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蓝世明画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刘中华2024年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著名画家蓝世明老师,1938年生,福建上杭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首届中国水彩人物画高级研修班。中国水彩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龙岩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闽西画院院委、画师,长汀美协主席,福建水彩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p><p class="ql-block"> 大学专攻油画,拜师学过国画,实践过版画创作。多幅作品已被省地博物馆及国外人士收藏。《古桅新杆》、《金山银水》等分别获省美展二等奖、优秀作品奖近二十余年,潜心研究水彩艺术,作品《老手》入选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作品《老把式》、《社日》入选《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其中《老把式》获优秀作品奖。作品《喜上眉头》入选2003年首届全国小幅水彩画展。水彩画《老手》、《老把式》、《社日》、《喜上眉头》等入选全国美展,多幅作品获奖。《老把式》、《芳草寸心》、《社日》等十幅画作,巧妙用水用色用光,刻画和表现出闽西红土地上老人可亲可敬的生动形象。特别是画家以深厚感恩的情感,用恰如其分的色调,将饱经风霜的乡村老阿婆,掌握有专门手艺的老把式,那种睿智、乐观、慈祥和情趣的面容神情、肌肉、皮肤等细部刻画得栩栩如生,无可挑剔。其名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美术书法界名人名作博览》、《中日现代美术通鉴》、《中华人物辞海》等。</p><p class="ql-block"> 竹子编制的大箩筐里,挤挤挨挨着一堆浑身绒毛的小鸭子,只见它们伸着脖子,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一双苍劲的老年人的手则在轻柔地抚摸着小鸭子……日前,在福建省美术馆举行的画展上,不少参观者站在这幅名为《老手》的水彩画前,评评点点,赞叹不已。</p><p class="ql-block"> 蓝世明先生,他出生在上杭庐丰乡一个小村庄。蓝先生说,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七八岁时,家里没有画笔和纸张,他便用捡来的木炭在自家墙壁上画,“自家墙画满了,就画在邻居家的外墙上。没多久,村里很多房子的墙壁都是我的画了。”小学三年级时,学校组织一场绘画比赛,他想到劳作时的情景,以《锄禾头》为主题画了一幅画。“学校一两百人,没想到我居然拿了第一名。”这让年幼的蓝先生颇受鼓舞,从而也经常得到老师的指点。上世纪50年代,蓝先生初中毕业,学校决定保送他到上杭一中。“班主任找我谈话,我想了很久还是没答应,因为重点高中没有美术课。”后来,蓝先生考上了长汀师范学校,学习各种绘画技巧。他特别擅长水彩画,很快他成了中国水彩画家学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在过去的日子里,他无论是当老师,还是做文化馆馆长,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画画,在蓝先生心里,“每天能够在画室中静静地画画,就很满足了。”蓝先生说,虽然他现在已退休并生活在福州,但最熟悉的始终是淳朴的故乡和平民百姓的生活,所以只要提起笔,描绘的就是这些场景。《老手》就是他回忆起在老家的一次经历而情不自禁的创作,没想到这个作品居然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得福建省“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美展”银奖。</p><p class="ql-block"> 他在福建省美术馆展出82幅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和《老手》一样在倾诉着自己的乡土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蓝世明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母亲·父亲·乡音·乡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记我的舅公蓝世明其人其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罗桂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舅公今年快八十了,但笑声还是那么爽朗,精神依旧充沛。舅公是一位生于上杭、长于长汀的客家汉子,任过老师、教导、校长、县文化馆长等职,是一个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闽西本土画家。</p><p class="ql-block"> 要说认识舅公其人应该是从一张照片说起,记忆中七、八岁时在老家的相框里有一张舅公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留影(1975年拍),奶奶告诉我们那个人是舅公,是个画家,在长汀工作,在那个年代能去北京天安门,在我们姐弟几个看来,舅公真厉害。要说认识舅公其画也应该是从一张画像说起,在我老家的厅堂前方挂着一张我曾祖父的画像(1977年画),人物画的形神兼备,画如其人,奶奶告诉我们那是舅公画的,从此在我的心中就有了一位画家舅公的印象。所以我们姐弟几个小时候都很渴望去长汀看舅公,记得八、九岁时我和弟弟都很想去长汀,但奶奶只能带一个去,奶奶偏爱我,就用兄弟俩抽竹签的方式忽悠了年幼无知的弟弟把去长汀的机会让给了我。在当时的长汀文化馆(现汀州文庙)我一住就是一个月,所以至今汀州文庙那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的建筑在我心中还很有记忆。