p class="ql-block">虔诚的奉献给天地,</p><p class="ql-block">刍狗就是你们的创造,</p><p class="ql-block">祭品用过就会丢弃,</p><p class="ql-block">或者作为柴薪烧掉,</p><p class="ql-block">因为已经扮演了它的角色,</p><p class="ql-block">使命已经完成,</p><p class="ql-block">我用你们熟悉的刍狗作比喻,</p><p class="ql-block">要使世人明白,</p><p class="ql-block">有形的来源于无形的,</p><p class="ql-block">一切都是有生于无,</p><p class="ql-block">本来没有刍狗,</p><p class="ql-block">你们创造了刍狗,</p><p class="ql-block">本来没有牛马,</p><p class="ql-block">虚空中化生了牛马,</p><p class="ql-block">本来没有万物,</p><p class="ql-block">虚空中化生了万物,</p><p class="ql-block">本来没有人类,</p><p class="ql-block">虚空中化生了人类,</p><p class="ql-block">世人啊,你们的肉眼看见了</p><p class="ql-block">刍狗、牛马、万物还有最神奇的人类,</p><p class="ql-block">其实都是阴阳二位创造神的杰作,</p><p class="ql-block">二位创造神是奉道的旨意,</p><p class="ql-block">没有道就没有阴阳二位创造神,</p><p class="ql-block">就没有刍狗、牛马、万物和人类,</p><p class="ql-block">我要你们心中认识道的伟大,</p><p class="ql-block">道生万物,万物归道,</p><p class="ql-block">天地间、虚空中,</p><p class="ql-block">有形的、无形的、更无形的,</p><p class="ql-block">都是道的创造,</p><p class="ql-block">都应该生起恭敬心。</p><p class="ql-block">秉承道的旨意,</p><p class="ql-block">阴阳二位创造神以天地为大熔炉,</p><p class="ql-block">在虚空中轻轻挥动妙手,</p><p class="ql-block">鼓动风箱,</p><p class="ql-block">凭空创造了有形的、无形的、更无形的,</p><p class="ql-block">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其中的神奇,</p><p class="ql-block">只有安住在玄同大定中,</p><p class="ql-block">以玄照妙心观照这一切,</p><p class="ql-block">满心欢喜。</p> <p class="ql-block">  今天要解的这段经文,是千百年来大多数人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樵夫再试试平日积累的理气号脉的功夫,尽量把它完整地解读出来,如仍不妥,依旧欢迎各位道友在评论区讨论或指正出来,以期让大多数还处在基础阶段的朋友受益,一个人的见识再如何广博,毕竟是有限的!</p><p class="ql-block">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p><p class="ql-block"> 这一句话,就是千百年来大家怎么也理解不明白的,理解不明白的原因是因为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字眼,多少起了点情绪,于是就怎么也解读不明白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理解明白,什么是刍狗,古文献的解释都是指祭祀用的草狗,又特意在后面加了几个字“用而弃之”,后衍生为微贱之物……</p><p class="ql-block"> 于是大家就把视线转移在了这个“草狗”、“用而弃之”、“微贱之物”延伸线条上,内心多少受到了第一位注解人士的影响,内心多少产生了一点感觉被天地以及圣人拿来践踏的不满情绪,于是就再也没法理解经文的本义了。</p><p class="ql-block"> 但只要认真琢磨,结合后面两句话的气理来解读,并没有这么一层含义在里边,如果真有,就与后面的文理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了!</p><p class="ql-block"> 正确解读应该把草狗理解成为一个祭祀用的神器,即可引申为一个载道的神器,如此这般,前后气理才通,全文便可解读如下:</p><p class="ql-block"> 《阴符经》云: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故不仁即仁,天地对待自然万物都是一视同仁的,一花一草一木都视作载道的神器;就像圣人对待百姓一视同仁一样,人人都是仙佛种,本自具足载道的根性,神仙本是凡人做,积精累气以成仙!