</p><p class="ql-block"> 我对舅公画作的认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1999年5月,省民宗委、上杭县委宣传部、文化局等部门在上杭县图书馆举办了“蓝世明画展”,我有幸参与了布展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大量接触舅公画作,对其作品开始有了一定认识。2006年4月,舅公与福建省水彩画协会主席林有光先生、画家高义谦等省城知名画家到上杭农村写生,途经家乡庐丰住一宿,由我负责在庐丰中学布置了一个小型画展供家乡师生欣赏,第二天我还陪同舅公一行到汀江大沽滩写生,这一次让我更领略了舅公水彩画的风格。2006年底我在县城搬新居,舅公送我一幅山水和一幅梅花,让我倍感欣喜,精心装裱,悬挂于客厅、书房,让新居蓬荜生辉。2009年12月庐丰畲族乡举行建乡二十周年庆典活动,乡党委政府特邀舅公回家乡举办画展,我又有幸参与布展工作,对舅公的画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之后舅公捐赠庐丰乡政府画卷多幅。2015年农历三月三,庐丰畲族乡举办首届文化旅游美食节,邀请了舅公等几位省城的书画家举办“魅力庐丰,多彩畲乡”书画展,舅公画作《福人》等让乡人驻足长停。</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舅公四次画展的布置以及对舅公两本作品集的研读,我对舅公的作品有了一点自己的认识,当然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并不是学美术的,所以我对舅公作品的创作技法不敢妄加评论,我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去体会舅公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在他的《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一文中写道:“一切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他们的灵魂。”这里他明确阐述了两个观点:一是艺术必须经由从写形到写神的创造过程,二是艺术必须要用爱心等情感去表达他们描绘对象的真实。所以,艺术创作要成就一件完美的作品,必然要以创作者丰厚的情感为支撑,我觉得舅公的画作就体现出了艺术家丰厚的情感。舅公的作品应该饱含两种情结:</p><p class="ql-block"> 一是“母亲”情结。舅公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特别多,如《母亲》、《福人》、《金秋絮语》、《客家阿婆》、《老梁柱》、《喜上眉头》、《芳草寸心》等,作品中的老人个个都是农村阿婆老母亲的形象,她们历经岁月的年轮,或慈眉善目,或恬静安详,或窃窃私语,无不刻画入微、达意传神。尤其是《母亲》这幅画,让我感触特别深,看到这幅画就会让我想起两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个是舅公的母亲,一个是我的奶奶。我想舅公在画这幅画时应该就是以这两位“母亲”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因为她们都给了舅公深深的爱。就拿奶奶和舅公的深厚感情来说,我是很清楚的,奶奶几年前已离我们而去了,但她对我们后辈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记得舅公每次从长汀回乡,第一个看望的总是我的奶奶,奶奶每次都会准备家酿的好酒、家养的阉鸡来盛情招待她弟弟的回来,这时舅公总是开怀畅饮、笑语连声,我们后辈们也跟着助兴。其实奶奶的爱不但给了舅公和我们,也给了奥运冠军林丹和他的父母,所以奶奶不仅是我的奶奶,而且也是林丹的奶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林丹的父亲林建斌、母亲高秀玉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在我家住了两年,我的奶奶给了他们母亲般的爱,奶奶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儿女看待,与其他知识青年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回城后他们因为感恩奶奶母亲般的爱,所以每年正月都要回乡下给奶奶拜年,并以母亲称呼我的奶奶,后来林丹出生了,他们每年也带着小林丹来拜年。因为有这么一层关系舅公也就成了林丹的舅公,2007年春林丹上杭乔迁新居,他父亲特别请舅公为其新居作画,如今舅公画的一幅大山水《丹阳颂》(寄寓林丹有如朝阳般光芒万丈)和一幅牡丹图《丹芳四海》(寄寓林丹与谢杏芳交相辉映,扬名四海)已在奥运冠军林丹的上杭新家悬挂多年了。正因为奶奶宽厚的爱为舅公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感情基础,所以舅公的作品中就有了如此多的“母亲”题材。</p><p class="ql-block"> 二是“父亲”情结。舅公因为早年家境贫寒,目睹了其父亲谋生之艰难、养家之辛苦,所以他对农村老者有一种特别的情愫,他笔下的农村老汉都显得有血有肉有灵魂。《老手》的手是一双辛勤劳作一生的手,透过这双手可以让我们想象出老人满怀收获的喜悦;《老把式》中的老人苦尽甘来,眼神含笑,知足幸福;《土专家》中老人的脸皱纹纵横,手青筋突兀,显得沧桑凝重。陈郁的“写心”说提到“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正是对人物形神的准确把握,才使得舅公的人物画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沉思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或饱经风霜、或知足天命的农民老父亲形象。</p><p class="ql-block"> 绘画体现的是一种心灵的流泻,它是一个动的过程,没有内蕴的美只是简单的形式,内蕴是一幅作品的生命力,舅公的作品正是因其丰富的内蕴而更具艺术价值。作为一名生长在汀江河畔的客家汉子,他热爱生他养他的父老乡亲,他热爱淳朴和谐的客家风情,所以才塑造出了一个个勤劳善良的“母亲”、“父亲”形象,流露出浓浓的乡音、乡情。</p><p class="ql-block"> 舟楫相济,艺海搏空,莫问前路有多远。写到这我想用曹操《观沧海》里面的一句诗形容舅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舅公在水彩画的领域又定能开拓出一方艺术新空。</p> <p class="ql-block">【评论】激越与梦想——小记画家蓝世明与他的创作</p><p class="ql-block">2015-06-17 10:50:30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李豫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识蓝世明先生是在30年前,那时我正值年少,就读于师大艺术系师从高一呼老师,在吾师寓中遇见蓝先生,只记得他来自闽西,言语中带着客家方言的腔调,神情中透出的热情令人印象深刻。对世明先生的为人、为艺之事的了解,则更多地通过他的学生和到过闽西写生与他有过交往的同行;他的作品陆续在各类展览中和画册中读到,近年因带学生赴闽西田野调查,所到之处常见他的大作悬挂在宾馆和藏家的厅堂。与世明先生的交往缘自其公子泰华现就读我的博士生,于是遂将往事与近观串联起来。</p><p class="ql-block"> 蓝世明先生是一位长期在基层的美术工作者,这是由他的工作性质与经历所决定的。1971后他从学校调进县文化馆负责工作,开始了他半辈子的群众文化艺术的组织与创作生涯,这恰巧吻合了他的志向与专长。确实如此,他调到文化馆后,能团结馆里所有文艺干部,逢年过节组织文艺演出,编辑《汀江文艺》,《长汀科研》等刊物,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使长汀县文化馆在相当长的时期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成为闽西群众艺术活动的重镇。同时,还由于地处革命老区,他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赴长汀革命老区的美术家莫朴、吴作人、何孔德、郑洪流、尹戎生等,也成为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毕业生创作实践基地,每年都有一部分学生去那里体验生活,世明先生都给予热情接待,提供吃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省里知名画家如:高一呼、杨启舆、谢意佳、林以友、叶锡祚、翁振新、杨思陶、胡振德等教授,都到过长汀,都在他家做过客,仅高一呼老师就曾六到长汀,日后彼此成为故交。名师大家愿意去长汀因为当地民风纯朴、景色宜人,更因世明先生的好客、热情。</p><p class="ql-block"> 对蓝世明产生重大影响的还包括上个世纪七十年末他到师大美术进修的一段经历。进修第一年,学院就给他安排在三年级毕业班,高一呼老师对他的学习尤为关心就像带研究生一样地让他跟随在身边,一同去马尾造船厂体验生活,到海边驻军部队创作。第二年毕业生走了,他就回到新生一年级,由谢意佳老师指导石膏人物素描,有时他白天学西画,晚上又跟杨启舆、陈德宏老师学山水花鸟画。当时生活条件很差,他又没有户口,也就没有粮油,他在学校机关食堂买菜票和油票还是靠当时就读师大的长汀籍同学赞助。回家时,家人发现他脸色黑了,人瘦了,他自己说连肩膀都画肿了。蓝世明的这般勤奋刻苦终究为他的艺术创作打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蓝先生的创作涉猎的门类极广,版画、素描、宣传画、年画、水彩粉画、水墨画、油画等都出现在他不同时期的探索中,而他的豪放与深沉兼具的性格亦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激情与理想的因子。我们看到:《春风又绿汀江岸》(1972)、《古桅新杆》(1980)、《声声催我金山行》(1980)、《云骧阁》(1973)、《沸腾的早晨》(1978)、《辛亥革命复汀洲》(1986)、《稻海翻金浪》(1974)、《夏日》(1981)、《闽山春》(1981)等版画作品中,无不融入了作者在那个激情岁月里的情感及对理想主义美学原则的追崇。</p><p class="ql-block"> 他的素描写生笔意轻松,注重对人物神情的捕捉,尤以“卧案女孩”及“少女头像”二帧习得高一呼先生的笔法真传。油画作品《来舟站》(1974)、《汀洲古城》(1974)、《冬闲日》(1971)等,画家对转瞬即逝的氛境的表现,他善于处理画面的主次关系,如:机车弥漫着的烟雾,古城墙上被投射的阳光及田埂勾渠映衬下的村舍等,作者紧紧抓住烘衬主题的因素,通过黑与白、冷与暖、疏与密的对比来找寻画面的美感,由此而生发出具有浓郁乡野气息,又有对特定景致的记录的独特品质。</p><p class="ql-block"> 值得提到的是:蓝世明善于将宏大的、繁杂的全景式场面收入画中。他的一些水墨作品都是表现汀江两岸的各种情状,这样类似于应景式与命题式的创作其实是考量画家作为创作主体对客体把握的能力,即:如何对所面对的景致通过绘画手段襄括其中,同时又不失笔情墨韵,彰显作品意境与情感,世明先生总能通过苍翠的树木或建筑的搭配来营构画面,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手法来服务于画面,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叙事性和画面构成的秩序感,想来这种能力不是简单的拼揍和讨巧的伎俩可以达到的,是他长期实践摸索与砺炼出来的“本事”。</p><p class="ql-block"> 蓝世明先生从小生长在古老的汀州客属地区,浸染着浓郁的客家文化养成了客家人特有的豪迈与坚韧的性格,对艺术、对人生执着的追求使他永葆青春的活力。正是由于他的热情、爱客、谦逊让他在不同时期结识了许多名家和友人,广结善缘,获益良多的他必然地将这样的澎湃激情和审美追求投注在自己的画作中,由此,人们从中品味到的或许还有更多。</p><p class="ql-block"> 李豫闽 2010年元旦于意园</p><p class="ql-block">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面这幅是版画,版画也很美</p>