</p><p class="ql-block"> 如此这般解读,与后面的文理就有了合理的起承转合的关系了。</p><p class="ql-block"> 圣人参天地之造化,旁人理之机枢,打坐参禅,以头顶为天(昆仑),以腹部为地(气海),以住在身体内的八万四千亿众生为百姓,一呼一吸,任天地之往来,顺百姓之舒展,与道合真而已矣!</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舆,虚而不屈,动而愈出。</p><p class="ql-block"> 懂得呼吸吐纳的人,和有过一定静坐体验的人都知道:</p><p class="ql-block"> 这天与地之间,具体指上昆仑(头顶)到下丹田(腹部)之间,就像是一个打铁用的风箱啊;风箱杆往外拉的时候,外面无穷无尽的气就全部进到风箱里面去了;风箱杆往里推的时候,里面的气就会慢慢地排出来。</p><p class="ql-block"> 一推一拉,就是一呼一吸的道理啊!一吸,天之气下沉于地;一呼,地之气上行于天。一呼一吸之间,还有一闭,闭气的时候天之气布满周身,再缓缓呼尽的时候,每个毛孔都很舒服,尤其是静坐容易昏沉的人士,把腰杆挺直,多做几次深细匀长的深呼吸,这样闭气的时候,天之气就会通过气压的作用由督脉上升至大脑,补充大脑缺氧的氧气,就不再昏沉了!</p><p class="ql-block"> 人为什么要弄明白天地自然万物的道理和规律?</p><p class="ql-block"> 就是觉悟之后能够万物为用啊!悟后起修,拿来修心养性,以便进入更高层次的维度空间,与更高层次的能量神灵交相往来的!</p><p class="ql-block"> 这一个风箱的比喻,已经把天地自然的无穷奥秘,具体生动形象地刻画在众人眼前了,“龙虎交媾”、“抽铅添汞”的仙家隐语等都蕴含在里边了……</p><p class="ql-block"> 一呼一吸之间,天地开焉;一呼一吸之间,日月具焉;一呼一吸之间,万物生焉;一呼一吸之间,道性载焉。</p><p class="ql-block"> 故道尽在日用而不知,从不与人须臾离也;道不远人,而人自远道。</p><p class="ql-block"> 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p><p class="ql-block"> 当你明白了上述如此这般一个道理的时候,再四处去驰援外求还有什么作用吗?</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大道平常,一切全靠返观内照,在自个心性上去下功夫,在行住坐卧中持恒守一,在寻常小事上反复打磨,制心一处,心定性定,般若圆通。</p><p class="ql-block"> 守于中者,呼吸之间之事耳!守于中者,迷悟之间之事耳!守于中间,取舍之间之事耳!守于中者,抱元守一之事耳!守于中者,与道合真之事耳!</p><p class="ql-block"> 又中者为五,和合四方之事耳!</p><p class="ql-block"> 二五合十,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所谓中者,无穷无尽之中极也!即无极生太极之事耳!</p><p class="ql-block"> 阴阳互始,有无相生,无始无终,生生不息无穷尽也!</p><p class="ql-block"> 守于中的妙处,千言万语说不尽,点点滴滴事上匀……</p><p class="ql-block">故道祖云:</p><p class="ql-block">上士闻道,勤而行之;</p><p class="ql-block">中士闻道,若存若亡;</p><p class="ql-block">下士闻道,大笑之。</p><p class="ql-block">不笑不足以为道。</p><p class="ql-block"> 大道至简,大道平常,因为至简平常,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相信,他们始终坚信,大道是无比寻常异常艰难的!</p><p class="ql-block"> 所谓大道,即下士眼中的无用之事耳!因为各自相处的空间维度不一样,所求就自然大相径庭,有利之事趋之若鹜,无利之事少有人为……</p><p class="ql-block"> 人人皆是仙佛种,却因顺逆大不同。</p><p class="ql-block">读到这里,还在为前面那个“用而弃之”“微贱之物”的草狗而产生愤愤不平的情绪吗?</p><p class="ql-block"> 只有自己觉悟到了道,就不会去在乎是草狗还是其它,一念现前全体现,一即一万,一万即一,无有分别……</p><p class="ql-block">您又怎么看呢?</p><p class="ql-block">我有一支笔,带您品古今;</p><p class="ql-block">百卷轻灵过,三教笔尖寻;</p><p class="ql-block">天生山野汉,娓娓道经纶;</p><p class="ql-block">言有不足处,欢迎指与评!</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